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CGI製作出來的動畫特效人物,如果麥可貝對待他鏡頭下那些變形金剛們有幾分《魔獸:崛起》導演鄧肯瓊斯對待獸人們或著像本片導演馬特·裡夫斯對待猩猩們的尊重,或許《變形金剛》系列還不至於落入今天這步田地,尤其是馬特·裡夫斯。
雖然三部《猩球崛起》都將凱撒視作主角,但隨著劇情推演,人類的戲份從原本的分庭抗禮到日暮西山,馬特·裡夫斯扎紮實實的發揮動態捕捉四個字。真正的捕捉到並完整呈現所有穿著奇異裝置的演員所有淋漓盡致的演技,也不畏懼成本的消耗即便是文戲,也沒有因為覺得文戲不重要就省錢,依然是滿滿的超擬真動畫特效在那燃燒經費。因為他真心將以凱撒為首的猩猩們當作值得給予空間盡情揮灑的角色來經營,他就是想要穩健地把一個故事說得踏實,就是要讓演員們表演得淋漓盡致,連夾在兩方陣營的漢奸角色都有大量的特寫鏡頭。
主角安迪·瑟金斯 可望再次掀起,是否該給動態捕捉的演員一座奧斯卡之論戰。除了特效的展現之外,也刻意和時下商業片減少內心戲、以快節奏和俏皮話來賺錢的手法背道而馳,也讓他的這兩部「猩球系列」不論敘事還是構圖都洋溢著豐富的劇場文藝氣息,流淌著濃稠到化不開的陳舊。但這不是貶義,而是有如多年醇酒、沉木一般馥鬱芳香。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致意的是傳統史詩的古典文本,以及不同文化族裔產生衝突的固有套路。雙方都有無法放下對異族的疑慮仇恨之徒,也有不願兵戎相見,希望化解歧見之人,每個元素都對仗的十分工整。那麼《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延續那古典的四平八穩,卯起來全力描寫凱撒這趟帶領猩群的旅程。上集帶來的衝擊還是持續影響著凱撒的內心,在人類關愛之下成長的他的確不能感同身受Coba的恨意,也算是間接釀成日後無可挽回悲劇的原因之一。這次他經歷了家破人亡的椎心刺骨之痛,也令他化身為復仇之鬼。畢竟是凱撒,他並沒有如同Coba遷怒到所有人類上去,但他的草率決定也令貿然撤離的猩群中了人類的埋伏。
中文翻譯成「終極之戰」,但事實上這場戰役絕非人類和猩猩之間的大戰。一路看完,這才發現本集的戰爭除了凱撒的內心交戰,從步上Coba的道路,和心魔的對話,再到他對仇敵的同理,最後圓滿自己疲累的一生之外,還有人類自己的內戰。猩猩們只想避得越遠越好,遙望這個因為自己造孽而步入暮年的文明,在最後是如何進行它的垂死掙扎。於是誕生了這位瘋狂的上校,而他的部屬顯然也都已經失去了理智。凱撒以為自己釋出了善意,好讓對方知道猩猩並不野蠻,但卻沒想到敵人早就已經是野蠻的那一方了。
不論是情節還是調性,這次的致敬對象無疑是那些老派戰爭片甚至真實的人類歷史。雖然戰爭場面僅有前後兩小段,不過爆破和運鏡都相當大氣,不論是集中營、戰俘的安排、面對戰爭的反應、人性的瘋狂等,都是濃濃的熟悉感,只差其中某方換成了猩猩而已。為何這個系列要用猩猩來作為隱喻?其中之一的原因,大概就在於猩猩在所有其他動物之中最像人吧。
上校也覺得眼神盈滿復仇之火的凱撒像人。上校心中大概也認為表面平靜,教訓凱撒太過情緒化的自己甚至人類已經沒救了,他的所作所為就只是代表著人類這個遲暮文明的最後一搏。他帶領著一批效忠自己的狂熱信徒,享受著奴役猩群的最後快感,構築著沒有用處的木牆。他說,自己已經被淨化了。其實並沒有,他心知肚明。殺光這群猩猩,也無法改變自己身上病毒可能變種的事實。直到發病那天,他終於崩潰,剛好也是北方軍前來清理門戶的日子,於是他躲在房裡喝個爛醉如泥。也或許他平常本來就以酗酒來支撐外在。他是瘋了,但他內心的痛苦卻連凱撒都感到震懾。
最後才露面的北方軍象徵著理性尚存的人類。他們雖然恐懼猩猩,但還是堅信醫療科技可以拯救人類,還是相信著最後一絲希望。所以他們前來阻止陷入瘋狂的上校,但卻全部都象徵性的埋在凱撒間接引發的雪崩之下,而猩群因為會爬樹的優勢而倖免於難,這結局為全系列所下的注釋再明顯也不過了。即便猩群完全無意,但猩群身上所帶著的病原體還是引發了人類文明的浩劫,爾後走向內耗,最終毀滅了整個人類文明,而新的文明則在一位救世主的犧牲奉獻之下,帶領至理想鄉,從廢墟中誕生。
凱撒總算帶領著族民來到了新的家園,當然這塊淨土又是另一個故意為之的安排,否則憑什麼來到這裡就不會被人類發現呢?但那一點都不重要,反正這遙遠的理想鄉也只是一個象徵,一個猩猩們即將在此安居樂業,成長茁壯,取代人類成為先進文明的暗示。這個故事的結局其實早就寫定了,什麼事情都改變不了未來的走向,只有凱撒這趟領袖之路的修行圓滿。瑰麗的夕陽灑在凱撒和他的族民身上,是不是也有點《2001太空漫遊》表示文明興起的致意?
不曉得凱撒在閉上雙眼,總算能夠卸下一身重擔安心休息時在想些什麼?是否會想起當年被Will抱在懷裡的時候呢?如果給個這樣的畫面或許也會很感動,但其實什麼也不用說,就好像手語其實也無需上字幕一樣。辛苦你了,凱撒,你做得很好。Will想必會攬著他的頭,這樣對他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