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更習慣看西醫,但一到醫院裡面看病,就要去做個抽血檢查,了解身體情況。大部分的疾病都需要抽血,有的時候發現,抽血也沒查出什麼問題來,就很納悶,覺得抽血這件事比較多餘。血液在人們看來是非常珍貴的東西,總是抽血就會很害怕出問題。
那為什麼每次去醫院,醫生總會建議先抽血?
這是因為人體內血液很多,每次抽出的血,量並不是很多,對身體幾乎沒什麼影響。手上的傷口也很小,止血後很少發生感染情況,不用擔心抽血給身體帶來負面影響。再加上現代醫學沒有像中醫一樣,能從外在表現,脈搏,舌苔情況,來分辨患者的病情。需要藉助儀器檢查,找到病變的位置,而身體沒有血液沒去過的地方,要是器官真出現問題了,抽血檢查是可以知道一些情況的。
要知道抽血檢查單上,有二十幾項指標,數值不同反應的問題也不一樣。這個指標普通人不清楚,醫生卻需要這些指標,去判斷身體情況。何況,一個成年人一次性可以獻血200CC到400CC,適當的獻血對身體健康有好處。生病去醫院的時候,總是被醫生建議去抽血。懷疑不同的問題,抽血的部位都不一樣,所以,不要因為沒查出什麼問題來,就不要排斥抽血,查不出問題是好事。
抽出的血能查出什麼呢?
從手指地方抽的血,可以檢查一個人的血糖水平,也能知道這個人體內是否有發炎情況。普通的病毒感染,血脂,或者是血液疾病,都可以查出來。很多人抽血的時候,是從胳膊內側,比較明顯的青筋部位抽得,這裡的血液主要可以查出來肝臟問題,也能分析出來,體內有沒有腫瘤。若是血液中的成分發生改變,有腫瘤標誌物出現,得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還需要進一步的檢查。腎臟是否發生病變,也可以抽這個地方的血檢查,但腎虛做抽血檢查是沒辦法查出來的,沒有發生病變,一般需要去看中醫,用一些中藥調理。
很多人在體檢的時候,發現自己有甲狀腺方面的問題,也是通過抽血知道的。抽血的地方不同,醫生的要求也不一樣,部分抽血檢查,需要患者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早上不吃東西,在抽血前儘量不要喝水。有要求在抽血前,都會有人說清楚的,不需要太緊張,抽血前正常飲食,要是有需要控制的地方,醫生也會提前告訴你。抽出的血雖然不多,但能反映很多的問題,並不是人們以為的白浪費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看待,沒有查出病來,就當作是普通體檢。
不過,抽血不是萬能的,在做了抽血以後,其他的檢查也是要做的。畢竟,人老了以後,骨頭退化,血管硬化,細胞發生癌變的風險高,現在的人對癌症還是比較害怕的,除了抽血檢查,還應該注意癌症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