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議英語改為副科,物理、化學、生物改為主課,談幾點看法!

2020-12-04 派克船長

有不少人提議將英語改為副科,物理(化學)改為主科。原因是英語是一門語言工具,大部分人基本用不到,而物理作為自然科學的主科,可以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這一觀點大多數人非常贊成。

我談談我的看法,不當之處還請指正。

01英語的屬性

1.英語是一門語言工具,對英語的這種認識是沒錯的,既然是語言工具,那就是藉助於英語這個語言載體,來傳遞或者記錄知識和科研成果,無論哪種語言,語言本身就是記錄信息的符號。

但目前為止,英語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應用最廣泛的語言,這一點是客觀事實。對我們來說,英語是通向世界獲取和交流知識的鑰匙。

2.英語高考的分數為什麼這麼高?

英語高考跟語文數學一樣佔到了150分,有人說,語文是母語可以理解,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無可厚非。但是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卻可以佔到這麼高的分數?很多人不理解。覺得學習英語浪費了很多時間,畢業了用不到。而物理化學生物分數卻很低。提高國內科研實力,要把這些學科作為主科,提高分值。

既然英語是一門語言工具,是全世界應用範圍最廣的通用語言,其目的是為了降低交流和學習的成本,把英語作為主科,是要求大學生能較好地掌握這門語言工具,為的是進入大學或者到國外學習交流時,語言不是障礙。

為什麼申請國外名校需要經過雅思和託福的考試,你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在聽課的過程中,語言不是你學習的障礙,可以專心聽得懂教授課堂上的內容知識。

3.目前,我們教材的引進和翻譯很多都是國外教材加工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的教材,你問問身邊讀理工科大學的朋友,國內的教材,說實話,中文的教材和文獻真的看不下去,時代脫節,理念落後。

最前沿知識研究的文獻資料全部是英文文獻,而且文獻的及時性和前沿性是教材所無法比擬的。

其實大學物理這種理科性的英語文獻也容易看,就是數學符號多。能學懂這個的,英語根本就不是事,什麼理科好,英語差只是極個體。當然,農村英語落後確實太多,前期孩子很吃虧,但是最前沿的東西基本上都在英文文獻裡,我們總不能因噎廢食。

所以,英語分數這麼高,一個是因為英語考核的聽說讀寫四部分。就目前而言,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寶貴的知識和前沿資料全部是英文,那你說你這個語言要不要過關。

有博主說,到了大學裡面可以再根據實際學習,這一點上,我不是很贊同,如果英語是一個障礙,會極大地消耗一個人的精力,在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十幾年都沒學好,都過不了語言關,憑什麼相信一個人進了大學就把語言學的很好,

在大學四年的時間內本該學習專業知識的時間再去補習一門語言工具,這是極大地消耗精力的事情,本末倒置。

第二,人性是懶惰的,當語言成為你的障礙,人不是被專業知識嚇怕了,而是語言成了最大的攔路虎。當然,物理這樣的學科本身大量的是公式。更多的是專業詞彙,大學英語的補習更多的是補齊專業詞彙,而不是基礎的語言邏輯。

有人會覺得學習英語是崇洋媚外,但最本質的,我們學習的自然科學知識這套體系是國外引進,發展到現在,我們有所突破,但有些別人做的好的東西,目前階段,我們真的還需要學習,一方面是輪子已經造出來了,我們既要站在別人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同時,藉助於技術發展,提高國內民生水平。

但在怎麼強調,我們需要明白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英語僅僅是知識的載體表達,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們不可能獨秀於林。

02物理、化學、生物的工業化應用

物理作為自然科學的桂冠,基礎理論很重要。但社會不是那麼回事,今天最富有的人不是粒子物理學家,為什麼?他們走在科技的最前沿,按理說是該最富有的人。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真正的科學家都是很窮的。問題就出在「體」、「用」上。

