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前,據業內人士透露,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於近期再次就2020年光伏電價政策向業內徵求意見。據悉,其中提到I、II、III類資源區的電站指導電價分別設定為0.35、0.40、0.49元/千瓦時,工商業分布式補貼上限價格為0.05元/千瓦時,戶用光伏度電補貼明確為0.08元/千瓦時。
2019年,我國光伏產業開始實現由補貼推動向平價推動的轉變。儘管在政策調整下,整體光伏市場有所下滑,但受益於海外市場的增長,我國光伏產業規模穩步擴大、技術創新不斷推進、出口增速不斷提升。2020年,我國光伏市場將保持向好態勢發展。
一、中國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容量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中國光伏產業起步較晚但呈現迅速發展的勢頭。尤其是「十五」期間,我國在光伏發電技術研發工作上先後通過「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科技攻關」計劃安排,開展了晶體矽高效電池、非晶矽薄膜電池、碲化鎘和銅銦硒薄膜電池、晶矽薄膜電池以及應用系統的關鍵技術的研究,大幅度提高了光伏發電技術和產業的水平,縮短了光伏發電製造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
2010年後,在歐洲經歷光伏產業需求放緩的背景下,我國光伏產業迅速崛起,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累計光伏裝機併網容量16GW。2018年全國新增光伏併網裝機容量達到44GW,同比下降17%。累計光伏裝機併網容量超過174GW。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全年光伏發電量約為1800億千瓦時,約佔全國全年總發電量的2.6%。
2019年雖然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再次同比下降,但是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容量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2019年,我國新增光伏併網裝機容量達到30.1GW,同比下降32.0%;截至2019年底,累計光伏併網裝機量達到204.3GW,同比增長17.1%;全年光伏發電量224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3%,佔我國全年總發電量的3.1%,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中國光伏行業協會
二、光伏產業細分產品產量結構
2019年,儘管在政策調整下,我國光伏應用市場有所下滑,但受益於海外市場增長,我國光伏各環節產業規模依舊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在產業製造端各環節,截至2019年底,我國多晶矽產能達到46.2萬噸,同比增長19.4%,產量約34.2萬噸,同比增長32.0%;矽片產量134.6GW,同比增長25.7%,單晶矽片實現大逆轉,佔比超過65%;電池片產量108.6GW,同比增長27.7%,PERC單晶電池量產平均效率達22.3%;組件產量98.6GW,同比增長17.0%。
數據來源: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9年,單晶矽片企業持續擴張產能,單晶矽片龍頭企業隆基2019年單晶產能已達到35GW,天津中環單晶矽片產能也超過24GW。單晶電池和組件產品價格快速下降,體現出了更好的性價比優勢,市場需求,尤其是海外市場需求開始逐步轉向單晶。多晶矽片、電池企業在價格壓力下,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甚至開始虧現金流,部分企業減產,甚至停產。綜合以上因素影響,2019年單晶產品佔比快速提升。2019年單晶矽片市場佔比首次超過多晶,達到約65%,同比增加20個百分點;多晶矽片市場佔比由2018年的55%下降至2019年的32.5%。同時,鑄錠單晶產品在2019年內逐漸進入市場,2019年市場佔比約為2.5%。
資料來源:中國光伏行業協會
三、光伏產業出口量額實現「雙升」
另外,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消息,2019年,我國光伏產業出口表現亮眼,實現出口額、出口量「雙升」。光伏產業出口額超過200億美元,創下「雙反」以來的新高。這其中,組件出口增長最為突出,出口量超過65GW,出口額為173.1億美元,超過2018年全年光伏產品出口總額。
具體來看,在海外市場的拉動下,2019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額約207.8億美元,同比增長29%,「雙反」以來首次超過200億美元。其中,矽片出口額為20億美元,出口量51.8億片(約27.3GW),單晶矽片出口量約佔70%;電池片出口額為14.7億美元,出口量約10.4GW;組件出口額為173.1億美元,出口量約66.6GW。矽片、電池片、組件出口量均超過2018年,創歷史新高。多晶矽進口方面,雖然國內多晶矽供應大幅提升,但隨著國內矽片產能的持續擴大,對海外多晶矽的需求量仍未減弱。2019年,我國太陽能級多晶矽進口量約為14.1萬噸,同比增長12.8%,進口額約為11.7億美元;多晶矽進口單價約為8.3美元/Kg,同比下降38.9%。
資料來源:中國光伏行業協會
四、2020年光伏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根據中國光伏產業協會,2020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2020年產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落後產能加速淘汰。隨著高效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以及產品價格的進一步下降,部分中小企業受制於資金限制,無力進行改造升級,在價格壓力下,老產線加速淘汰;同時,隨著單晶市場需求的大幅提升,多晶產品價格的大幅下降,以多晶產品為單一或主流產品的企業產能利用率將持續走低。另一方面,頭部企業加速擴張。2020年,矽片端隆基、中環、晶科產能目標分別提升至65GW、50GW以及20GW以上,其中隆基年產能增幅達30GW;電池端通威、愛旭的產能目標分別提升至30-40GW和22GW,其中通威年產能增幅近18GW;組件端隆基、晶科產能目標分別提升至22GW以上,年產能增幅分別高達6-7GW。頭部企業產能的持續擴張在增大其市場供應量的同時將進一步擠壓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二)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
