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一直被西方發達國家奴役,直到二十世紀,非洲多個國家才陸續得到解放獲得獨立。近年來,非洲再度因豐富的資源和迅速發展,而被大眾日益關注。在全球化打大背景下,非洲發展問題逐漸被提上議事日程。
1946年,著名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曾提議建立「歐洲合眾國」。在美利堅合眾國和「歐盟」成功的經驗的引領和啟迪下,非洲人民逐漸發現,統一、聯合才是非洲的最佳出路。
邱吉爾
於是,非洲的一體化運動應運而生,非洲開始走上了聯合自強和集體自力更生進而通過一體化實現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的探索之路。
那麼,非洲如果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會發生什麼呢?這會給非洲國家及非洲人民帶來什麼樣的變化,亦或者會給全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其實,這些問題可以在非洲嘗試著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的發展歷程中找到答案。
例如,非洲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能夠給非洲國家及非洲人民帶來的變化,其實已經在非盟的美好願景中被描述了很多次。而非洲如果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會給世界格局帶來的影響,則在非洲一體化的進程中所受到的西方發達國家的種種幹擾和阻礙中展露端倪。
一、非洲嘗試著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的發展歷程
其實,非洲很多國家意識到進一步的實現非洲一體化,會對非洲的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有著重大且現實的意義。但是,非洲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的發展始終不盡人意。究其原因,既有內部的阻礙,也有外部勢力的幹擾。
在此,先簡單回顧一下,非洲在嘗試著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的發展歷程:
1963年5月25日,31個非洲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代表相聚在衣索比亞,籤署了《非洲統一組織憲章》,宣告「非洲統一組織」正式成立。這既充分反映了非洲國家和人民渴望統一與發展的共同願望和追求,也是非洲一體化發展歷史上重要的裡程碑。
2002年7月,非洲聯盟在南非德班成立,正式取代非洲統一組織。非洲曾與歐洲一樣是以創建一個「合眾國」為目標,在歐洲是「歐洲合眾國」,在非洲則是「非洲合眾國」,並都毫不掩飾地拿美利堅合眾國做比較。
南非德班
2005年7月,第5屆非盟首腦會議,重申非盟的最終目標是通向非洲合眾國的完全政治、經濟一體化,決定另外成立一個以非盟輪值主席、奈及利亞總統奧巴桑喬為主席,成員包括阿爾及利亞、肯亞、塞內加爾、加彭、賴索托和烏幹達的七國首腦委員會。
2006年7月,七國首腦委員會向第7屆非盟首腦會議提交了一份名為《非洲聯盟政府研究:通向非洲合眾國》的報告,該報告對非盟改革進行了全面的規劃,具體分三個階段實現建立非洲合眾國的最終目標。
而且每個階段都從全洲、地區和國家三個層次分別提出具體措施:第一階段(2006—2009),非洲聯盟政府的建立;第二階段(2009—12),非洲聯盟政府的鞏固;第三階段(12—15),非洲合眾國的建立。
2007年7月,第9屆非盟首腦會議討論了建立非洲聯盟政府及非洲合眾國的問題,並發表了《阿克拉宣言》,明確指出非盟的終極目標是建立非洲合眾國,這也正是非統組織的創建者,特別是加納前總統恩克魯瑪曾構想的目標。
恩克魯瑪
2009年7月,第13屆非盟首腦會議在利比亞蘇爾特召開。非洲各國領導人在經過長達15小時的激烈辯論後,最終於3日凌晨就非盟權力機構的權限問題達成一項妥協方案,規定該機構有權協調非盟在涉及整個大陸及其人民共同利益問題上的立場。
利比亞
不過,非盟權力機構只有在得到成員國授權的情況下才能在國際事務中代表非洲大陸。
10年之後,非盟首腦會議多次重申逐漸把非盟委員會改為非盟權力機構的承諾,但對具體執行方案還是沒有作出最後決議,甚至決定推遲考慮這個問題。
13年5月,在隆重紀念非統組織成立50周年的宣言中,曾出現在《阿克拉宣言》決議中的「非洲合眾國」、「非洲聯盟政府」和「非盟權力機構」等概念都沒有出現.只是承諾加快實現非洲經濟共同體目標的步伐,採取措施構建一個統一、一體化的非洲。
非洲統一組織
非盟機構改革似乎又回到了原點,尼雷爾曾「懺悔」的情況也似乎再次出現。隨著積極支持創建「非洲合眾國」的利比亞總統卡扎菲及其政權的倒臺,這一議題在非盟首腦會議上也就沒有人再提了,至少到目前為止。
尼雷爾
二、非洲如果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其自身將會面臨的挑戰
隨著非洲一體化的推進和非洲經濟的較快發展,非洲一體化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熱議的話題。
非洲一體化是幾代非洲人的夢想,對於非洲一體化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能估計太高,非洲一體化面臨諸多內外挑戰和平與安全問題的反覆性、經濟結構調整的困境、一體化的障礙和外部新幹涉主義的抬頭等。
所以說,非洲如果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其所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自身的內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其中具體的挑戰,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非洲聯盟
