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氧氣濃度的可接受極限是多少?

2020-12-03 迪勤科技

從中學課本裡我們知道,空氣中氧含量為約21%,實際對應於海平面高度0米。空氣的含氧量隨高度增高,可以簡單認為呈線性增長模式。低海拔(<100m)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含氧量~21%;約1000m海拔城市如貴陽,含氧量19.4%;約2000m海拔城市如昆明、西寧,含氧量17.5%,超過3000m海拔,含氧量16.1%,這個高度許多人有高原反應:頭痛,失眠,食慾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拉薩海拔3650m,含氧量15.1%;高於拉薩的海拔高度,普通人承受力應該有點兒困難。8000m海拔的含氧量8.5%,1.4萬m含氧量降為0。

課本裡講到空氣中氧含量為約21%,對應於海平面高度0米。空氣的含氧量隨高度增高,可以簡單認為呈線性增長模式。低海拔(<100m)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含氧量~21%;約1000m海拔城市如貴陽,含氧量19.4%;約2000m海拔城市如昆明、西寧,含氧量17.5%,超過3000m海拔,含氧量16.1%,這個高度許多人有高原反應:頭痛,失眠,食慾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拉薩海拔3650m,含氧量15.1%;高於拉薩的海拔高度,普通人承受力應該有點兒困難。8000m海拔的含氧量8.5%,1.4萬m含氧量降為0。

【可植入呼吸機、礦山用氧氣傳感器或場景廣告,如下參考】

對高海拔地區到低海拔地區,會有醉氧情況,覺得特別懶洋洋,人也會暈乎乎的,想睡覺,就像喝醉了酒一樣。原因是當人從高海拔回到平原後,空氣的氧含量提高,而機體還沒有適應這個高氧環境,紅細胞仍然在高效率高質量的運送氧,形成「氧中毒」反應。

工業如礦井等安全領域,需要用到氧氣傳感器,測量範圍0~25%,如礦井作用環境,一般需要同時考慮生命安全需要、和可燃爆炸危險,設置報警限值,含氧量上限23.5%,下限19.5%(有的設為18%)。

含氧量高於21%,屬於富氧環境,一般用於醫用呼吸環境,查了下資料,普通病人用氧濃度在;24~35%。醫療呼吸機用也需要用到氧氣傳感器,這類傳感器上限濃度是100%,可見實際使用中醫用氧氣可以調到很高濃度。用氧濃度大小根據醫療需要,但正常人不宜在富氧環境過久,因為回到正常氧氣濃度也會不適應。

一些缺氧和富氧對應人體影響,摘抄文獻表格如下:

相關焦點

  • 空氣中氧氣含量 空氣中氧氣的濃度是多少
    氧氣是空氣的成分之一,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氣體,那麼你知道空氣中氧氣含量是怎樣的嗎?它佔空氣的百分之多少呢?  空氣中氧氣含量  氧氣在空氣中的含量約佔21%,這個是在大氣層比較穩定的情況下的佔比。
  • 地球上99%的物種都需要氧氣,氧氣雖好,可高濃度氧氣卻有毒
    研究顯示,地球大氣層中氧氣的濃度大約於24億年前大幅度提升。氧氣具有強氧化性,海水中的氧氣濃度增加,使得地球上的一批原始生命因此滅絕。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地球上的生命逐漸適應並學會了利用氧氣進行新陳代謝。氧氣雖好,可也要適量。就像食鹽一樣,太少感覺味道太淡,太多則感覺味道太鹹。生命的呼吸需要氧氣,但大氣中的氧氣濃度也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範圍之內,這樣才不會出問題。
  • 採荷社區氧氣濃度竟高於西溪 冬天的杭州噪音大空氣差
    浙江在線12月01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施雯)空氣好不好,大家現在最熟悉的指數是PM2.5。如果去景區玩,還有一種叫「空氣負離子濃度」的數據,也是判斷空氣品質的主要指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清新空氣中,負離子含量不應低於1000個/cm3」。
  • ...能發生爆炸的濃度範圍稱為爆炸極限。天然氣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
    單選題可燃氣與空氣組成的混合氣體遇火源能發生爆炸的濃度範圍稱為爆炸極限。天然氣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是( )。 A、2.5%~82%  B、5%~15%  C、4%~75%  D、15%~28% 【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是5%~15%。實務教材第一篇第三章第二節表1-3-2。
  • 氧氣「多多益善」嗎?高濃度氧氣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影響?
    研究顯示,地球大氣層中氧氣的濃度大約於24億年前大幅度提升。氧氣具有強氧化性,海水中的氧氣濃度增加,使得地球上的一批原始生命因此滅絕。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地球上的生命逐漸適應並學會了利用氧氣進行新陳代謝。氧氣雖好,可也要適量。就像食鹽一樣,太少感覺味道太淡,太多則感覺味道太鹹。生命的呼吸需要氧氣,但大氣中的氧氣濃度也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範圍之內,這樣才不會出問題。
  • 火星大氣中氧氣濃度變化成新謎題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導致火星大氣中甲烷濃度周期性變化的原因尚無定論,氧氣濃度的變化又給科研人員帶來新謎題,令火星大氣更添神秘。研究人員稱,目前不能排除兩者產生於生物過程的可能性。11月12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卷》上的研究顯示,火星蓋爾隕石坑上方氧氣濃度在火星春夏兩季升高達30%;秋季降至正常水平;而冬季則低於正常水平。研究人員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釋並尋找相關證據。例如,他們認為,夏季氧氣增加可能是由於火星大氣中二氧化碳或水分子分解所致。
  • 大氣中有多少氧氣和二氧化碳?全球氣候變暖是因為二氧化碳排放?
    關於大氣中的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幾個數字2020年初,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濃度為412PPM(parts per million,以體積計),或者為622PPM(以質量計)。這個濃度會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如北半球春夏因為植物的吸收而下降,而秋冬因植物死亡、腐爛、冬眠而增加。
  • 九年級化學||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再研究
    sdfd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再研究《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測定》實驗,是九年級化學學習的第一個實驗,涉及到具體的實驗原理1化學反應原理利用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從而使容器內形成負壓,打開止水夾後,水進入容器內。進入容器中的水的體積,可粗略地認為是空氣中所含氧氣的體積。將不可見的氣體體積的變化轉換成可見的液體的體積。
  • 工程熱物理所循環流化床高氧氣濃度煙氣
    該裝置於2013年10月開工建設,2014年4月完成了全部建設安裝任務,是目前我國熱功率最大、國際上氧氣濃度最高的帶煙氣再循環的循環流化床富氧燃燒中試裝置。試驗結果表明:該中試裝置可以進行空氣和整體氧氣濃度在21%-50%的煙氣再循環富氧燃燒試驗,外置換熱器和爐內可調節受熱面能夠實現對裝置熱負荷和爐膛溫度的調節,中試裝置的熱負荷可以在0.5-1.2MW範圍內調節,在整體氧氣濃度為40%的煙氣再循環富氧燃燒試驗工況中煙氣CO2濃度達到
  • 乾旱會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多少?
