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說要有光,於是我們有了太陽能車

2020-11-22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車雲」(ID:cheyunwang),作者:於瀟,36氪經授權發布。

有消息稱,特斯拉首款電動皮卡Cybertruck在2021年下半年正式交付的時候,會成為全球首款量產的太陽能皮卡。

從Cybertruck唬人的外觀來看,橫平豎直有稜有角的設計倒是有利於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或許在技術上至少比之前馬斯克寄希望的Model 3要好實現。馬斯克此前曾表示,希望可以利用太陽能每天多增加15英裡或更多的續航裡程,如果能增加太陽能翼門,則最好能到達30-40英裡。

想法是好的,我們也不缺這種想法。但一說到太陽能,車雲菌首先想到真正應用了的還是這個:

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計算器、太陽能手錶這些小玩意兒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真說一輛太陽能電動車,似乎還有點遠。

給汽車來點兒光合作用

太陽能多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曬曬太陽就有能量了,低成本的範例。

要不是我們不能光合作用,飯錢也省了,人人都是小綠人,去工體都不用穿國安隊服了。

只可惜,人是鐵飯是鋼,我們不能靠陽光。

在其它物件上,我們一直在不斷地努力使用太陽能,當然也包括汽車。無論是我們現在熟知的一些大車企,還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初創公司,都曾經或一直在研發太陽能汽車。

最早的太陽能汽車要追溯到70年代,不過基本沒法開,後來逐漸進入大眾視野,至今也沒有太長時間。

比如,2010年,名頭最大的混動車豐田普銳斯可以讓車主選裝太陽能電池板,可以轉化太陽能給車輛蓄電池充電。雖然後來這一選項被取消了,但在2017年重新上線,而且可以直接給動力電池組充電,不過平均每天也就能多3-4公裡。

當然,豐田對於太陽能也沒放棄,目前依然在普銳斯上測試最新太陽能系統,據稱已經將轉化率提高到了34%,晴天的情況下可以補充50公裡左右的續航,終於看起來還算有點實際作用了。

除了豐田,韓國車企也喜歡搗鼓新能源。去年,韓國首次公開亮相併在本土上市了一款車頂配備了太陽能充電系統的混動版索納塔,不過,在日照6個小時的情況下,每天所能增加續航裡程基本也就是在3-4公裡,據說更加先進的第二代、第三代產品還在研發中。

也能理解,太陽能畢竟不是這些傳統車企主要投入精力的地方,不過有的創業公司專門瞄準的就是它。

比如,2012年成立的德國Sono Motors公司就一直在研發其首款太陽能電動車Sion,車頂和車身四周共7.5平方米的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在日照充足的條件下,每天可以提供最多34公裡的續航,在歐洲的天氣條件下,平均可以增加10公裡續航。這輛Sion將在NEVS之前的薩博工廠進行生產,預計2022年開始交付。

再比如,另外一家荷蘭地區的Lightyear也在去年發布了首款太陽能電動車Lightyear One,由Pininfarina前設計師Lowie Vermeersch設計。它車身上下共布滿了1000塊太陽能板,據稱每小時轉化的太陽能可以增加12公裡的續航,這個效率就很高了。車上搭載了60kWh的電池組,最大續航裡程可以達到724公裡,預計2021年開始交付。

而國人也沒閒著,此前聲勢最大、雄心勃勃的還是車雲菌之前採訪過的漢能,押寶薄膜太陽能電池的他們,此前也是各種大手筆收購海外技術公司、國內建廠推廣太陽能。然而,由於遲遲未能實現產品落地商業化以及其它種種原因,現在的漢能已經今非昔比,太陽能汽車的夢暫時是實現不了了。

但是,中國人民是偉大的,民間牛人是最多的。我們的各種野路子科學家們怎麼能不懂太陽能呢?比如這個:

再比如這個:

只需要兩萬塊,你就可以擁有一輛光照8小時即可增加30公裡續航、壽命長達30年的太陽能車。當然這算不算正兒八經的車可不一定。

最大的推動者可能還是馬斯克

似乎太陽能這事兒怎麼看怎麼扯,不過我們還忘了一個老帥哥、電動車網紅。對於看起來太遙遠、不可能的事情,在馬斯克眼裡都不一定。

馬斯克無論是從最早的Zip2,上天的SpaceX、入地的The Boring Company,還是到現在的特斯拉,沒有哪一個是一看就能成功的。早在2006年,馬斯克就已經在心裡繪製了自己預想中的願景,電動車已經不用說,後面緊跟而來的就是太陽能,咱就先不提上火星的事,後面的棋盤依然還很大。

而這裡面不能不提的就是Solarcity。這個由馬斯克兩個表兄作為聯合創始人的太陽能公司,背後的啟動資金也是當年馬斯克提供的,所以也算是馬斯克的「親兒子」之一。

從太陽能產品經銷到後來自研自產,Solarcity在2013年成為全美第二大太陽能產品供應商,但後來又因為擴張過快、政府補貼降低等原因瀕臨倒閉,最後於2016年被馬斯克出手收購。

雖然最開始馬斯克並未過多插手Solarcity的發展,但收購完成之後,太陽能業務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整個特斯拉能源戰略的一部分,Solarcity一眾高管的離職也加速了它「馬斯克化」的進程。

無論是因為Solarcity自己經營不善導致被收購的機緣巧合,還是馬斯克心裡一直存在收購Solarcity的計劃,不能否認的是,太陽能是馬斯克理想中能源生態的重要一環,將家庭蓄電、電動車、電網全部打通成體系。

之後,在過去的這幾年,馬斯克在努力搞定Model 3的生產銷售之餘,其實一直也在紐約超級工廠解決未來主要的太陽能產品——太陽能屋頂的產品設計生產問題。最終,在2019年Q3的會議上,馬斯克認為合格的產品,第三代太陽能屋頂終於可以在今年鋪貨了。

當然,電動車與太陽能結合的想法也是一早就有的,馬斯克最早是想拿Model 3來做嘗試,「命令」工程師們抓緊給實現,後來由於安裝、轉化率等技術原因,這個想法並沒有成型。

不過插一嘴,設計師BradBuilds倒是基於特斯拉Roadster打造了一臺末日風格的太陽能特斯拉,大概長這樣:

所以,相比之下,這次的Cybertruck似乎確實更合適,而且說不定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到了接入太陽能的可能。

但這反映出來另一個重要信號,現在能源業務成熟了,特斯拉的重心開始調整了。

馬斯克表示,無論特斯拉還是Solarcity,背後的核心都是加速可持續能源的使用,特斯拉未來的能源業務將和汽車業務相當。在特斯拉美國官網上,太陽能屋頂和太陽能面板已經和目前量產的電動車並列在網站上方導航欄,而國內官網上同樣位置則是Cybertruck、Roadster和集中了太陽能業務的Energy。

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斯拉表示:「我們並不是賣車的,阿拉是一家能源公司」。

車雲小結

在大街上電動車越來越常見的今天,配套的充電問題一直是我們最大的痛點之一,解決了充電問題甚至也就基本解決續航焦慮。所以,我們在看到更多充電更快的充電站之外,這也催生了更多比如車底無線充電、換電、道路行進間充電以及今天說到的太陽能充電等方法。不過,從目前看來,如何有效利用太陽能依然在技術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得靠更多的馬斯克們來完成突破了。

