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濤:決定資本流出入的不是匯率升貶值,而是經常帳戶差額

2020-11-26 騰訊網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5日電 題:《管濤:管濤:決定資本流出入的不是匯率升貶值,而是經常帳戶差額》

作者 管濤(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先抑後揚(以下如非特指,人民幣匯率均指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匯率)。5月底一度創下12年來的新低,進入6月份以後開始震蕩走高,第三季度累計升值為3.96%,為1994年匯率並軌以來次低(見圖1)。有觀點認為,中外利差大、資本流入多,導致了人民幣匯率急升。但實際情形並非如此。

熱錢流出因短期資本淨流出增加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國際收支初步數據,今年第三季度,經常項目順差942億美元,資本項目(含淨誤差與遺漏,下同)逆差849億美元,外匯儲備資產增加95億美元。當季資本項目逆差略低於上季淨流出911億美元的水平,為2018年人民幣匯率止跌回升、雙向波動以來次高(見圖2)。

因此,大概率將來公布國際收支正式數據時,當季資本項目逆差又會主要以「淨誤差與遺漏」負值的形式呈現,但這不影響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的基本判斷。因為不論是統計還是監管的原因,「淨誤差與遺漏」負值最終不外乎是經常項目順差高估、資本項目逆差低估,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資本外流與匯率升貶值壓力無關,而是由於經常項目順差。當季資本外流規模環比減少,也是因為同期經常項目盈餘減少。

這同樣反映在短期資本流動(又稱「熱錢」)方面。第三季度,經常項目與直接投資合計的基礎國際收支順差1181億美元,較上季增加3%;短期資本(含淨誤差與遺漏,下同)淨流出1088億美元,較上季增長14%;短期資本淨流出與基礎國際收支順差之比為92%,環比上升近9個百分點(見圖3)。人民幣加速升值、熱錢流出增加,主要是因為基礎國際收支順差環比上升,在央行基本退出外匯常態幹預情況下,被短期資本淨流出增加所對衝。

資本外流與外資加倉人民幣股票和債券不矛盾

中國金融開放是雙向對外開放。外資在增加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的同時(記為國際收支平衡表非儲備性質金融帳戶「負債方」——利用外資),境內機構也在通過新興或者傳統渠道進行海外資產配置(記為非儲備性質金融帳戶「資產方」——對外投資)。

今年第三季度,股票通項下,陸股通累計淨賣出244億元,上季為淨買入1360億元;港股通累計淨買入1531億元,環比增長1.33倍;股票通項下累計淨流出1775億元,上季為淨流入704億元。加上同期境內企業在境外發行H股、ADR等合計籌資593億元,當季跨境股票投資淨流出1182億元(約合171億美元),上季為淨流入923億元人民幣(約合130億美元)(見圖4)。有關人民幣升值、外資搶籌A股的市場傳聞,在數據面前不攻自破。這也再次表明國內股市與匯市是不同的運行邏輯,並不存在同漲同跌的必然聯繫。

據上海清算所和中央結算公司統計,到第三季度末,境外持有人民幣債券合計為2.94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4329億元人民幣(約合625億美元)。同期,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境內金融機構境外貸款和有價證券投資7997億美元,較上季末增加426億美元。二者軋差後,為淨流入199億美元,上季為淨流出33億美元(見圖5)。在全球低利率、負收益盛行,安全資產稀缺的情況下,以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和銀行同業存單為主的人民幣債券資產配置價值進一步顯現。

即便按照外匯局披露的初步信息,第三季度,外來證券投資淨流入逾700億美元,對外證券投資淨流出逾300億美元,跨境證券投資項下淨流入約為400億美元,也低於2018年第二季度淨流入610億美元的水平(見圖6)。而當時正值對外經貿摩擦升級,人民幣匯率承壓。

慎用出口市場份額變動來解釋和預判匯率走勢

關於當前人民幣升值原因的另一種解釋是,2019年起中國貨物出口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止跌回升,反映了前期人民幣匯率持續下跌而有所低估。同時,由今年中國出口市場份額進一步上升,預測人民幣匯率未來還將進一步走強。

