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2020-12-05 叫我麥大人

文/麥大人

01

很多人開始認識史鐵生,恐怕是從那篇中學語文課本《我與地壇》開始的。直到如今,先生厚重的溫情與傷感的哲思依舊氤氳在心間。

他首先是一個卓越的作家,同時也是一個頑強的職業病人。

史鐵生21歲癱瘓,59歲離世,38年的光陰裡,疾病肆虐全身。他的一生,都在與命運抗爭,與死亡賽跑,所以他曾說「我的職業是生病,業餘寫點東西。」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先生的樂觀和豁達,已經勘破生死之道,領悟塵世得失。

不過他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他也曾狂躁過,絕望過,傷心過,自暴自棄過。但是當所有這一切都過去了以後,他開始思考,他還這麼年輕。他才21歲,他不得不思考。

史鐵生固然很不幸,承受了人世間最深重的苦難。但他也很幸運,用苦難鑄就了偉大的人格。

最終他超越生死,不懼命運挑戰,頑強而挺立,讓自己的生命之花開出絢爛的顏色。

《我與地壇》裡有這樣一段話:「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人舉起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訴我們,或許你會遭遇生活無情的對待,但是,人生總還是會有希望的。

即使生活在陰溝裡,我們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02

史鐵生,1951年1月生於北京,中學在清華附中就讀。各項成績優異,喜歡運動項目,尤其擅長跨欄,是遠近聞名的學霸人物。

史鐵生和媽媽

1969年,知青上山下鄉的活動風起雲湧。汽笛一聲長鳴,帶著一個叫史鐵生的「知識青年」駛向陝北延川縣的一個小農村,關家莊。

由於歷史塵封得太久,「貧瘠」「荒蠻」成為陝北黃土高原的代名詞。陝北當時是一座座的荒山,很少見到樹木。人們祖祖輩輩背朝日頭,臉朝黃土的耕作,簡直是大面積的廣種薄收,開荒種地,維持一年的收成和半飽的日子。

鐵生當時的主要工作就是放牛,不時幾個人聚在一起高唱陝北的信天遊。日子雖然清貧,倒也過得充實。後來他書中寫道:「秋天,在山裡欄牛簡直是一種享受,把牛往溝裡一轟,可以躺在溝門上睡覺,或者把牛趕到山上,在下山的路上坐下,看書。」

這段時間,或許是他最美好的青春記憶,也是他人生旅途中最燦爛、最感動的內心體驗。

一日,他和往常一樣,到山裡放牛。遭遇暴雨和冰雹,在溝溝壑壑的黃土高原上,無處可躲。回到家後,他大病一場,高燒不斷。

原本以為這只是普通感冒,沒想到命運卻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玩笑。燒退了,他就感到了腰腿疼痛。一年後,下肢徹底癱瘓。

史鐵生在他最狂妄的年齡忽地失去了雙腿,這對一個驕傲的年輕人是多大的打擊啊!這時候,他想到了死。

是選擇悲壯地死去,還是是屈辱地活著?對他來說,死其實是很容易的,真正難的是堅強地活下去。

因為死是一件無須乎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了的事,也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既然這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這一生我們都無可避免,那還不如坦然接受吧。

03

在那段困頓時期,他每天都在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個是要不要去死?第二個是為什麼活?第三個既然活下去,我幹嘛要寫作?

很多時候,我們一直在不停地趕路,從來沒有駐足下來去好好想想,我們這一生該怎麼去度過?

