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體溫還有37度嗎?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下降30%!3招或有幫助

2020-11-29 豔子健康新生活

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由於受新冠肺炎的影響,很多人養成了每天測體溫的習慣。在量體溫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你的體溫並沒有37度!而是在36度多一點。以前,人們普遍認為,人體的溫度是37度。

那麼,體溫下降會給人體帶來什麼影響呢?

人體正常的體溫是37度的說法,起源德國的一個內科醫生,他叫溫德利希。1851年,他收集了大約26000名正常人的體溫數據,發現大家的體溫基本上都是37度。後來,這種說法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並延續至今。

但是,科學家發現,人類的體溫在持續下降,成年人的體溫大概下降了0.4度,特別是近20年來下降比較明顯。可能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體溫下降帶來的危害。

我們都知道,蝙蝠的身上攜帶了100多種烈性病毒,每一種都足以致人於死地。但是,蝙蝠卻對它們有免疫能力。之所以蝙蝠的免疫能力強,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蝙蝠的體溫比較高,平時一般都保持在40度。

不要小看體溫高的好處。研究發現,體溫每升高1度,免疫力可以提高6倍左右。這樣算下來,蝙蝠的免疫力比人類要高出好多倍。所以,蝙蝠簡直百病不侵,連癌症都怕它。

同時,科學家發現,體溫每下降1度,免疫力會下降30%以上。看到這裡,你就知道體溫降低的危害了。這些年來,病毒入侵導致的流行性疾病越來越多,是不是和人體體溫下降直接有關,科學家們還沒有得出明確的結論。但是,肯定有一定的影響。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的體溫下降呢?研究發現,主要有3個原因:

運動量大幅度減少。我們知道,在機械沒有普及的年代,什麼事情都是靠人力來進行。種田、放牧等勞作自然不用說,就算是生活在城市的人,沒有交通工具,基本上是靠步行,回到家裡還要做各種家務。

而隨著機械的普及,特別是高科技的發展,人類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因此,人們的運動量幅度就減少了,消耗的能量也就跟著下降了。由於能量消耗減少,產生的熱量就少,因此,體溫就會慢慢降低。

這個很好理解,你呆家裡感覺冷,出去走幾圈身體就熱了,其實就是體溫提高了。

空調的大量使用。現在,空調基本上普及了。但凡家庭條件好一點的農村家庭,都使用上了空調,更不用說城市裡的上班一族了。

長期呆在空調的環境中,溫度變化不大,大腦的下丘體得不到刺激,或者刺激很小,時間一長,體溫調節中樞對外界的溫度變化不再敏感,因此,體溫也會降低。

壓力大太。很多人會覺得,體溫變低和壓力大有關係嗎?當然有關係,而且關係還挺大。人體處於壓力之下,會發生應激反應,這時會分泌大量的皮質醇以維持身體正常的功能。

但是皮質醇是一種代謝激素,它會促進人體脂肪的儲存,同時卻會分解肌肉,因此會導致人體基礎代謝率的下降,而體溫也會隨之降低。

知道了體溫降低的原因,我們就可以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以下3招,或可挽救你的免疫力。

堅持進行運動。我們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但是為什麼有益健康卻沒有幾個人知道。運動能夠提高人體的基礎代謝率。

基礎代謝率是指人體在不運動的情況下,一天的代謝水平。基礎代謝率高,體溫就高。長期堅持運動的人,基礎代謝率會提高,體溫也會隨之升高。研究發現,基礎代謝率每提高12%,體溫就會升高1度。

同時,在運動時,人體的血液流速非常快,其中的白細胞活動也更加活躍。白細胞是人體的免疫細胞。白細胞活躍,就有更快地發現病原體,同時召集更多的白細胞來殺死病原體。因此,人體的免疫力就會上升。

因此,每天堅持運動1個小時吧。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動起來吧!

少用空調。不要動不動就開空調。空調確實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但是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一定要少開空調,能不開就不開。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溫度不要開得太低,更不能長期呆在空調房中。

每隔一個小時,都要到外面走動一下,讓自己感覺大自然的溫度,哪怕出點汗也不要緊。

保持好心情。事實無數次證明,心情和健康有非常大的關係。心情好,健康狀況就好。因此,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要學會放鬆自己,緩解自己的壓力。不要給自己定過高的目標。要根據的各個方面的情況,定出合理的目標,然後一步一步去實現。這樣就不會給自己造成太大的壓力。

同時,要學會自我減壓。要保持良好的家庭關係,這樣也可以緩解工作上的壓力。同時,也可以經常出去走一走,換個環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此外,還告訴大家一種緩解壓力的食物:黑巧克力。我們平時如果感覺壓力比較大,不妨經常吃點黑巧克力,它能降低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的水平,從而可以有效緩解壓力。

