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到底能不能養貓?淺談弓形蟲感染

2021-01-15 快科技

「你有病」,通常是一句罵人話,不可以跟朋友說,不可以跟家人說。除了醫生以外,最好誰也別用這個句子。

不過,以後的情況,可能會發生改變。7月25號,《英國皇家學會會刊》生物科學板塊,刊登了一篇論文,文中提到,被弓形蟲感染的人,更有可能創業,而弓形蟲感染率較高的國家,創業熱情也相應增高。

果真如此的話,跟領導說一句,「你被弓形蟲感染了吧」,倒沒有什麼不妥。

問題在於,弓形蟲是怎麼入侵我們的大腦、改變我們的想法的呢?

不受重視的初遇

如果弓形蟲可以接受採訪的話,它一定會很委屈地說:「我早就做過自我介紹了,是你們不重視。」

1908年,法國學者Nicolle和Manceaux在非洲研究野生動物時,在剛地梳趾鼠(Ctenodactylus gundi)身上,發現了一種弓形的微生物。

一開始,他們以為這是一種利什曼蟲,好在很快他們便意識到,自己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生物。於是,用剛地(gondii)和弓形(toxo)兩個詞根,組成了一個新詞——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

不過,也就止步於此了。

1908年是什麼年代啊?在那之前,北裡柴三郎正致力於提純破傷風桿菌,在那一年,微生物學雙壁之一羅伯特·科赫開始環球旅行,了解各國同行的研究,兩年後,伍連德臨危受命,奔赴東北,應對鼠疫疫情。全世界都把目光放在了烈性傳染病身上,誰會在意弓形蟲這種人畜無害的小傢伙呢?

當然,好和壞都是難以偽裝的。1938年,紐約市幼兒醫院遇到一名奇怪的患者。患者的特殊性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她是一名嬰兒,才出生三天;其次,她出現了嚴重的抽搐,提示腦內損傷;最後,病理學家在對她做檢查時發現,她的眼底存在損傷。

換句話說,有什麼東西,跑到她的腦子裡,引起了她的症狀,而且,這種東西,極有可能是從娘胎裡帶來的。

這便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例先天性弓形蟲病。

起於貓,止於貓

時間走到1941年,Sabin等學者遇到一名因腦炎而去世的兒童,隨後,從這位名字縮寫為RH的兒童腦內,分離出弓形蟲,證明弓形蟲可以通過後天途徑感染人,而RH弓形蟲,也成為一種標準株,至今仍在實驗室內做貢獻。

要說人類有什麼優點的話,大概就是有「主觀能動性」。我們會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某一事物。在發現了弓形蟲與疾病的關聯之後,全世界的學者都不敢也不肯等閒視之了。其發病機制和傳播方式,很快就被搞清。

弓形蟲的一生,可以分為五個階段,而其生活核心,則是貓。

弓形蟲包囊被貓吞食後,可以在貓的小腸上皮細胞內發育,經三到七天不等,形成裂殖體,裂殖體又可以形成配子體,配子體有雌雄之分,在結合後,形成卵囊,進入貓的糞便中,隨貓的排洩逃到自然環境裡。自然環境裡的卵囊,經過二到四天的發育,便具備了感染性。其他生物,豬、牛、羊、老鼠、人類等,倘若不慎接觸卵囊,卵囊便可以乘勢進入腸道,形成滋養體。滋養體就是前面提到的弓形形態,包括速殖子和緩殖子兩種。

速殖子可以入侵免疫細胞,如單核巨噬細胞,寄居在單核巨噬細胞內,隨其遊走,擴散至寄主全身。如果運氣好,進入心臟、肝臟、肌肉,速殖子可以在寄生的細胞死亡後逸出,繼續入侵鄰近的細胞,引起急性感染,導致組織炎症和水腫;如果運氣較差,不小心進入腦和眼,速殖子的繁殖速度會下降,轉化成緩殖子。

緩殖子,顧名思義,生長、分裂的速度,沒速殖子那麼快,抵抗力也沒有速殖子那麼強。不過,緩殖子可以形成囊狀物質,把自己包裹起來,對抗宿主的免疫系統。與此同時,包囊會因緩殖子的增殖而變大,擠壓器官,引起弓形蟲慢性感染。