「體」是最基礎的科學,理論物理、化學、生物等,是人類的科技樹。

但是,在「體」這個基礎科學之上,是「用」。「用」指的是應用科學。你精通化學,並不代表你能賺錢。化學藥轉化為應用,研究出新的配方,才是應用,人類一切科技的發展,是圍繞著人來開展的。

從理論到產品,當中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段路的艱辛絕不在基礎研究之下。就好比你知道了萬物理論,你也造不出粒子戰鬥機一樣,中間需要幾十年的研究

最重要的,人才的分布符合金字塔結構,那些能突破的科學家是除了天賦之外,還需要時間的研究和積累。

目前為止,我們的很多技術是學習借鑑國外的。去年開始,我們國家開始了強基計劃,就是招一批能坐得住十年冷板凳的基礎學科人才為國家的基礎研究服務,進行專門培養。基本是本碩博連讀。強基計劃目前是5000人,這些是國內基礎研究的頂尖人才。

技術的突破,需要的是處在學科金字塔頂端的人才來完成這些研究和突破。基礎學科研究從理論到應用的突破,到大規模應用,只需要產業化的操作。

就算把物理化學生物分數提高,大量中間層的人才先不談有沒有研究能力,更多的是沒有那麼多的實驗室提供給他們。

目前國內華為企業花費在科研上的投資,國內有幾家企業可以做到如此,往往是資金不夠的。

最重要的,我們大學生的培養大多數是按照工業化培養模式,90%的人是需要生存下去的。這與我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有關係。前面說了,一是沒有哪個企業可以支付那麼高的科研投入。

第二個,大學生就業是為工業化服務的。現在的基礎研究一旦得到應用,只需要相關專業的人按照科學操作就可以完成,因為工業化的操作是封裝的。並不需要從頭到尾研究一次,是有步驟和較為精細的操作流程。只需要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經過與機器設備時間的磨合,就可以掌握。

比如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最權威的雜誌是《柳葉刀》,全部是英文,那麼我們學習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研究成果,把它應用在自己的醫學研究領域,英文的熟練掌握是必備的技能,總不能找個翻譯給你翻譯專業文獻吧。況且翻譯的過程中,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人,翻譯往往是不對的。

所以,看似是一個學科的問題,其實是一個社會問題。並不是簡單地把物理、化學、生物提高分數就可以快速的解決問題,自然科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怎麼強調都不為過。需要與之匹配的是社會結構組成和發展的共同進步。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關,有人說,大多數人平時用不到,不是真用不到,而是沒有去用起來罷了。就算大多數人用不到,但作為高考的考核,你說到底哪一部分人是應該把英語學好?這個很難去界定。但高考就是一個篩選器。

物理化學生物的分數可以提高,但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物理化學生物提高了,就要把學習知識的工具淡化,我們需要的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廣泛吸收,發揮自己的優勢的同時,學習別人的技術為我們所用,不斷發展強大自我。目的和手段不能混淆。

