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於英語教育,但中國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不如人意,在教育改革減輕應試壓力的當下,英語學習似乎更加難了。
近來各地紛紛降低高考英文分值,除了以提高母語水平為名之外,更主要的是一種減低應是英文之漢,英文不必苦心鑽研答題技巧,自然更有機會去提升實際語言能力。
我倒以為英語考試壓力減小,學生將會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科目之中,以應付高考的激烈競爭,更何況中國學生英文水平普遍較低分明是學習內容有問題。
考試本無罪,學習內容如果得當有一點壓力,因為水平反而會提升得更快。以新加坡為例,與中國同為華神社會而英新加坡的英文水平與中國相比卻是天壤之別。在一份英語熟練度報告中,新加坡英語熟練度排名位列全球第12位,屬於高熟練度國家,而中國大陸位列第34位,屬於低熟練度國家。
這跟在英文環境中進入時間長短有關,雖然高二生和大醫生在國內的時間裡同樣也在努力學習英文,只可惜學的都是那些死的語法,過時了用於純粹為教學目的而寫就的生硬文字溼法,其中得其下學習內容有問題自然就有了差距,而且直到大家同樣大學畢業差距也仍然存在。需要承認的是,在東亞各國除了新加坡人英文能力優秀,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包括韓國,日本,中國臺灣等英文能力都不熟練,這跟這些國家的官方語言並非英語有很大關係,這些國家的英語學生在英語中沉浸的時間和質量得不到保證,也與英語教學的內容和考核標準有莫大關聯。
英文教科書教的絕非地道英語,但教材修訂的速度遠遠落伍,英語老師往往說不出地道的英語公立學校又往往欠缺有資質的優秀外教,學生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卻仍然說不出,寫不出漂亮的英文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