文/凌說
「數學、語文、英語是中國應試教育的三大學科,其中英語一直飽受質疑,有人覺得學英語無用,為了考試而學不如不學,但有人覺得,學習英語不只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融入到英語世界中。」
浙大網紅教授鄭強:英語在浪費中國青少年時間
說起太原理工大學網紅教授教授,幾乎沒人不知道,他以犀利的語言,清晰的頭腦和奇思妙想而出名,成為太原理工大學大學標誌性人物,也是招生的活字招牌,很多學生慕鄭教授的名而來。
鄭強教授經常語出驚人,說出來的話犀利,直擊要害,很多人崇他的語言能力,不過他的一次言論還是引起很大的爭議。
在一次演講中,鄭強教授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日本一位諾貝爾得主60年沒有出過國,更不會講英語,但還是獲得了文學最高榮譽。
通過這個故事鄭強引出中國應試教育該不該有英語這一話題,他表示:「我們在近20年誇大了英語在教育中的地位,這是不自信的表現,我們更應該重視自己的文化。」他還說:「英語浪費了我們中國青少年多少寶貴的時間,人家60年沒出過國,照樣得諾貝爾文學獎。」
雖然鄭強教授沒有直接指出英語對青少年毫無用處,但卻讓「該不該取消英語」這一話題,再次喧囂塵上。
有人支持鄭強教授:
「大部分人學習英語根本沒用,小學、初中、高中學習英語都是為了考試,大學學習英語是為了過四六級,然後成為職業選擇的敲門磚,沒幾個把英語真正用到實際生活中的,所以建議取消英語考試,除了英語專業的學生外,其他學生都應該把英語當做選修課去學。」
還有一部分反對鄭強教授:
「這種言論就是譁眾取寵,博眼球,話說的太過於偏激了。」
分析:
其實,我們不能否認鄭強教授點出的應試教育下學英語的問題,但是學習英語除了壓力大外,真的毫無用處嗎?答案當然是:不是。
「學習英語」真正的價值所在
1、了解英語世界
世界之大,比你優秀的人有很多很多,為什麼我們在寫作上能力欠缺,說白了就是閱讀不夠,而優秀作家的作品大多有英文版,如果我們把所學的英語,運用到閱讀上,用它了解更多優秀的著作人的作品,融入到英語的世界上,那對我們的寫作能力影響不是一星半點。
而如果放棄學習英語,那相當於放棄了整個英語世界,不僅失去了學習英語世界的內容,還失去了輸出能力,失去了對整個英語世界的影響。
2、「窮人家孩子」跨越等級的階梯
如果把「英語」刨除三大學科之一,或者是完全剔除應試教育,影響最大的是誰?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還是窮人家的孩子?
答案當然是窮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學英語了,富人家的孩子頂多失去了先天環境優勢。
而窮人家的孩子卻是一點都接觸不到英語了,直接失去了跨越等級的階梯,永永遠遠活在自己那個小世界裡,不知道外面有多大,你可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哪天你跟孩子說一個「Apple」,孩子一臉震驚的看著你,問你說的是什麼外星語言,該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
3、語言工具
其實英語和漢語一樣,都是一種用來表達的語言工具,你可以通過這種表達獲得資源,比如說你用全英文演講自己的學術論文,獲得滿堂喝彩,也因此獲得工作崗位,這就是語言表達帶來的資源,而你要想有一天享受到這種資源,就要學習英語。
中國應試教育該不該「取消」英語?
首先,通過上述對於英語價值的描述,我們應該明確一點,英語是不應該取消的,要知道未來世界一定是全球化,科技化的,學習英語讓你更容易融入。
其次,英語作為一種普遍的語言工具,在學習、工作和人際交往中都有一定的重要性。
最後,我們也要深思熟慮的考慮一下鄭強教授關於英語的看法,英語作為外來文化,是不能代替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的,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不能忘什麼是學習重點。
你覺得該不該取消英語呢?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每日一學:
學習要講究方式方法,學習英語更是如此,在學好單詞、語法、時態的同時,別忘了聽、說、讀,形成語感英語會有很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