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數學知識要點歸納(人教版)

2020-11-26 搜狐網

原標題:小升初數學知識要點歸納(人教版)

基礎知識掌握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孩子小升初數學成績。孩子常常會出現粗心、不會做題、看不懂等問題,都是因為基礎不牢固造成的。顏老師強烈建議孩子們一定要做好查缺補漏,夯實基礎。

第一部份 數與代數

(一)數的認識

整數【正數、0、負數】

一、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和1、2、3……都是自然數。自然數是整數。

二、最小的一位數是1,最小的自然數是0。

三、零上4攝氏度記作+4℃;零下4攝氏度記作-4℃。「+4」讀作正四。「-4」讀作負四。 +4也可以寫成4。

四、像 +4、19、+8844這樣的數都是正數。像-4、-11、-7、-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

五、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

六、通常情況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數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負數表示。

七、通常情況下,盈利用正數表示,虧損用負數表示。

八、通常情況下,上車人數用正數表示,下車人數用負數表示。

九、通常情況下,收入用正數表示,支出用負數表示。

十、通常情況下,上升用正數表示,下降用負數表示。

小數【有限小數、無限小數】

一、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都可以用小數表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二、整數和小數都是按照十進位計數法寫出的數,個、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三、每個計數單位所佔的位置,叫做數位。數位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的。

四、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五、根據小數的性質,通常可以去掉小數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六、比較小數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較整數部分的數,再依次比較小數部分十分位上的數,百分位上的數,千分位上的數,從左往右,如果哪個數位上的數大,這個小數就大。

七、把一個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在萬位或億位右邊點上小數點,再在數的後面添寫「萬」字或「億」字。

八、求小數近似數的一般方法:1先要弄清保留幾位小數;2根據需要確定看哪一位上的數;3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求得結果。

九、整數和小數的數位順序表:

分數【真分數、假分數】

一、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表示其中一份的數,是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二、兩個數相除,它們的商可以用分數表示。即:a÷b=b/a(b≠0)

三、小數和分數的意義可以看出,小數實際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

四、分數可以分為真分數和假分數。

五、分子小於分母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於1。

六、分子大於或等於分母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於或等於1。

七、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八、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九、小數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致的,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通分和約分。

(馬上點標題下「小升初」關注可獲取更多教育經驗、方法、學習資料,每天更新喲!)

百分數【稅率、利息、折扣、成數】

一、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通常用「%」表示。

二、分數與百分數比較:

不同點

相同點

分 數

可以表示具體數量,可以有單位名稱

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係

百分數

不可以表示具體數量,不可以有單位名稱

三、分數、小數、百分數的互化。

(1)把分數化成小數,用分數的分子除以分母。

(2)把小數化成分數,先改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再約分。

(3)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先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然後添上百分號。

(4)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先去掉百分號,然後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5)把分數化成百分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6)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四、熟記常用三數的互化。

五、

1、出勤率表示出勤人數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幾。

2、合格率表示合格件數佔總件數的百分之幾。

3、成活率表示成活棵數佔總棵數的百分之幾。

六、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就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的佔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七、1、多的÷「1」=多百分之幾 2、少的÷「1」= 少百分之幾

八、應得利息是稅前利息,實得利息是稅後利息。

九、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時間

十、應得利息 -利息稅 = 實得利息

十一、幾折表示十分之幾,表示百分之幾十;几几折表示十分之幾點幾,表示百分之幾十幾。

十二、

1、原價×折扣=現價

2、現價÷原價=折扣

3、現價÷折扣=原價

十三、幾成表示十分之幾表示百分之幾十;幾成幾表示十分之幾點幾,表示百分之幾十幾。

因數與倍數【素數、合數、奇數、偶數】

一、4 × 3 = 12,12是4的倍數,12也是3的倍數,4和3都是12的因數。

二、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三、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四、5的倍數:個位上的數是5或0。