對於史鐵生來說,他沒有更好的選擇,後半生只能在輪椅上生活。每天除了看書之外,其餘大量時間用來思考人生和參透世界。

李開復曾說過:「人生在世,我們要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並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

處理事情一般有三種解決方案:

接受它,改變它,離開它。如果你不能接受它,那就改變它。如果你不能改變它,那就離開它。

史鐵生的第一輛輪椅,是父親和鄰居一起設計、找材料,再拿著各種零件找地方焊接,最後自己安裝而成的。有了它,史鐵生就可以從那不足十平米的小屋裡出來,在院子裡自由活動。

癱瘓後的他一邊寫作,一邊找工作。工作後,每天就搖著輪椅到街道工廠去上班。在仿古家具上畫畫,每月掙十幾元錢貼補家用,一幹就是7年。

他在《山頂上的傳說》中這樣說:「上帝給你一條艱難的路,是因為覺得你行。如果註定有人倒運,那麼還是讓我來吧,沒有誰能比我應付得更好了。」

就在他開始嘗試寫小說時,母親由於長期的積勞成疾,終於承受不住,最終因患肝硬化而離去了。

他在《合歡樹》裡說:她匆匆離我去時才只有四十九呀!有那麼一會,我甚至對世界對上帝充滿了仇恨和厭惡。她心裡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人總是不斷被這個世界拋著往前走的,人生永遠都充滿荒誕不經和離奇的故事。當你覺得很輕鬆時,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悲劇往往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04

電影《獨自等待》裡,喜歡李靜說的這句話:「要麼好好活著,要麼趕緊去死!」

雖然身體是殘缺的,但精神一定不能在殘缺,得讓自己活得有尊嚴和價值。對於命運,絕大多數人都選擇逆來順受,但史鐵生卻要扼住命運的喉嚨,活出不一樣的精彩。

後來,癱瘓的他又得了腎病,連正常排尿都是問題。從此一生只能插著尿管,隨身帶著尿壺,身上永遠都有一股尿味。

1998年,腎病越發嚴重,又得了尿毒症,且必須依賴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

一個星期,他有三天都在醫院透析,每隔一天一次,每次4個半小時。剩下的時間,他全部用來寫作。即使這樣,他依然在4年裡寫出了十幾萬字的《病隙碎筆》,其中有幾段話是這樣的:「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

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

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貌似絕望的文字,我們卻讀不出一點絕望的味道,反而是對生的渴望和對健康的憧憬。

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05

晚年的史鐵生是欣慰的,因為他有一個懂他的陳希米。

他們的相識頗有些偶然,史鐵生的處女作《我遙遠的清平灣》發表在西北大學的雜誌《希望》上。而約稿人正是陳希米,她是西北大學數學系的學生。她不僅喜歡數學,還喜歡文史。

就這樣,兩個喜歡文學的人在古城西安和北京之間頻繁通信,他們用文字架起了一座愛的橋梁。

在雍和宮附近一條幽靜的胡同裡,他們第一次見面了。史鐵生的第一句話便是:「你正是我想像的樣子。」

1989年,史鐵生和陳希米於結婚了。那一年,史鐵生38歲,陳希米28歲。從此,陳希米就成了他的雙腿,代替他去尋找世界的美好。

他們是極其相愛的兩個人,性情相契,不僅生活上相依相偎,更是靈魂上的知己。他經常給她讀詩寫詩,她則推著他一起去看電影。看似普通的生活,對他們來說,也是莫大的幸福。

「你來了黑夜才聽懂期待,你來了白晝才看破樊籬。」

他和她是那麼地知足,他們吃得飽,穿得暖,喝得香。史鐵生這樣說,只要有炸醬麵吃,他就能活,多麼好養。

陳希米有著極高的文學才華和哲學才華,但這麼多年來,她一直把精力和時間都用在了照顧史鐵生,仿佛他就是另一個自己。

最喜歡他寫的這句詩了: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夠坦然赴死,你能夠坦然送我離開。

2010年12月31日,兩個人相互依傍了21年後,史鐵生一個人離開了人間。

相愛的人好處有多大,壞處就有多大。當死亡把史鐵生從她身邊帶走時,這是天底下最殘忍的事情。史鐵生離開了陳希米,把她的靈魂也帶走了。

只有當你有了一個可以無所不談的人的時候,你才能堅持活下去。

06

丈夫去世後,陳希米試圖讓自己接受史鐵生「死」這樣一個事實,她用寫作的方式和他繼續呆在一起。

《讓「死」活下去》所描述的:我每天都回家,你每天都不在!每一樣東西,每一個時辰,每一點每一滴都在說你不在!除你以外,在天上,我還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無愛慕。

到處都是你,到處都沒有你!

