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環境輻射仍屬正常水平 北京在正常範圍內

2020-11-28 騰訊網

我國環境輻射仍屬正常水平

黑龍江空氣中發現極微量放射物 無需防護

北京目前環境輻射水平在正常範圍內

本報訊(記者王永生)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3月27日9時繼續發布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

監測數據顯示,我國環境輻射水平仍在本底範圍內,今天早晨北京的平均值為76.8微戈瑞/小時,屬於正常水平。

截至今天上午數據顯示,全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空氣吸收劑量率各監測點顯示均為正常。

數據顯示,北京市的本底範圍是60.2 —119.9微戈瑞/小時,連日以來,北京的平均值在77.0微戈瑞/小時左右,屬於正常水平,另外,哈爾濱市目前也處於正常範圍之內。

此外,我國運行核電站周圍環境空氣吸收劑量率數據也未發現任何異常。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日本福島核電站災害尚未對我國環境造成放射性影響,我國運行核電站周圍環境輻射水平正常。

註:戈瑞是輻射劑量的絕對單位。即1公斤被輻照物質吸收1焦耳的能量為1戈瑞。

●相關新聞

黑龍江空氣中發現極微量放射物

昨日晚間,環境保護部發布消息,黑龍江省東北部空氣中發現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目前無需採取防護措施。

據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環保部門設在黑龍江省饒河縣、撫遠縣、虎林縣的三個監測點的氣溶膠樣品中檢測到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

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員會專家陳竹舟表示,根據氣象資料,目前大氣環流大的方向是由西往東的,但日本東北部有一個小環流,把極微量的放射性汙染物帶到了我國。這是一個初步判斷。

「現在監測到的放射性汙染物對當地公眾產生的影響小於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的十萬分之一,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產生影響。」他說。

