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口魚多生活在山間溪流,對水質要求極高,非清澈不能存活,屬於一種味道鮮美的小型魚類。馬口魚的嘴巴非常奇特,嘴巴很大,上嘴唇凹,下嘴唇凸,雄魚在繁殖季節特色非常漂亮,也導致很多原生魚愛好者都有養殖。但是很多釣友容易把馬口魚和寬鰭鱲混淆,首先一點,兩種魚經常會出現在相同的水域中,寬鰭鱲體色更加鮮豔,不少原生魚愛好者都喜歡養上一大群,群有效果非常好。寬鰭鱲又稱為溪哥,味道更加鮮美。兩種魚的樣子和習性非常類似,所以在溪流中經常會一起垂釣。(下圖是寬鰭鱲)
一、選釣點
馬口和寬鰭鱲多生活在山溪之中,這些水域水質清澈,水溫低。忘記還有個區別了,馬口部分水庫中可以釣到,寬鰭鱲水庫中還真沒見過。所以選擇水域需要選擇清澈的山間溪流,馬口多棲息於溪流中有水草或者沙礫水底的區域,因為流動的溪流中食物缺少,這兩類地方天然食物相對多一些。除此之外,如果水流比較湍急,釣點上可以選擇溪流的回流區或者溪流中的石頭後面,這樣的釣點水流相對緩慢,馬口不需要太大的力氣就可以穩住身體。(下圖是馬口)
二、路亞釣法
馬口和寬鰭鱲是十分適合路亞垂釣的,兩種魚吃食都比較兇猛,雖然體型小但是垂釣起來也分成有樂趣。裝備上選擇軟調的小杆子,小輪子,加上2、3克的小亮片,裝備簡單樂趣十足,十分適合一邊遊玩一遍垂釣。
三、溪流釣
最正宗的或者說最普及的還是溪流釣。溪流竿都是短節的,而且比較輕,適合一邊走一遍釣。下面詳細介紹下線組和浮漂,由於在流水中垂釣,垂釣技巧上講究的是讓魚餌隨著水流漂,讓餌去找魚。所以線組上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就是用球型的小浮漂,類似冬釣的塑料漂,或者使用傳統釣中的七星漂線組。下面分別做個介紹。
1、豎漂
溪流釣講究的也是裝備和線組簡單,為了加重水線,選擇咬鉛掛在水線上,咬鉛的多少要根據水流情況來選擇,原則就是魚鉤不能到底,需要接近水底隨著水流緩慢漂移。但是這個線組也有缺點,咬鉛加上去容易,弄下來就不容易咯,所以經常需要根據水流情況現場製作線組。
2、七星漂
七星漂跟豎漂的最大區別就是浮力是分段式的,通過線組上加鉛墜也可以實現魚鉤不到底,可以接近水底隨著水流緩慢漂移。這個線組的優勢就是鉛墜重量可以調整,為了達到魚鉤不到底的目的,可以根據水流大小調整鉛墜,也可以通過調整鉛墜的大小來調整在水中的漂移速度。
3、垂釣要領
兩種線組雖然不一樣,但是具體的操作要領還是一樣的。首先說用餌,流水中各種蟲餌會更加方便一點,可以使用紅蟲或者蚯蚓,但是更好用的是溪流石頭下的一種小蟲子,貌似是浮遊的幼蟲吧,或者使用石蠶做餌。如果使用面餌可以使用腥味的餌料,不過由於流水的原因,需要把魚餌做的又黏又軟,以免被水吹走。自製餌料的話一般是使用小麥粉,加蛋黃來混合,製作成黏糊,需要使用工具來掛鈎,這個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下。垂釣的時候拋竿到上遊,讓線組往下流走,過程中仔細看漂相。
其實馬口也好,寬鰭鱲也好,垂釣方法完全一樣,溪流釣的話魚鉤不需要用的太小,這兩種魚體型雖然小,但是嘴巴大進食兇猛。夏季旅遊不妨帶上一根溪流竿,走一走釣一釣,溪流釣好像更能體現釣魚的樂趣。喜歡請收藏關注,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