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全國十大古都和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漢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唐為中國最發達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北宋是汴京外第二大都會,發明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擁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勝古蹟,是中國最佳旅遊城市。
01武侯祠
武侯祠,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231號,佔地15萬平方米,始建於章武三年(223年),原是紀念諸葛亮的專祠,亦稱孔明廟、諸葛祠、丞相祠等,後合併為君臣合祀祠廟。
武侯祠是民眾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精神的肯定和讚譽的載體,也是三國遺蹟源頭,由漢昭烈廟、武侯祠、惠陵、三義廟四部分組成,屬於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文化遺產保護區 。1961年3月,武侯祠被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劉備殿坐落在一進院的北面,與東、西兩側的文臣武將廊和南邊的二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四合院式建築。劉備殿為傳統單簷歇山式建築,面闊七間,進深四架。前簷柱上撐弓,雕有彩繪敷金的祥獸圖案,製作精巧。二門上方懸匾大書「明良千古」四個大字,由康熙年間四川提督吳英所撰寫。意為「明君良臣,千古垂範」 。
諸葛亮殿是極為傳統的廟宇建築,由過廳、東廂房、西廂房、鐘樓、鼓樓、孔明殿6組建築圍合而成,總建築面積1588平方米。殿宇宏敞開朗,面闊5間,進深2架,平面呈長方形,面積僅為劉備殿的一半。
諸葛亮塑像在一神龕內,懸掛 「靜遠堂」 匾額,表達諸葛亮一生的情操。塑像塑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諸葛亮手持羽扇,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神態儒雅,頗有一代名相風度。塑像兩側各有一書童,一捧兵書、一執寶劍。諸葛亮像兩旁,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的塑像 。
02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8號。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
杜甫草堂佔地面積近300畝,仍完整保留著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築格局,照壁、正門、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旁配以對稱的迴廊與其它附屬建築。草堂內珍藏有各類資料3萬餘冊,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1985年更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工部祠後有依據杜詩描寫和明代格局借鑑川西民居的特點恢復重建的「茅屋景區」,重現了詩人故居的田園風貌,營造出濃厚的詩意氛圍;杜甫草堂還有一處位於紅牆夾道、修竹掩映的由碎瓷鑲嵌、古雅別致的「草堂」影壁。在盆景園內有1999年建成的「杜詩書法木刻廊」,陳列著百餘件杜詩書法木刻作品,是從館藏數千件歷代名人手書杜詩真跡中挑選出,用楠木鐫刻而成,頗具觀賞價值,其詩歌、書法、用材、工藝有「四絕」之稱。
03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中國政府實施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遷地保護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是我國乃至全球知名的集大熊貓科研繁育、保護教育、教育旅遊、熊貓文化建設為一體的大熊貓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研究機構。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