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能查什麼病?為什麼一抽就好幾管?

2020-11-21 澎湃新聞

「27號床病人,抽血。」

老楊躺在病床上,看見護士端著盤子走進來,盤子裡是好幾個空管。

三下五除二,護士利索地抽完幾管血後離開,留下老楊的手牢牢按著針眼。

仔細看老楊的肘窩和手背,上面早已布滿芝麻點大小的針眼,有的是新的,有的是舊的。

「住院一個多月,天天都來抽血,明明檢查只需要一點血,為什麼每次都抽好幾管?」老楊在心裡抱怨。這些話,他才不敢對醫生護士說。

血液檢查,在日常的體檢或者看病中是不可避免的一項檢查,而且每次一抽都是抽好多,讓很多人都紛紛表示疑惑:抽血到底有什麼用,需要抽這麼多嗎?都可以查出哪些病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為什麼住院時要天天抽血?

血液可分為細胞成分(佔40%-45%,主要為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非細胞成分的血漿(佔55%-60%,主要為水和溶質,水佔91%-92%),這兩者又可細分為很多種小分類,具體如下圖:

圖源:蘭世亭

抽一次血,可以幫助我們查n多種指標,當這些項目的任何一數值出現異常,說明某方面的健康可能出現了問題,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所以,別小看抽血,它可以幫助我們檢查出很多種疾病。

▲血液疾病

1、貧血及紅細胞相關疾病

紅細胞(RBC)屬於血細胞,在血液當中數量穩佔第一,主要負責運輸氧和少量二氧化碳。RBC過高或者過低都是不行的,紅細胞病理性減少,要考慮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貧血疾病;此外,白血病、外傷、手術大出血等也可致使紅細胞病理性減少。而紅細胞病理性增多,要警惕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先天性心臟病、肺心病等等。

2、白血病及感染

白細胞(WBC)也是血細胞一種,體積最大,又可細分成多種小細胞,主要負責消滅侵入人體的病菌。當白細胞數值增加,要警惕白血病、細菌感染等;而白細胞減少,尤其是其中的中性粒細胞減少,要當心是不是流感等病毒感染,或者是否使用了一些鎮痛藥、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

3、血小板相關疾病

血小板體積最小,主要負責止血、凝血,正常值為(100~300)×109個/L,超過該數值,要當心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或者癌症、慢性感染以及貧血等病;低於該數值,要警惕血小板生成障礙、血小板消耗過度、血小板破壞增多等問題。

▲代謝疾病

1、糖尿病

主要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徵,空腹血糖≥7.0 mmol/L或非空腹的糖化血紅蛋白值大於6.5%;還有餐後兩小時血糖≥11.1 mmol/L都要當心糖尿病。

2、高血脂

主要以血脂過高為主要特徵,一般血漿總膽固醇≥6.2mmol/L或血漿甘油三酯>2.3mmol/L就可以判斷為高脂血症。

3、高尿酸血症

由嘌呤代謝紊亂引起,主要以血尿酸水平升高為主要特徵,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於420μmol/L,女性高於360μmol/L,即可診斷高尿酸血症。

▲肝功能異常

血液中非細胞成分異常,如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異常,要當心肝臟的合成功能出現問題;而ALT、AST數值出現異常,要當心肝實質損害;還有膽紅素、尿膽原、血膽汁酸等數值出現異常,也要當心肝功能異常。建議及時就醫診治。

▲經血傳播病毒疾病

一些可以通過血液傳播的疾病,比如B肝、C肝、梅毒、愛滋病等,都可以通過抽樣檢測確診。

由此可見,小小的抽血檢查,作用有多大,該抽就抽!而對於很多人以為的化驗只需要一滴血,這種想法也很有必要糾正一下。

化驗時不是只需要一滴血

抽血是為了查看身體血液裡各項指標的參數,以此來判斷疾病問題,而不同的項目都需要一定的血量。一般來說,除了血常規用血量比較少,其它的項目都至少需要一毫升或數毫升血,例如,有的項目需要先將血液離心,再選取血清部分做檢測,可能一開始抽了2ml,離心後才提取到1ml。

所以,想要得到有效的診斷,可不是一滴血就可以的。

那麼,剩下的血去哪了?

此外還有不少人擔心,血抽多了用不完,自己剩下的血會給被醫院拿去賣嗎?其實這個擔心是沒必要的。

抽出來的血,會先送到檢驗科進行分析,等待出結果。如果所有檢測項目都結束了,還有多餘的血液,一般會先保存起來(一般需保留7-15天),以備日後醫生或患者對化驗數據有疑問時,隨時調取儲存的血液用來複查!超過存儲時間,這些血液就會按照醫療垃圾的處理程序被處理掉。

寫在最後:很多人對於抽血都是比較抗拒的,尤其是暈血的人,但如果是為了健康,為了更加準確地幫助了解病情,大家還是儘量克服吧,畢竟,我們需要從血液中知道太多身體信息了。

參考資料:

[1]抽血檢查能查出什麼疾病?. 蘭世亭聶博士.2019-03-19

[2]化驗完的血去哪了?揭秘抽血化驗「背後的故事」.華醫網.2020-03-24

原標題:《抽血能查什麼病?為什麼一抽就好幾管,剩下的會用來幹嘛?》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看病時,無論大病小病都要先抽血?抽血到底能查出什麼?
    去醫院檢查身體或者是看病的時候,往往要先抽血,去查血常規。查血是很平常的事情,很多人都做過,但關於抽血,大家的疑惑可不少,比如:為什麼現在幾乎一看病就要抽血?甚至感冒發燒這種小問題也要抽血?為什麼有的檢查抽一管血還不夠,還要抽好幾管血?
  • 為什麼一到醫院就要抽血?抽出來的血,最終去了哪裡?
    小亮看著自己的體檢報告上的結果,心裡一驚。醫生看了眼報告,告訴他三個月後再來複查,即便如此,小亮仍然心裡有個疙瘩。血常規是體檢裡最常見的指標,基本只要來到醫院,醫生都會讓抽幾管血,它可以查血糖、血脂、貧血等,近幾年血常規裡加了很多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很多人就好奇,這樣一項簡單的血常規可以發現癌症蹤跡嗎?
  • 為什麼每次去醫院,醫生總會建議先抽血?抽出的血能查出什麼?
    現在人更習慣看西醫,但一到醫院裡面看病,就要去做個抽血檢查,了解身體情況。大部分的疾病都需要抽血,有的時候發現,抽血也沒查出什麼問題來,就很納悶,覺得抽血這件事比較多餘。血液在人們看來是非常珍貴的東西,總是抽血就會很害怕出問題。那為什麼每次去醫院,醫生總會建議先抽血?
  • 為什麼每次去醫院都要抽血?那麼抽出來的血,都到哪裡去了?
    很多人很好奇,為什麼要先抽血呢?其實抽血化驗在醫院叫做血常規檢查,通過查血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我們的身體狀況,具體會查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血常規主要查哪些呢?在抽血檢查時,從血液中會提取很多數據。最為常見的就是血紅蛋白和血細胞以及血小板。那麼能反映什麼問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 驗血能否只抽一管血?
    ■商報記者 張婷 實習生 黃冉  檢查一項要抽一管血,是幾乎每個去醫院抽血化驗的人都會遇到的事。不料,這事卻被患者質疑:為啥不能只抽一管血就做完所有的化驗呢?  為何不用一管血完成所有檢驗  1月2日,王女士在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看病,被要求做血常規和傳染病三項化驗。
  • 體檢時抽血一抽好幾管,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嗎?抽出的血都哪去了?
    在體檢時,抽血是最常見的一個項目。如果生病了,遲遲不好,醫生也會讓你驗個血看看。但是有很多人表示,每次一抽就要抽好多血,這誰受得住啊?得吃多少豬肝補回來,很是心疼。那麼,在抽血時,一次性抽那麼多的血,到底有必要嗎?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沒有有影響呢?
  • 為啥每次去醫院抽血,一抽就是好幾管?為何抽出來的血還是黑色?
    日常生活中我們去醫院體檢的時候,往往會有一項項目就是血液檢查,不過有時候我們去檢查的時候,醫生或者護士一抽就是好幾管血。這讓很多人感到疑惑,難道檢查就需要這麼多血嗎?到底有什麼用呢?不是只要抽一小點就行了,為什麼抽這麼多管呢?但是這些疑惑,他卻不敢說出來。生活中我們往往像老王一樣,可能有類似的疑惑,但是面對醫生或護士的針管時往往不敢發聲詢問。今天就來和大家了解一下,為啥每次去醫院抽血一抽都是好幾管,具體是生命原因。
  • 明明一管血可以多個指標,為什麼要抽好幾管血,不會導致貧血嗎?
    經常有患者提問,醫生呀,聽說一管血可以查很多指標,為什麼一次要抽那麼多管的血,這樣天天抽血,不會貧血吧!一管血確實可以檢測多項指標,現在的檢測技術很先進,只需要一管血液,可以查好幾十個指標。例如抽血查生化全套,只需要一管血,可以查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電解質等幾十個指標。但是,抽血查生化的血液,不能用來查血常規、凝血功能、腫瘤指標、B肝或者愛滋病等指標,這些項目,需要另外來抽血,採用不同的採血管,裡面添加的抗凝劑或者其他製劑是不一樣的。
  • 為何抽血不讓吃飯?抽血能查出什麼?快來看看你的血都去哪了
    對於抽血還有很多人是比較的排斥的,有些人都比較懼怕抽血,甚至覺得抽血能有什麼作用,直接做CT之類的檢查不就好了,但是最終還是安分地接受了,而看到自己的血液被抽了好幾管子,心中也是十分驚慌,化驗需要那麼多血嗎?關於抽血的那些事?
  • 醫院抽血化驗為什麼要抽這麼多管,抽一滴不行麼?
    許多人去醫院看病,一遇到化驗,就要抽血,每次看看那滿滿一管子血,許多人就開始抱怨,不能少抽點麼,本來身體就不好,血那麼金貴,就不能少抽點麼?其實這抽血,你說了不算,醫生說了不算,護士說了不算,那誰說了算?
