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1.0與Web2.0和Web3.0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2020-11-23 電子發燒友

Web1.0與Web2.0和Web3.0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區塊網(Delton Rh 發表於 2019-09-04 11:09:27

前言:網際網路的範式不斷迭代升級,從只有靜態網頁的web1.0到用戶直接交互的web2.0,再到用戶自主控制數據的web3.0。經過十多年的發展,web2.0的已經極大豐富。而web3.0才剛剛露出尖尖角,它以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為重要基礎,引導網際網路走向個人控制數據所有權,並實現個人隱私。但向真正走向web3.0,並非坦途,web2.0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由全世界如此眾多的聰明人不斷改進才取得今日的成就,而web3.0要成為主流採用的網絡,所需的時間也不可能短。今天進入這個領域的人們,不管是投資者、用戶、開發者、項目的開創者等,都是走在時代最前沿的人群。有耐心堅持下去,web3.0的時代一定會到來。

Web 1.0 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當時的網際網路是靜態、只讀的HTML頁面。用戶之間的互聯也相當有限。

Web2.0也被稱為讀寫網絡,開始於2004年左右,至今也仍然處於Web2.0時代。它由社交媒體網站、博客和在線社區組成,終端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實時地交互和協作。

與Web2.0相比,Web3.0更難被定義,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Web3.0時代還處於初級階段。以太坊作為Web3.0的引領者,2015年才正式發布。即使是在2019年,能有效提高終端用戶體驗感的技術仍在開發當中。

儘管如此,現在已經有一些關鍵屬性被認為是Web3.0的特徵。例如,Web3.0的目標是在無中介的讀寫網絡中提供更好的以用戶為中心的體驗。技術使得個人在預設情況下能控制數據隱私和所有權。

Web3.0 引入去中心化網際網路,使尋租第三方(藍狐筆記Lu註:尋租是指在沒有從事生產的情況下,為了壟斷社會資源或維持壟斷地位而得到壟斷利潤所從事的一種非生產性尋利活動)對用戶交互行為和價值轉移的控制力減弱。

本質上,Web3.0技術為P2P通信、支付、服務和市場提供了基礎。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在當前Web3的發展和去中心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9年Web3.0現狀

自2009年比特幣推出世界上第一個區塊鏈以來,區塊鏈技術在幾個關鍵領域都有發展。截至2019年年中,以太坊已經取得了迄今為止所有區塊鏈生態系統的最佳成果:開發人員數量最多(250,000人至350,000人)、去中心化應用程式最多(超過2,200個)和每月活躍用戶最多(約140,000人次)。

儘管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但Web3.0 APP的覆蓋範圍仍遠遠不如Web2.0。對於以太坊以及其他區塊鏈社區而言,Web3.0要成為全球標準網絡仍然是難以實現的目標。

對於以太坊區塊鏈生態系統來說,2019年最突出的技術挑戰是什麼?有哪些解決方案來推動Web3.0的用戶採用?以下是三個需要思考的方面。

提高可擴展性

挑戰

目前,缺乏可擴展性是以太坊區塊鏈面臨的最大限制之一,每當以太坊區塊鏈有更多流量時,相關成本(gas fees)和完成交易的時間都會大幅增加。這阻礙了以太坊走向主流人群的採用。截至2019年8月,以太坊主網每秒只能處理15到25個交易(tps)。

其他的區塊鏈可以達到更高的處理速度,但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比如說犧牲去中心化或犧牲網絡的安全性)。目前大多數區塊鏈仍然無法達到Web2.0或者法幣資料庫技術的水平。例如,Visa每秒能達到1,700 tps,並聲稱可以高達56,000 tps。而對於以太坊來說,近期目標是達到100,000 tps。

解決方案

儘管以太坊已經在主網上實現了一些可擴展性解決方案,但大多數解決方案要麼處於研究階段,要麼處於各種測試網的開發和測試階段。

Layer 2使線下交易成為可能。總而言之,這帶來了區塊鏈(安全性、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的好處,同時也降低了成本(減少確認時長、波動性和gas費用等)。子鏈和狀態通道是近年來在以太坊社區中開發和實施的兩個最為突出的Layer 2擴展解決方案。

(Plasma之間的競爭會促進擴展解決方案Layer 2的創新嗎?)