2的倍數:個位上的數是2、4、6、8或0。2的倍數都是雙數。

3的倍數:各位上數的和一定是3的倍數。

五、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

六、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就叫做素數(或質數)。

七、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就叫做合數

八、在1—20這些數中: (1既不是素數,也不是合數

奇數:1、3、5、7、9、11、13、15、17、19。

偶數:2、4、6、8、10、12、14、16、18、20。

素數:2、3、5、7、11、13、17、19。(共8個,和為77。

合數:4、6、8、9、10、12、14、15、16、18、20。(共11個,和為132。

九、最小的奇數是1,最小的偶數是0,最小的素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

十、如果兩個數是倍數關係,則大數是最小公倍數,小數是最大公因數。

十一、如果兩個數只有公因數1,則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乘積。

(二)數的運算

計算法則【整數、小數、分數】

一、計算整數加、減法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算起。

二、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把小數點對齊,從低位算起。

三、小數乘法:1、先按整數乘法算出積是多少,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2、注意:在積裡點小數點時,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四、小數除法:

1、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2、有餘數時,要在後面添0,繼續往下除;

3、個位不夠商1時,要在商的整數部分寫0,點上小數點,再繼續除。

4、把除數轉化成整數時,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要向右移動幾位。

5、當被除數的小數位數少於除數的小數位數時,要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

五、一個小數乘10、100、1000……只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六、一個小數除以10、100、1000……只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七、分數加、減法:1同分母分數相加減,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2異分母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然後再相加減。

八、分數大小的比較:1同分母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2異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先通分然後再比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九、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十、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於甲數乘乙數的倒數。

四則運算關係

加法

一個加數 = 和-另一個加數

減法

被減數 = 差 + 減數

減數 = 被減數 - 差

乘法

一個因數 = 積 ÷ 另一個因數

除法

被除數 = 商 × 除數

除數 = 被除數 ÷ 商

兩個規律

一、除法的商不變規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二、乘法的積不變規律:如果一個因數乘幾,另一個因數則除以幾,那麼它們的積不變。

簡便計算

一、運算定律:

運算定律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換律

a+b=b+a

加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交換律

a×b=b×a

乘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減法運算規律

a-b-c=a-(b+c)

除法運算規律

a÷b÷c=a÷(b×c)

二、乘、除法的互化。(小技巧:符號是相反的;兩個數相乘得「1」。)

(1)A÷0.1=A×10

(2)A×0.1=A÷10

(7)A÷0.01=A×100;

(8)A×0.01=A÷100

(3)A÷0.2=A×5

(4)A×0.2=A÷5

(9)A÷0.25=A×4

(10)A×0.25=A÷4

(5)A÷0.5=A×2

(6)A×0.5=A÷2

(11)A÷0.125=A×8

(12)A×0.125=A÷8

三、求近似數的方法。

①四捨五入法。 ②進一法。 ③去尾法。

四、積與因數、商與被除數的大小比較:

第2個因數>1,積>第1個因數;

第2個因數=1,積=第1個因數;

第2個因數<1,積<第1個因數。

除數>1,商<被除數;

除數=1,商=被除數;

除數<1,商>被除數;

數量關係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數量=單價

總價÷單價=數量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時間=速度

路程÷速度=時間

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

路程÷相遇時間=速度和

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三、式與方程

用字母表示數

一、在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裡,數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時,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 」,也可以省略不寫。在省略數字與字母之間的乘號時,要把數字寫在字母的前面。

二、2a與a2意義不同:2a表示兩個a相加,a2表示兩個a相乘。即:2a=a+a,a2= a×a。

三、用字母表示數:

①用字母表示任意數:如X=4 a=6

②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係:如s=vt

③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如a+b=b+a

④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S=ah

方程與等式

一、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二、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三、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四、方程和等式的聯繫與區別:

方 程

等 式

聯 系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區 別

含有未知數

不一定含有未知數

五、等式的基本性質(一):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一個相同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六、等式的基本性質(二):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等於零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七、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①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並用X表示。

②找出應用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係,並列出方程。

③求出方程的解。

④檢驗或驗算,寫出答案。

(四)正比例與反比例

比和比例

一、比和比例的聯繫與區別:

