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觀星始於去年五月份在雲南的時候,那時候參加大理雲龍縣的一個自然觀察節,活動中的小夥伴有觀星愛好者,就這樣被帶著入門。而工作在上海城區,光汙染較為嚴重,所以特別珍惜每次能回家或者在郊區看星星的時候,下面就分享下這次春節在家(坐標江西上饒北緯28°左右)的幾天觀星收穫吧。
因為第一次介紹,簡單理下觀星,當然不是「觀今夜天象,知天下大事」,那就屬於佔星術了,沒啥依據的事情,也不屬於現代天文學範疇。這裡的觀星,就和觀花、觀鳥一樣,就欣賞而言,可以是對其形態本身、運行規律或者是遙遠的故事傳說。
而和觀花、觀鳥又不同的是,觀星的對象距離我們太過遙遠(想像地球被黑幕包裹,上面透著好多點),小時候可能對身邊的花草有過些印象,但是對星星,在我的記憶裡特別模糊,只有夏季晚上睡後院看流星的記憶了,星星太多了,而且都一樣,只是一個個亮點,我會留意太陽月亮的東升西落,而此前對星星並沒有留意到它還能有什麼變化。
實際上,天上的星星也一直在運動(相對來說)。由於地球的自轉是自西向東,所以我們從地面觀察到的太陽月球以及星星都是東升西落的,而由於地球的公轉也是自西向東,加上地球是歪著的,所以有了四季,對觀星的影響在於每晚在同一個時間點,星星都會向西方移動一度左右(360度/365天),所以我今天在地球某一點某一時面向某一面看到的星圖分布,和我去年這時候看到的基本是一樣的。
為什麼說基本是一樣的尼,除了我們因計時的需要(一年並不按實際公轉365.24計算)。還有像太陽系也在繞著銀河運動、所見的星星也在移動,當然這不影響我們預測天象,畢竟作為人的一生才這麼短,現在所見的運行規律夠我用到老了,這也是喜歡這個觀星的原因之一吧。
有點扯遠,回到觀星話題,以前觀星總想到天文望遠鏡啥的,不過入門的話裸眼看就足夠了,或者用觀鳥用的雙筒望遠鏡也可以輔助看,如果需要記錄的話可以用相機加三角架幾秒的曝光就可以記錄,當然有些手機也有這樣的功能可以記錄,方便後期學習用,我這裡就以在家門口拍的幾張星圖進行說明。
下面幾張圖都是面向南方拍的,時間在晚上1.30晚上九點至十點左右,曝光時間10秒左右(好些沒對焦好,將就下了),後期進行了連線(包括了現代西方的星座劃分以及中國古代的星宿劃分),其中綠色為星名,黃色為星宿或星官(中國古代的星宿劃分),紅色為星座(現代星座,不過現在已經是指那一片區域,而不是連線狀),都放兩張,前後對比。
先認識下冬季最顯眼的星座,獵戶座,是一個拿著木棒和盾牌的獵戶形象,腰間還別了一把劍,也就是伐的位置。獵戶座可以說是很多觀星愛好者非常喜歡的一個星座了,好辨識,故事也很有意思,我喜歡的一個是關於它和蠍子的恩怨,大概意思就獵人奧利安得罪了天后赫拉,赫拉派出了蠍子在他必經之路埋伏,奧利安被毒蠍子襲擊被蟄身亡。後來他兩個都被天神給升到天上成了星座,一個是天蠍座,另外一個便是獵戶座,不過因為前世結了愁,到了天上也是相隔了半天,一個升起另外一個就降落,兩不相見。這個故事來源於古希臘羅馬神話(因為現代星座劃分系統源自西方,許多星座都有來自古希臘羅馬神話的故事)。而這兩個星座所對應的星宿在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傳說,不過為兩兄弟之爭,成了天蠍座一部分商宿以及獵戶座主體部分參宿的故事,杜普用「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來表別離。
獵戶座的主體部分參宿(後面就直接說星宿或星官了)由七顆亮星組成(可見圖三),其左上角的參宿四(全天亮度排名第十)和右下角的參宿七(全天亮度排名第七)都是全天排名前十的亮星(指除太陽以外的恆星),中間三顆等距排列的從左到右分別為參宿一、參宿二和參宿三,參宿之名的「參」便是與「叄」想通,指的就是這三顆星,因為剛好在除夕夜高掛中南天,在民間有「三星高照,新年到」的說法,象徵著福壽祿(當然真正的福壽祿三星並不指這三星)。而通過參宿,我們可以找到其它顯眼的星星。
