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已經快過去了,但相信很多人依舊還是有經常測量體溫的習慣,誰能想到每天測量體溫竟然能變成日常操作,不過畢竟已經還沒有全部結束,時不時地還會冒出病例來,我們依舊要做好防護和檢測。人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度?37度和36.3,分別說明什麼?真的是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嗎?接下來就具體向大家介紹下,漲漲知識。
01正常的體溫是多少度?
正常體溫其實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溫度值,而是一個範圍,是根據多數人的體溫來定的,不是個體的。一般來說,人的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度之間(這裡指腋窩的體溫),不同的部位測出來的問題是有區別的,比如人的口腔溫度在36.3-37.2度之間算正常、肛溫在36.6-37.8之間是正常的。
若體溫超出37.3,就是發熱了,沒超過38度是低熱,在38.1-40度之間是高熱,若超過40度,那就說明很嚴重了,可能會威脅到生命安全。
02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36.3和37度,分別說明什麼?
知道了正常體溫的範圍,我們可以知道,36.3和37度都是正常的,若非得比個高下,體溫37度,可能免疫力更強一些。
有研究發現,體溫跟免疫力之間有一定的聯繫,在正常體溫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因為體溫高,能夠更好地激活人體內的免疫細胞,發揮他們的作用,從而更有效地抵擋外界的有害物質。另外,體溫也跟人的基礎代謝率有關,正常體溫內,體溫越高,基礎代謝率也會隨之升高。
既然這樣,那是不是說明體溫越低,免疫力就越差?也不完全是,這樣說不嚴謹,體溫低也要有限度,人的體溫對於生理機能有重要作用,如果體溫持續變低,代謝會失常,也會帶來各種健康問題。
03想要提高免疫力,在生活中,不妨堅持做下面幾件事
第一件事是泡腳:腳上有幾十條經絡,每晚睡前可以泡個腳,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進而就能促進陽氣的生發,還能讓你放鬆身心,睡眠質量也會有所改善。
第二件事是注意保暖:特別是現在到了冬天,氣溫低,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感冒,平時要注意添衣,秋衣秋褲及時穿起來,不要光腳走在家裡的地板上,穿拖鞋時把襪子也穿上。在飲食上,多喝熱水,但水溫不要超過65度。
第三件事是每天保持好心情:心情常常被大家忽視,如果生病了,不會覺得是心情差的原因,但其實並不是,心情好壞對於免疫力的強弱有很大的影響。若能每天保持一個好心情,體內的氣機會更通暢,氣血運行正常,身體得到充足的滋養,免疫力和抵抗力也能得到提高。
總的來說,在正常體溫的範圍內,體溫越低,免疫力相對差一些,體溫36.3和37度都是正常的體溫,後者的免疫力要更好一些。想要提高免疫力,少生病,以上三件事建議堅持做,一整個冬天你的身體或許會棒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