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網際網路上風風火火地掀起了一個關乎"愛情忠誠度"的測試,具體做法就是請旁人扮演成女孩的閨蜜、好友或是同學,以自身經過包裝後的條件,向被測試的男孩表達愛意。
這種關乎於人性的考驗隨著一場風波停止。一個女孩在選用了18元的測試套餐後,不顧客服的勸阻,繼續購買了價值58、188、588元的服務給男朋友"測試"。
她的男友內心十分堅定,對她也足夠忠貞,可當價格提升到1888元,顏值高、身材好、有教養、性格相合、家境不錯……又是偶遇、邂逅、女追男等等浪漫的玩法,最終,女孩的男友選擇了向這位小姐表白。
在愛情中,我們常常患得患失,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他人。所謂忠誠,不過是一種你對伴侶不會劈腿的信任。這種信任感的產生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互相給予愛意,但其實,能否擁有"完美愛情",並不只取決於你的伴侶。
信任是一把武器。"如果不信任一個人便將全身心託付於他,那麼就是給了對方一把槍,還相信他永遠不會瞄準你。"心理脆弱的人往往更難以進入親密關係,缺乏安全感的人,更容易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而崩潰--你不相信你的伴侶愛你。
於是你竭盡全力讓伴侶證明,他愛你。文章開頭的忠誠測試就是很好的一個體現。
安全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但實際的多少卻隨著不同的成長經歷而大相逕庭。在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中,安全需求僅次於生理,彌足輕重。
為什麼你缺乏安全感?心理學家在反覆的實驗後研究出了答案:是因為人在童年時的心理缺失。如果你在兒時總是被父母批評,得不到來自父母愛的表達,甚至從未見過父母……那麼你就更有可能缺乏安全感。
有人說:沒有啊。我雖然是留守兒童,從小沒見過媽媽,但是我也很自然地成長了啊。朋友們都說我外向呢。
沒有展露的情緒並不意味著不關鍵。它只是在多年的積累裡逐漸沉澱,最後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的處世方式: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事事要過問,親手負責才安心。
你猜到這種情緒的名字了嗎?對,就是控制欲。你過於害怕不安全的情況存在,你希望一切都在可控範圍內,最好你能知道最壞的結果。
可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並不存在,或者少有發生的可能。你需要頻繁的與他人接觸,來到不同的陌生的環境,遇到各種各樣複雜的局面……在工作上想要掌控,也許可以看作是"有規劃""穩紮穩打"。但在愛情裡,一段親密關係中,這是不受控的對伴侶的折磨。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塑造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如何讓彼此在愛情中得到滋潤,學會成長?
以下由心理學界大拿研究出的方法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1.生氣的時候,把情緒記錄下來
當負面情緒"上頭"時,我們正處於一個失控的邊緣。如果放任情緒發洩,我們便會責怪、批評伴侶,甚至是動手打罵。
而當我們把情緒記錄到紙上時,腦子裡的"網狀激活系統"細胞被激活,建立出一個清晰的心理藍圖。你會慢慢發現情緒得到了控制,對於什麼可以做,什麼最好不做的界限也逐漸清晰。
當然,如果實在難受,打枕頭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2.尊重另一半,無論是愛好還是交友
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有著強大的控制欲,他們會幹涉伴侶的交友,或者是愛好的選擇。
放輕鬆點。大部分愛好都不會對一個成年人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傷害。把自己當成二次元愛好者,這樣,伴侶是狂熱的追星族好像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了。
3.建立溝通,讓彼此感知對方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有爭執,是因為消息的不對等。換言之,你這樣的想法在對方二十多年的生命中從未有過,ta沒有你的經歷,所以很難憑空產生你的感受。
找個安靜的地方,沉下心來和伴侶說說話吧。什麼都好,但要建立起持續的溝通。
4.學會自我表達,真實感受不是"賣慘"
很多人,尤其是從小接受"男兒有淚不輕彈"教育的男性,常常羞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對於自己的煩惱,往往不懂得應該和伴侶表達,一起解決問題這個思維路徑。
去說吧。表達自己的憂愁、憤怒或煩惱都不是壞事。我們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我們有著比其他動物更充沛的情感。
5.進行適量的外出,錢不用在這裡省
省錢是好事。但如果經常在熟悉的環境裡交流,由於客廳或是書房往往經歷過你們之間大大小小的爭吵,很容易回憶起傷心事。一旦糾結於過往的情緒,就很難就事論事。
去公園不失為一個好選擇。步行,賞花……大自然可以讓內心平靜下來,運動也可以讓緊繃的情緒放鬆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