  • 1張血常規能查多種病?
    通常來說,缺鐵的病因無外乎三種原因:一是失血過多,如女性月經過多、急慢性失血;二是攝入不足,如挑食、偏食、減肥、缺牙等;三是吸收不良,如胃腸消化系統疾病,濃茶、濃咖啡等。至於到底是什麼原因破壞了骨髓造血功能,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說法。但患者往往會出現貧血、出血、感染三大症狀,但這三大症狀在很多疾病中也存在,比如營養不良、呼吸道感染等,因而大多數人不會把這些症狀與再障這樣一個疾病聯繫在一起,導致延誤診斷,給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
  • 為何身體檢查要抽血?抽血能查出哪些隱患?抽血前應注意什麼?
    為何身體檢查要抽血?抽血能查出哪些隱患?抽血前應注意什麼?而我們去醫院對身體進行檢查的時候,一般都會有抽血這個流程,而且抽血以後需要等半個小時左右才會出結果,這也讓很多人疑惑,究竟抽血能查出來什麼?對身體到底有沒有什麼副作用。為什麼體檢要抽血?
  • 醫生,懷孕了怕抽血,真的有必要抽這麼多嗎?
    導語 對於一些對「打針」有著天生抗拒的小仙女來說,「抽血」簡直就是從小到大不變的噩夢。 懷孕後看到那麼多,需要抽血的產檢項目,整個人都快暈過去了,不禁想要問上一句:醫生,懷個孕我真的有必要抽這麼多次血嗎?需要抽血的產檢項目有哪些?
  • 檢查時,為什麼總要求抽血?抽了那麼多血,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嗎?
    一旦生病了,去醫院檢查時,醫生常常會讓去驗個血,一抽一大管,然後拿去檢查。不少人看到這麼多的血被抽出來,感覺到很心疼,這得吃多少東西才能補回來啊。本來身體就不舒服了,抽這麼多血誰受得住,為啥非得抽血呢?抽出來的這些血,都跑哪去了?為啥人生病之後,要抽血檢查?
  • 抽血查甲狀腺功能,檢查報告應該怎樣看?
    除了甲狀腺彩超,抽血查甲狀腺功能也是非常普遍的。面對檢查報告上的一系列數值,一臉茫然,箭頭朝上代表什麼?朝下代表什麼?高出正常值幾倍、甚至十幾倍是不是就是癌? 做彩超發現有甲狀腺結節後,醫生都會建議再抽血查一個甲狀腺功能(簡稱「甲功」),那麼甲功檢查單上都有哪些項目
  • 住院時天天抽血,還抽那麼多血,會不會造成貧血,很多人都搞錯了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會經歷抽血,很多人都是比較怕抽血的,但有的時候體檢或是生病去看病的時候不得不抽血,特別是住院期間,經常會需要抽血,每次還都抽很多,那抽著這麼多的血會不會對身體有什麼傷害,會出現貧血或是身體素質降低的情況嗎,每天抽那麼多的血,最後去了哪裡,會不會被另作他用了,小編今天來幫你解答一下
  • 產檢卻查出來梅毒陽性,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
    其中驗尿、分泌物、胎兒彩超、心電圖、心臟彩超各一張,其他都是抽血,共抽了七管血!第二天取結果是血項檢驗報告始終有一份打不出來,我去找了檢驗科問原因,護士告訴我要重新抽血化驗,我問她為什麼,她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只是說給我免費抽血複查!今天想也沒什麼事,就是去取結果,就自己去了,沒讓老公和家裡人陪,結果......
  • 檢查身體時醫生為什麼要求抽血?抽血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在現代醫學中,關於抽血人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但是通常也會有那麼幾個好奇寶寶會問,為什麼要抽那麼多的血,一管血難道不夠檢查用嗎?為什麼要抽好幾管。其實我們不管在體檢還是看病的時候,檢查血液是常規當中一種,這也是檢查時必要做的一項檢查。
  • 為什麼生病要抽血?是醫院亂收費嗎,抽出來的血,去了哪兒
    但是,醫生為什麼要通過血液來檢測身體的一些疾病呢?抽血檢測的作用:1、抽血可以檢測病症情況醫生通過血液化驗的結果來了解身體存在的一些問題。而且,我們在進行抽血的時候可以觀測血小板的含量,從而了解到身體的凝血功能,來判斷身體的健康程度。2、抽血可以檢查是否身體存在貧血的情況人們是否貧血是要根據體內的血紅蛋白數量的多少來進行判斷。
  • 孩子抽血呈黃色抽5管才能配型 軍嫂捐骨髓救子
    由於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比常人少得多,他抽出來的血竟呈黃色,需要連抽5試管血才能達到配型要求。與此同時,王菁也抽出一試管血,中午,承載著希望的6試管血樣被送到協和醫院。  捐髓救子邁出第一步  上周五,協和醫院兒科專家張志泉教授為杜新武會診,經過兩天思索,王菁堅定了捐髓救子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