相關焦點

  • 神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
    人們愛講一句話,所謂「神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麥家的《暗算》寫的是一群異能人士,按某種敬畏的說法,也算是「神」了。麥家造了這些神,也造了神身上的痛苦與矛盾。這是他高級的地方,就是他書寫那種要光有光,要雨有雨的高貴,但也同等地寫了他們怎樣無法獲得愛,甚至無法獲得基本的尊嚴的。常有人將影像化的麥家作品與原著作比,這當然存在可比性,畢竟本來一體。但它同時又不存在可比性,尤其是,柳雲龍鏡頭裡的《暗算》,是在同情人,而麥家,是在同情那個時代。這兩者分野何在?
  • 神說要有光
    今天40407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正是一款這樣的遊戲,在神說要有光中我們可以通過扮演神明來降下自己的神威,一起來體驗看看吧!《神說要有光》遊戲介紹:神說要有光是一款策略模擬經營遊戲,我們在這個遊戲中要像整個世界去推銷我們的宗教,世界需要一份信仰,而我們就是新的光芒,不斷的向世界推銷我們的宗教思想
  •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原編:丹尼爾 | 圖:Pinterest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聖經》創世紀第一章,描述了起初的宇宙: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 在神創造天地的第一日,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
  • 腦洞神話:神說要有光,於是盤古開天地,眾神出現
    天地未開之時,一片混沌,經過無窮歲月,在這混沌中誕生了第一縷意識,稱之為神,神行走在混沌之中,無所謂上下,也無所謂前後,一切都不起眼,但是有一「點」卻讓神很是在意,那一「點」即使以神的神通廣大,卻也是看不透,雖然不起眼,卻實在很在意,在混沌待久了的神再也沒有忍住好奇心,想要看看這一「點」究竟是什麼?
  • 神說要有光,於是就誕生了我!——莊周新手攻略
    神說要有光,於是就誕生了我!——莊周新手攻略 「蝴蝶是我,抑或我就是蝴蝶?」
  • 神說,要有沙發,於是就有了左右阿波羅沙發
    純淨之神,保護人類免受傷害。經過挑選、除雜、鞣製、削平、打磨、染色等各種工藝精心製作出的沙發麵料,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帶給您肌膚般的柔軟與溫潤。正是因為有了阿姆斯特朗以及左右研發團隊這樣一群勇於攀登、無畏無懼的人,人類才能邁上一個又一個高峰,超越自身極限;2018年米蘭國際家具展,左右代表中國家具品牌登陸米蘭家具展主展館,其中就有這款突破性的阿波羅沙發
  •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2020-06-02 1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三本熱血奇幻文,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我說不行,於是有了黑暗
    三本熱血奇幻文,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我說不行,於是有了黑暗第一本:《信仰審判》看望完絲黛羅普之後,烏斯接過強裸中的嬰兒,看著他也不哭也不鬧,只是拿眼睛打量這這個世界。只是,為何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一絲迷茫?
  • 上帝說 要有光,於是 就有了光
    中國古代神話中描述有:盤古開天闢地後,眼睛化為日月有了光。西方基督教裡面也描述有: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而對於光學知識來說。我國古代墨子,在其《墨經》中記錄有關光學知識。景,光之,景亡;若在,盡古息。
  •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有了閱讀的黃金時代
    又南唐李後主,風流糜爛,於是有這個段子:王銍《默記》說,宋滅南唐後,江南大將捉了李後主的寵姬。晚上要親熱啦,寵姬很挑剔,看見燈就閉眼睛,「煙氣!」換成蠟燭,「煙氣更重了!」大將不服氣了:你們宮裡就不點蠟燭麼?寵姬就振振有詞:宮裡每到晚上就懸大寶珠,光照一室,好像大中午日頭似的。這裡頭當然有吹牛的成分:日光燈似的大寶珠,聽起來過於科幻,簡直是打《封神榜》裡來的。
  • 重生寵文:神說要有光,世間便有了光,故事一切源自於神的惡趣味
