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矽作為光伏產品製造的基礎原材料,其有著產能投資金額大、技術工藝複雜、投產周期長等特點,且具備較高的進入壁壘以及行業附加值較高。近年來,國內多晶矽成本逐漸走低,特別是電價成本,這也導致了多晶矽領軍企業便紛紛湧向了低電價區域,例如新疆、四川和內蒙古等地。
從多晶矽行業發展歷程來看,我國在早期時多晶矽發展處於技術低下且成本高的階段,但隨著國家經貿委的支持以及太陽能級多晶矽市場的需求,我國多晶矽行業迅速擴大;到如今,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頂尖的多晶矽製造國。
中國多晶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全球多晶矽產量迅速上升
多晶矽作為光伏產品製造的基礎原材料,由於光伏市場近年來的需求急速增大,從而導致全球多晶矽產量也隨之爆發。2013年以來,全球多晶矽產量穩步提升。2019年,全球多晶矽產量受光伏市場的需求影響,產量為50.8萬噸,同比上升13.9%。
——中國多晶矽市場佔有率逐年攀升
我國多晶矽產業2005年以來在政策推動下起步,一路歷經產能過剩、淘汰兼併,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部分先進企業的生產成本已達全球領先水平,產品質量多數在太陽能級一級品水平。據中國光伏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我國多晶矽產量持續增長,2019年,全國多晶矽產能超過萬噸的企業有10家,產能利用率保持在較高水平,產量超過34萬噸。
2013年以來,我國光伏行業發展迅速,受此影響,光伏上遊材料需求量快速增長,從而帶來整體產量提升迅速。從多晶矽產量市場佔有率來看,我國多晶體矽行業發展迅速,在全球市場份額穩步提升,2013年,我國多晶矽產量僅佔全球多晶矽產量的34.4%,到2019年,提升至67.3%
國內多晶矽產能將在未來幾年呈現爆發增長
截止到2019年12月底,國內多晶矽企業名義產能超過萬噸級別的有保利協鑫8.5萬噸,永祥股份8萬噸,新特能源7.2萬噸,新疆大全7萬噸,東方希望4萬噸,亞洲矽業2萬噸,鄂爾多斯1.2萬噸和內蒙東立1.2萬噸;八家產能共計39.1萬噸/年,約佔國內總產能的86.5%,頭部企業的市佔率在穩步提升。預期到2020年年底,國內多晶矽產能將達到將達到48.53萬噸/年。
此外,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方面表示,多晶矽領域已經形成了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保利協鑫、新特能源、東方希望等大企業主導市場的競爭格局,這5家企業的有效產能均在7萬噸/年~8萬噸/年,產能佔比達到80%。在2019年底和2020年年初,不少企業宣稱計劃在2020年或者未來幾年內進行擴產。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