然而,從歷史上看,前述判斷並不成立。自2005年「7·21」匯改至2014年,人民幣匯率長期單邊升值,中國出口市場份額卻逐年走高。峰值為2015年的13.73%,當年正是本輪人民幣匯率貶值的起始之年。人民幣匯率隨美元持續升值以致高估,被認為是觸發這輪貶值的重要原因。然後,2016和2017年中國出口市場份額連年下降,人民幣匯率是一年大跌一年小漲;2018年和2019年份額持續回升,人民幣匯率是一年小漲一年大跌。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市場份額進一步回升至13.72%,僅略低於2015年的峰值,人民幣匯率同比下跌3.6%(見圖7)。可見,即便考慮了匯率對外貿出口影響的J曲線效應,也難以找到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出口影響的線性關係。

更為可信的解釋可能是,由於當前市場情緒樂觀,中國出口市場份額上升也成了市場看多人民幣的理由。正如2018年市場情緒悲觀,出現的是截然相反的情形。同年第一季度,經常項目逆差341億美元,但當季人民幣匯率累計升值3.91%。只是後期由於貿易摩擦不斷升級,於是早先出現的經常項目赤字成為市場做空人民幣的理由。而有意思的是,當年後三個季度經常項目持續順差,仍不能扭轉市場所持的「經常項目逆差、人民幣匯率貶值」的看空觀點(見圖8)。

況且,從理論上講,影響一國出口競爭力的是多邊匯率而非雙邊匯率,是實際匯率而非名義匯率。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編制的有效匯率指數,2005年至2015年,除個別年份外,年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總體單邊升值,但中國出口市場份額迎著升值壓力不跌反升,直至2015年創下歷史新高。2006至2015年,年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累計升值53%,中國出口市場份額累計上升6.5個百分點。2016和2017年,年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連年貶值,累計貶值7%,但出口市場份額連年下跌,累計回落了1個百分點;2018和2019年,年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一漲一跌,累計上漲1%,出口市場份額連年上升,累計回升了0.4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均值較上年年平均值上漲2.2%,但出口市場份額進一步上升了0.5個百分點(見圖9)。由此可見,中國出口市場份額變動與實際有效匯率(間接標價法)之間更像是正相關而非負相關,即匯率越升值,份額越增加。

此外,當前中國出口的超預期表現,主要反映了疫情先進先出、率先復工復產的國內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至於這種韌性會不會演變成為人民幣均衡匯率的升值,進而支持市場匯率進一步升值,取決於中國出口強勢的可持續性。

但這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一種情景是,海外疫情得到控制,全球經濟加速重啟,中國出口訂單轉移效應消退,出口市場份額有可能回落;另一種情景是,海外疫情繼續蔓延,全球經濟陷入停滯,海外需求整體疲軟,中國出口訂單重新下降,但出口市場份額仍有可能維持;再一種情景是,海外疫情繼續蔓延,全球經濟重啟受阻,海外訂單繼續向我轉移,出口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上升。唯有最後一種情形下,人民幣匯率進一步升值可能性較大,而前兩種情形下,都不排除會令人民幣匯率再度承壓。(中新經緯APP)

