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1月9日-10日,2021年第九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在上海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為「大變局和雙循環」。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在主旨演講中表示,自己比較保守,認為今年人民幣破六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不會否認一點可能性都沒有。
2019年底至2020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由6.9762上升至6.5249,升值了6.5%。在2021年1月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了6.5,進入了6.4的區間。目前已經有觀點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望在2021年升破6.0。
花旗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在上午的講話中就表示:「我們還是認為到今年6月份左右,人民幣匯率到6.3是可以達到的,現在看來這樣的預期應該是比較保守一些,因為現在人民幣已經破6.4了,到年底我們認為人民幣會進一步升值到6,甚至有破6的可能性。」
對此管濤表示:「我沒有答案,我把邏輯告訴大家,大家自己做判斷。你可以相信劉主席的答案,說會破六。我也可以告訴你,我這些理念可以反對他。丁爽說如果今年人民幣破六,就是黑天鵝事件。這跟我關係不大,我是客觀的、中立的。」
管濤表示自己一般分析匯率問題會更關注邏輯分析,這裡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市場邏輯,一個是政策邏輯。「市場邏輯來看,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不確定性、不穩定的因素,內外部有很多。」管濤表示,「政策的邏輯是什麼?沒有無痛的政策選擇。」
管濤表示,匯率有時候是宏觀經濟的穩定器,有時候是經濟波動的放大器。「經濟過熱,貿易順差,升值有利於減少貿易順差,有利於抑制經濟過熱。經濟偏冷,升值可能減少貿易順差,但是可能會抑制經濟進一步復甦。」
管濤認為,實際上更可取的方法是不要做太長的預測,因為事情動態發展演變,可能過兩三個月以後市場的關注點會發生變化,那時候根據市場注意力的變化,可能重新去推演匯率的演進途徑。
(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