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菖蒲,也稱為菖蒲鳶尾,是鳶尾家族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是劍狀的,直立生長,它的花很大,花色是黃色到乳白色,開花期在五月到六月,它的原產地是在歐洲和西亞,然後引進我國,主要在華東、華南和東北這三個地區種植,它的適應性很強,對生長的土壤沒有要求,在黏土、沙土或者鹼性土中生長都是可以的,它的種植方式可以是分株養殖,也可以是播種,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黃菖蒲的種植方法吧!
分株養殖:
一般在春季或者是秋季進行分株種植,在分株種植前,需要把母株挖出來,然後把上面的土壤甩乾淨,並在埋土線以上2-3釐米的位置把葉子掰開或者用刀切開,保證每株上邊有兩到三個芽即可,把草木灰或者是硫磺粉撒在上面,放在陰涼處晾乾。如果在苗圃中種植,則可以使用6 cm×6 cm的行距;如果用於園林綠化項目,則可以使用10 cm×15 cm的行距;如果目的是收集種子,則可以使用10 cm×20 cm的行距,種植深度與土壤質量有關。
播種育種
播種一般是也是在秋季和春季種植,可以在收成時一起播種,在播種後20天左右,幼苗就會陸續發芽。如果是種子收穫的太晚或者種子太乾燥,就可以將種子在水溫為50℃的水中浸泡,大約浸泡五到七天,讓種子充分吸收水分達到軟化效果,這樣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播種深度應為種子大小的2至3倍,如果播種時間過晚,則黃菖蒲只會長出胚根,不會長出芽。第二年的春天開花時,芽會緩慢地萌發,兩三年後它們就會開花並結出果實。第一年的幼苗生長高度僅為12釐米左右,第二年可以增長至30釐米左右,第三年可以增長至50釐米左右。葉子可以用作切葉,花朵可以用作切花,種子含有澱粉,可用作飼料或釀酒。
盆栽觀賞育種
對於盆栽,營養土壤或花園土壤適合盆栽土壤,分枝後易於存活,盆栽土壤應保持潮溼或2-3釐米淺水。如果是要在水邊或水池旁種植,一定要在種植後覆蓋土壤並壓實,防止水衝走或魚咬傷並影響生根。應該選擇通風、透光的地方種植,夏季如果一直高溫需要及時澆水,生長期施2-3次肥,主要施分解餅肥或花卉複合肥。冬季及時清理枯葉,盆栽和地面幼苗應每兩年種植一次,以發揮養殖更新的作用。
黃菖蒲的種植方法就這些了,它是一種罕見的「兩棲」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也是河流和湖泊的淨化器。近年來,在國內外許多水景園藝項目中,它已被廣泛用作水景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