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爆發後,可能很多人每天最關心的事情,除了口罩,就是自己的體溫和免疫力了,只要體溫稍微有點升高,就開始自我懷疑了。即便現在有的人已經開始復工了,在進單位前還是要測量一下體溫的。那麼,體溫與免疫力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體溫保持在哪個範圍,說明免疫力還比較不錯?體溫的正常範圍到底是多少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通常來說,定義的正常體溫範圍在36-37度左右,但由於測量方式以及工具的不同,這樣簡單的定義就顯得不夠用了。一般來說,腋溫在36.0-37.0度是正常範圍,≥37.5就高了;口溫在36.3-37.2度為正常,上午≥37.2、下午≥37.7就高了;肛溫在36.6-37.8正常,≥38度算高了。而我們常測的額溫和耳溫,因影響因素多,無標準參考範圍,可參考腋溫。
雖然沒有體溫下降上升後,免疫力隨之下降或上升多少的具體研究,但是,在正常體溫範圍內,的確會出現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的現象。這是因為體溫越高,就會激活人體內更多的免疫細胞,此時的身體環境不太適合病原體生存,從而能更好低殲滅入侵的病原微生物,以此維護身體的健康。
提高的方法也不難,建議每天泡腳、多喝熱水,長期的運動對免疫力提高自然是正向的作用,在此特殊期間,年輕人在家做平板支撐、伏地挺身等運動,老年人可打太極、做養生操,是不錯的選擇。
飲食也需要調整,不主張很多人宅在家時的一日兩餐,最好一日三餐規律吃,找中餐或者晚餐分量可適當減少,蛋白質要均勻分配;人口較多的家庭,建議採取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每個人用專用的碗。
如果超出了正常的體溫範圍,體溫偏高,大家也別慌,先看看是否有以下幾種情況:體溫會隨著氣溫變化而變化,如果你在開暖氣的車內,體溫就會稍有升高,而在低溫環境下,就會稍有降低;早上體溫處於低谷、下午接近傍晚處於高點,峰值差距約在0.5度左右;運動和進餐後,體溫也會略升高;嬰幼兒因代謝率高,體溫通常要高於成人;還有女性在排卵期和妊娠期的體溫也會稍有升高。
如果這些原因都沒有,體溫偏高,需要注意,但別就斷定是感染了病毒,畢竟很多問題都會引起發熱的。不要升高了一點就急忙去檢查,這樣反會提高感染的風險,在家保持觀察,通常幾天後會好轉。
總的來說,體溫確實會影響到免疫力的強弱,而在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確實會更強些。因為疫情的影響,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免疫力的重要性,所以希望大家平時要注意健康飲食、適度運動、規律作息,而且也要保持一個好心態,提升免疫力,同時做好預防,等待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