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最偉大的人才會被改編電影,記錄他們的成就,那麼我們來看哪個你熟悉的名人在不在這七大電影裡!
《林肯》簡介:1865年,持續四年的美國內戰進入了尾聲,亞伯拉罕·林肯總統(丹尼爾·戴-劉易斯 Daniel Day-Lewis 飾)也迎來了他的第二個任期。「假如奴隸制不是錯誤,那就沒有對的了。」根據歷史著作《對手的團隊:林肯的政治智慧》改編,由普立茲獎得主託尼·庫什納執筆,奧斯卡導演史蒂文·史匹柏執導. 「我認為,憲法賦予了我戰爭的權力,但沒有人了解這些權力到底是什麼。有人說這些權力並不存在,我也不知道,我認為我需要這些權力實際存在,來讓我堅守維護憲法的誓言。也就是說我認為我有權力把叛軍手中的黑奴解放出來,算是戰爭中沒收財產的一部分。這或許會讓人懷疑我和他們是一夥的,他們認為奴隸是個人財產,我堅決反對這一點。我從未這麼認為,我很樂意人人獲得自由。倘若把一個人稱為財產,或者稱為戰爭違禁品,或者其他什麼,這一切就是我為什麼要抓住這次機會的原因。
《弱點》以橄欖球運動員麥可的成長經歷引出一個充滿著溫情淚點與勵志熱血的美國夢。影片發人深省的不單純是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而是麥可成功個例的背後卻有無數個因貧困、種族歧視、教育缺失、社會資源不公、成長環境惡劣而失敗的案例。包涵溫情的故事,不以言棄的勵志,《弱點》不僅只是見證著非洲裔男孩麥可·奧赫的成功之路,更所見那深植於人性中善的偉岸,雖然電影本身有著太過典型的美國主旋律渲染,但這樣的故事卻本就源於真實人物事件的改編,相信善良更相信每個人都會綻放自已的光芒。
《勇敢的心》。 當蘇格蘭風笛的聲音奏響,鏡頭像戴在鳥的翅膀上一樣,幽雅地掠過藏青色的山巒,白霧從小河上升騰起再散開,鏡頭不斷地拉近,樹林間出現了人馬的影子,電影就開始了。一個男人的聲音在此時響起:「我將為你們講述威廉姆華萊士的故事,英國的歷史學家們會說我在說謊,但歷史是由處死英雄的人寫的……」在父兄的葬禮上,小Wallace在眾人的憐憫中沒有說話,一個人默默的感傷。更加年幼的Murron一直在關注著他,當眾人都離開的時候,小女孩掙脫了母親的手,從平靜的土地上摘下了一朵紫色的薊花送給小Wallace。
《美麗心靈》。其實是看起來並不美麗的心靈,一個高智商的男人和自己進行了一輩子的鬥爭。他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出現幻覺,要命的是幻覺裡存在的對象不是一個人,而是三個。他比誰都聰明,比誰都內向,實際上他比誰都渴望著交流和出路。所以他憋壞了。這三個幻視幻聽的對象,表達了他內心的三種渴望,應該也是反映了任何男人心裡的三種渴望。
《模仿遊戲》在《模仿遊戲》的最後二十分鐘,在審訊室裡,面對著探長的圖靈說出了本劇的題眼:人和機器的區別是什麼?二者最本質的區別是,人是有不同想法的,機器則不是。你愛草莓,我討厭滑冰,你喜歡看書,我對花粉過敏……圖靈這番話,點出了他這一生最重大的兩個主題:事業與性向。
《阿甘正傳》一個南阿拉巴馬州的傻子阿甘,一輩子喜歡的一個女人就是珍妮,從小到大阿甘和珍妮就是好朋友,他們一起上學,一起長大,最後雖然相隔很遠但是阿甘始終愛著珍妮,不管她做什麼,不管她是誰,不管她變得多老多醜,不管她身在何方,阿甘始終在哪個南阿拉巴馬的家裡,日夜思念他的姑娘,日夜等待著珍妮的歸來。這就是阿甘,這就是他的愛情,這就是他的珍妮。我們回想第一個場景,阿甘在珍妮的宿舍,珍妮問他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阿甘楞了一下,說:我不是做我自己嗎?珍妮說她想成為一個歌手,成名,阿甘還是不懂,說他只想成為他自己。
《巴頓將軍》這個堪比託尼斯塔克極度臭屁的將軍,滿嘴昆丁式的痞子腔與濃厚的宗教氣息,又如伍迪艾倫那樣暖洋洋賊痒痒,嚴重的偏執狂,超強的控制欲,迷信宿命論,跟豪斯一樣,他的存在就是所有人的痛苦,不論敵我。二戰中盟軍的將領無一不是名垂青史,戰績受後人膜拜,個人的榮譽達到巔峰,就連納粹的隆美爾,古德裡安都被英雄化了,唯獨巴頓,有著曾經最耀眼的戰功,卻還是不免罵聲一片。
《鐵娘子》斯特裡普所扮演的柴契爾夫人揮舞著手臂力挽狂瀾的模樣有可能成為今年奧斯卡最為出彩的畫面,但現實中的女主角,生活卻並沒有這麼風光。以這樣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為主角,無怪乎《鐵娘子》會收到褒貶不一的評價。雖然右派報紙讚揚該片「無與倫比」,但左派報紙毫不留情地抨擊它「無聊得要死」。 要定義柴契爾並不容易。1979年,她當選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連任兩屆,執政11年。期間她以「絕不妥協」的強硬態度將英國推向時代的前端。柴契爾成了20世紀歷史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專有名詞——柴契爾主義、柴契爾政策、柴契爾時代。英國媒體評論說,「儘管柴契爾執政只有11年,但她的影響會一直持續數十年。」
小夥伴們多多關注小編哦~小編會勤勤懇懇,輕易不斷更喲~撒潑賣萌打滾求關注~啾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