2020年是我國光伏發電由補貼依賴進入平價的關鍵一年。對於光伏發電項目的管理模式仍將採用平價項目優先、對需要國家補貼的項目實施競價的管理模式。因為是有國家補貼的最後一年,企業項目建設積極性會明顯提高,還有可能出現搶裝。我們預計2020年競價項目規模可達到20-25GW、戶用市場5-7GW,加上未完成的2019年項目、特高壓、示範項目等,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5GW。雖然正在受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2019年未建成的競價項目無法正常施工、2020年競價項目的前期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但疫情有效控制後,光伏市場將有序恢復,並正常開展各項工作。2020年光伏發電最大的挑戰將是消納空間和棄光率。在消納空間有限的部分地區為完成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2020年棄光率低於5%的目標,新增光伏發電項目的審批、併網將不順利,也會出現與風電競爭消納空間的情況。總體來看,2020年光伏市場將恢復增長,以國家補貼項目為主,有條件的地區逐步開展平價項目,為全面進入平價時代做準備。
(三)製造端盈利水平進一步合理
多晶矽環節,主要企業在2020年均沒有擴產計劃,落後產能在價格壓力下也將逐步出清,海外多晶矽產能可能也會因為盈利壓力而停產,預計2020年多晶矽環節整體供需格局將會趨於緊張。隨著疫情影響的逐步消散,價格有望企穩回升,盈利能力將會逐步提升;矽片環節,隨著2020年大量單晶矽片產能的持續釋放,供應緊張的局面將會得到緩解,價格也將逐步下調,企業盈利能力將相對趨於合理;電池片環節,2020年PERC產能持續擴張,落後產能也會加速出清,疊加矽片價格的降價,電池環節的盈利能力保持穩定;組件環節,由於開工靈活性較高,在2020年強勁的市場需求下,組件環節盈利能力有望繼續向上修復。
(四)技術進步進一步加速
目前光伏發電即將脫離對補貼的依賴,由於光伏平價目標壓力巨大,迫使光伏製造企業加速降低光伏度電成本,新技術的應用步伐不斷加快,甚至將呈現超預期的發展態勢。以210mm尺寸為例,中環股份在2019年8月16日推出210mm「夸父」系列超大矽片以後,短短半年時間,愛旭科技在義烏的5GW210mm電池片已經量產,設備企業捷佳偉創、晶盛機電、寧夏小牛紛紛宣布了210設備進展,天合光能、東方日升等組件企業也發布了應用210mm矽片的組件產品。此外,異質結電池、TOPCon電池等高效電池技術的擴產化步伐也在穩步推進。預計2020年,產業化生產的P型PERC單晶和N型TOPCon單晶電池轉換效率均將分別達到22.7%和23.3%,主流組件產品功率將達到325W以上;PERC電池技術仍將是電池市場的主導,但TOPCon電池產量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半片和9BB技術由於提效明顯,良率也已成熟,市場佔比將會快速提升;疊瓦受限於技術成熟度,長期可靠性也待驗證,因此增長趨緩。
(五)光伏應用進一步多樣化
基於光資源的廣泛分布和光伏發電的應用靈活性特點,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在應用場景上與不同行業相結合的跨界融合趨勢愈發凸顯,水光互補、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應用模式不斷推廣。預計2020年及未來,隨著光伏發電在各領域應用的逐步深入,以下幾個領域的關注度也將逐步提高。一是光伏+制氫。光伏+制氫,實現了清潔能源生產清潔能源,能有效解決光伏發電消納問題,實現兩種新能源之間的有效應用。隨著光伏發電和電解水制氫技術的不斷發展,光伏+制氫將成為我國能源安全和能源結構調整的新選擇。二是光伏+5G通信。據規劃,隨著5G技術的應用普及,國內至少有1438萬個基站需要新建或改造,同時,按照各運營商5G規模和數量計算能耗總量,5G基站全網功耗將是4G的4.62倍。光伏發電系統能夠有效降低電力基礎設施投資,在5G領域的應用發展潛力巨大。三是光伏+新能源汽車。截止2019年底,我國純電動車保有量達310萬輛,隨著光伏充電站/樁建設業務逐漸擴大,光伏+新能源汽車應用模式將逐漸普及。四是光伏+建築。隨著近零能耗、零能耗等更高節能水平綠色建築逐步應用和普及,以高效、智能化的光伏發電系統作為建築能源形式的「光電建築」,將成為越來越多光伏企業差異化發展的契機。
(六)出口市場進一步分散
隨著光伏產品價格的下降,光伏發電成本不斷降低,光伏發電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得到廣泛應用。從海外市場裝機看,新增裝機超過GW的市場逐年增加,有分析機構預測2019年全球GW級市場超過16個,相比2018年增長5個,新晉市場包括復甦的歐洲國家西班牙和新興市場越南、烏克蘭、阿聯、中國臺灣等。相應地,2019年組件出口量超過1GW的國家和地區15個,較2018年增加4個,前十市場佔比為70.4%,且佔比趨於均勻,不依賴於個別組件出口市場。根據IHS,預計2020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將達到142GW,超過1GW的國家達到43個左右。巴西正在不斷推進屋頂光伏系統的安裝進程,並且正在考慮取消對裝機規模5MW以下光伏系統的徵稅,優越的條件將會吸引全球各大企業的競相投資。常年受到缺電問題困擾的巴基斯坦在經過2019年的不斷嘗試後也開始進行光伏項目招標,且希望中國企業能夠適時進入巴基斯坦建廠或投資。隨著東南亞、拉丁美洲、中東等地區國家積極推進光伏項目,光伏市場參與者不斷湧入,全球光伏市場增長不再依賴於美國、日本、印度等單一市場,將向多元化發展。在海外市場的拉動下,出口市場也將進一步呈分散趨勢。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