她從一開始認識他,他似乎就是在死生線上不斷掙扎,然而當死亡節日降臨在他身上時,又似乎顯示了命運的另一番捉弄。

書中還收錄了一張電腦合成的史鐵生和陳希米童年時的照片,這張合影是他們兩人自己動手製作的。照片說明是「其實他和她相差10歲,這一張是電腦時代的功勞,讓他們青梅竹馬。」

所以為什麼史鐵生的文章如此打動人心?或許是他的文章總讓我們想起自己,想起他人。我們都在時光的罅隙裡苟延殘喘,可是我們都還有一個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既然結局都是消逝,那就關注過程吧,唯過程的意義不可以被埋沒。

正如作家李銳所說:我們都把他當做殘疾作家,殊不知他比我們每一個人都健康,反而我們這些身體健康的人,心靈都是殘疾的。因為身體的原因,他與這個世俗社會保持了一定的距離,總是給人一種安寧的感覺。

或許正是這樣一份距離,讓他比我們看得更加清醒,領悟更加深奧。

人世間是一個大劇場,每個人都在其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喜劇,也有悲劇。這個世界總是充滿著殘酷和荒誕,人的命運就像陀螺,很多時候你不由自主。

也許你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寬度和厚度,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有意義,靈魂更加高尚。

天生我材必有用。

有人說,如果你覺得人生很幸運,你應該讀讀史鐵生。倘若你覺得人生很不幸,你一定要讀讀史鐵生!

一直很喜歡食指在《相信未來》中的最後一段: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人生下來,不是為了被打敗的。