1、意義不同

比的意義

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比例的意義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名稱不同

比的名稱

兩點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後面的數叫做比的後項。

比例的名稱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3、性質不同

比的性質

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比例的性質

在比例裡,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

4、應用不同

應用比的意義

求比值。

應用比的性質

化簡比。

應用比例的意義

判斷兩個不能否組成比例。

應用比例的性質

不但可以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還可以解比例。

二、比同分數、除法的聯繫與區別:

分數

除法

前項

分子

被除數

比號

分數線

除號

後項

分母

除數

比值

分數值

比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基本性質

除法的商不變性質

比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係。

分數表示一個數。

除法表示一種運算。

三、求比值與化簡比的區別:

一 般 方 法

結 果

求比值

根據比值的意義,用前項除以後項。

是一個數。可以是整數、小數或分數。

化簡比

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把比的前項和後項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

是一個比。它的前項和後項都是整數,並且是互質數。

四、化簡比:

①整數比的化簡方法是:用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

②小數比的化簡方法是:先把小數比化成整數比,再按整數比化簡方法化簡。

③分數比的化簡方法是:用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五、比例尺:我們把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六、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比例尺 = 圖上距離 / 實際距離

正比例、反比例

一、正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就叫做正比例關係。

二、反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就叫做反比例關係。

三、正比例與反比例的區別:

正 比 例

反 比 例

相 同 點

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不 同 點

商一定

y/x= k(一定)

積一定

x×y=k(一定)

第二部份 空間與圖形

(一)圖形的認識、測量

量的計量

一、長度單位是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的。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釐米、毫米。

二、長度單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釐米

1釐米=10毫米

1米=100釐米

1米=1000毫米

三、面積單位是用來測量物體的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積單位: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

四、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作單位。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

五、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六、面積單位:(100)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七、體積單位是用來測量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的。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釐米(毫升)。

八、體積單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釐米

1升=1000毫升

九、常用的質量單位有:噸、千克、克。

十、質量單位

十一、常用的時間單位有:

世紀、年、季度、月、旬、日、時、分、秒。

十二、時間單位:(60)

1世紀=100年

1年=12個月

1年=4個季度

1個季度=3個月

1個月=3旬

大月=31天

小月=30天

平年二月=28天

閏年二月=29天

1天=24小時

1小時=60分

1分=60秒

十三、高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應該乘以進率;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名數應該除以進率。

十四、常用計量單位用字母表示

千米:km

米:m

分米:dm

釐米:cm

毫米:mm

噸: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

平面圖形【認識、周長、面積】

一、用直尺把兩點連接起來,就得到一條線段;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可以得到一條射線;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可以得到一條直線。線段、射線都是直線上的一部分。線段有兩個端點,長度是有限的;射線只有一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射線和直線都是無限長的。

二、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就組成了一個角。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角的大小的計量單位是(°)。

三、角的分類:小於90度的角是銳角;等於90度的角是直角;大於90度小於180度的角是鈍角;等於180度的角是平角;等於360度的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五、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每兩條線段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按邊分,可以分為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

七、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

八、在一個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九、在一個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個直角或最多只有一個鈍角。

十、四邊形是由四條邊圍成的圖形。常見的特殊四邊形有: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

十一、圓是一種曲線圖形。圓上的任意一點到圓心的距離都相等,這個距離就是圓的半徑的長。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的線段叫做圓的直徑。

十二、有一些圖形,把它沿著一條直線對摺,直線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十三、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十四、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十五、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

【1】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把平行四邊形通過剪切、平移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②長方形的長等於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③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即:S=ah。

【2】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②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積等於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③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積=底×高÷2。 即:S=ah÷2。

【3】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②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梯形的高,梯形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③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即:S=(a+b)h÷2。

【4】畫圖說明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把圓分成若干等份,剪開後,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形。

②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於圓的半徑。

③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圓面積=πr×r=πr2。即:S=πr2。

十六、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

長方形周長 =(長+寬)× 2

C = πd

S = πr2

長方形面積 = 長 × 寬

C = 2πr

S =π()2

正方形周長 = 邊長 × 4

r= d÷2

S=π()2

正方形面積 = 邊長 × 邊長

r=C ÷2π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d=2r

三角形面積 = 底 × 高 ÷ 2

d=c ÷π

十七、常用數據:

常用π值

常用平方數

2π=6.28

12π=37.68

12= 1

3π=9.42

15π=47.1

22=4

4π=12.56

16π=50.24

32=9

5π=15.70

18π=56.52

42=16

6π=18.84

20π=62.8

52=25

7π=21.98

25π= 78.5

62=36

8π=25.12

32π=100.48

72=49

9π=28.26

2.25π=7.065

82=64

10π=31.4

6.25π=19.625

92=81

立體圖形【認識、表面積、體積】

一、長方體、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二、圓柱的特徵:一個側面、兩個底面、無數條高。

三、圓錐的特徵:一個側面、一個底面、一個頂點、一條高。

四、表面積:立體圖形所有面的面積的和,叫做這個立體圖形的表面積。

五、體積: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容器所能容納其它物體的體積叫做容器的容積。

六、圓柱和圓錐三種關係:

①等底等高: 體積1︰3

②等底等體積:高1︰3

③等高等體積:底面積1︰3

七、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

①圓錐體積是圓柱的1/3,

②圓柱體積是圓錐的3倍,

③圓錐體積比圓柱少2/3,

④圓柱體積比圓錐多2倍。

八、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錐1、差2、柱3、和4。

九、立體圖形公式推導:

【1】圓柱的側面展開後得到一個什麼圖形?這個圖形的各部分與圓柱有何關係?(圓柱側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圓柱的側面展開後一般得到一個長方形。

②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圓柱的高。

③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圓柱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④圓柱的側面展開後還可能得到一個正方形。

正方形的邊長=圓柱的底面周長=圓柱的高。

【2】我們在學習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時,是把圓柱轉化成以前學過的一種立體圖形(近似的)進行推導的,請你說出這種立體圖形的名稱以及它與圓柱體有關部分之間的關係?

①把圓柱分成若干等份,切開後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②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等於圓柱的高。

③因為: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所以:圓柱體積=底面積×高。即:V=Sh。

【3】請畫圖說明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找來等底等高的空圓錐和空圓柱各一隻。

②將圓錐裝滿沙子,倒入圓柱中,發現三次正好裝滿,將圓柱裡的沙子倒入圓錐中,發現三次正好倒完。

③通過實驗發現:圓錐的體積等於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圓柱的體積等於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三倍。即:V=1/3Sh。

十、立體圖形的稜長總和、表面積、體積計算公式:

名稱

計算公式

長方體稜長總和

長方體稜長總和 = (長+寬+高)× 4

長方體表面積

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長方體體積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稜長總和

正方體稜長總和=稜長×12

正方體表面積

正方體表面積=稜長×稜長×6

正方體體積

正方體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圓柱體側面積

圓柱體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圓柱體表面積

圓柱體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圓柱體體積

圓柱體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體體積

圓錐體體積=Sh

(二)圖形與變換

一、變換圖形位置的方法有平移、旋轉等,在變換位置時,每個圖形的相應頂點、線段、曲線應同步平移,旋轉相同的角度。

二、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只改變它的大小時,通常要使每個圖形的要素,如長方形的長與寬,三角形的底與高等同時按相同比例放大或縮小。

三、對稱圖形是對稱軸兩邊的圖形經對摺後能夠完全重合,而不是完全相同。

(三)圖形與位置

一、當我們處在實際生活及情景中,面對教短距離時,通常用上、下、前、後來描述具體位置。

二、當我們面對地圖、方位圖時,通常用東、西、南、北,南偏東、北偏東……來描述方向。再結合所示比例尺計算出具體距離,把方向與距離結合起來確定位置。

第三部份 統計與可能性

(一)統 計

一、我們通常都是通過打勾、畫圓、劃「正」字的方法進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二、常見的統計圖有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三種。

三、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從圖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便於比較。

四、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不但能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夠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五、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表示各部分和總數之間,以及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係。