除了黑巧克力,綠茶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研究發現,每天喝3杯綠茶就可以緩解壓力。因為綠茶中有一種叫做茶氨酸的物質,它能夠阻斷大腦的壓力信號從而減輕壓力。

註: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你的體溫還有36度8嗎?研究表明: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下降30%
    由於受到相關肺炎的影響,很多人都養成了每天測體溫的習慣,正常來說人的體溫應該是36度8左右,接近37度,但是經過長期測體溫會發現現在人的體溫都有所降低,基本上都在36度3或者4左右。體溫下降會給人體帶來什麼影響?
  • 成年人體溫為多少度,算發燒?體溫一直是37度,正不正常?
    到底體溫超過多少度算發燒?37度是不是正常體溫?關於這個問題,不妨一起來了解下。成年人體溫超過多少度,算發燒?37度是正常體溫嗎?我們測量體溫,一般都是測量腋下體溫,正常的腋下體溫是36—37度,腋下體溫超過37.3度,就算是發燒了。
  • 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體溫37度和36.3度,分別說明什麼?
    雖然今年已經快過去了,但相信很多人依舊還是有經常測量體溫的習慣,誰能想到每天測量體溫竟然能變成日常操作,不過畢竟已經還沒有全部結束,時不時地還會冒出病例來,我們依舊要做好防護和檢測。人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度?37度和36.3,分別說明什麼?真的是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嗎?
  • 人的正常體溫不是37°麼?為啥有人說36°?我們的體溫在下降
    人類體溫正在慢慢下降,與此同時免疫系統也在慢慢下降,這點還是要重視起來的!很早之前有一些專家,他們做出了這樣的預測:當人類的平均體溫慢慢下降的時候,免疫力系統也就會慢慢下降。體溫每下降一度,免疫力就會下降30%以上,體溫每上升一度,免疫力就會提升5~6倍。但有人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可能心裡一涼,完了,我現在的體溫可能36度多一點點。
  • 成年人體溫為37度,算發燒嗎?一直是37度,需要看醫生嗎
    現在醫療上規定,人體腋下的正常體溫應該保持在36-37度之間,體溫在37.3-38度之間屬於低燒範圍,體溫在38.1-39之間屬於中度發燒,如果超過39度屬於高燒,如果超過了41度就屬於超高燒。如果我們的體溫超過了40度必須要及時治療,否則很有可能會留下後遺症。
  • 體溫36度正常嗎 體溫偏低怎麼辦
    身體正常體溫在36—37度左右。但是有的朋友發現,自己的體溫一直在36度甚至更低一點,便會擔心是不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本文詳細的講解了人體體溫的奧秘。體溫36度正常嗎?男女老幼的體溫有什麼差別?要想讓體溫維持正常該怎麼做?相信你看完會有所了解。
  • 體溫升高1度,免疫力翻倍,科學提高體溫8個妙招
    更有甚者,還有人的平均體溫會低於36.0℃,這讓很多人很困惑,想說會不會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對比一下,蛋白質增加你的代謝率15-30%,而碳水化合物為5-10%,脂肪則為0-3%。⑦而且,蛋白質可以幫助你感到更飽並預防暴飲暴食,一項小規模研究發現,當蛋白質佔他們飲食的30%時,人們每天可能攝取的熱量大約減少了441卡路裡,參與者發現自己沒有以前那麼餓了。
  • 正常體溫本來是37度,為什麼大家普遍達不到?體溫低,說明什麼?
    人的體溫多少度是正常體溫?相信絕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37度,以37度為標準,如果超過了,就覺得是發燒了。正常的體溫是37度嗎?但為什麼我們在測量的時候,普遍達不到?體溫低說明什麼?在正常的範圍內,體溫是低一點好還是高一點好呢?今天這篇文章,就像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帶你詳細了解體溫。
  • 現代人正常體溫為什麼達不到37度?
    於是如你所見,無論是小區保安,還是村口大爺,又或是超市的守門員,都人手一把體溫槍:一路走、一路測。有網友調侃說:活了這麼多年,對體溫狀況的了解程度第一次超過了存款狀況。在很多機構,執行的標準是:體溫高於37.3度時,會認定為非正常發熱,需要立即送到醫院拍肺部CT以及檢測核酸,而37度到37.3度則要密切關注,絕大多數人的體溫都在37度以下,而且在如此特殊時期,人們都認為身體溫度較低者比較有面子。
  • 體溫到底在多少度為正常?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新冠病毒爆發後,可能很多人每天最關心的事情,除了口罩,就是自己的體溫和免疫力了,只要體溫稍微有點升高,就開始自我懷疑了。即便現在有的人已經開始復工了,在進單位前還是要測量一下體溫的。那麼,體溫與免疫力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體溫保持在哪個範圍,說明免疫力還比較不錯?體溫的正常範圍到底是多少呢?
  • 人類體溫已不再是37度!這很可怕!
