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被教育,37攝氏度是「正常」的體溫。但是最近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我們的平均體溫已經下降。
2017年,一項針對英國3.5萬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平均體溫只有36.61攝氏度左右。2019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人的正常體溫還要冷一點,約為36.38攝氏度。
現在,對玻利維亞相對偏遠的土著部落Tsimane的新研究表明,這種趨勢並非偶然,也不是用現代生活方式的就能簡單解釋的現象。相反,即使在醫療條件極差、感染現象普遍的農村和熱帶地區,這種情況也存在。
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這些土著居民的下降水平與美國近兩個世紀以來觀察到的下降水平差不多。每年以0.03℃的速度快速下降。
這個結果具有比較高的可信度。該分析基於5500名成年人的大樣本和約18000次長期觀察,並考慮了可能影響人的體溫的眾多其他因素。
儘管來自低收入人群,但研究結果與美國最近的一項研究基本吻合:
研究高級研究員朱莉·帕森內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合著者挖掘了數據,包括美國內戰、20世紀70年代和21世紀初的數據集。結合這些數據集,研究人員積累了超過677,000個溫度測量數據進行檢驗。
研究小組發現,多年來,人體平均體溫持續下降。為了排除改進的溫度計技術使數據產生偏差的可能性,研究人員還在每個數據集中尋找趨勢。果然,不管每個歷史組使用的溫度計是什麼,每個數據集中都出現了降溫趨勢。
帕森尼特說:「人類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生理上發生了變化。「我們已經從19世紀和20世紀60年代的自己,變成了今天更冷的另一個人。」
但這項在美國人中進行的研究只考察了單一人群中,它無法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下降。對此,科學家們有很多猜測。
比如,帕森尼特認為,是人體中某些微生物的消失,改變了人類的生理機能。
「幽門桿菌會導致食道、胃和小腸的潰瘍,增加患胃癌的風險。不過,近年來,幽門桿菌感染在美國已經不那麼常見了。
這種變化反映了一個更大的趨勢:生活在19世紀的人們飽受反覆發作的瘧疾、慢性創傷、肺結核、沒完沒了的牙病和痢疾的折磨。與我們19世紀的親戚相比,現代人感染傳染病的機會要少得多。
也許我們的體溫下降反映了傳染病發病率的歷史性下降——這一趨勢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人體的過度炎症。炎症會產生一種叫做細胞因子的蛋白質,它會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從而產生熱量。」
雖然Tsimane族的炎症狀況確實與較高的體溫有關,但僅靠衛生狀況的改善並不足以解釋體溫的急劇下降。
"對歐美來說,可以用現代醫療的興起,以及與過去相比,揮之不去的輕微感染率較低來解釋。但是,雖然過去二十年來健康狀況普遍改善,但玻利維亞農村地區的感染仍然很普遍。"
條件還是很落後,但體溫照樣還在降低。
到最後,研究人員都沒能找到任何單一的解釋,他們說很可能是多種因素的結合。
可能是今天的人類生存條件更好了,我們的身體不用那麼努力地去抵禦感染。它也可能與更容易獲得抗生素、疫苗接種或其他醫療方法有關。
對於更發達的社區來說,許多人現在生活在一個主要由溫度控制的世界。「我們不需要非常努力地工作來保持體溫;我們家空調溫度總是21度。」
"雖然Tsimane人的體溫確實會隨著時間和天氣模式變化,但他們還未使用任何先進的技術來幫助調節體溫,不過,比起工業時代之前,他們確實有更多機會獲得衣服和毯子。"
科學家們認為,人群之間的這些微小的溫差可能不會改變我們身體的生理功能。但是他們預測,隨著醫學的進步和預期壽命的延長,平均體溫可能還會繼續下降。
體溫是「炎症狀態的標誌」。通過測量一個種群的溫度,科學家可能就能預測它們的預期壽命。「我們需要對世界各地的各種人群進行更多的研究,以弄清楚人類的體溫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及為什麼。」
參考來源: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10/20102817143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