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體正常體溫是37度,為什麼每次測量都是36度多,正常嗎?

2020-11-29 掙脫枷鎖的囚徒

都說人體正常體溫是37度,為什麼每次測量都是36度多,正常嗎?

自然是正常的。

不大正常的是「正常體溫37度」的這個說法。

這事說起來還是很複雜的。

「人體正常平均體溫是37℃」的起源

在我國,人們習慣於測量腋窩溫度。

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測量其他部位的溫度,應該被默認為測量的是腋窩溫度。

但,而事實上,人體正常的腋窩溫度並非37℃。

有意思的是,「人體正常體溫為37℃」的這個說法又的確是通過測量腋窩溫度得來的。

也就是說,通過測量腋窩體溫得出「人體正常平均體溫37℃」的結論是一個誤打誤撞,歪打正著的結果。

事情是這樣的,「人體正常平均體溫37℃」的結論是100多年前一位名叫維德利希(Wunderlich)的德國醫生搞出來的。

據信,維德利希當時在萊比錫大學通過對25000人,超過100萬次腋窩溫度測量得出結論:

「……正常狀態時,身體溫度能自我維持在37.0°C生理溫度。」

人體「真正」的體溫是多少呢?

2002年發表的一項對從1935年到1998年間進行體溫測量的文獻進行的綜述獲得的人體不同部位的溫度分別是:

也就是說,最接近人體核心體溫的直腸溫度才在37.0°C左右,

看到外國人經常測量的口腔溫度比直腸溫度稍低;而我國習慣測量的腋窩體溫則更低,平均只有36.3°C左右。

因此,我們測量腋窩溫度,「都是36度多」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當然,在一些老年人測得35℃多的溫度也正常。

為什麼維德利希測量腋窩能測出直腸的體溫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他那個時候的體溫計根本不準。