第一,傳統觀念的束縛對非洲國家聯合的挑戰。非洲國家聯合是具有雙面性的,從一方面來說,它激勵了一代代非洲人不斷爭取民族解放,從另一方面來看,也可能給非洲的發展帶來一些阻礙。
例如,非洲國家聯合容易經常在激進與溫和兩極之間搖擺,也使得很多政策在全洲、地區與國家之間很難得到充分協調。因此,非洲需要對非洲國家聯合觀念的界限及其可能影響進行深入思考。
第二,非洲國家聯合將會面臨既得利益者的阻礙。無論是非統組織的設立,還是非盟的成立,它們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典型妥協的結果。在聯合之初,各方雖有不滿意之處,也會為了共同利益而好好地經營和管理。
但在非洲國家聯合尚未成立之時,都還沒有好好鞏固已經建立的機構,就開始出現對其進行重要變革的建議與爭論。所以,非洲國家聯合組織機構建設的穩妥性問題,必須得到重視。
第三,非洲國家聯合受到霸權主義國家的阻撓。例如,一些霸權主義國家不希望非洲走向聯合富強之路,他們認為這會干擾到他們的霸權統治,這使得很多非洲國家在嘗試著國家聯合的會議進程中,總會遇到各方面的阻撓。
其實,在非盟時期很多重要議題由於首腦會議的變化,而無法得到持續討論與作出最終決議。因此,如何在非洲首腦會議的自主性與霸權主義國家的阻撓之間取得平衡,則是非洲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四,非洲國家聯合將會面臨著制度理念的困境。無論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建立,亦或是二戰後歐盟的聯合,一些新的社會進程和發展需要有新的政治科學作為理論支撐。
雖然,以前非洲把美國和聯邦製作為制度借鑑和學習對象,現如今又開始以歐盟作為參考借鑑的榜樣,但它的處境、條件和很多其他重要的方面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非洲國家聯合需要有新的政治科學,這既是非洲未來發展的需要,也將會是非洲國家聯合所面臨的制度理念的困境。
歐盟
三、非洲如果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非洲大陸本身將會發生的改變
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經濟全球化與地區一體化深入發展。與其他地域相比,非洲國家在歷史發展、文化背景與外部環境等方面具有異質性,在地區一體化的發展模式與路徑方面亦會有所不同,不能與他者進行機械的比較;
儘管目前非洲一體化水平仍處於較低發展階段,但不斷取得的成就不容小視。
如果我們將非洲一體化置於全球一體化發展進程中、正視非洲一體化積極變化之時,我們需要理性地認識非洲國家在推進地區一體化道路上遇到的挑戰。如果非洲能夠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那麼非洲將會出現巨大的改變。
第一、如果非洲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那麼非洲將會對非洲自身的經濟發展方面的巨大促進。
長期以來,在非洲大陸內部,各個國家間的經濟聯繫與交往,包括非洲國家間的國際分工合作、市場網絡結構、物流人流體系的發育程度,一直在較低的水平上徘徊。
畢竟,現代經濟成長與區域經濟形成是一個十分漫長的歷史進程,二戰後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成長也還是經歷了相當複雜的過程,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如果非洲能夠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有利於非洲在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貿易與合作方面增強談判籌碼,增加了非洲選擇合作夥伴的餘地,有利於非洲國際地位的提升和自身經濟貿易的開展。當然,機遇固然存在,但需要非洲主動去抓住機遇,這樣非洲一體化才會有一個美好的前景。
第二、如果非洲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有利於促進非洲集體的自力更生和內部發展。
非洲有54個國家,其中15個是內陸國家,非洲面積不足10萬平方公裡的國家有15個,不足5萬平方公裡的國家有13個,不足1萬平方公裡的國家有5個(維德角、葛摩、模里西斯、塞席爾、聖多美普林西比)。
非洲人民自力更生
這一狀況是殖民遺產之一,因為非洲的自然邊界線只佔,其餘都是殖民者在瓜分非洲時人為劃定的。如果非洲能夠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那麼很多小國家的經濟貿易,將不再局限於邊境。有利於促進區域經濟貿易的合作和往來,有利於非洲內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殖民統治時期
第三、如果非洲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有利於促進增強非洲的自主發展能力。
如果非洲今後仍然是資源供應地和商品銷售市場,那麼若想實現非洲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的構想就十分渺茫。
如果非洲能夠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非洲領導人就能夠對自身的經濟發展狀況有統籌全局的認知,為了實現非洲聯合富強繁榮的夢想。非洲可以在促進區內貿易的同時,加快建設跨國跨區域的基礎設施,以實現互聯互通。
跨區域貿易基礎設施