分片是另一種擴容解決方案,它是一種資料庫分區系統,大的資料庫被分成更小、更快、更易於管理的部分,這稱為數據分片。Web2.0 時代的分片可以非常簡單。舉個例子,基於每個用戶的地理位置,可以將與客戶相關各種的信息放置在不同的伺服器上。

然而,在區塊鏈中實現分片是一個複雜得多的過程。傳統的區塊鏈要求所有節點都攜帶區塊鏈所有的交易數據歷史記錄。雖然出塊會變慢,但交易變得更安全,並解決了重複支付的問題。

而分片則允許節點僅使用區塊鏈一部分的交易數據歷史記錄來安全地處理交易,從而加快交易速度。分片鏈預計在2020年可用於以太坊主網,其中包括Serenity(即以太坊2.0)的第1階段。但是,在第1階段的發布初期,分片鏈不一定作為擴展解決方案。

除了以太坊之外,已經有其他項目開始採用分片技術。當Zilliqa於2019年1月發布的主網是第一個採用可操作的分片區塊鏈的項目。目前,Zilliqa區塊鏈每秒可處理約2,828筆交易。(藍狐筆記註:Harmony也是基於分片的公鏈,具體可參考藍狐筆記之前的文章《Harmony聯合創始人AMA:如何理解Harmony?》《Harmony區塊鏈的分片擴展之路》)

信標鏈預計將於2019年末推出,這也標誌著以太坊主網的交易驗證方式從PoW轉變為PoS。PoW使大約90%到95%的算力用於產生哈希值(隨機數)。生成隨機數後,算力便沒有其他的用途。

從計算的角度來看,這不僅讓PoW 佷浪費,也產生了其他問題,例如對於挖礦未成功的加密貨幣礦工來說,有更高的交易驗證成本,同時能源密集型的硬體挖礦設備也造成重大的環境汙染。

幾個主要的區塊鏈項目(EOS,Tezos,Tron,Lisk等)已經採用了PoS技術。與PoW相比,PoS區塊鏈平均每秒交易數量更多。以太坊切換到PoS後可立即為以太坊區塊鏈及其上運行的Web3.0應用程式提供更大的擴展性。以太坊的PoS解決方案Casper CBC研究工作於2014年由Vlad Zamfir領導,PoS(Phase 0)和分片(Phase 1)是Serenity中不可或缺的功能。

解決數據隱私問題

挑戰

黑客攻擊和出售用戶數據的商業模式是Web2.0持續存在的數據隱私問題,但Web3.0已經顯示了它有能力提升數據安全性。儘管如此,還是出現了新的挑戰。因為存儲在公共區塊鏈上的數據可以在區塊瀏覽器上隨時被查看,所以數據不太可能像web2.0時代被中心化的實體利用進行商業活動。

然而,任何人只要知道另一個人的公共地址,就可以很容易地實時查看他的交易數據歷史和總資產價值,新的隱私問題就出現了。在傳統銀行業,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的。

公共區塊鏈能夠支持隱私交易,同時還能具有合規性。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隱私交易不是默認標準。例如,在以太坊區塊鏈上,隱私交易通常會產生比公共交易要高得多的gas fees。

解決方案

AZTEC協議是一個為金融機構開展隱私以太坊交易服務的項目。AZTEC 協議的零知識隱私協議已經在以太坊主網上線。它可以對交易進行驗證,同時通過結合同態加密和範圍證明來保持價值的加密性。同態加密對加密數字進行計算檢查,就好像它們沒有加密那樣。範圍證明確保負數(在有限域中是大正數)不能破壞雙花支付檢查。