因此,才用測量腋窩的方法得出了直腸的「正常」體溫,純屬誤打誤撞,歪打正著。

人體正常平均體溫的確在37℃左右,說的是核心體溫

但是,這裡說的是核心體溫。

所謂核心體溫是指,圍繞心臟、肺臟、腦和肝臟等生命器官周圍的人體深部溫度。

大量研究發現,成年人平均核心體溫維持在37℃為中心的狹窄範圍內波動。

臨床上,不能用創傷性方法測量真正的核心體溫,只能用非創性方法,測量腋窩,口腔、直腸或鼓膜的溫度來代替。

而這些部位的溫度都不一樣,需要參照各自的正常標準。

而且,人體體溫在24小時內也具有波動性。

健康人測得的體溫比「正常」體溫稍微高一點低一點都真正正常。

但,不管怎麼說,測量腋窩得到36℃多的體溫是正常的,「正常(腋窩)體溫37度」的這個說法反而是不正常的。

相關焦點

  • 體溫36度正常嗎 體溫偏低怎麼辦
    身體正常體溫在36—37度左右。但是有的朋友發現,自己的體溫一直在36度甚至更低一點,便會擔心是不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本文詳細的講解了人體體溫的奧秘。體溫36度正常嗎?男女老幼的體溫有什麼差別?要想讓體溫維持正常該怎麼做?相信你看完會有所了解。
  • 正常體溫本來是37度,為什麼大家普遍達不到?體溫低,說明什麼?
    人的體溫多少度是正常體溫?相信絕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37度,以37度為標準,如果超過了,就覺得是發燒了。正常的體溫是37度嗎?但為什麼我們在測量的時候,普遍達不到?體溫低說明什麼?在正常的範圍內,體溫是低一點好還是高一點好呢?今天這篇文章,就像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帶你詳細了解體溫。
  • 成年人體溫為多少度,算發燒?體溫一直是37度,正不正常?
    特殊時期,測量體溫成為了家常便飯,只要是去公共場合,幾乎都要先測量體溫,在測量體溫時,聽到體溫是36度多會很放心,但凡聽到是37度,就會比較緊張了,需要再測量一次才安心。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不是以前都說37度是正常體溫嗎,怎麼現在一到37度就懷疑是發燒了?
  • 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正常體溫範圍
    一個健康的人的體溫是趨於比較穩定的,一旦超過或者低於那個穩定的值,那麼體溫就不正常,可能與身體某些健康因素有關,那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度呢?正常體溫範圍是什麼呢?  其實人的正常體溫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它是一個範圍值,根據多數人的數值來做的判斷分析得出的,一般人的正常體溫是37度左右,其正常體溫範圍為36℃~37℃(指的是腋下體溫)。  人的機體深部的體溫較為恆定和均勻,稱深部體溫;而體表的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變化和差異較大,也就我們平時所測量的體溫。
  • 體溫測量多次難超36.5度,為什麼我們「變涼」了?
    「我記得原來看書,書上有說,人體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度。我還問了許多朋友,他們測出來的體溫也很少超過36.5度。這是為什麼?怎麼跟書上說的存在差異呢?」 人體體溫難上36.5度?為此,記者採訪了一些市民。 家住渝北空港新城的胡女士告訴記者,因為上班的緣故,工作日她每天至少要測量兩次體溫。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每天測量體溫是我們的日常操作,現在也有不少人復工了,進單位前或回家時或都需要測體溫。很多細心的人就發現了測量額頭、手腕和耳後,得到的溫度有所差別,那麼人的正常溫度到底是多少?測量哪裡更為準確呢?超過多少度才算是發燒?
  • 成年人正常體溫是多少度?體溫37度算發燒嗎?看醫生怎麼說
    發燒是常見的一個問題,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大家對於發燒的關注度多了許多,也更加敏感了,只要發現自己稍微有點發熱了,就會產生自我懷疑,雖然在我國,疫情已經控制得比較好了,但相信大家在上學上班的過程中,都還算要測量體溫。
  • 現代人正常體溫為什麼達不到37度?
    於是如你所見,無論是小區保安,還是村口大爺,又或是超市的守門員,都人手一把體溫槍:一路走、一路測。有網友調侃說:活了這麼多年,對體溫狀況的了解程度第一次超過了存款狀況。在很多機構,執行的標準是:體溫高於37.3度時,會認定為非正常發熱,需要立即送到醫院拍肺部CT以及檢測核酸,而37度到37.3度則要密切關注,絕大多數人的體溫都在37度以下,而且在如此特殊時期,人們都認為身體溫度較低者比較有面子。
  •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到多少度 體溫範圍在多少度才算正常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到多少度 體溫範圍在多少度才算正常  正常體溫不是一個具體的溫度點,而是一個溫度範圍。機體深部的體溫較為恆定和均勻,稱深部體溫;而體表的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變化和差異較大,稱表層溫度。臨床上所指的體溫是指平均深部溫度。一般以口腔、直腸和腋窩的體溫為代表,其中直腸體溫最接近深部體溫。
  • 慢新聞·調查|體溫測量多次難超36.5度,為什麼我們「變涼」了?
    不同年齡、性別,體溫是否又有不同?來看記者的調查。▲網上售賣的手持紅外測溫儀(網絡圖片)體溫測量多次 難超36.5度近日,家住江北區長安麗都的王女士告訴記者,每次回到小區,物業保安用額溫槍給測量體溫時,自己的體溫都不會超過36.5度,甚至有一次還被測量出35.5度。「我記得原來看書,書上有說,人體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度。
