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對後世學者的影響極大,《易經》在漢代開始,就被列為儒家經典之首,後來更是被尊為「群經之首」。其內容涉及的領域相當廣泛,不僅可以用來佔卜,還揭示了許多人與自然的奧秘,讀起來讓人覺得奧妙無窮。
《易經》一書中,強調了宇宙生生不息的變化,更強調了陰陽調和與人生處世哲學。易經提醒:一個人「發達前」有3大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就要來臨!
徵兆一:德若配位,福氣自來
《易經·繫辭》中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言下之意是,如果一個人的德行不足,修養不夠,就算將其捧到很高的位置,對他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會有災難;可如果一個人的能力足夠強大,修養足夠高,機會和財富到來的時候,才能緊緊把握,且諸事順利。
俗話說:「攻城容易,守城難。」如果一個人能力不足,無意中得到巨額財富,卻不善於管理和經營,那麼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差,這就是「德不配位」的表現。
一個人的好運氣,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德行配位」努力來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有能力,且修養足夠高,福氣定能不請自來。
徵兆二:謹慎謙虛,自帶吉兆
《周易·謙卦》中有言:「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言下之意就是,從天道到人道,想要獲得成功,都強調一個「謙」字,而且在古人眼裡,「謙」本就是自帶吉兆的表現。
「謙」,不僅僅指的是謙虛,正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懂得「謙虛」的人,做事往往更加小心謹慎,畢竟鋒芒畢露並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一個人若是真的強大與優秀,自己不用說,別人也能看得出來,謙虛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
所以,在職場和生活中,有能力是一回事,但是千萬不能太過驕傲,只有謹慎謙虛,才能令別人對你刮目相看。
徵兆三:潛龍勿用,積蓄實力
在《易經·乾卦》中,有這麼一句話:「初九,潛龍勿用。」
在人生的初始階段,凡事還不成熟的時候,要學會隱藏鋒芒,養精蓄銳。這並不意味著讓你什麼都不做,而是意在強調,時刻做好分內之事,為以後的強大做準備。一個有能力,且善於隱藏的人,這就是潛龍。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不是巧言令色,而是喜怒不形於色,這樣的人更穩重,心智也更強大。正所謂「沉默是金」,厲害的人從來都是做的事情比說的話要來得多。
所以,如果你已經懂得了在沉默中積蓄自己的實力,恭喜你,你離成功更進一步了。
如果一個人能真真正正地領悟到以上三點的真諦,並且也努力這麼做了,那麼這個人一定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並向成功慢慢靠攏。
如果你們仔細品味我們的傳統文化,不難看出,很多文學著作中提倡的所思所為,大多都受到《易經》的影響,且依循易理。
《易經》不僅僅指的是卜卦,其中還有很多深奧的人生智慧,對後世有極高的指導作用。
「易經之道」能給人們指出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時的方向,教給人們做人的道理,是「一部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縱觀古今,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易經#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自己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影響很大。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很有幫助;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易經》雖然只有不到20頁的篇幅,但是每一頁都能通過六十四個卦象無限延展,將萬物容納。裡面蘊含的大智慧,可謂讓人受益一生。
這樣一本「答案之書」,值得每一個人去鑽研,學習後你會發現,以前自己困惑的地方,都能夠解開了。
傳統的《周易》都是文言文,過於深奧且不易讀懂,解讀起來很費勁,很多人想看卻看不懂。
所以我在學習《周易》時,選擇的是這本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文講解的《圖解周易》,裡面的內容全都是大白話,通俗易懂。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周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通俗易懂,一看就會。
所以擔心看不懂的夥伴們可以選擇看看這本書,有白話文,有圖解,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理解了,對於感興趣的夥伴真的可以試試。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可以讓你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可以讓你受益終生!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