AZTEC的標準交易成本為800,000-900,000gas 。儘管其每筆ETH交易費用(藍狐筆記註:800,000-900,000之間)仍然在平均(500,000到1,000,000gas)範圍之內,但是隨著將來對以太坊區塊鏈的更新,隱私交易將變得更加便宜。例如,如果實施EIP 1108,由AZTEC提供支持的隱私交易的gas成本可降至300,000或更低。

除了AZTEC,以太坊還有其他有競爭力的隱私交易解決方案。比如Zether,它是一個由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的完全去中心化的機密支付機制。再比如由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安永)開發的EYOps鏈公共版。

改進UX / UI

挑戰

Web2.0不僅為世界帶來了互聯互通,還極大地改善了用戶界面和用戶體驗。Web1.0的高像素化屏幕和難用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話雖如此,但是對於非技術用戶來說,Web3.0的用戶界面不像Web2.0那樣容易訪問。

使用和存儲私鑰以訪問存儲在加密貨幣錢包中的資金,對於習慣使用簡單的Web2.0密碼的人來說,是一項新的學習任務。此外,如果資金被盜或丟失,基本上沒有有效的追回方法。

即使對於那些熟悉區塊鏈技術的人來說,輸入錯誤的十六進位0x.。.錢包地址來發送資金(或者說是丟失)也是常見錯誤。Web3.0移動端體驗如何才能趕上Web3.0瀏覽器體驗,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沒有答案。這些只是終端用戶在使用Web3.0時遇到的諸多問題中的一部分。與擴容性和數據隱私問題相比,UI / UX方面的問題要多得多。

此外,判斷Web3.0應用程式是容易使用還是難以使用的標準是非常主觀的,純粹是基於每個用戶的個人意見。這使得確定被主流採用所需要的「未知因素」變得更加困難。

解決方案

目前已經有幾種有效的技術來解決Web3.0的許多UI / UX挑戰。例如,MetaMask簡化了安全存儲資金的過程(私鑰存儲於瀏覽器)並提高了可訪問性(dApp連接到MetaMask)。用戶可讀的錢包地址現在可以通過Ethereum Name Service(ENS)實現。

這不僅可以更容易記住自己接收資金的地址,還可以降低將資金髮送到錯誤0x地址的可能性(藍狐筆記註:類似於現在的支付體驗,用手機號、郵件等收付款)。

除此之外,Web3.0還缺少用戶保護功能和Web2.0的移動端可訪問性,這是在web2.0時代是很重要的體驗。即使這些改變事實上不是很大,但是許多區塊鏈和Web3.0的新用戶也不太願意改變他們已經習慣了的網際網路體驗(至少表面上是這樣)。

儘管如此,UI/ UX的不斷改進,可以使Web3.0應用程式對於非技術用戶來說變得更加容易訪問。

Web3.0的下一步是什麼?