六、中位數、眾數、平均數

名稱

意義

計算方法

中位數

一組數中間的一個數或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

中間的一個數或中間兩個數的和÷2

眾數

一組數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

出現次數最多的數

平均數

反映一組數的總體水平的數據。

平均數=總數÷份數

(二)可能性

一、

事件狀態

生活情景

數學情景

一定會發生

太陽從東方升起

從5個紅球中摸出一個紅球

一定不會發生

鴨子會講話

從5個紅球中摸出一個白球

可能發生

今天會下雨

從5個紅球,1個白球中摸出一個白球

二、在可能性相同的情況下,比賽遊戲規則是公平的。

✎本文編輯:顏老師

✎來源:網絡

✎聲明: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如有轉載,請聯繫並註明原出處。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數學班主任整理:七年級下冊數學每章網絡結構圖+知識要點填空
    數學班主任整理:七年級下冊數學每章網絡結構圖+知識要點填空升入初中後,數學知識相比小學難了不少,但就初中階段來說,七年級上下兩冊的知識並不算難,這兩冊學習的內容主要是為初二初三做鋪墊,因此,儘管這兩冊的知識不難,但a
  • 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大幾何模型歸納!建議人手一份,考試很有用
    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大幾何模型歸納!建議人手一份,考試很有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幾何這部分一定是一個關鍵,作為中考必考的題型之一,同學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其實幾何最考驗的,還是同學們的形象思維能力,不管是平面幾何還是立體幾何都是如此。
  • 人教版:初中生物重點知識全歸納!建議列印收藏,會考複習用得上
    人教版:初中生物重點知識全歸納!其實同學們如果會這樣想,那麼肯定對這門學科還不夠重視,雖然需要記憶掌握的知識點是比較的多,但是大都是有跡可循的,先記憶後理解,並結合老師上課所講述的知識要點再去學習,這樣學習效率也會提高很多。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例題講解,老師:提前預習效果好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例題講解,老師:提前預習效果好。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2課時,將要學習的是《長度單位》。今天我們就來提前預習一下本課的內容,這樣會提升老師上課時吸收知識的效率。在二年級數學上學期,我們主要是學習米和釐米這兩個長度單位。學習長度單位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長度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並且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物體的長度是用什麼單位的表示的。這個知識點很重要,幾乎每次考試都會考到。同學們在學會了長度單位後,應該要學會怎樣用尺子來量長度。我們可以用尺子來量一量課桌的長度,它的長度大約是120釐米,也就是1.2米。
  • 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期末複習單元知識匯總思維導圖
    這裡給大家按照單元整理總結了知識!第1單元 長度單位(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二年級數學上人教第2單元第3單元 角的初步認識(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二年級數學上人教第3單元第4單元 表內乘法(一)(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
  • 小升初數學數論知識匯總
    小升初數學數論知識複習匯總:   1.奇偶性問題   奇奇=偶奇×奇=奇   奇偶=奇奇×偶=偶   偶偶=偶偶×偶=偶   2.位值原則   形如:=100a+10b+c   3.數的整除特徵   4.整除性質   ①如果c|a、c|b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重點知識歸納!很全面,啃透輕鬆掌握考點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重點知識歸納!很全面,啃透輕鬆掌握考點初二物理的學習整體來說難度不會太大,因為剛接觸,肯定大部分內容都是比較基礎的,但是也千萬不能因此就放鬆警惕,這樣到了後面遇到像力學、電學這樣的難點,就只有束手無策了。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小升初銜接必備
    下面就是老師給剛上初一的同學準備的一份學習資料;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人教版的,適用於各類教材,一起來看看吧!注!由於篇幅有限,獲取列印版資料請看文末指引很多家長問可不可以給份完整清晰版的資料列印給孩子;點擊頭像關注,並私信回覆:資料,即可獲得完整word電子版資料。
  • 小升初數學數論知識匯總_小升初真題_合肥奧數網
