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檢測出兩個媽?聽司法鑑定人揭開基因「突變」和「偶合」的...

2020-12-05 浙報融媒體

溫州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有著這樣一群親權鑑定法醫:白大褂、藍色醫帽,白色口罩上方有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特殊的職業,賦予他們「人性判卷者」的稱號。作為「判卷者」,他們在批閱各種親子鑑定「卷子」的過程中,見證著由這張「卷子」引發的各種悲歡離合。

這次要說的,是溫州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法醫物證鑑定室主任吳淑珍遇到的兩對母女的認親故事。她們所經歷的曲折的認親過程,也讓我們能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基因的神奇。

同在一個基因庫 失散36年母女不得相認

時間要倒回到1983年,那是一個寒氣未褪的春天,在溫州鹿城街頭一飲食攤位附近,被丟棄的女嬰孤零零地躺在一角的地上,不哭也不鬧,很快就被路人抱走了。而女嬰的母親金梅(化名),躲在不遠處目睹了這一切。

這女嬰是金梅第五個孩子,生完孩子後,金梅病得連碗都端不住。「把孩子送走吧,要不你們母女倆命都保不住。」在周圍人的規勸下,金梅狠心遺棄了三個月大的女兒。

女兒被「送走」後,金梅的身體漸漸好轉。之後,她經常跑到當初遺棄女兒的地點,向飲食攤老闆打聽抱走女兒的是哪戶人家。有時甚至都不是飯點,她也特意點碗面,以便好搭話打聽女兒的信息。但多次打聽下來,金梅始終沒得到確切的消息。而女嬰蔡芳(化名),一直輾轉於不同的領養家庭,過著不斷被領養和拋棄的日子。

蔡芳記得,五六歲時,她養

在永康一戶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有2個兒子,都對她很好。爺爺大兒子成親時,大兒媳婦堅持要把她送走才願意結婚。無奈,爺爺奶奶將她送回了溫州鹿城區五馬街的一戶阿姨家,這也是第一個收養她的家庭。之後,她12歲左右就去麵館洗過碗,後來又被多個家庭收養過。命運坎坷,蔡芳卻心懷感恩。她說,每個領養家庭對她都很好,正因為有了這些家庭的接力,她才能順利長大。結婚後,蔡芳開始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尋親過程中,蔡芳結識了尋找女兒的永嘉人潘氏夫婦。2016年3月,尋女心切的潘氏夫婦帶著蔡芳的毛髮,來到溫州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做親子鑑定。也就是那次鑑定,陰差陽錯地將蔡芳的DNA信息留在了溫州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後於2017年被引入溫州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DNA尋親庫中。

2018年4月,金梅在公益人士牽線下,也將自己的DNA信息錄入到溫州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按理說,同在一個尋親庫的親人,通過DNA數據盲比檢索就能找到彼此,但金梅和蔡芳卻遲遲沒匹配上。一年後,溫州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對尋親庫軟體進行了升級,升級後的軟體通過自動對比,竟發現金梅和蔡芳疑似存在親子關係。吳淑珍核實發現,原來兩人之間有一個基因存在突變情況而無法完全匹配。為慎重起見,她加測了其他基因座,最終確認了金梅和蔡芳的親子關係。

吳淑珍介紹,人類遺傳過程中,親代和子代之間的DNA傳遞可能發生基因突變,但概率比較低。通常,男性突變率為0.002%,女性突變率較男性低一些,通常為0.0005%。從尋親DNA資料庫檢索的角度,在親子鑑定中要處理基因突變的因素,如抓「漏網之魚」,並不容易。

養了12年的兒子 卻檢測出有兩個媽?

前一個故事,講的是因基因突變而導致親生母女遲遲不能相認的尋親故事,而接下來的故事,則講的是因基因偶合而出現的「一個孩子兩個媽」的奇特現象。

2007年,依據當年獨生子女政策,黃莉(化名)原本和丈夫只能生一個孩子。一次意外懷孕,黃莉夫婦又多了一個兒子。為了躲避處罰,黃莉將兒子黃勇養在身邊,卻把戶口掛在了同胞妹妹的名下。隨著國家生育政策的寬鬆,同時也考慮到孩子就學問題,2019年,黃莉動了把孩子戶口遷回自家的心思。