相關焦點

  • 李愛連用她的一生告訴我們: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李愛連用她的一生告訴我們: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說起李愛連這個普通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說起她們另一個身份「慰安婦」,可能你們心裡會稍微沉重點吧。這位享年90歲的老人,一個平凡卻不普通的老人,昨日與世長辭,再也不能看這個世界了!
  • 「生命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這八句話送給逆流而上的你」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大意是講人生就是一趟艱難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過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棧停了又走,走了又停。所以人不應為過往傷懷,而應豁達處事,不要徒增自己的煩惱。2.你只是看起來很快樂那些漆黑的夜晚那些不敢哭出聲的日子眼淚在眼眶打轉的感覺只有你自己知道3.
  •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90後小夥每天透析4次卻捧出6項發明
    絕境中的他,非但沒有絕望,相反激起了男兒的血性:「我的終身也許只是別人的半輩子,所以我更珍惜時光。」  他每天給自己做4次透析以維持生命,卻在二年時間內捧出6項發明;他不知道自己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卻為別人的生命能夠得到及時救治而申請了專利;他把遺書藏在自己枕頭下,卻把無私的愛奉獻給世界;他是最需要幫助的人,卻成了幫助別人最多的人。
  • 中國第一「搖滾女聲」羅琦: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我不想記住那個恐懼的夜晚,災難穿透了無助的眼,顫抖雙手伸開漫天的鮮紅,卻抓不住人們的驚慌叫喊……」幾個月後,以上面經歷為創作背景的歌曲《選擇堅強》迅速響徹各個城市的街頭巷尾。13歲那樣,學校忍無可忍,一紙退學書,把羅琦拒之校門之外。退學後,羅琦依然叛逆如初,開始跟著一些歌曲團四處演出。一次,她與幾個朋友飆車遭遇車禍,後果是兩塊合金板在她的腦部伴隨一生。
  • 我的朋友史鐵生
    2010年12月31日,史鐵生去世,那個夜晚,被朋友們沉痛地命名為「弦斷之夜」。 ,在史鐵生七年祭日到來時,她寫下了這篇回憶舊友的文章。,有七八頁之長。所以,鐵生去世的那個晚上,被朋友們沉痛地命名為「弦斷之夜」。 鐵生在《說死說活》一文中如此寫道:「『我』離開史鐵生以後史鐵生就成了一具屍體,但不管怎麼說,白白燒掉未免可惜,浪費總歸不好。我的意思是:先可將其腰椎切開,到底看看那裡面出過什麼事——在我與之相處的幾十年裡,有跡象表明那兒發生了一點兒故障,有人猜是硬化了,有人猜是長了什麼壞東西,具體怎麼一回事不甚明了。
  • 5首有溫度的古風歌,《參商》上榜,好聽不火,讓我怎麼感謝你!
    「讓我該怎麼感謝? 原本我只想收穫一縷清風 ,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春天」。大家好,我是小妹,剛做完手頭的活,看了眼評論,一位叫櫻七時的朋友還關切的詢問小妹是否生病,這讓忽略了大家很久的小妹真的好感動!感謝古風音樂讓我有了這麼多的知音!接下來小妹給大家分享五首好聽的古風音樂。
  • 抖音我吻過你的臉你已經不在我的身邊是什麼歌 歌詞完整版
    最近刷抖音聽到一首非常熟悉的經典老歌,歌詞大意是「我吻過你的臉你已經不在我的身邊」。據了解,這首歌叫做《斷點》,是張敬軒作曲、作詞並演唱的一首歌曲。下面來看一下。我吻過你的臉你已經不在我的身邊什麼歌  歌名:斷點  歌手:張敬軒  《斷點》是中國內地男歌手張敬軒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張敬軒作詞、作曲及編曲,收錄於張敬軒2003年1月14日發行的專輯《Hins My Way》中。
  • 任賢齊盲腸手術後開個唱 裝肚痛吻陳昇(圖)
    不過,貪玩的他笑言唱到傷口爆開都在所不計,還3次彎腰假裝肚子痛,要求嘉賓陳昇及五月天多唱幾首歌,十分搞笑。被陳昇反客為主任賢齊前晚(2月18日)在紅館舉行《任賢齊神魔人世界巡迴演唱會》,除了女友Tina及一對子女捧場外,好友關之琳、徐小鳳、金燕玲、甄珍、梁錦松夫婦等都是座上客。由於月初他患上盲腸炎而入院做手術,令不少樂迷擔心會影響他的演出。
  • 史鐵生:「必有一天,我會聽見喊我回去」
    如果以樂器來對應四季,我想春天應該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要是以這園子裡的聲響來對應四季呢?那麼,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著的鴿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譁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簷頭的風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
