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越來越多人呼籲,要在高考中取消英語,並拉升語文數學的地位。
反對派的理由很充分,第一就是有不少人在日後根本用不到英語,第二現在學的應試英語和日後在現實工作中運用的英語差距過大。
有一說一,現在的英語教育發展的確可能走入了誤區,有一個明顯的例子,有些外國人在中國的英語考試中甚至拿不到及格,這的確是不對的。
英語是一門工具學科,我們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要運用它與外國人交流,結果連我們的交流目標都不能在英語上拿一個像樣的成績,這就偏離的教育的本質。
其實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就在我們把英語放在了,應試考試之中。
現在的高考是為了區分人才,是為了劃分學生等級,所以高考的試卷題目就會有很多複雜繞腦子的題目,還有因為時間的發展,為了不重複,很多題目就會出的很偏門。這種情況在英語中的表現就是會出現根本與現實中不符題目類型誕生以及有很多偏門的語法單詞出現。
比方說文章續寫,雖然這種題目本質是考驗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對文章理解,但是其實就是為了區分學生而把小作文和閱讀理解整合在一起,在現實中根本沒什麼用,反而是文章概括這種題型更有意義。
至於語法單詞那就更多了,很多單詞在國外根本就很早把一些解釋棄用了,但是中國人還把他撿起來。
當然英語本身還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是一門工具學科,在很多的領域都是非常有用的基礎。我們不可能把這麼學科完全放棄。
個人認為英語應該在高考之中,但是不應該在高考評分之中。
比方說,把英語水平劃分等級,ABCDE,你的英語是什麼水平,就在什麼等級。這種模式關鍵就在於,我不在乎有多少人在A等級或者B等級中,我只看你個人能達到什麼等級。哪怕你們學的在好,全部到達A或者B等級,我也不在乎。因為我並不是為了區分你們之間水平的高低,而是為了考驗你們的英語水平。
然後在這種等級之下,大學在按照自己實際的要求來招生,比方英語專業,可能要求要到A,然後就是需要英語,但要求不高的可以是B或者C,最後其他不需要英語的專業可能要求就是D或者更低了。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一個設想,實際操作還是有難度的,但是我們現在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的英語教育可能是走了不太正確的道路上。為了以後的發展我們是應該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