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新聞記者 沈麗娟
解讀名師:哈師大附中高三生物備課組長 唐曉燕
2019年生物《考試大綱》與2018年的內容基本一致,其中"考試範圍與要求"部分完全相同,只在"考核目標與要求"中增加了對試題特點和功能的描述。增加部分原文如下:高考生物試題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強調理論聯繫實際,關注生物學科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等方面的應用,有利於高校對新生的選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生命科學的興趣,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增加這部分內容彰顯了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體現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材、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
增加對生物技術實踐的實驗考查
2019年生物《考試說明》與2018年相比,一是"考試範圍與要求"中增加了選考內容的五個課題,二是在"題型示例"中增加了三道例題。具體的說,在選考"生物技術實踐"中增加了"酶的應用"專題,其中包括"酶活力測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酶在食品製造和洗滌等方面的應用"、"製備和應用固相化酶"三個課題。在"生物技術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應用"專題中增加了"測定食品加工中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和"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兩個課題。一共增加了五個課題,可以說這是非常大的調整,對應教材內容,"生物技術實踐"由原來只考三個專題八個實驗,變成考五個專題十二個實驗了。
"酶的應用"專題內容自2013年就從《說明》中刪除了,"植物組織培養技術"一直是選修1和選修3共有,2016年又將"PCR技術"的內容從選修模塊1"生物技術實踐"調整到選修模塊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中,多次的變化導致選修1部分的考查內容相對較少。另外從往年得分情況來看,選修1比選修3更容易得分,得分率也高些,因此選擇答選修1的考生大幅增加。此次調整應該是為了平衡兩個選修模塊的難度,達到更公平的目的。
注意與生產生活聯繫 注重解決問題能力
同時,增補的這些內容也恰好是生物學科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方面的應用及一些重要的生物技術,考查考生對這些內容的掌握程度,也符合高考選拔人才的需要。新增加的三道例題,例6來自2018年全國卷Ⅱ的第3題,考查各種生命活動過程中激素的調節,引導考生關注生物學科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等方面的應用。例7來自2018年全國卷Ⅰ的第3題,試題圍繞與農業生產勞動相關的內容進行設計,目的是引導考生關注農業生產上的相關問題,並運用生物學知識對其進行深入思考,以便指導生產實踐。例12來自2018海南高考卷第30題,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及理論聯繫實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的能力。新增的三道例題都呼應了《考試大綱》新增的文段,引領指導意味很足。
針對以上變化,建議在複習過程中除了複習基礎知識,還要注意與生產、生活聯繫,注重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核心素養的提高,才能獲得較好的複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