區塊鏈技術特別是以太坊的許多現有用例都說明了Web3.0不是只停留在理論上。網際網路、全球經濟和政府尚未完全實現Web3.0的願景。儘管如此,2019年,範式已經在轉變中。隨著創新解決方案在面對上述技術挑戰時取得了重大進展,Web3.0作為Web2.0真正競爭對手的願景會一步步成為現實。
文章來源:藍狐筆記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區塊鏈是連接Web2.0與Web3.0橋梁的重要基石
    而作為信息危機的代表人物,斯諾登也為所有人敲響了信息安全的警鐘,所以,Web3.0也被稱作「後斯諾登」時代,它包含四個組件:靜態內容發布、動態消息、去信任交易和集成的用戶界面。這樣對應了Gavin Wood提出Web3.0的三個目標:應該讓每個網際網路用戶能夠去控制自己的資產、身份和數據。
  • web時代的權力演化
    而web 是world wide web(全球資訊網)的簡稱,不是縮寫,全球資訊網是基於http協議進行交互的應用網絡。也就是說,web是運行於網際網路之上的系統。進一步說,網際網路是針對的計算機(點到點),web是針對的計算機上的應用(端到端)。以前,web可以說就是通過使用瀏覽器訪問的各種資源,這是Web1.0時代。
  • Web前端和後端有什麼區別(上)
    關於Web前端與後端之間有什麼區別呢,下面有小編帶你了解一下,相信看完本文你會有新的理解。 一.定義不同 一般來說,我們把網站分為前端和後端。前端主要負責頁面展示,後端是業務邏輯的實現。
  • Web3.0與區塊鏈有什麼關係?Web3.0是下一個爆發點?
    這一運動被稱為Web 3.0,涵蓋了網際網路的方方面面,從公司所扮演的角色到個人對自己體驗的控制權。讓我們仔細看看Web 3.0是怎麼回事,以及加密技術在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可能發揮的作用。 當前的網際網路模型 在我們談論Web 3.0之前,需要了解一下之前的版本。
  • 曾經的迷茫,WEB前端是做什麼的?
    相信不少的人都有過迷惑,web前端是做什麼的?什麼時候開始有了web前端的這個概念?不知何時,不管是web前端行業的從業者,還是非從業者,都對web前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如果真要讓一個web前端開發去做美工要做的事情,這就有點趕鴨子上架,強人所難。這個比方,估計大家就有一點明白了,web前端好像不做美工做的事情,他們不做圖。對!他們不作圖!不使用PS、AI這些作圖工具(這裡說的很絕對,僅是為了區分職位劃分,實際工作中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劃分)。
  • Web前端是做什麼的?
    網際網路的演化過程中,網頁製作是Web1.0時代的產物,當網站的主要內容是靜態的時候,用戶使用網站的行為多數也只是瀏覽。自2005年網際網路進入Web2.0時代以來,出現了大量類似桌面軟體的Web應用,網站前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頁不再僅僅承載單一的文字和圖片,各種豐富的媒體使網頁內容更加生動,網頁上的軟體交互為用戶提供了更好的使用體驗,這些都是基於前端技術的。web前端的開發涉及廣泛的領域,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 Web3.0改變中心化網絡 將是網際網路先行者的最初設想
    但是,DeFi最近的一波應用突破了創新的極限,在協議之上運行協議,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包括去中心化貸款、閃電貸和流媒體支付。第二個方面是網絡的去中心化。這項名為 Web3.0的運動涵蓋了網際網路的各個方面,從公司的角色到個人對自身經驗的控制。咱們來仔細看一看 Web3.0是如何實現的,以及加密技術在網際網路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 國產開源web伺服器kangle 穩定版2.6.1
    kangle web伺服器是一款國產開源的高性能web伺服器和反向代理伺服器軟體;帶有簡單操作的web控制臺。
  • 超詳細|Web1.0到Web3.0的革命演變,IPFS/Filecoin在其中的作用
    Web使人們可以輕鬆地瀏覽內容,但它最初是一種高度專業化的工具,主要由研究人員和學生使用。不過,這很快就發生了改變。五年後(1995年),IE這類瀏覽器的出現,將Web帶給了主流受眾。網上衝浪、撥號連接,儘管那時候網頁設計太糟糕,還要花很長時間下載照片或視頻,但這就是Web 1.0。1、Web 1.0是去中心化的。
  • 幣贏共識52 AMA 回顧|Polkadot的進化之路——波卡是通往Web3.0的...
    2020年10月15日16:00,幣贏開啟主題為《Polkadot的進化之路——波卡是通往Web3.0的拐點?波卡和以太坊2.0很大的區別是,以太坊2.0中所有的分片其共識機制是一樣的,但在波卡中平行鏈及轉接橋連結的異構鏈其共識機制是可以各自不同的。Lorreta洛一:談談你們目前在波卡生態上做的布局工作吧!
