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說法?

2021-01-09 山中觀滄海

男不入川,指的是男的到了四川以後容易被四川安逸的環境所影響,慢慢消磨掉了鬥志。四川自從秦朝得了巴蜀之地後就對這塊地方進行了開發,在農業灌溉方面,以李冰修建的都江堰為代表,岷江江水順著四通八達的水利灌溉設施流遍這片土地,造就了這西南第一重鎮的繁華,在唐代就有揚一益二的說法,這益就是指的當時的益州現在的成都。

而且四川盆地獨特的地理環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讓人富足,還孕育了火辣的川妹子,水靈不失風雅,嫵媚而不失大方,每每讓英雄好漢流連忘返。

另外四川盆地地形四面環山,在古代易守難攻,所以在亂世之時,很多人都取的巴蜀之地後固守自封,稱王稱帝後再也沒有雄心去爭取川外的世界,畢竟有地、有美人、有天險,何不做個自在山大王呢。所以在這種環境下孕育了川人安逸的生活習慣,不在乎外面的世界,只講究眼前的巴適。

女不入藏,指的是女子到了西藏容易受到西藏惡劣天氣的影響,青春和容顏衰老的快。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那裡氣候條件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承受的。

寒冷、風霜、空氣稀薄、紫外線強烈,這些對於女人來說都是不好的,高原上太陽輻射透過率隨海拔高度增大,強紫外線和太陽輻射的影響主要是暴露的皮膚、眼睛容易發生損傷,皮膚損傷表現為曬斑、水腫、色素沉著,皮膚增厚及皺紋增多形成等,這些都容易讓女人青春不再。而且在古代進藏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一旦進藏了幾乎大半輩子就在藏區了。

另外女人相比較男人身體素質上還是要差很多,所以進藏後會面臨許多生活上困難,再加上進藏道路也是崎嶇不平,大多數都是在崇山峻岭之間,文成公主進藏時,走了三千多裡路,花了兩年多才到達拉薩。可見在古代進藏是一件很不方便的事情,更何況是女子。

老不入廣,指的是老了就不要到兩廣地區了。廣這裡指的是兩廣地區,別看今天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廣、深兩大城市就在兩廣地區,經濟繁榮;在古代哪裡就是偏遠窮苦之地,不能和中原一帶相比。這是由於古代南方由於氣候悶熱,瘴氣瀰漫,毒蟲繁多,是一塊不適宜開發利用的土地。

雖然早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就讓趙佗帶50萬大軍平定嶺南,開發南越之地,但是那裡一直是人煙稀少,蠻族眾多之地。後來就慢慢演變成朝廷流放貶謫的地方,唐代的韓愈、劉禹錫,宋代的蘇軾等人都曾被貶廣東。

在古代兩廣一帶道路也不好走,跋山涉水,舟車勞頓,對於一個青壯年男子走一回都是一個考驗更別提年紀大的老人了。所以,很多時候被貶的官員還沒到兩廣被貶的地方半路就死了。另外,兩廣之地氣候悶熱潮溼,很多人是不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的。所以會有老不入廣的說法。

俗語「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其實仔細一分析都是有一定的道路的,這是無數古人總結出的經驗。當然這些俗語都是有一定的時代特徵的,在科技日益發達,交通便捷的今天這些俗語可能都不一定再適合了。