    這一個月,大伙兒算是把這一輩子的體溫都量了。如果知道體溫低於37度,都鬆口氣,如果高於37度,都嚇到不敢喘氣!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人類的體溫其實是越低越可怕。而據研究證明,人類的正常體溫早已不再是37度了!
  • 人類體溫在神秘下降,100年降了0.3℃,體溫低於37℃意味著什麼?
    不過,人的正常體溫不會一直維持37 ℃,而是會隨著每天的不同時間有規律地波動,幅度為0.5度至1度。一般而言,人的體溫會在下午至晚上達到最高,而在早上正常醒來前大約兩小時降到最低。男性的體溫要比女性低了0.3度;年齡越大,體溫越低。 人類體溫在降低 37 ℃的標準體溫已經沿用了一百多年,但諸多研究表明,人類的體溫正在下降,正常體溫已經低於19世紀所制定的標準。
  • 人類體溫已不再是37度!這很可怕
    2020年上半年期間,人類每日量體溫的次數突破世界紀錄,當人們意識到自己的體溫低於37度時,將會以最佳的心態邁向嶄新的一天,當人們得知自己的體溫高於37度時,這意味著他很可能會受到嚴格的「保護」。顯然,大多數人類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人們的體溫過低,並非是一個好的徵兆,甚至會因此發生更加可怕的事情。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正常體溫早已不是37度,那麼,是什麼讓人類深信不疑的認為我們的正常體溫是37度呢?
  • 人類體溫在神秘下降,100年降了0.3℃,體溫低於37℃意味著什麼?
    同樣地,當體溫升高時,大腦也會採取措施試圖降溫。人體需要維持一個合適的溫度才行,因為身體中的各種生物化學反應都依賴於各種酶的活性。如果體溫過高或者過低,酶的活性都會下降,都會影響生物化學反應速度,導致新陳代謝無法維持正常。那麼,多少度的體溫才是正常的呢?
  • 較真丨人體正常體溫37度已成歷史是真的嗎?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那這個基礎體溫是如何得出來的呢?最近有文章說人體的正常體溫有下降的趨勢,真的如此嗎? 我們目前使用的人體平均標準體溫數值,是德國醫生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在1851年進行了世界上第一個最大規模的人體正常體溫測試後得出來的。
  • 成年人正常體溫是多少度?體溫37度算發燒嗎?看醫生怎麼說
    在多數人看來,37攝氏度是正常的體溫,超過37度就是發燒了,但真的是這樣嗎?成年人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度?下面醫生給大家詳細說清楚,可能很多人一直以來所認為的並不是很正確的。成年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37度是大家一直以來認為的正常體溫,一般來說,這是正確的。不過醫生也提醒大家,人的體溫不是固定一個數值不變的,每個人的體溫不完全一樣,測量不同的部位得到的體溫也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測量腋溫是常見的方式,腋溫在36-37.2之間是正常的範圍。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還有在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就越強的說法,又是否真實?關於體溫的一些知識,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一般來說,正常體溫的範圍在36-37度左右,但由於測量方式的不同,標準也就不相同了。
  • 37°C是人體正常體溫?科學家發現基礎體溫正在下降
    總體而言,太爺爺輩的人,體溫就要比曾孫子高。在3組隊列中,出生於21世紀的STRIDE隊列男性,其平均體溫相比19世紀初者,低0.59°C。女性的體溫也有類似情況。自19世紀90年代以來,已下降0.32°C。每10年,男性基礎體溫平均下降0.03°C,女性則為0.029°C。
  • 人類體溫37℃已成為歷史:人類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人類的體溫從37℃下降到36.6℃僅僅用了不到200年的時間,有人會好奇了不就是下降0.4℃而已嗎,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首先我們要知道蝙蝠為什麼百毒不侵了,很有可能它們的體溫過高了,擁有強大的免疫系統。蝙蝠的體溫普遍穩定在40℃,這個數值比人類的體溫僅僅高3℃而已,但是它們的免疫系統十幾倍了。正常體溫的高低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強大的,有關研究表明每當我們的體溫下降1℃的時候,那麼我們的免疫力就會下降30%左右。
  • 37度就是正常體溫?標準溫到底是多少?體溫過高或過低意味什麼?
    多數人認為體溫的正常值就是37度,超過37度就意味著發燒。其實人的體溫正常值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而是一個恆定的範圍。受到晝夜因素、性別年齡、季節氣候,飲食情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人的體溫會在37度上下波動,但波動的幅度不至於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