  • 為何把「人之死說成是節日」?史鐵生這樣談生死觀
    在那次討論會上,我簡短地發了言,談到史鐵生堅強的生命力量,超凡的務虛能力,還談到做夢夢見史鐵生的具體場景和生動細節。隨後我把發言整理成一篇千把字的文章,發在北京的一家報紙上,文章的題目叫「夢見了史鐵生」。我一直覺得文章過於短了,不能表達我對史鐵生的理解、敬意和思念之情,甚至對不起與史鐵生生前的諸多交往。
  • 巫哲的3本冷門小說,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 林志穎賽車奪冠,展現「死亡之吻」車技,網友驚呼:是我的仲天琪
    林志穎賽車奪冠,展現「死亡之吻」炫酷車技,網友驚呼:是我的仲天琪最近,愛刷短視頻的小夥伴可能發現,抖音上面我們喜愛的不老男神「林志穎」非常火,能夠反覆刷到他的視頻。厲害在於許多人轉發的視頻中,BGM配的都是那首讓人起雞皮疙瘩的音樂——《我們的紀念》聽到那些熟悉的歌詞「就讓我留在輪迴的邊緣,等一道光線,看見某年某月我們之間,曾經說過的預言;就讓他帶走你的瞬間,成為我們的紀念,誰能發現我的世界,曾經有過你的臉。」對,這首歌在網上掀起一波回憶殺,當時的《放羊的星星》簡直是好看的不行。
  • 《阿甘正傳》: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生命中的所有不幸,都能夠用愛來彌補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他們都是平等的,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前途究竟如何,人生旅程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不可預知,在生活中我們一定會遭遇諸多的不幸,但是我們所面臨的這些困難和挫折往往會激勵著我們不斷的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只有在真正的受傷過之後,我們或許才會明白生命以及愛的意義。
  • 這波「強顏歡笑」表情包太給力了:我承認我酸了,但我不說,真好
    這組表情包,強顏歡笑的湖面是不是很直觀呀,明明是笑著,但是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不快樂,其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個這樣的瞬間,就如那句話說的,生活以痛吻我
  • 《年度之歌》:根本你不欠我什麼
    已經連續多年,《年度之歌》都在我的播放量前幾名。《年度之歌》幾乎要成為我的「年代之歌」。這首歌旨在教失意者看開,我總需要聽它,不知是不是側面說明了我的生活並不如意。2008年,謝安琪一曲《喜帖街》唱得街知巷聞,奪得四大頒獎禮的17個獎項與「年度之歌」的榮譽,謝安琪也被封為「天后」,風頭一時無兩。同時,媒體很不客氣地報導著關於她的流言蜚語,質疑的聲音層出不窮。
  • 抖音你輕輕一個吻是什麼歌誰唱的 《情人》歌詞全文
    近段時間以來,在抖音上面有一首特別好聽的歌曲,也十分適合七夕節唱的歌,其中的一句歌曲是「你輕輕一個吻我瘋狂體會」,這是首什麼歌呢?據了解,這首歌的名字叫做《情人》,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歌的演唱者及歌詞介紹。
  • 張敬軒這首歌被評為最能當得起「情歌」之名的情歌,歌名好汙啊
    我想,認識張敬軒的80後們,誰都沒能免俗不是從《斷點》開始的,而我亦是。但那個時候我並不喜歡這首歌,也不喜歡唱這首歌的張敬軒,總覺太過於俗氣,可能是唱的人太多,聽得太多的緣故。廣州男孩一個人在香港打拼,臺前的光鮮與幕後的辛酸,大概都唱進了歌裡,於是,「回憶這理想不夠理想,沿途逛世間一趟只有向上」,「吃媽媽一片姜,有爸爸講理想,最初那樣」……這樣的歌詞從他嘴裡唱出來,情感飽滿得仿佛有個小人兒在我心中歌唱,讓我聽見了自己的心聲。真正俘獲我的少女心的是《騷靈情歌》,這個少年唱情歌,聲音能夠從耳朵裡流進心田。
  • 史鐵生:靈魂的重量
    最後,那兩種可能無論你相信哪一種,都一樣不好意思請科學來撐腰。 既然人死後,靈魂的有與無同樣都拿不到證據(真是一件公平的事啊),又為什麼會有涇渭分明的兩種信奉,一種寧可信其有,另一種偏要宣布其無呢?依我想,關鍵在於接下來互不相同的推演。 信其有者的推演是:於是會有地獄,會有天堂,會有末日審判,總之善惡終歸要有個結論。這大約就是有神論。
  • 抖音我看見buzzy流淚了是什麼歌 飛蛾撲火歌詞全文完整版
    抖音我看見buzzy流淚了是什麼歌?其實這首歌歌名叫《飛蛾撲火》,是法老 / 呂周嘉懿演唱,這首歌曲最近在抖音上超火,傳唱度很高。下面來看一下。我看見buzzy流淚了什麼歌  歌名:飛蛾撲火  歌手:法老 / 呂周嘉懿網友評論  楊和蘇KeyNG:這是誰,熱度給我蹭一蹭  我真不是八賊他在下面快撈他:7.11廣州場法老在現場跟我們說:最近很多人跟我說想要做rapper,我只是想說,你想的話,
  • 抖音我看見buzzy流淚了是什麼歌 飛蛾撲火歌詞完整版
    我看見buzzy流淚了什麼歌歌名:飛蛾撲火歌手:法老 / 呂周嘉懿網友評論楊和蘇KeyNG:這是誰,熱度給我蹭一蹭我真不是八賊他在下面快撈他:7.11廣州場法老在現場跟我們說:最近很多人跟我說想要做rapper,我只是想說,你想的話,就去做,反正三分靠實力,七分靠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