篇幅有限,關於圍繞英語衍生出來的應試教育及其他問題,我們留言區討論。

以上觀點是我對有些網友一直以來,包括有些教授鼓吹把英語作為選修,甚至將英語踢出高考言論的一點看法。如有不當,歡迎討論。

#英語#

深耕認知成長、教育、心理和情感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留言和點讚。

相關焦點

  • 如果英語降為副科,物理歷史成為主科,結果怎樣?老師:不太合理
    最近幾年,曾有人提議將英語降為副科,增加物理和歷史難度,提升為主科,如果這一提議真的實現了,結果會怎樣呢?這麼做有意義嗎?先來看看為什麼要讓英語降為副科。
  • 如果把英語變成副科,歷史物理變成主科會如何?老師:不太合理
    記得很早之前,大家就一直在說,現在的很多孩子,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甚至有的能用英語和其他國家的人交流,卻不能擁有一個特別好的中文文學素養。因此,有人向教育部提議,中考時取消英語這門學科,並增加語文的難度。但是最終,這一項提議並沒有被通過,英語這門語言是語言中的重中之重,這是不可否認的。
  • 教育局通報:將英語「踢出」中高考主科,改為選修,教育部的回應讓人無奈!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學生就開始學習英語這門學科了,距今已有三十餘年,作為三大主科之一,英語學科早已植入每個中國人心中。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近年來,關於將英語踢出中高考,或改為選修課的呼聲越來越大,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熱議。
  • 生物、物理、化學這麼重要的學科為什麼不是主課?聽聽老師怎麼說
    有人問:生物,物理,化學這麼重要的學科為什麼不是主課?其實,作為教師,我也想不通這個問題!有人說,農村孩子想學英語,也能學好啊,這沒有錯,但是他忽略了外部環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作用,農村家長,有多少人意識到英語重要性的,又有多數人有能力把孩子送到英語特長班?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只靠農村公辦學校那不太專業的英語老師,學生真的能學好英語嗎?英語是主科,這是歷史原因導致的,也會隨著形勢的轉變,而逐漸變化!
  • 高考改革的趨勢應該是把物理列為必修,把英語改為選修!
    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嚴重的「棄物理」現象,這與改革的 初衷是相背離的,所以又出現了」3+1+2「方案,這個方案雖然有利於扭轉」棄物理「現象,但是因為沒有實施,難免會遇到其他問題,也並非最完善的方案。針對於此,社會上出現了一種聲音:把物理列為必修,把英語列為選修!小編覺著這個提議真的很不錯,也許能從根本上解決新高考的弊端。
  • 若物理歷史變為主科,英語變為副科,結果會如何?老師說出實情
    除此之外,當進入社會之後,要使用英語的職業和領域並不是很多,可能有些過度浪費資源。因此就有人建議,將英語的重要程度降低一些。那麼,若物理歷史變為主科,英語變為副科,結果會如何?老師說出實情,學習英語還是很必要的。將物理歷史變為主科,英語變為副科的建議得到了社會各界以及網絡上各種討論,這項提議可以說激起了大家廣泛的認同感。
  • 英語降為選修,提升物理與歷史地位,對我國會有何影響?
    大多數普通人因為處於這樣一個被動的學習狀態中,很多人並學不好英語,有人是不願意學,有人是學了卻學不會,總之並沒有太大的動力去學習。 面對這種情況,英語為什麼不能變成選修?不是不學,而是讓更有需要的人去學,不是為了考試而去學英語,而且為了能夠真正聽英語、寫英語、讀英語與流利的說英語。 哪些科目應該升為主科? 我國對高考進行了改革,又從「3+3」模式改為「3+1+2」模式,一直在進行變動,可見這個設計的本身就存在缺陷。
  • 如果高考把「英語」和「物理」,位置調換會怎麼樣?女大學生減少
    所以近年來英語作為三大主科一直受到質疑,浙大網紅教授鄭強,也針對英語這一學科發表過看法,他表示:「在20年起期間裡,我們過大誇大了英語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分量,英語正在浪費我國青少年的時間,這是民族不自信的表現,人家日本文學家60年沒出過國,照樣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把英語降為副科,把物理升為主科?聽起來不錯,數學也很差咋辦?
    法俄是選修選考,要求最低;日德是必修選考,英語相當於美術、音樂、生物等小科目,考試不作硬性要求,更不強制性,而在我國,從小學三年級到大學,卻是必修必考,還與語數同等分數,這就有點過了。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我國曾將英語作為高考的必考主科,似乎也說得過去。