    小升初數學數論知識複習匯總:   1.奇偶性問題   奇奇=偶奇×奇=奇   奇偶=奇奇×偶=偶   偶偶=偶偶×偶=偶   2.位值原則   形如:=100a+10b+c   3.數的整除特徵   4.整除性質   ①如果c|a、c|b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檢測試卷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內容包括: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公頃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等。其中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書的重點教學內容。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乘除法計算同步練習題,老師:試題很經典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乘除法計算同步練習題,老師:當作家庭作業。進入3月,二年級小朋友終於開始學習新學期的課程了,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是學習《數據收集與整理》,其實就是統計方面的知識。第二單元是學習《表內除法(一)》的知識。表內除法和表內乘法是相對應的。
  • 人教版小學數學說課稿《三角形的面積》
    一、說教材《三角形的面積》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六章第2課時的內容,主要是通過轉化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進而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以及應用,該教學內容是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將為後面學習梯形面積奠定了基礎,因此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 「初中數學」初中數學知識點重難點歸納推薦下載
    資源列表:【初中數學】初中數學知識點重難點歸納推薦下載1關於初中數學知識點重難點歸納素材下載2如何免費領取全套「初中數學知識點重難點歸納」下載第一步:識別下面二維碼,進入【好家長好老師】公眾號▼第二步按照操作提示領取回復以下關鍵字領取學習資料:回復「新概念」領取新概念1-4冊全套資料回復「華杯賽」領取華杯賽歷屆真題和試題精選回復「古詩」領取古詩文名家朗誦(小學至高中全套資料)回復「陳琴」領取陳琴系列百餘古詩誦讀精選回復「面談資料」領取2018西安小升初面談資料
  • 部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知識要點
    部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知識要點一、拼音梳理1.韻母8個複韻母:ai ei
  • 高中數學丨人教版必修1-5全部知識點總結,含電子版可列印!
    要知道,高考的每一道題都在綜合考查多個知識點,而高一高二因為知識儲備不足,我們對綜合問題的處理能力還沒有被真正訓練過。一輪複習不僅僅是對知識點的回顧,更是對知識點的連接,是對知識連接的學習。滿滿都是新的知識點,必須拿出學新課的專注度才行。
  • 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識——平面鏡成像(提高篇)
    此文內容是在上篇「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識——平面鏡成像」基礎上的拓展,如果沒看過上篇內容,請慎重追帖。提高篇適合對物理基礎知識比較了解,能正常完成校內作業的親們。がんばって,衝鴨!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識——平面鏡成像
  • 【暑期預習】四年級數學上冊知識要點(人教版)
    原標題:【暑期預習】四年級數學上冊知識要點(人教版) 關注後上網課、下資料、領取小學滿分題庫 2、在繪製條形統計圖時,條形圖一格表示幾,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 第八單元 數學廣角--優化 1、沏茶問題: 合理安排時間的過程:(1)明確完成一項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明確每項事情各需要多少時間;(3)合理安排工作的順序,明確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
  • 三年級上冊數學期中檢測卷(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附參考答案
    三年級上冊數學期中檢測卷(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附參考答案今天我們為三年級的同學分享三套數學期中測試卷,包含了三個版本: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同學們可以按需收藏列印練習。這幾套試卷題目都很基礎,同學們正好可以利用期中考前最後這一兩天好好地練一練,第一是幫助同學們提前了解考試範疇,第二是同學們可以根據這次練習,及時找到自己的知識漏洞,查漏補缺,有效提高期中複習效率,提高數學成績。
  • 長沙小升初數學必背基礎知識:質數
    在長沙小升初的備考過程中,數學科目需要記憶的知識雖然不多,但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裡。所以在備考數學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把基礎知識和公式準確的記憶下來。長沙奧數網編輯整理了長沙小升初階段數學必背的基礎知識,供小升初學生參考。   什麼叫質數?   質數又稱素數。
  •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測試卷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測試卷 .點擊文章左上角【智樂園教育通】 2.關注公眾號後(已經關注的直接進入公眾號),發送消息「上冊2020」或「下冊2020」、「資料」即可直接領取更多電子版資料~ 更 多 內 容 15.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期中測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