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3新聞獨家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鐵士代諾
是誰?在化妝技術還處於土法煉鋼的1716年,從黑人髒辮中吸取造型靈感,配合煙燻妝和自製光影特效,來打理自己茂密的鬍鬚,穿上了地獄使者套裝。
是誰?出身富裕家庭,卻嚮往自由兇險的海洋,離開家鄉英格蘭富庶的海港城市,不遠萬裡來到加勒比海,成為了「海盜共和國」(最初建國時只有28個人)的開國元勳。
是誰?巧取豪奪的同時還能做到黑白通吃,面對商船時衝拳出擊,面對海軍又唯唯諾諾,人生唯一一次硬鋼朝廷,就葬送了自己罪惡的一生。
下面就讓我們來從頭說起,看看在網絡百科以外的大量歷史真實細節中,愛德華·蒂奇是如何頂著沖天屎尿臭氣來到加勒比,並親手解鎖了「黑鬍子」史詩皮膚。
「黑鬍子」海盜——愛德華·蒂奇
從英格蘭到加勒比海——充滿屎尿味的空氣,迎來技能樹點滿的全能二把手
江湖上有句話,叫做「一個人的名字可能會起錯,但一個人的綽號絕對不會錯」。在愛德華·蒂奇升級為「黑鬍子」形態的成長之路上,不僅綽號恰如其分,就連他自己本來的名字,也因為刻意修改的緣故,讓前來查戶口本的讓歷史學家們不得不空手而回。
1680年,愛德華·蒂奇出身在英格蘭的布利斯託爾港,經過之前一個多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洗禮,這個中世紀小漁村已經發展成為集合了大西洋兩岸,南北半球冒險家,商人,騙子,海軍,背井離鄉者等各色人等的繁榮之地。之所以說「愛德華·蒂奇」這個《海盜通識》裡收錄的鼎鼎大名至今存疑,皆因其出生地布里斯托港在當時已經有了完善的戶籍記錄,但就算你拿出翻看《狂人日記》的力度去逐字核對,結果不僅看不到「吃人」,也肯定沒有「蒂奇」這個名字的蹤影。
如今的布里斯托港
蒂奇生涯早期無論是在商船上打零工,亦或者去海軍做僱傭水手,一開始都表現出非常職業的算數和識字能力,這是當時只有富裕家庭裡受過教育的年輕人通常才具備的素質。而且從日後蒂奇對戰利品進行投資理財,黑白通吃的熟練程度看,他很可能是從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富裕家庭跑出來的叛逆之子,畢竟那個年代沒有瑪麗蘇和凡爾賽可以雲炫富,一切上層社會待人接物的常識皆來自其階層內部的真實體驗。明明可以當繼承家業的二世祖,卻非要幹攔路搶劫的狠行當,或許只能用成大事者有不凡大志來定義蒂奇的冒險初衷了。
受到1702至1712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影響,從小在港口長大,有心追求財富的蒂奇離開了隨時可能被敵人轟出一個大窟窿的軍艦,去到位於加勒比海牙買加的羅亞爾港。蒂奇到來前不久,這裡剛剛經歷了大地震+大火的災難二連,殖民當局為了港口衛生狀況著想,要求居民每天必須把屎尿桶拿到港口迎風區的穢物集中堆放處,於是每當海風吹拂,全港都無死角籠罩在自己人排出的沖天臭氣中,所以蒂奇到來時海風吹拂確實有,只是味道實在太重了。
引用當時某位英國作家的描述,此地就是「遊民的垃圾堆,破產者的庇護所,我們在監獄用的廁所,是世界的糞堆,這裡的人除了錢心裡什麼都沒有,所以會更加不擇手段去賺錢。」
巧了,蒂奇就是這麼想的。他絲毫沒有耽誤時間,通過簡單面試就加入了這裡主要的商業機構——私掠船隊伍。這些船隊拿著英國頒發的私掠執照,專門打劫法國人和西班牙人的商船。當一群真人版《命運之夜》角色結束了王位繼承戰爭之後,出於暫時和平為目的籤訂的《烏得勒支條約》也造成大量軍艦僱傭水手和劫掠船海盜瞬間失業。
此時,蒂奇正跟隨當地私掠船船長,也是他行業導師的班傑明·霍尼戈從行業低谷中二次創業。他們選擇了巴哈馬群島拿騷港這個「垃圾場」,通過打劫商船的本職工作快速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然後一行人去到海盜聚集的普羅維登斯,成立名為「飛幫」的海盜組織。但是因為霍尼戈在海盜之間貫徹民主原則(這一原則在電影《加勒比海盜》裡,也讓傑克船長吃了不少苦頭),與船員就搶劫分紅和是否應該殺人的問題上出現嚴重分歧後,最終船員們以民主投票方式罷免了這位船長。此時只有蒂奇和少數船員繼續追隨霍尼戈,一行人28人的隊伍回到拿騷根據地後,宣布成立歷史上著名的「海盜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