  • 英語學不好和用不到,應該降為副科,你認同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英語學不好和用不到,應該降為副科,你認同嗎?聽聽老師怎麼說當前高中科目設置情況當前,普通高中課程文化課包含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9大課程。其中語數英是主科,高考分值佔比大,學生學習時間長。比如數學,一周一般6節課或者7節課,高考數學150分。其餘6科被稱為副科。
  • 如果數學,英語降為副科,物理,歷史能升為主科?聽聽老師怎麼說
    但是不管怎麼改,其中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的地位都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改變的就是其他六科如何組合的問題。新高考模式下的科目組合新高考一開始實行的是3+3,第一個3是語文,數學,外語三大主科。後一個3是從六種副科中任選3科來考。實行之後,曾出現棄物理的現象。
  • 網友觀察者:高考英語改為等級制 按下葫蘆起來瓢
    在去年北京就高考英語實行百分制徵詢意見後,五月中旬中國教育學會前任會長顧明遠的一番話,再次昭示了高招制度淡化英語考核的趨勢。「英語改統考為社會考核,改一考定終身為三年多考,以等級劃分成績,高校憑等級錄取。」這樣的表述,一度被誤讀為「英語退出高考」。儘管媒體解讀過度,但英語地位的降低依舊引發輿論反彈。
  • 中小學將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誰最開心?
    尤其是我國,更是將英語放在與漢語一樣的地位,是選拔人才的高考必不可少的科目。近年來,很多人呼籲取消英語主科的地位,或改為選修課。甚至有人還要把英語完全取消,或者是高考不用考英語,取消英語的呼聲得到很多網友的支持。
  • 2021年高考物理升為主科?英語將降為副科?
    法俄是選修選考,要求更低,也最適合;日德是必修選考,日德英語相當於音樂、美術、生物等學科,沒有考試的強制性;而我國是必修必考。將英語作為高考必考的主科,尤其特定的背景。恢復高考後,正值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急需要向發達國家學習,把英語作為主科,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視,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對我國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 再談中國把碘化鉀補碘改為碘酸鉀的秘密
    我國1989年前的補碘劑一直是與發達國家用的補碘劑一樣,用的是碘化鉀補碘,但1989年國家衛生部發布通知,從1989年開始全國一律改為碘酸鉀補碘。證據圖片 國家把全國的補碘劑全部改為碘酸鉀,這是公認的事實,但是其原因僅僅是因為「化學性質穩定」,「能取得更好防病效果」嗎?究竟是為什麼?解釋有很多種,本人於2012年11月29日發表文章《中國把碘化鉀補碘改為碘酸鉀的終極秘密》,說出來我的判斷。
  • 臺一網民欲提議將「臺灣時區」改為日本時區 被民眾痛罵
    臺灣「聯合新聞網」19日報導稱,一位臺灣網民在臺「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作出上述提議,他宣稱,「臺灣在過去曾屬於GMT+9時區,與臺灣類似經度的朝鮮、韓國也屬於GMT+9時區,認為臺灣若由GMT+8改為GMT+9,可象徵性地脫離中國(GMT+8)的從屬,讓到臺灣的陸客或是外國旅客意識到臺灣與中國大陸的互不相從屬關係。」
  • 人大代表提議:高考取消英語,教育部回應:取消不可能,降低佔比
    贊同派:以人大代表為首,在近年來的兩會裡,有數位人大代表提議高考取消英語,將中小學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 提議出來後,網上有一項數據調查,有近80%的網友們贊同高考取消英語。
  • 2020高考改革:英語將成為副科?高三班主任:假設不成立
    ,在現在大部分家長和老師的眼中英語這一科目成為一個副科是非常不現實的,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二、英語的實際作用仍然非常重要一個學科被定義為副科或者是主科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這個科目的實際作用大不大,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工具來說是與英語作為母語國家的人交流的一個重要語言工具,如果我們在以後工作中想要獲得一個更好的崗位,那麼英語就成為一個必備技能了,所以從這方面來說英語淪為一個副科也是不太可能的。
  • 將物理化學變為主科,英語轉為副科,女生結局悽慘?看教師怎麼說
    鄭強說在中國把英語列為主科,是一種強烈的民族不自信的表現。並且他認為英語只是用來溝通的工具,而不應該作為攔路石,擋住許多理科成績優秀的學子進入名校學習深造。不少網友也紛紛表示贊同,各種刷屏,訴說自己當年學習英語的苦楚。 更有網友提倡:將物理化學變為主科,英語轉為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