相關焦點

  • 老人常告誡「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到底什麼意思
    曾有一句話「少不入川,老不出蜀」這句話,講這天府之國實乃溫柔之鄉,好吃好喝好d山好水之外還美女如雲。少年當胸懷天下,若早年入川,意志不堅定者難免流連忘返,樂不思歸,如此則一生平淡,難成大事。那麼"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什麼意思?
  • 老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到底是什麼意思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那就是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字面意思很好了解,就是男的不要去四川,女的不要去西藏,老人不要去廣州。四川景美人美,西藏是朝聖的地方,而廣州則很富裕,這些地方為什麼不能去呢?
  • 人們常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國非常是一個非常地大物博的國家,在我們國家東西南北都有非常大的差異,有些地區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差異,氣候上也有非常大的差異,有不少地方都是很值得大家去遊玩的,出去玩不僅僅可以放鬆心情,也能緩解壓力,還能接觸不同地方不同的風俗習慣,長長見識,但是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話嗎?
  • 為何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究竟是什麼意思?
    那就是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大家知道這句話的由來嗎? 為什麼不讓男人女人老人來到四川西藏和廣西呢。我們先談談西藏吧, 因為每年都有很多人回川藏線旅行, 這裡既有高聳的雪域高原,也有繁華華麗的城市, 西藏的地理位置獨特,他的海拔比較高,而且光線充足,紫外線也比較豐富,這個地方的環境比較差,如果那些皮膚柔軟的女性來西藏,長期以來他的皮膚很粗糙,皮膚再好也受不了環境的破壞,而且西藏的海拔比較高,體質不好的女性們來這裡容易發生高原反應,也會對他們的身體不利, 正好可以提醒來西藏旅行的女性們
  • 為什麼老人常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
    而老人常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讓我給你好好講解一下,你就明白了。樂此不疲,樂不思蜀,都能用來形容對某一個地方非常喜歡,或者被某個地方所吸引。以前有男不入川的說法,就是因為四川那個地方美女如雲,容易讓年少的小夥子產生迷戀,只顧著吃喝玩樂,都消磨了意志,到頭來時間都浪費了,也沒有幹出個什麼名堂來,除非你有特別堅定的意志。
  • 女子不入藏、少年不入川、老年不入廣,這含義背後或許有更深原因
    生活中經常有一句說法「男不入蜀,女不入藏,老不入廣」,那這到底是是什麼意思呢?1.男不入蜀蜀就是四川,在四川,最著名的城市當屬成都,如果到這裡來旅遊,你會發現這是一個節奏很慢、非常舒適的城市。在成都,麻將館、茶館隨處可見。四川人的慢節奏經常會給人一種「懶惰」感,作為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男人,如果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就會漸漸的失去鬥志。
  • 為什麼大家都說「女不進藏、男不去川、老不入廣」究竟是啥意思?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總是有許許多多的俗語流傳在老百姓口中,這些俗語雖然聽上去簡單,但是卻是我們老祖宗自己總結的生活訣竅,老人言比有他言的道理,那麼「女不進藏、男不去川、老不入廣」,是什麼意思呢?首先說說這「女不進藏」是講什麼東西呢,就是說女孩子們不要自己單獨進入藏區旅遊,因為在我國西藏地帶,這裡練習廣大,而人口卻十分稀少,在外出行,如果遇到了什麼問題,身邊沒有遇到可以幫助你的人,是十分危險的。再加上這裡有獨特的自然環境,大家都知道西藏地區的海拔是非常高的,在這裡越往上走,空氣就會越稀薄,許多生活在平原或者盆地地。
  • 俗語「女不養狗,男不養貓」是什麼意思,有依據嗎?
    俗語「女不養狗,男不養貓」是什麼意思,有依據嗎?文/小雨知歷史很多年輕人都喜歡養小動物,小編也是, 我家就養了一隻小貓咪。單身的人養寵物,可以幫你趕走孤獨;情侶之間養寵物,可以幫你聯絡感情;家裡有小朋友呢,它還可以作為孩子最好的夥伴。總之。
  • 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什麼意思?這是男女交往的界限
    俗語,便是代表中華文化的一種,俗語是先輩們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對於我們生活裡遇到的一些事情很有指導意義,有一句俗語叫「男不摸頭,女不摸腰」,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又蘊含怎麼的道理呢?男不摸頭,古時候的封建社會都是男權至上,男子的地位總是要比女子的高,對男人來說頭是重要的部位,代表著男人的權利,如果有人摸男人的頭,他們就會覺得這是對自己的蔑視和侮辱。
  • 俗語講:「女不養狗,男不養貓」,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俗語講:「女不養狗,男不養貓」,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文/歷史大見證其實文化無時無刻的都在豐富發展著,其實俗語就是一項獨特的地域文化,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是將一些事情放在自己的嘴邊,成了自己的口頭禪。一般來說俗語都是人民智慧的結晶,大家很簡單就會明白其中的意思。
  • 農村俗語:「好男不娶虎刺梅,好女不嫁流光錘」,究竟是啥意思?
