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猞猁於獰貓之間的戰鬥。因為,猞猁實際上是猞猁屬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在猞猁屬下一共有四種動物:猞猁(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西班牙猞猁以及美國短尾貓,所有,嚴格意義上說,美國短尾貓是猞猁的一種。一般情況下,猞猁的體型比獰貓要大,而且捕獵的獵物比猞猁也要大,再加上它們是同科動物(同屬貓科),所以,猞猁的戰鬥力要在獰貓之上。
那麼,看似與猞猁格格不入的美國短毛貓也是如此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美國短尾貓
美國短尾貓雖然是猞猁的一種,但是它與其他的猞猁區別還是很大的。首先是外觀,雖然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以及西班牙猞猁的毛髮顏色各不相同,但是,它體型相差不大,而且耳朵上都有長長的毛簇,而美國短尾貓則不同,它的耳朵上雖然有毛簇,但是非常的短,只有其他猞猁毛簇的不到1/3長,而且美國短尾貓並不像其他的猞猁那樣腳上有厚厚的肉墊,所以其他的猞猁大都生活在寒帶地區,而美國短尾貓則喜歡棲息在熱帶的森林之中。
最後是體型,美國短尾貓比其他的猞猁明顯的要小一些,比如歐亞猞猁的平均體重在25-40公斤之間,而美國短尾貓成年後平均體重僅有15公斤左右,體長平均不足1米(含尾巴)。體型限制了美國短尾貓的獵物,對於中等體型以上的獵物,它很難捕殺,因此它的主要獵物以嚙齒類動物、蛇類、鳥類等小型動物為主。
美國短尾貓並不是美國獨有的動物,它有著12個不同的亞種,在北美的分布很廣,除了美國外,在加拿大、墨西哥等大部分森林地區都有分布。美國短尾貓雖然不是瀕危動物,但是,它的生存現狀也不容樂觀,除了天敵美洲獅、北美灰狼的獵殺外,因為外表與家貓相似,因此會被人當成野貓獵殺或者被當作寵物,其次農業的發展使得它們的棲息地減少,也是它們的一大威脅。
獰貓
獰貓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區(印度地區也有分布),而且它的耳朵上也長著像猞猁一樣的毛簇,因此,獰貓又被稱為「非洲猞猁」。不同的是,獰貓的毛髮為純色,多以土黃色為主,身上沒有像猞猁那樣的斑點。
獰貓是一種喜熱動物,它主要棲息在乾旱的草原以及半乾旱的沙漠地帶,獨居有著較強的領地意識。成年獰貓的平均體長在1米左右,平均體重在16公斤左右。由於體型的限制,獰貓能夠捕獵的獵物也是很有限的,主要以嚙齒類動物、野兔為主,在食物匱乏時,它也會偷襲羚羊等中型獵物的幼崽。
獰貓雖然也是無危動物,但是同樣的,它除了受天敵花豹的威脅外,人類的威脅也是很大的,由於獰貓比較容易馴養,所以遭到了許多人的捕捉,而且由於人類的棲息地擴張,造成了獰貓的棲息地被壓縮,所以經常會出現獰貓偷獵家禽的情況,正是因為這點,大量的獰貓遭到了人類的捕殺。
獰貓和美國短尾貓誰更厲害?
獰貓主要棲息在非洲和西亞部分地區,而美國短尾貓則僅棲息在北美洲,所以,除了人工飼養外,它們在野外是沒有相遇的機會的。所以,要判斷兩種無法相遇動物的強弱,我們只能對比 一下兩種動物的習性和數據了。從上面的數據看,我認為獰貓的優勢稍大一點。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兩點。
01 體型對比
在同科動物之間的較量中,往往體型就決定了勝負。美國短尾貓的平均體長在90公分左右,體重平均在15公斤左右,而獰貓的平均體長在1米左右,體重平均在16公斤左右。雖然差距很小,但是差距畢竟存在。
所以從體型對比上看,獰貓的具有微弱的優勢。
02 速度對比
比完了力量(體型),我們再來看一下速度。一般來說,同科相近體型下的動物速度應該非常的接近,但是,美國短尾貓遇到的是獰貓,而獰貓是小型貓科動物中速度最快的動物,沒有之一。在戰鬥中,速度非常的關鍵,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這是獰貓的第二個優勢。
總結
雖然美國短尾貓也是猞猁,但是它比其他的猞猁要小很多,如果換成歐亞猞猁,那麼結果很明顯,有著體型優勢的猞猁能夠拿下獰貓,但是換成美國短尾貓之後,體型優勢蕩然無存,再加上速度還不如獰貓。
因此,兩種動物相遇的話,獰貓是有一定的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