  • 人類正常體溫從過去的37度下降到36.7度,背後的科學原因是什麼?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自然科學課上學到的人體正常體溫是37攝氏度,長期以來筆者也以此作為正常和異常體溫的界限。從去年疫情發生到現在,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會非常留意自己的體溫,而且出門的時候被測溫已經成為常態,這個期間相信許多人都發現,原來自己正常的體溫值肯定都要比37攝氏度偏低一些,而一些小區、商場等場所也將體溫高於37.3攝氏度作為發熱的標準。為什麼人類的正常體溫,現在要比過去發生偏低的現象呢?
  • 較真丨人體正常體溫37度已成歷史是真的嗎?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較真鑑定: 11851年一名德國醫生經過大規模的體溫測試後,計算出人體的基礎正常腋下體溫大約在36-37攝氏度。這個體溫值被各國使用至今,成為普通人也知道的常識。
  • 獵奇:37度已不是正常體溫?專家證實每過十年,人的體溫降0.03度
    每當人們感覺自己被感冒困擾的時候,想要知道自己發沒發燒,首先第一項工作,就是要用溫度計測量一下自己的體溫。在人的認知中,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7度,如果超過37.5度,就說明這個人已經處於低燒狀態了。37攝氏度是一個人體溫正常的標準狀態,但是這個被人們一致認同的體溫標準從何處得來的呢?這個溫度到底還適不適用現代人的體溫標準呢?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問題。其實經過科學家的證明,37度這已經漸漸不適合用來描述現代人的正常體溫標準了。基本上每過十年左右,人的平均正常體溫都要下降0.03度。
  • 成年人體溫為37度,算發燒嗎?一直是37度,需要看醫生嗎
    但是實際上,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正常的體溫到底應該保持在什麼數值,體溫37度算不算發燒呢?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說明一下。一、人體的正常體溫應該保持在哪個範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測量體溫一般是測量的的腋下體溫。
  • 人體溫36-37度,貓狗的正常體溫你知道嗎?估計90%的人都會答錯!
    沒有行動的理想都是妄想學過生物學的人都知道我們人體正常的體溫介於36度至37度之間,尤其是今年的疫情影響,我想絕大部分人都非常關注自己體溫的變化,看看有沒有超過37度,從醫學角度來說體溫超過37.3度就算作是低燒了,如果現階段體溫升高,估計你連小區都進不了,哪裡也去不了了。
  • 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體溫37度和36.3度,分別說明什麼?
    雖然今年已經快過去了,但相信很多人依舊還是有經常測量體溫的習慣,誰能想到每天測量體溫竟然能變成日常操作,不過畢竟已經還沒有全部結束,時不時地還會冒出病例來,我們依舊要做好防護和檢測。人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度?37度和36.3,分別說明什麼?真的是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嗎?
  • 確認了,體溫37度的人真的不正常了
    我們一直被教育,37攝氏度是「正常」的體溫。但是最近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我們的平均體溫已經下降。2019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人的正常體溫還要冷一點,約為36.38攝氏度。 現在,對玻利維亞相對偏遠的土著部落Tsimane的新研究表明,這種趨勢並非偶然,也不是用現代生活方式的就能簡單解釋的現象。相反,即使在醫療條件極差、感染現象普遍的農村和熱帶地區,這種情況也存在。
  • 體溫低於37度正常嗎?史丹福大學研究團隊,專門研究了這個問題
    人的體溫低於37度正常嗎?而且,史丹福大學這個研究團隊,還於1月7日在生命科學期刊《eLIFE》上發表了有關人類體溫的最新研究成果。 史丹福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指出,在過去一個多世紀,正常狀態下的人類體溫越來越低,人類的正常體溫已經不再是37度了。
  • 人的正常體溫不是37°麼?為啥有人說36°?我們的體溫在下降
    體溫每下降一度,免疫力就會下降30%以上,體溫每上升一度,免疫力就會提升5~6倍。但有人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可能心裡一涼,完了,我現在的體溫可能36度多一點點。也有人會說:我今天的體溫38度多一點點了,如果體溫已經超過了37度,甚至達到了38度,那也沒有必要開心,你這個時候應該抓緊時間去醫院看一看,看看自己是不是發燒感冒了。好的話不多說,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人類的體溫真的在慢慢下降嗎?我的回答是真的沒有錯,人類的體溫就是在慢慢下降。
  • 體溫偏低36度是什麼情況,低於38度正常嗎,該怎麼做
    人體會在免疫力低下的時候被一些病毒攻擊,比如會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這個時候我們的體溫可能會升高,可能是38度或者是39度左右,其實這就屬於比較高的體溫了。但是,有的時候人的體溫卻低於37度,在36度左右,這是不是正常體溫,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在偏低的情況下應該怎麼辦呢。體溫36度,不能說完全正常,溫度是正常體溫,但是低於38度者需考慮是不是患有低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