從參宿三星(獵戶的腰帶)參宿一至參宿三方向延伸,我們看到的第一顆亮星為畢宿五(全天亮度排名第十四),所在星宿為畢宿,是個Y的形態,畢古時候就是指捕獵小動物的工具,形態大概就是Y,我理解就是個帶把的網兜。這個方向在延伸過去為昴宿,也被稱作昴星團,裡面包含了一群由引力作用聚集在一起的恆星,在西方稱作它為七姊妹,我們民間也有類似附會上的故事,就是七仙女與董永的故事,因為一般人只能看到6顆星,看不到的那顆星就是下凡的七仙女。然而不知道是因為這邊大氣影響還是我近視,只能看到一團模糊的雲霧,後來我通過望遠鏡倒是能清楚看到裡面好些星星。昴,在古時候便有聚集的意思,日企車斯巴魯在日語裡便是昴(すばる),標誌就是六顆星星。
畢宿、昴宿所在便是金牛座的涵蓋區域了,不過感覺連起來不是很像,畢宿為其頭部,正對著獵戶的,可以想像成獵戶在迎擊金牛(在古希臘羅馬神話裡金牛座是眾神之王宙斯的化身之一)
圖一中還有個很象形的星座,天兔座,可以理解為是獵戶的獵物,就在獵戶正下方,天兔座沒有很顯眼的亮星,包含了廁、軍井、屏等星官(中國星宿系統的一個分類單元,可由多棵星組,可以理解為一個星宿包括了幾個星官,比如上述這幾個星官都歸屬於參宿,星官的命名一般以地上的事物命名,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這也是星佔基礎,天上星官出現異常,對應地上事物變化),因為是兩種劃分體系,在圖二中進行解釋。
圖二表示獵戶座下面(以南方向)的幾個星座及星官,可以和圖一對比看,比如圖一出現的天兔座,這裡以中國古代星宿的方式表示,比如兔子的兩個耳朵大概就是軍井(軍營種的水井)幾星,下面還有廁、屏(廁所前的屏障),當然在下面還有一顆屎星,上面並沒有標明。
從天兔座在往下(南)看,有個不起眼的天鴿座,也沒啥亮星,我只標註了丈人一。要看到亮星還得往下再看,有一顆孤獨的亮星,老人星(在星座系統裡屬於船底座),老人星也就是星佔裡所說的壽星(不同於民間所說的參宿三星福壽祿),不過從圖中也可以看到出,其和地平線夾角很小,在北方高緯度地區是看不到的,但是它的亮度僅次於天狼星,為全天第二亮(這裡的亮度都是指太陽以外的恆星相對亮度,前後文章出現同理)。
而在天兔座的左邊(冬邊)為大犬座,它是神話故事裡獵人奧裡翁(獵戶座)的獵犬,星座連線也是很像的,而且很好定位到,因為它有個全天最亮的天狼星。要找天狼星的位置,我們也可以通過參宿,從參宿三往參宿一方向延伸便可以看到(具體見圖三)。
圖三主要想表示冬季大三角,和春季大三角、夏季大三角和秋季四邊形構成了每個季節獨特的夜空符號,是由參宿四、天狼星、南河三(全天亮度排名分別第十、第一、第八)構成的等邊三角形。在城區也是很容易見到的,不過從圖也可以看出,參宿七比參宿四要亮些,但是根據拜耳命名法(類似植物命名裡的雙名法,由星座名+希臘字母,比如α,β,γ、δ,一般按照可見亮度排名),參宿四卻是獵戶座α,參宿七是獵戶座β;大多數情況還是符合的,比如天狼星為大犬座α,南河三為小犬座α星。
圖三中參宿也單獨進行了星宿(星官)連線,和圖一的獵戶座的星座連線進行區別。在參宿二(參宿三星中間那顆)垂直向下,可以看到還有三顆更暗淡的小星排成一列,名伐,是參星的附座,所以參星也稱作參伐。聽名字也感覺很霸氣,從星座上看,它是獵戶座的腰間佩劍;而從天文觀測中,在伐的方向上也找到了很多璀璨星雲。而從中國古代星宿系統看,四星作足,三星作腰,觜宿為首,伐為尾,整個老虎形象(參宿在分類中歸屬於西方七宿,對應的動物是老虎,所謂左青龍右白虎,這裡的左右是根據觀星者朝南而定的,而顏色源於五行,西方對應白色)。
圖三左下大犬座(配合圖二對比)位置,有一個由九顆星組成弧矢星官,像一把搭好箭的彎弓,從箭的方向過去不遠就是天狼星(右上,以弧矢看為西北方向),「會挽彎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可能說的就是這個(因為天狼星在南方天,如果從人的角度應該向南望)。從古人對星星的命名的設置規律,因為天狼星一般指西北蠻夷等外敵,設置弧矢便是為了克制它,這點在白虎右腳(參宿七)扣了口玉井是一樣。
在上面三張圖中分別說明了以參宿為中心右(西)、左(東)、下(南)的星座或星宿/星官,第四張圖將展示其上(北)的一些星星,先介紹圖三也出現過的南河三,同樣也可以通過參宿去定位,從參宿五往參宿四方向延生,便可以找到南河三,其所在星座為小犬座,所在星官為南河。有了南河怎麼會少了北河,從參宿三往參宿四方向延伸,可以看到兩顆亮度相同的星星,分別為北河三和北河二(都是夜空亮度排的上號的,分別全天亮度為第十七、第二十三),星官名為北河,我以前還以為南河北河指銀河兩岸,然而並不是,原來中間穿過的黃道線,設置這兩個星官是為了監督日月星辰運行的,古人真是考慮周到…
