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鳥科(Trochilidae)共有1科2亞科104屬355種。因飛行時兩翅振動發出嗡嗡聲酷似蜜蜂而得名。體型小,體被鱗狀羽,色彩鮮豔,並閃耀彩虹色或金屬光澤,雄鳥更為鮮豔;嘴細長而直,有的下曲,個別種類向上彎曲;舌伸縮自如;翅形狹長;尾尖,叉形或球拍形;腳短,趾細小而弱。
飛翔時兩翅急速拍動,快速有力而持久;頻率可達每秒50次以上。善於持久地在花叢中徘徊「停飛」,有時還能倒飛。與雨燕有較近的親緣關係。蜂鳥和其他鳥類一樣,沒有發達的嗅覺系統,而主要依賴視覺。蜂鳥約90%的食物來自花蜜,其餘為節肢動物,包括蒼蠅、黃蜂、蜘蛛、甲蟲和螞蟻。它們薄而長的鳥喙很適合汲取花蜜。 分布於拉丁美洲,北至北美洲南部,並沿太平洋東岸達阿拉斯加。
形態特徵 蜂鳥的羽毛一般為藍色或綠色,下體較淡,有的雄鳥具有羽冠或修長的尾羽。雄鳥中,絕大多數為藍綠色,也有的為紫色、紅色或黃色。雌鳥體羽較為暗淡。蜂鳥科有兩個亞科,隱蜂鳥亞科和蜂鳥亞科。
隱蜂鳥一般呈褐色、灰色和紅色,無虹彩色澤。蜂鳥亞科有呈紅、橙、藍、綠金屬光澤的虹彩羽毛。虹彩主要集中於雄鳥的頭部、上體和下體。一些雄鳥還有如鮮明喉斑、羽冠、細長尾羽等靚麗羽飾。
最小的紅隱蜂鳥(Phaethornis ruber)和吸蜜蜂鳥(Mellisuga helenae)體重不足2克,最大的巨蜂鳥(Patagona gigas)重19-21克;其餘蜂鳥大多重量在2.5-6.5克,體長在6-12釐米之間。
蜂鳥有各式各樣的喙部形態,不同長度和形狀的鳥喙通常是識別其食用不同花卉的良好指標。蜂鳥有可伸展的分叉舌頭,便於吸食花蜜。蜂鳥是典型的小腳鳥類,它們不能在地面行走,在棲木上變換位置也是通過飛行而不是行走。
蜂鳥的許多骨骼和飛行肌都已適應空中懸停和高速機動的飛行。它們是唯一一種能真正懸停和前後飛行的鳥類。蜂鳥飛行中發出的「嗡嗡」聲,是由改良的外側初級飛羽產生的,而蜂鳥的英文名稱「Humming bird」也源自它們「嗡嗡嗡」的聲音。
蜂鳥具有性二型的特點,雌鳥一般比雄鳥大,雄鳥通常有更多的羽色和羽飾;雌鳥的隱蔽色很可能比雄鳥多,所以雌鳥不易在孵卵和育雛期將天敵引至鳥巢。亞成鳥的羽毛類似雌鳥。
棲息環境 蜂鳥可在各種陸生生境中覓食和築巢。主要的棲地選擇是有量產花蜜的花卉,滿足這一條件的棲地包括乾旱的灌木叢林、沙漠綠洲、沿海低地、熱帶雨林、新北界松林和高山苔原。蜂鳥的居地海拔差異巨大,從高達4876米的安第斯山脈一直到低於海平面的內陸沙漠。由於鳥類飼養和種植園的興起,蜂鳥有時也出現在城市和有天然食物來源的郊區。
種群現狀 由於蜂鳥的羽毛十分華麗,在19世紀的時候,歐美婦女常用蜂鳥的羽毛作為帽飾,還有商人收購蜂鳥皮,對蜂鳥的生存造成很大威脅。在現代社會中,隨著森林的砍伐、耕作的發展,蜂鳥賴以生存的棲息地被人類逐漸破壞,有的蜂鳥也面臨滅絕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