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後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包括衣食住行在內的一切生活消費都將數位化,用戶體驗成為決定服務交付質量的關鍵指標,用戶體驗不佳不但會嚴重影響企業營收,甚至成了損害企業品牌的罪魁禍首。然而部署在防火牆內部的傳統壓力測試產品,無法滿足混合環境下的複雜應用全鏈路性能測試需求,更不能從真實用戶體驗入手對真實生產環境進行「全覆蓋」式的深度性能追蹤。因此,無論是網際網路企業還是進行數位化轉型的傳統企業,都需要更加真實、全面、深度的壓力測試方法來滿足網際網路服務敏捷開發、持續交付的需求。
雲計算時代應用交付模式的變革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虛擬化和雲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用架構也變得更加離散和複雜,一個應用的成功交付不僅需要自身系統的穩健,同時也更加依賴網絡、第三方服務的質量,而這些外部的「不確定」因素讓架構變得更加「不可控」,要在這樣一種「不可控」的複雜環境中評價高並發條件下的應用性能,對應用和業務進行容量規劃,很顯然會比以往更加困難。
雲計算環境下的分布式應用交付架構
當前基於混合雲環境的應用交付架構具有如下特點:
1)用戶終端變得更加多樣:
從傳統的PC到行動裝置與智能電視終端,從原有Web頁面到H5、App與微信小程序,在跨屏時代裡用戶的選擇更多,但是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也變得更多、更複雜;
2)應用的架構變得更加複雜,關聯性強:
一個成功的服務交付前所未有的依賴於外部的網絡、CDN、第三方服務商,每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用戶體驗產生巨大的影響;
3)企業的基礎設施融合:
企業的數據中心也在向雲端遷移,其基礎設施正不斷融合,特點是通過計算、存儲和網絡的硬體基礎設施系統進行集成,實現基礎硬體設施和虛擬化的整合,以及統一管理、統一維護的能力。
考慮到雲計算的應用交付模式的複雜性,從性能測試的角度出發,要求數位化企業必須關注每一個交付鏈條上的影響因素,從而才能夠更全面準確地評估性能問題。
壓力測試的三個不同發展階段
脫胎於軟體測試的壓力測試,目前主要分為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壓測1.0:防火牆內部壓力測試
這種是沿用了20多年的傳統測試方法,其基本的實現原理是在防火牆內部產生壓力來進行壓測,即壓測的環境(包括施壓機以及被壓測系統都在防火牆以內)。如果測試的目的僅是對內網的系統硬體資源以及服務、資料庫在並發條件下的性能表現,這種模式依舊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壓測2.0:基於雲計算的壓力測試
基於雲端壓測模式將壓測機遷移到雲端,通過雲資源在防火牆外部生成規模並發,一般來講有三種方式進行「雲端施壓機」部署:
1)利用其它機房(自建、IDC數據中心)發起壓力;
2)利用雲服務商(如阿里雲、AWS等)雲主機發起壓力;
3)利用在外部合作夥伴或者分支機構的計算機作為施壓節點;
因為使用了基於防火牆外的雲端資源使用方式,壓測2.0相對上一代壓測方法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這種模式降低了壓測的成本與準備周期,提高了效率。但嚴格意義講,壓測2.0僅僅是壓測模式的「雲化」轉變。
壓測3.0:面向用戶體驗的外部壓測
由於前兩個階段並沒有從外部的真實用戶和真實應用交付架構的全局視角考慮問題,所以仍無法滿足分布式應用敏捷交付的需求。於是,壓測3.0因勢而生,這種新一代應用性能壓測解決方案從終端用戶行為與體驗的視角來審視應用性能問題,通過分布式壓測點在用戶實際的所在地域發起壓力,讓壓力產生的更加真實;面向應用交付鏈的全技術棧的性能監控與診斷,能夠從用戶到網絡、應用、第三方服務及基礎設施進行「全覆蓋」式的深度追蹤,發現影響性能的問題瓶頸。
壓測3.0使用了戴明環PDCA方法將整個壓測與優化過程化劃分為: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糾正),遵照執行順序對應用的交付質量進行管理。
雲智慧壓測寶及壓測服務
壓測寶是雲智慧基於壓測3.0方法體系推出的面向真實用戶行為與地域分布的全鏈路雲端壓力測試平臺,通過雲端伺服器產生真實分布式用戶訪問壓力,模擬來自各地域用戶接入後臺所帶來的真實流量,從而跳出了「溫室環境」的理想狀態,無限接近生產環境所面臨的各種複雜因素,測量真實的用戶體驗。通過集成雲智慧應用性能管理和監控產品,幫助實現基於真實用戶行為的壓測方案定製、壓測過程中實時定位各環節應用資源及代碼瓶頸,現場糾錯,分析應用性能肇因。
依託壓測寶以及完善的產品線,雲智慧為用戶提供了一站式壓測服務,面向雲計算時代的複雜應用提供專業性能壓測服務,幫助企業客觀評估應用性能容量,發現全鏈路性能瓶頸,對應用架構的調優及架構容量規劃提供專業諮詢服務,滿足企業靈活多變的業務需求。
快速體驗新一代壓測3.0產品:http://cloudwise.mikecrm.com/f.php?t=4eA0Tq
聲明:CSDN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