但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因黃莉曾經的糊塗,原本簡單的戶口遷移變得困難重重。

因辦理戶籍牽出、遷入,需要對黃莉、黃勇和黃莉妹妹三者間的親權關係進行鑑定。在第一輪親權鑑定中,吳淑珍分別對黃莉和黃勇,黃莉妹妹和黃勇進行了21個常規基因座檢測,數據比對後發現黃莉妹妹有20個基因座均能提供給黃勇必需的等位基因,僅1個基因座(TPOX)違反孟德爾遺傳定律,疑似符合生物學母子關係;而黃莉與黃勇之間符合生物學母子關係。

通常,親子鑑定要形成結論,需要兩個參數,一是累積親權指數CPI,一般這個指數要大於1萬,而另一個參數也就是21個基因座位點要全部對上,才能得出「親生」的結論。而第一輪親權鑑定中,黃勇和黃莉妹妹的檢測結果是CPI指數大於1萬,而21個位點只有一個對不上。該結果無法排除黃莉妹妹是黃勇生母的可能,故出現一個孩子有兩個母親的奇特現象。而繼續加測基因座的檢測結果更是令人吃驚,黃莉妹妹55個基因座均能提供給黃勇必需的等位基因,僅1個基因座(TPOX)違反孟德爾遺傳定律。

因為黃勇現在的出生證上母親姓名處登記著黃莉妹妹,必須排除黃莉妹妹與黃勇之間的親權關係,戶籍才能遷出。於是吳淑珍又對黃莉、黃勇,以及黃莉丈夫三者進行了三聯體親權鑑定。三聯體親權鑑定,是指被檢測男子、孩子生母與孩子的親子鑑定。鑑定結果有三種:第一種是孩子是父親和母親共同親生的;第二種是孩子是父親或母親親生的,只與父母親中的一方有親子關係,與另外一方沒有親子關係;第三種是孩子與父親和母親都沒有親子關係。好在最終結果支持了黃莉、黃勇和黃莉丈夫的生物學親子關係,這場鬧劇才得以平息。

吳淑珍介紹,像黃勇和自己姨媽基因匹配高度相似的情況屬於基因偶合現象。全世界毫無相干的兩人,也可能存在基因高度相似的可能,只是出現這種現象的概率微乎其微。

鑑定人有話說:

親權關係鑑定中,除了客觀鑑定結果,事件的前因後果也是重要旁證。以上兩個案例,第一個案例出現1個基因座不符合相應的遺傳定律時,我們加做了X-STR(X染色體短串聯重複)和其他基因座,計算後CPI>10000,據此不排除金梅和蔡芳之間的親權關係。而根據「金梅尋女、蔡芳尋母」的案情,我判定她們是親生母女。

第二個案例同樣也是出現1個基因座不符合相應的遺傳定律時,我們加做了X-STR和其他基因座,計算後CPI>10000,據此也不能排除黃莉妹妹與黃勇的親權關係。但案情是黃勇有一個完全符合親權關係的母親,因此我們只能用三聯體親權鑑定,在確定父源基因後,排除了黃莉妹妹與黃勇的親生血緣關係。