管濤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相關焦點

  • 管濤:人民幣匯率進入大開大合雙向震蕩「新常態」
    匯率不能賭單邊人民幣是否進入一個所謂升值的新周期?管濤認為,從實體經濟來看,目前的人民幣匯率是處於均衡合理的水平,人民幣對美元的變化更多取決於美元指數的變化。除非美元進入趨勢性貶值,否則說人民幣進入升值周期還為之過早。
  • 在岸人民幣升破6.50日內升值近300點 離岸人民幣升破6.47
    專家:2021年人民幣仍然會維持較強走勢對於2021年人民幣匯率走勢,管濤認為,2021年人民幣匯率走勢或不像想像那麼強,需關注2021年市場對於利好反應鈍化,並關注可能出現新的利空。如隨著疫苗上市接種,發達國家可能實現群體免疫,雖然全球需求復甦有助於我國出口增速回升,但歐美2021年有低基數優勢,如果我國出口份額回落,有可能成為市場重新看空做空人民幣的理由。
  • 中銀證券管濤:關於人民幣匯率的11個熱點問題
    那種情況下,我在6月8號發表於《第一財經日報》上的一篇文章做了第二個判斷:此次人民幣匯率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基本面的原因,而是因為消息面。5月底,由於美國威脅要就香港問題對中國進行制裁,造成市場情緒悲觀,人民幣匯率下跌到了新低。
  • 摩根大通朱海斌:人民幣匯率預計在明年升至6.25左右
    「慎」指的是一方面要謹慎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另一方面指的是在當前的金融環境下,對短期資本流動性的宏觀審慎管理要跟得上。2、預計2021年人民幣會仍然維持較強的走勢,至少這一輪的人民幣升值期會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到2021年底,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會升至6.25元左右。
  • 耗減萬億外儲紓解貶值壓力,易綱稱「匯率穩定,也需保持彈性」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自2015年「811」匯改之後,人民幣出現貶值預期,這一方面與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致美元升值有關,另一方面也受我國經濟增速出現下行壓力、資本外流等因素影響。
  • 雙方的匯率比例都可以隨市場的變化而上下浮動
    匯率影響的因素:利率差異。當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時,表示使用本國貨幣資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匯市場上本國貨幣的供應相對減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棄使用資金的收益上升,國際短期資本由此趨利而入,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應相對增加。
  • 管濤:今年人民幣破六是小概率事件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在主旨演講中表示,自己比較保守,認為今年人民幣破六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不會否認一點可能性都沒有。2019年底至2020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由6.9762上升至6.5249,升值了6.5%。在2021年1月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了6.5,進入了6.4的區間。目前已經有觀點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望在2021年升破6.0。
  • 國研中心許偉:關於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四個判斷
    一是無論從縱向還是橫向比較看,在主要經濟體貨幣當中相對靠前,人民幣匯率表現了較好的韌性。二是從中長期看,人民幣匯率並沒系統性糾正壓力,但短期確實有一些利好的條件。三是國際收支結構已發生趨勢性改變,短期資本在匯率決定當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匯率的波動性也將明顯增大。四是要更好管理資本項下的開放,需要有新的池子和緩衝墊。
  •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重要的是要充分...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宏觀論壇上,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發表了題為《以開放的雙循環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旨演講。在管濤來看,要立足國內大循環,發揮比較優勢,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
  • 【管濤:人民幣匯率進入大開大合雙向震蕩「新常態」】中銀證券全球...
    2020-12-04 19:52:23來源:FX168 【管濤:人民幣匯率進入大開大合雙向震蕩「新常態」】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與其說人民幣匯率進入新周期,不如說是新常態。
  • 央行啟動人民幣核按鈕 國際資本撤退?|喬治·馬格努斯|...
    央行啟動人民幣核按鈕 周一有危險了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的路子走的太快了!以至於央行也坐不住了,周末啟動了調節核按鈕,以前,當人民幣貶值過度的時候,央行也不止一次啟動按鈕,讓賭人民幣貶值的國際勢力一夜回到解放前,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未知現在這次的核按鈕能不能打敗國際資本。
  • 盛松成:目前人民幣匯率制度適合當前國內外局勢
    總的來說,採取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佔比在減少,採取規定匯率的國家佔比在增加,尤其是採取像我國這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在大幅度的提高,這說明了說明了整個世界的匯率制度的變化趨勢是大家越來越向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麼一種制度方向靠攏。也就是說,並不是完全的所謂的清潔浮動匯率制度一放了之,而是對本國的匯率制度有一定的管理,或者是適當的幹預。
  • ...有時貶值因素佔主導,導致市場匯率呈現非線性隨機遊走的多重...
    經參頭版評論:人民幣匯率仍將保持雙向波動;未來內外部不確定、不穩定性因素依然較多,影響人民幣匯率升值和貶值的因素同時存在。根據有效市場假說,無論是升值理由還是貶值依據,這些信息都會反映在外匯交易定價中。只不過,有時升值因素佔上風,有時貶值因素佔主導,導致市場匯率呈現非線性隨機遊走的多重均衡特徵。如果簡單線性外推,往往失之毫釐謬以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