    每到過年的時候,大齡單身男女青年大多頗為煩惱,不得不面對左鄰右舍的「關懷」,還有親友的詢問,最長問道的是:「現在談對象了麼,怎麼不把對象帶回來。」每當聽到這樣的問題,心中恨不得把對方一頓怒懟,但表面上只能強顏歡笑,然後隨便找個藉口搪塞過去。婚姻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必須慎重考慮,甭管別人評價,最好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老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如何選擇另一半呢?
  • 俗語: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啥意思?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文/望君俗語: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啥意思?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國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古人們早就經過親身經歷以後,給我們總結了各個方面的俗語,有關於氣候的,有關於做人的,也有關於風俗的,總之俗語遍布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
  • 農村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新生兒的出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要實,女要虛;男怕子時,女忌午時,有什麼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男要實,女要虛;男怕子時,女忌午時,有什麼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的俗語是非常多的,這些俗語對於很多的農民老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些俗語涉及的領域也是非常的廣泛,有關於教育人的,也有關於天氣的,還有的俗語是是關於壽命,所以以前老人在聊天的時候總喜歡聊到俗語,但是現在很多農民都發現,現在農村的俗語已漸漸消失在農民的生活中了,非常的可惜。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只能遠看,不能靠近」這話啥意思
    雖說在農村裡沒有什麼較多的講究,可是在農村裡也是有一定的規矩的,畢竟沒有規矩是不成方圓的,對於在農村裡很多的老人通過一些以往的經驗和閱歷總結出來了很多的俗語,有的俗語也是告誡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要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很多的農村老人在有的時候也是會告訴我們一些俗語和我們的生活有關,尤其農村的心裡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有個特點,就是各地方言各不相同,但意思卻又相同。比如這句「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這在我們這邊的說法是「男怕耳輪向前,女怕鼻孔朝天」。那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下面一起來看一下: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農村老輩人都說,要知道一個人的命理如何,除了看他的生辰八字,就是看他的長相了。
  • 俗語:「男怕三更,女怕午時」,有什麼依據嗎,這其中有什麼道理
    俗語:「男怕三更,女怕午時」,有什麼依據嗎,這其中有什麼道理文/小玉雖說現在的農村經濟想必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儘管如此,如果對比城市和農村的話,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因此有很多農村的人來到城市以後都會有一種不想回去的想法,雖然城市的繁華吸引了很多農村人,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人想要回到自己的家裡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是為什麼?有什麼道理呢?
    人的一生難免會起起落落,如果在人生中遇到了失敗和挫折,儘管心有不甘,但是也要收拾好心情,做好準備,有合適的機會再出發,人不可能被失敗打倒,只要努力爭取就一定會有機會。下面三句農村裡的俗語,你知道這其中的含義嗎?
  • 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是什麼意思,如何才能有福氣?
    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是什麼意思,如何才能有福氣?人的一生總是忙忙這忙忙那,不知不覺就過完了。回首往事,究竟做了幾件有意義的事情呢。人的一輩子大多都是奔波忙碌的,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事情等著你去做。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到底什麼意思?有何科學依據?
    眾所周知,古人為後世之人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文化,它們通過各種方式到達後人手裡,例如詩歌、歇後語、俗語。在這之中,俗語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也是最廣泛的語言文化時刻圍繞著我們的生活。相信大家都曾聽過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不知有沒有聽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古人又有什麼依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