而在參宿和北河之間還有個井宿(南方七宿之首,得名於其星官連線為井字),有顆較亮的星井宿三(全天亮度排名第四十三),位置在參宿四和北河三中間。北河和井宿大體便組成了西方星座系統裡的雙子座,北河兩星在西方(主要來自古希臘神話)便是指一對孿生兄弟,星圖上顯示這是他們的頭部,身體往井宿方向。
圖四參宿往上(北)再看去(比較費頸椎,仰望狀),可見5顆星組成五邊形,裡面有幾顆星都能在亮星榜上排上號,最亮的那顆叫五車二(全天排名第六),其它的還有五車五(全天排名第二十七),五車三(全天排名四十一),也算是一個熱鬧的地方了,中國古人在這裡設置的星官名為五車(理解五輛車好了,屬於西方七宿中的畢宿),其大部分歸屬於現代的御夫座,只是其中的五車五成了金牛座的一個角,也是這兩個星座的邊界,英文名便是「疆界」之意。
到這裡南天冬天可見的大部分亮星便分享完畢了,我們再往北方看去,代表春季的反寫問號已經高高升起了,即將接替參宿七星統治南天(古代觀星所說都面南而立,大概是北天有很大部分是恆顯圈,變化不大)
剛好在家北天有許多房子遮擋,不是很方便,順手在屋子從窗外拍了兩張,先看下反寫問號(也可以說是鐮刀)吧,這個反問號部分屬於中國古時的軒轅星官(屬南方七宿中的星宿,稱作軒轅十七星,其中有一顆叫做御女),反問號最下面是最亮軒轅十四(全天亮度排名二十一,雖然亮度並不算突出,但是它剛好處在黃道線上,而被中外古人所重視)。反問號也是星座中獅子座的一部分,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獅子座是赫拉克勒斯殺死的食人獅被扔到了天上變成的(赫拉克勒斯是宙斯和凡人的私生子,被天后赫拉所怨恨,殺死食人獅便是赫拉通過麥錫尼國王排給他的十二項任務之一)。獅子座的尾部也有顆亮星就是組成春季大三角之一的五帝座一(貌似亮度在五十名之外),其它幾顆分別是室女座的角宿一和牧夫座的大角星,再等到後半夜,也是看到的。
面向北天的第二張則是非常熟悉的北鬥七星,所謂「鬥轉星移」,把畫面對著北極點方向曝光幾小時,就可以得到同心圓的星軌圖了。中國古人在這個區域構建了三垣(垣意為城牆),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構成了中國的一個星官體系,以北級星為中心為建立了一個紫薇垣,大概區域為仙后座(連星成W狀,在北鬥等距正對面)和北鬥七星之間是古黃河流域所見恆顯圈(其中的恆星常年可見)。
其中和我之前常識不一樣的是,北極星並不是固定的點,也不是很亮的星。只是地球自轉軸延伸到天幕的一個點(在南半球的人是不是有個南極星),現在的北極星落在的亮星叫勾陳一(全天亮度排名第四十八),比很多星星都暗,在城區我根本看不到北極星以及北鬥七星,不過在一萬多年後,織女星(全天亮度排名第五)會成為北極星,那就亮多了,為什麼北極星會變,這得說到因地球進動產生的歲差(類比轉的慢的陀螺,不僅繞著軸線轉,其軸線本身也在繞著轉圈),大概二萬六年一個輪迴。
所以一般來說,並不能直接就找到北極星位置,一般都通過其它星組確定。比如北鬥七星,由天璇到天樞方向,延長大概五倍距離便可以找到北極星(勾陳一)。北鬥七星為大熊座的一部分,一個尾巴,而北極星(勾陳一,也能和其它星連成小鬥)為小熊座。在希臘神話故事中月亮女神侍女卡麗斯託和宙斯生了個男孩,而被赫拉(宙斯妻子,其實是姐弟關係)報復,卡麗斯託變成了大熊,而她兒子被宙斯變成小熊,並將它們都升到天上成為星座。但是就這樣還沒被放過,赫拉讓這兩星座一直繞著北天極旋轉(雖然其它星座也都是繞北天極旋轉),而且不能落到海平面下休息(不在恆顯圈裡的星座,一年總有好幾月是看不到的)。
第一次分享星空就先到這吧,感覺想好多想解釋清楚(貌似太多了),當然最重要的是好玩啊,抬頭又可以多一個樂趣了嘻嘻嘻
資料參考書籍:《星空中國-中國古代星宿解密》
使用觀星軟體:star wal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