從而推動非洲的自主發展能力,不再局限於目前的原材料生產輸出,而是可以逐步構建自身合理完善的工業體系,開拓非洲工廠和非洲的貿易市場,增強非洲的自主發展能力從而實現非洲的富強與繁榮,改善非洲內部的人民生活水平。
第四、如果非洲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有利於形成內在的區域經濟之推動力。我們要知道,非洲內在的區域經濟之推動力長期滯後,則是十分明顯的。
在當代非洲大陸經濟發展進程中,非洲始終未能作為一個在經濟上有內在緊密關聯性和利益共享性的大陸而出現,非洲經濟實際上具有嚴重的對外部世界的依賴性與內部分割性。
非洲國家內部的橫向聯繫微弱而有限,但每一個非洲國家又都與外部世界某個較發達國家或地區形成特殊的經濟依存關係,或者是原殖民宗主國,或者是當代世界某個對非洲農礦資源、市場有巨大需求的大國。
因而,非洲各國經濟之形態總是外拉而非是內聯的,是外部單向發散而非內部網狀互動的。在以往年代非洲地區一體化運動中,人們時常過於相信政府的意願與力量,把它看成是那些政治家們長袖善舞、縱橫捭闔之國際政治舞臺。
但是,我們回頭梳理一下,取得理想成效和實質結果的卻實為不多。之所以如此,它與非洲現代經濟成長不足、地區內經濟聯繫與相互依存度低這一根本性的歷史發展階段尚未超越聯繫在一起的。
如果非洲能夠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那麼在政府的宏觀調控的助力之下,將會有利於形成內在的區域經濟之推動力。從而促進非洲經濟的發展和自身的統一與穩定。
四、非洲如果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將會對世界格局產生的影響
首先,非洲如果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那麼世界現有的政治格局將會發生巨大改變。例如,目前歐非關係正在由「援助—受援」的傳統依附模式向平等的戰略夥伴關係轉型升級。
非洲國家應該抓住機遇,直面挑戰,繼續推進非洲一體化、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加強與金磚國家的合作,推動非洲真正實現復興。非洲如果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的發展前景,展現給世人的是一幅理想與現實存在巨大落差的二元圖景。
要知道,目前非洲聯盟是極為重要的區域性國際組織。它不僅在非洲大陸,而且在全球範圍內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如何全面評估非洲嘗試著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取得的發展成就,客觀認識非洲一體化的理想與現實,關係到我們對非洲一體化的態度以及中國—非盟關係的深入發展。
非洲聯盟
其次,在對外關係領域,非洲如果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將會顯著提升非洲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非洲國際參與情況將會發生重大改變,而且還將會使非洲國家在相當程度上以近代數百年來未曾有過的獨立姿態在國際上發表自己的聲音和看法。
非洲如果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有利於推動非洲國家的政治進步和人權保護,有力推動著非洲國家的良治和政治民主化進程。
儘管非洲集體安全合作未能給非洲帶來長治久安,但不斷完善的集體安全機制卻在相當程度上有助於遏制現有衝突的升級以及潛在衝突的爆發,有助於將和平與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最後,從更為廣泛意義的文化精神層面看,非洲如果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還會有助於塑造非洲人的共同身份和區域意識,強化非洲人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些對於非洲國家的長遠發展以及非洲大陸的復興事業具有積極作用。
因此,通過地區合作增進各民族國家的利益,通過集體力量來應對全球化的挑戰並解決日益增多的跨國性問題,就成為非洲國家在全球化時代的戰略選擇。綜上所述,非洲如果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其對非洲的經濟發展和非洲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積極作用是會非常明顯的。
五、結語
雖然,隨著卡扎菲及其政權的倒臺,創建「非洲合眾國」的議題在非盟首腦會議上也就沒有人再提了。
卡扎菲
其實,對多數非洲國家而言,當前非盟的奮鬥目標並非是要建立「非洲合眾國」,而是為各個非洲國家的發展提供外部條件,為那些弱小的非洲國家在國際社會爭得一席之地和在國際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
非盟會議
但需要注意的是,非洲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的景象,也恰恰是一些霸權主義國家不想看到的。所以,非洲仍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外部阻力和滲透、幹擾。如果非洲能夠保持和平穩定的發展狀況,相信非洲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的夢想仍舊未來可期。
如果非洲聯合組成一個超級大國,這不僅會對非洲的社會發展以及非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常有幫助,而且也會積極推動世界格局多極化的發展趨勢,有利於促進世界的和平發展與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