相關焦點

  • 親子鑑定中發生基因突變是怎麼一回事?
    短串聯重複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是目前親子鑑定中使用最廣泛的遺傳標記。由於突變的因素,存在事實親子關係的樣本有時會表現出1-2個STR基因座不符合遺傳規律,給檢驗人員判斷和解釋檢驗結果增加了難度。
  • O型血爸爸和A型血媽媽竟然生出B型血寶寶!什麼情況?兩口子差點離婚,醫院鑑定結果出人意料!
    方先生和愛人結婚7年,有兩個活潑可愛的女兒,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前不久,方先生帶2歲的小女兒到當地醫院看病,檢查發現女兒是B型,而方先生是O型,妻子是A型。根據遺傳學規律,下一代只能是O型或A型,不可能生出B型的孩子。難道是醫院查錯血型了?方先生帶著妻女又到當地另外一家醫院檢查血型,結果還是一樣。
  • 「孩子不是你的」,寶媽玩笑被寶爸當真,親子鑑定結果懵了
    「孩子不是你的」,寶媽突然說了這句話,本想故意氣老公,沒想到寶媽的玩笑被寶媽當真。於是,張穎為了打消老公懷疑的念頭,就收取了孩子的一撮頭髮,去醫院做親子鑑定。當寶爸看到親子鑑定結果後懵了,醫生解釋,從生理上講,孩子不是寶爸的,只有他一半的基因,更像是寶爸兄弟的孩子,看到親子鑑定結果的張穎也很意外,這下真的是有嘴也說不清。
  • 基因改變就不能做親子鑑定嗎?基因突變會影響親子鑑定結果嗎?
    最近出了一部國產電視劇,也是一部懸疑犯罪片,劇情裡面一個案件是鑑定法醫給一個孩子做親子鑑定,結果出來不是孩子父親親生的,但是事情的真相其實是他因為小時候得病,然後部分基因發生了變化,所以親子鑑定才會判斷錯誤。在現實情況下是不可能出現這種事情的,這種解釋以科學的角度看很荒謬。
  • DNA鑑定中存在基因突變的原因
    每個人的基因有成千上萬,而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所以不會出現明顯的差異。但根據基因重組的原理及顯隱性的問題,也許像母親的會更多些。親子鑑定是因為小孩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受精卵是由他的父親和母親各自提供精子和卵子,結合而來的。親子鑑定是運用DNA雜交技術,當小孩DNA單鏈和父親或母親的DNA單鏈產生雜交帶時,並且在一定的比例以上,才能說明那小孩是他們的孩子。
  • 濟南親子鑑定:基因突變會影響親子鑑定的結果嗎?
    最近出了一部國產電視劇,也是懸疑犯罪片。 劇情之一是鑑定法醫學對孩子進行親子鑑定,結果是孩子的父親不是親生孩子,但事情的真相是他小時候生病了,後來有些基因發生了變化,所以判斷親子鑑定錯誤。DNA親子鑑定是科學進步的產物,親子鑑定是利用生物學、遺傳學及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技術,根據遺傳性狀的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遺傳規律,判斷父母和孩子之間是否有實際關係。在各種科幻電影中,經常被稱為基因變異,基因變異是什麼呢? 那會影響親子鑑定結果嗎?
  • 基因突變的原因是什麼,影響DNA鑑定結果嗎
    基因突變的原因是什麼,影響DNA鑑定結果嗎 基因突變的原因是什麼,影響DNA鑑定結果嗎?基因突變是一種生物學裡會發生的現象,發生機率很低,但也不是不存在。在做親子鑑定之前工作人員也是會強調說明的,如果萬一發生,是不會出結果的,需要增加基因座或者增加母親樣本重新檢測,重新檢測後再出結果的。
  • 《廣東南天司法鑑定實錄》第29期:基因不是你想變 想變就能變!
    在很多超級英雄影片裡,有個梗是這樣說的:窮人靠變異,富人靠科技,說的就是有些人(或者動物)通過被蜘蛛咬、泡在有毒的下水道、以及被各種射線照,發生了基因突變,搖身一變,變成了超級英雄,然而在現實裡,基因不是你想變,想變就能變的。
  • 杭州DNA親子鑑定業務2年增3倍 鑑定結果80%為親生
    由兩個物證專家分別各做一次,如果出現兩人結論不一致,或是兩個人的結論都說明孩子不是親生的,還要再做第三次。」  除了領養兒童報戶口的需要和出國留學公證等的需要,情感糾紛和財產繼承是親子鑑定的主要目的。  迪安司法鑑定所有關負責人說,來做司法鑑定的年輕人佔多數,一些申請人只是二十剛出頭。他們有些是通過網戀認識,女方懷孕後找到男方,男方要求做親子鑑定。
  • 血型對照表和親子鑑定判斷親生關係一樣嗎?
    這些血型的遺傳是遵循孟德爾氏的遺傳規律,A型血為AA基因或AO基因,B型血為BB基因或BO基因,AB型血為AB基因,O型血為OO基因。A基因和B基因屬於顯性基因,O基因屬於隱性基因。因此,如果父母都是A型血,他們的孩子也有可能是O型血。這就是目前的血型遺傳規律表,排除基因突變情況。