    ▲陸地生態系統對於吸收人為的二氧化碳排放非常重要陸地生態系統平均可吸收30%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從而延緩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但是植物需要水才能生長。當乾旱發生,土壤乾涸時,植物會減少光合作用,以節約用水和保護自身組織。
  • 空氣與氧氣(空氣的組成及空氣中氧氣體積的測定)
    猜一猜:空氣中有哪些氣體?可能含有:氧氣、水蒸氣、二氧化碳……A. 水(H2O)的檢驗B. 氧氣(O2)的檢驗C.二氧化碳(CO2)的檢驗通過以上的活動可以初步確定,空氣中至少含有CO2、O2和水蒸氣(H2O)等物質。空氣是混合物,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首先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氧氣約佔總體積的1/5。在這個實驗中,為什麼有時氣體減少的體積小於1/5呢?導致結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 氧氣濃度檢測方式
    在上海左牆科技供應的產品中,能夠檢測氧氣濃度的檢測方式有很多,氧氣的檢測工具也有很多,如各類氧氣檢測管和各類氧氣檢測儀,都是氧氣濃度的檢測工具,
  • 解析生物巨大體型的奧秘,氧氣濃度不是關鍵因素
    在地球的生物史中,存在著一些體型巨大的「怪物」,到底是什麼原因控制著生物體型的大小呢?很多人認為空氣中氧氣含量是決定生物體型的關鍵因素,然而事情遠遠沒有這麼簡單。空氣含氧量一直以來空氣含氧量的多少,被很多人視為決定生物體型的關鍵因素,但根據最近的研究,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只對於節肢昆蟲一類動物的體型有著顯著的影響而對於脊椎動物,體型的影響並不大。
  • 地球大氣中的氧氣濃度會變化嗎?如果從21%提升到90%會怎樣?
    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並非一層不變,在3億年前的石炭紀氧氣含量最高,達到了35%,現階段為21%;人類已經適應了現階段的氧氣濃度,氧氣濃度上升和下降太多對人體都有害,90%的氧氣濃度甚至還會造成氧中毒。
  • 世界「海拔最高」的村子,氧氣濃度只有陸地一半,人均壽命只有39
    西藏境內有很多旅遊景點,一路的景色也是很美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世界「海拔最高」的村子,氧氣濃度只有陸地一半,人均壽命只有39。它就是位於西藏的推瓦村,被稱為「最高的村落」,坐落於山南地區的蒙達崗日雪山腳下、普莫雍錯湖畔,海拔5070米,氧氣含量只有中國內地的一半,幾乎到了人類日常生活的高度極限,是世界上最高的行政村落。
  • 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備考指導:爆炸濃度極限
    爆炸極限一般認為是物質發生爆炸必須具備的濃度範圍。對於可燃氣體、液體蒸氣和粉塵等不同形態的物質,通常以與空氣混合後的體積分數或單位體積中的質量等來表示遇火源會發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濃度範圍,稱為爆炸濃度極限,簡稱爆炸極限。能引起爆炸的最高濃度稱為爆炸上限,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濃度稱為爆炸下限,爆炸上限和下限之間的間隔稱為爆炸範圍。
  • VOCs的閃點及爆炸極限附100種氣體爆炸極限
    閃點是指可燃氣體揮發出的蒸氣和空氣的混合物與火源接觸能夠閃燃的最低溫度。閃點越低,引發火災事故的危險性越大。如常見的VOCs類汽油、苯、酒精等閃點在28以下,容易引發火災事故。爆炸極限也稱爆炸濃度極限,是指可燃物質(可燃氣體、蒸氣和粉塵)與空氣(或氧氣)必須在一定的濃度範圍內均勻混合,形成預混氣,遇著火源才會發生爆炸,這個濃度範圍。
  • 木星大氣全是氫氣,那麼整個地球的氧氣是否足以引爆木星?
    要想知道地球上的氧氣是不是足夠引爆木星,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地球上的氧氣大概有多少。地球的表面覆蓋著一層大氣,大氣層的厚度大約為1000公裡以上,距離地表2000公裡的地方依然有氣體分子。但實際上我們知道在距離地面400公裡左右就已經被稱為「真空」了,因為那裡的氣體濃度已經十分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地球赤道上方17公裡以內集中了大約75%的大氣質量,大氣中氧氣含量大約佔21%,按5.1億平方千米的地球表面積計算,我們的地球大約含有不到25億立方千米的氧氣。
  • 2019一級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知識點:爆炸濃度極限
    爆炸極限一般認為是物質發生爆炸必須具備的濃度範圍。對於可燃氣體、液體蒸氣和粉塵等不同形態的物質,通常以與空氣混合後的體積分數或單位體積中的質量等來表示遇火源會發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濃度範圍,稱為爆炸濃度極限,簡稱爆炸極限。能引起爆炸的最高濃度稱為爆炸上限,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濃度稱為爆炸下限,爆炸上限和下限之間的間隔稱為爆炸範圍。物質的爆炸極限是正確評價生產、儲存過程的火災危險程度的主要參數,是建築、電氣和其他防火安全技術的重要依據。
  • 氧氣濃度過高會引起中毒嗎?恐龍時代氧氣濃度多高?會不會中毒?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氧氣在誕生之初是一種有毒氣體,因為當時的生物已經適應了幾乎無氧的大氣和水環境。24億年前,當海洋中的亞鐵離子被完全耗盡,大氣中氧氣濃度達到了空前的4%(今天為21%),這給當時的生命帶來了一場大浩劫,科學家稱之為「大氧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