    重生寵文:神說要有光,世間便有了光,故事一切源自於神的惡趣味大家好啊~我是小靈,今天我為大家推薦5部重生寵文,希望大家會喜歡並積極留言哦~《閃婚之寵你無法無天》他寵她寵一個人,要寵到多深,寵到多濃,才能讓她明白,他——愛她!《重生之偏偏喜歡你》文案:這是一篇另類的重生文二十四歲的宋婉婉有幸重生回到五歲。
  • GOD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
    城市探險紀錄片:如下GOD: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智人兩次走出非洲擊敗了尼安德特人以及各路物種站在了這顆星球食物鏈的最頂端
  • 神說要有光,便有了光,科學的發展一直有光相隨,我們都是追光者
    據《聖經舊約-創世記》第一章中記載: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覺得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
  • 物道|上帝說要有光,於是有了周有光
    ▲ 周有光愛喝紅茶、咖啡,喜愛與年輕的朋友縱論天下大事。周有光喜歡聽西洋音樂,推廣漢語拼音張允和喜歡崑曲,寫舊體詩但兩人每天要碰兩次杯上午紅茶,下午咖啡兩人晚年入選「中國百對恩愛夫妻」老兩口都在這張照片上題了字:「人得多情人不老 周有光九十有三」「多情到老情更好 張允和八十有九」2002年,張允和握著周有光的手離世世界只剩下周有光一人
  • 神說要有光 華碩水冷GTX980TI酷炫RGB燈效來襲
    創世紀時,神說要有光,於是這個世界有了光。不知什麼時候起,顯卡玩家說要有光,於是顯卡也帶上了酷炫的燈效。  並且,華碩STRIX GTX980TI水冷版顯卡的RGB元素有多種燈效可選  而且華碩STRIX GTX980TI水冷版顯卡使用的華碩獨家14相超合金SAP2.0供電組件,用料奢華,能讓顯卡享受航天級的穩定並賦予顯卡更強勁的超頻能力
  • 全職高手:全職粉皆知神說要有光,劇改小光爺爺的故事,我很感動
    在全職高手中,即便是很多時候我們不能身臨其境的感受榮耀的魅力,卻也能通過全職高手了解到這個遊戲帶給人們的歡樂,在原著中,這部小說是單純描寫的榮耀電競的事情,甚至還有人吐槽說葉修和遊戲談戀愛談了十年,但在電視劇中,因為通過改變,使得每個人的性格更加飽滿,給葉修增加了家人的戲份。
  • 原創秀 |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萬物便有了靈魂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萬物便有了靈魂。——題記人類對於光明的追求由古至今,在遠古時代,就有燧人取火、盜火的普羅米修斯,到如今走入千家萬戶的LED燈。光在黑暗中孕育了希望,帶給了溫暖。當燈光遇見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千年的藝術重新煥發活力,又有哪些驚豔了你?且跟COW醬一起去欣賞一下吧。01 - 臉譜燈 (nori | 設計) 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中的重要元素。
  • 上帝說要有光,為什麼?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人類就有了光,就有了白天和黑暗。這是聖經上的第一句話。為什麼上帝不首先說「要有空氣」?不說「要有水」?這說明,光是很重要的,非常非常重要。比空氣和水還重要。佛教裡,光也是很奇怪的一樣東西。沒有光,就沒有相,就無法見境。境由心生,無境,心也無所生,當然也無所住。
  •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我們向黑夜進發
    下載車商大師,免費查詢車輛的詳細信息,包括車輛的品牌、型號、年齡、二手車免費估價等。在希臘神話故事中,人類一直生活在潮溼、陰冷的環境裡。當眾神們在奧林匹斯山脈的宮殿裡狂歡時,凡人們則在這黑暗的大陸上不斷禱告,祈求神可以賜予他們光明。直到人神普羅米修斯看到世間如此疾苦,便違反了天神宙斯的旨意,盜取火種帶給人類,人類因此有了火。而普羅米修斯卻因此受到宙斯的懲罰,被鎖在高加索山上,受到禿鷹啄食心肝的無盡折磨。火使人類形成群居和推廣熟食生活。
  • 神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 尿液」 產生的光
    針對這一問題,有人道主義者提出這樣的構想:通過難民營裡豐富的 「資源」——人類尿液,來發電進行照明。這個想法聽起來很瘋狂。這種技術可以利用微生物分解尿液產生的能量,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並用燃料電池將其儲存起來。該教授解釋道,通過這樣的技術來發電,一方面不會浪費化石燃料,另一方面又能變廢為寶,改善難民營的生活環境。並且由於尿液這種發電原材料是源源不斷、持續產生的,所以還不需要擔心後續的原料供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