  • 三代單傳的丈夫帶兒子做親子鑑定 得知結果崩潰
    近日,王寶強的婚變成了熱門話題,網上有傳言稱他的孩子並非親生,甚至還有人貼出一份「親子鑑定書」,聲稱該演員與孩子無血緣關係。不過,這份「鑑定書」隨後被指為網友惡搞,與正規鑑定書表述不符。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廈門共有兩家具備親子鑑定資質的司法鑑定機構,每年接到上千例親子鑑定委託,其中結果為非親生的僅約佔5%。
  • 老太帶兒孫做親子鑑定 發現系丈夫與兒媳所生
    女法醫們跟我說,第一眼,她們就覺得老太太的神情堅定、目光如炬,是那種藏了很多心事不動聲色的人。當時,老太太對七歲孫子說:「把手指伸出來,扎一針,沒那麼痛。」  抱著孫子的是她兒子,回過頭來說:「媽,有這個必要嗎」,然後搖著頭笑了笑,覺得要將自己和兒子做親子鑑定,實在是個滑稽的決定。
  • DNA親子鑑定
    ,是指運用生物學、遺傳學以及有關學科的理論和現代化 DNA 檢測技術,根據遺傳性狀在子代和親代之間的遺傳規律,判斷被控的父母和子女之間是否親生關係的鑑定。  豐城豐安司法鑑定中心實驗室  DNA是人體遺傳的基本載體,人類的染色體是由DNA構成的,每個人體細胞有23對(46條)染色體,其分別來自父親和母親。
  • 從自己腹中生下的孩子,竟被鑑定不是親生,認識神奇的嵌合體人
    相信很多人會脫口而出,那就是DNA鑑定技術。基因鑑定因其科學準確以及不可複製的唯一性,而成為行政與法律上認可的最具權威的一種證據,不過這種科學鑑定也曾出現過一些奇特的事件,這事件還險些令一位母親失去她的孩子。
  • 試管嬰兒雙胞胎基因突變,一個發育正常,一個6歲只有76釐米
    令夫妻二人和雙方父母都遺憾的是,兩人結婚之後這麼久了,一直沒有孩子。朱女士和丈夫都很喜歡孩子,於是,夫妻倆人經過反覆的詢問,彼此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終於決定去做試管嬰兒。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在2013年,朱女士終於如願的懷上了寶寶,更令人高興的是,還是雙胞胎。
  • 雙胞胎因「基因偏心」走紅,發量一個隨爹一個隨媽,差距惹人心疼
    雙胞胎因「基因偏心」走紅,發量一個隨爹一個隨媽,差距惹人心疼照片中的兩個寶寶皮膚白皙,都穿著草莓色的小衣服,雖然五官長得很相似,但是大家還是能一眼分辨出兩個孩子的差異。後來媽媽曬出了全家合照,大家看到爸爸和媽媽的模樣後才醒悟過來,原來並非是娘胎基因突變,引發的雙胞胎髮量差異大。而是遺傳基因偏心了,頭髮多的姐姐隨了媽媽基因,而頭髮少的妹妹則隨了爸爸基因。
  • 中國每20分鐘誕生一個「唐氏兒」,5種孕媽更可能生出「唐氏兒」
    有懷孕生子,是一個女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在懷孕的過程中,最少不了的就是孕檢,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檢查就是大排畸和唐篩。關於大排畸檢查,很多孕媽都有所了解,就是排除畸形,那麼什麼是唐篩呢?唐篩主要是為了篩查唐氏兒,也就是二十一三體症候群。
  • Cell:開發出高靈敏檢測疾病相關突變的SNIPR技術
    捕捉突變發生點突變的DNA基因將被轉錄為RNA,這有時會破壞所產生的蛋白或改變它的功能,這通常會危害人體健康。為了識別這些突變,這些研究人員設計出SNIPR---包含能夠與細胞中RNA序列結合的互補RNA片段的巧妙結構。在細胞內,這種結構在遇到突變的RNA序列(由細胞的修飾基因決定)時會激活。
  • 揭秘司法鑑定:如何從同卵雙胞胎中確定命案真兇
    司法鑑定包括筆跡鑑定、智慧財產權鑑定、精神病鑑定、傷情鑑定等,總之,司法鑑定非常專業、嚴謹、科學、權威。&nbsp&nbsp&nbsp&nbsp司法鑑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鑑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鑑別和判斷,並提供鑑定意見的活動。
  • 哪些孩子更容易得橫紋肌肉瘤?這種基因檢測有望預測…
    在45例RMS患者中,通過15個常染色體顯性基因(7.3%)鑑定出胚系易感基因突變。 研究發現: 大多數易感突變(73.3%)是在與小兒RMS風險相關的易感基因中鑑定出的,例如TP53(Li-Fraumeni症候群)、NF1(I型神經纖維瘤病)、HRAS和BRC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