陳竹舟表示,隨著放射性物質的擴散,我國有可能監測到放射性水平增高,但這並不等於會影響環境和健康。

即便有一些地區監測到的數據和當地本底水平相比有一點異常,但放射性物質已經被大大稀釋,不會達到影響公眾健康的水平。現在的檢測技術和儀器非常先進,大家沒有必要擔心。

文/記者王永生

相關焦點

  • 北京核輻射水平持續正常 無明顯波動
    國家環保部上午公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5個省區市監測到極微量放射性物質,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陝西、湖南、廣東、寧夏、廣西、山西等地。全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空氣吸收劑量率各監測點顯示均正常。
  • 環保部:全國主要城市環境輻射仍處正常水平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3月27日表示,國家核安全局3月27日16時發布的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監測結果表明日本核電事故未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產生影響。
  • 環保部每日發布輻射值 我國東部沿海城市輻射水平正常
    專家:刻意補碘毫無必要 不必擔心海鹽質量人民網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賈玥) 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持續升級讓國人擔憂起周邊輻射環境的變化。為讓公眾「心中有數」,環境保護部自本月13日起,連續發布主要城市輻射水平監測值。
  • 青島輻射環境狀況處於正常本底水平
    本報訊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發生特大地震及海嘯,部分核電站遭到破壞,12日8時30分,根據國家環保部應急指令,我市環保部門立即啟動了 「應對日本地震」輻射環境應急監測工作,對我市輻射環境狀況實施實時連續監測。
  • 車諾比大火被撲滅 輻射指標現在正常範圍內
    關於各方關注的"輻射"問題,烏緊急情況部門消息回應指出,檢測在實時進行,首都基輔和普裡皮亞季的輻射指標現處於正常範圍內。烏克蘭北部車諾比禁區附近的森林本月初發生大火,由於趕上大風而迅速蔓延。13日,大火"燒"至車諾比核電站附近的普裡皮亞季,距"車諾比核電站禁區"內儲存輻射物的地點僅兩公裡。烏警方透露,日前在火災發生地點附近逮捕了一名27歲男子,據他供認稱,出於娛樂目的"玩火"未料釀成悲劇,具體細節仍待進一步調查。
  • 環境保護部:4月11日上午主要城市環境輻射水平
    監測結果匯總圖中綠色曲線代表監測值,藍色柱體代表天然本底水平,綠色曲線均在藍色柱體範圍內。監測結果表明日本核電事故未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產生影響。  以上監測數據表明,所測出的環境空氣吸收劑量率在當地本底輻射水平漲落範圍之內。
  • 體溫到底在多少度為正常?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體溫保持在哪個範圍,說明免疫力還比較不錯?體溫的正常範圍到底是多少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通常來說,定義的正常體溫範圍在36-37度左右,但由於測量方式以及工具的不同,這樣簡單的定義就顯得不夠用了。一般來說,腋溫在36.0-37.0度是正常範圍,≥37.5就高了;口溫在36.3-37.2度為正常,上午≥37.2、下午≥37.7就高了;肛溫在36.6-37.8正常,≥38度算高了。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很多細心的人就發現了測量額頭、手腕和耳後,得到的溫度有所差別,那麼人的正常溫度到底是多少?測量哪裡更為準確呢?超過多少度才算是發燒?還有在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就越強的說法,又是否真實?關於體溫的一些知識,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 外管局:外匯儲備波動水平處於正常範圍
    (原標題:外匯儲備波動水平處於正常範圍)
  • 環境保護部發布30日上午全國主要城市輻射水平
    監測結果匯總圖中綠色曲線代表監測值,藍色柱體代表天然本底水平,綠色曲線均在藍色柱體範圍內。監測結果表明日本核電事故未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產生影響。日本核電事故未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產生影響。我國運行核電廠周圍環境輻射水平正常。
  • 廈門輻射劑量率測量結果正常
    廈門市環保局27日下午的監測數據顯示,廈門市輻射劑量率測量結果正常。3月22日凌晨,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對日本入境船舶「MOL PRESENCE」號登船實施例行檢驗檢疫時,發現放射性異常。廈門市立即成立應對小組,研究處置方案。福建省環保廳和省輻射環境監督站的專家第一時刻趕赴廈門,對該輪停靠過的碼頭和航行過的海域進行全方位採樣檢測,監測結果表明:輻射劑量率的測量結果處於正常水平。
  • 環境保護部發布4月20日全國環境輻射監測結果
    由於各地檢測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造成的輻射劑量極其微弱,只有每小時10-7微希沃特量級,小於巖石、土壤、建築物、食物、太陽等貢獻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率(每小時0.1微希沃特左右)的十萬分之一,仍在當地本底輻射水平正常漲落範圍之內;公眾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年之內所接受的附加輻射劑量,僅相當於乘坐飛機飛行兩千公裡所受輻射劑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無需採取防護措施
  • 石英表的走時誤差,在多少範圍內才算正常?
    不用調時間,走時精準...石英表誤差在多少算正常?石英表在設計上偏向於輕薄、時尚,可以設計出很多種款式,適合許多時尚人士用來搭配自己的穿著,而且也注重外觀設計和走時精準性,那麼,石英表的走時「準」到底是在一個什麼範圍內呢?
  • 廈門輻射劑量率測量正常 被列入省監測點位
    東南網-海峽導報訊 導報記者昨日下午從廈門市環保局獲悉,廈門市輻射劑量率測量結果正常。  3月22日凌晨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對「MOLPRESENCE」號入境船舶登船實施例行檢驗檢疫時,發現放射性異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應對小組,研究處置方案。
  • 耳溫槍怎樣用_耳溫槍正常體溫範圍
    打開APP 耳溫槍怎樣用_耳溫槍正常體溫範圍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2-26 15:49:12   耳溫槍正常體溫範圍   耳溫槍現在很多家庭中都普遍被使用,因為耳溫槍測體溫的速度快,而且數位化的體溫不容易被破碎,而且攜帶也方便。
  • 食品行業需關注日本進口食品輻射水平
    作為預防,部分國家和地區已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來檢測日本進口產品的輻射水平。我國食品業也需對此高度關注,有關單位有必要對日本進口食品的輻射水平進行檢測。    相關資料:我國各類輻照食品吸收劑量限制範圍    我國部分地區現狀    上海市氣象局:日本福島核洩漏暫不影響上海
  • 外管局:7月跨境資金流動在正常範圍內有所波動
    問: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逐步緩解,7月份情況如何?答:7月份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在正常範圍內有所波動。一是銀行結售匯逆差環比增加,但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結售匯逆差變動相對平穩。2016年7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317億美元,高於今年二季度月均規模(163億美元),低於一季度月均水平(416億美元)。
  • 專家:如果在這個範圍內,表示很正常
    其實測量血糖一般有兩個指標,一個是在餐前,一個在餐後,如果這兩個測量結果都不在正常範圍內,那你一定要注意的,很可能體內血糖不穩定了,這時候一定要及時控。一、正常人的標準血糖值是多少?專家:如果在這個範圍內,表示很正常1、餐前血糖如果在餐前測量,或者自己已經有8個小時沒有吃東西,測量結果在7.2以上,那你要注意了,這已經是一個較高的血糖了。
  • 研究:正常範圍內,體溫偏高,身體免疫力更強
    其實人體體溫是有一個範圍值的,正常情況下,人體腋下的溫度只要在36度-37度之間屬正常。而口腔和直腸的溫度會有所偏高,大約偏高0.2度-0.3度左右。那麼當測量體溫時,我們會發現,體溫有時候是36.3度,有時候又是36.1度,這又是為何呢?那是因為人體體溫會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年齡,性別,時間,情緒等均會使得體溫出現波動情況。
  • 環境保護部發布4月12日全國環境輻射監測結果
    4月12日,環保部門在我國內地除西藏外其他30個省(市、區)部分地區空氣中監測到來自日本核事故釋放出的極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另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海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等24個省(區、市)檢測到更微量的放射性核素銫-137和銫-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