  • 武漢Python Web全棧開發工程師修煉價格_web前端開發培訓哪家好...
    【課程介紹】課程以python語言為主導,進行web服務相關的全棧開發,包含後端伺服器開發,部署,監控;web前端開發,前後端不分離模板模式開發,前後端分離,單獨前端部署方案。課程涉及到的知識點有:後端:1.flask web框架框架中的 view url template的基礎模塊與功能開發sqlalchemy orm 框架migrate sql遷移框架redis 資料庫sdk(mongodb 資料庫sdk)       跨域解決等2.gunicorn 伺服器部署
  • 使用eclipse開發Java Web項目
    本篇首先給出Tomcat 8.0的安裝及驗證過程,然後在eclipse中配置已安裝成功的Tomcat伺服器,最後新建一個Java web工程,並綁定已部署的Tomcat伺服器,在工程中新建並運行JSP文件。
  • 從社區馬斯洛五種需求看web2.0應用與發展
    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類的需要從高到底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縱觀網際網路的發展歷史,網站在內容提供上,的確能夠找到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痕跡。Web1.0的發展階段:網際網路每一個新產品、新概念、新功能的普及,總是最先訴求於人們最底層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但凡火爆風靡的新網絡新事物,總是少不了「黃、賭、毒」的身影。
  • Web 3.0是什麼?
    你是普通的網際網路用戶,二狗是 Web 3.0 參與者。近期你可能聽到了看到了很多和 Web 3.0 有關的內容,你是不是像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團隊的成員一樣在思考:Web 3.0 和區塊鏈有什麼關係?從傳統意義上來說,Web3.0 是網際網路發展的新階段。
  • 如何配置web伺服器
    如何配置web伺服器?在伺服器上配置Web服務,首先需要安裝網絡環境,然後上傳web項目文件,在配置web服務時,有一些安全策略也要注意。1 啟用日誌記錄功能Web伺服器應配置日誌功能,對用戶登錄進行記錄,記錄內容包括用戶登錄使用的帳號、登錄是否成功、登錄時間以及遠程登錄時用戶使用的IP位址。
  • Web3.js基於以太坊的Javascript API
    Version : 1.0.0-beta.36Web3.js API類型eth:Etherum區塊鏈相關方法;net:節點的網絡狀態;personal:帳戶功能和發送;db:獲取/放置本地LevelDB;shh:使用Whisper的P2P消息傳遞;安裝Web3.jsnode實例化web3首先,我們檢查是否使用的dapp
  • Web前端的就業前景如何
    Web前端對網站而言,通常指前端部分,它包括網站表現層和網站結構層。所以一般來說,前端技術分為前端設計和前端開發,網絡的視覺設計主要是有前端設計負責,網站的前端代碼實現,主要是由前端開發負責。基本的有 HTML和 CSS, JavaScript/ajax,以及目前新的高級版本HTML5,CSS3,以及 SVG等等。
  • web前端需要學習什麼?初級階段都要學什麼?
    網絡看到了很多詢問貼子,web前端需要學習什麼?自學要多久?要學習哪些技術?初級階段都要學習什麼?有什麼要求……也有很多朋友在網絡上自學的,也有參加網絡教學的,或者在去一些培訓學校參加培訓Web前端的,都會關心一個「web前端需要學習什麼」?
  • web前端開發是做什麼的?零基礎該怎麼學習
    本文我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web前端開發。web前端開發是做什麼的?從狹義上講,web前端工程師主要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專業技能和工具將產品UI設計稿實現成網站產品,涵蓋用戶PC端、移動端網頁,處理視覺和交互問題。從廣義上來講,所有用戶終端產品與視覺和交互有關部分,都是web前端工程師專業領域。
  • 鳶尾花預測:如何創建機器學習Web應用程式?
    4.4, 3.4)petal_length = st.sidebar.slider('Petal length', 1.0, 6.9, 1.3)petal_width = st.sidebar.slider('Petal width', 0.1, 2.5, 0.2)data = {'sepal_length': sepal_length,'sepal_wi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