入侵腦細胞

雖然貓是弓形蟲唯一的終宿主,貓的小腸上皮是弓形蟲唯一可以進行有性生殖的地方,但是,多數人弓形蟲感染,與貓無關——哪那麼巧剛好碰到正在排卵囊的貓呢?世界上幾次弓形蟲爆發,都與被汙染的食物和水源有關,歷次調查也表明,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弓形蟲感染率都和衛生狀況有聯繫,衛生越差的地方,感染率越高。

玩過《瘟疫公司》的朋友,肯定知道,想通過一種微生物毀滅世界,前期一定不要急於加毒力,應該先把傳播能力點滿。像天花那樣,因為症狀劇烈,很容易被人類針對;弓形蟲,恰是佔了毒力弱的便宜。據估計,全球大概有30%~50%的人感染弓形蟲,其中絕大多數,屬於隱性感染,沒有什麼症狀。只有孕婦、腫瘤患者、器官移植者和愛滋病患者,需要特別注意。對於孕婦,弓形蟲早期感染可引起流產、早產、畸胎或死胎,後面三種人,免疫力比常人低下,可能會出現急性感染,引起弓形蟲腦炎乃至死亡。

不過,弓形蟲好像一直惦記著不受重視的事,總想著搞個大新聞。

2000年,Berdoy等學者發現,感染了弓形蟲的老鼠,不再害怕貓尿。老鼠怕貓,這幾乎是常識,而貓又是弓形蟲唯一的終宿主,老鼠對貓的懼怕,不利於弓形蟲的傳播。那麼,感染的老鼠不再怕貓,會不會是弓形蟲為了自身利益操縱的呢?

一石激起千層浪,弓形蟲很快成為了21世紀科研界的寵兒。

先是有學者發現,弓形蟲可以將多種信號轉導分子注入到宿主細胞內,在多個方面幹擾宿主細胞的基因表達。隨後,有學者發現,弓形蟲可以感染宿主的多巴胺分泌。

多巴胺是什麼?是重要的神經遞質,是愉悅的源頭,幾乎可以說是人類前進的終極動力。

更要命的是,一方面,感染弓形蟲的海獺被大白鯊殺死的概率,是未感染者的三倍,這說明,弓形蟲可以影響高等動物的大腦;另一方面,這種影響似乎隨感染的增加而加重。先前有學者認為,弓形蟲引起的行為改變,或許跟急性感染有關,但是,急性感染應該隨著時間的流逝減弱才對啊……

曲折中前進

與人類行為有關的研究更多,只精神分裂症一項,就有數十篇論文表明,弓形蟲感染會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影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變現。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應該怎麼看待這些研究呢?

以開篇提到的研究為例,Johnson等人發現,弓形蟲感染率更高的國家,人民群眾的創業熱情更高。

這個研究可能是對的,因為先前有研究證實,感染弓形蟲的男性,平均比未感染者高3釐米,學者推測,可能是弓形蟲影響了睪酮分泌。而睪酮的高低,不僅影響身高,還會影響人的競爭性。

也可能是錯的。因為Novotná等學者,對533名士兵進行測試時發現,弓形蟲感染者對新奇的抵抗力更強。一般而言,越追求新奇的人,越喜歡創業,不是嗎?有學者抽取了1972年到1973年間出生的千餘名嬰兒,分別在三歲、五歲、二十一歲等時候,進行評估,得出了負面的結果——弓形蟲感染和行為改變之間,沒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

還有可能是無益的。前面說到,弓形蟲感染率和衛生狀況有關,衛生條件差的國家,往往經濟表現也差,經濟不好,就業率自然上不去,不得不創業的人,肯定會增加。

從某種意義上說,弓形蟲已經成功佔領大腦了——它成了我們時常會提起的生物。史丹福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羅伯特·薩菠斯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弓形蟲感染者,更有可能做蠢事。現在看來,這一結論太武斷了。比如說,有研究表明,感染弓形蟲的男性,衣服整潔度比普通人好得多。

行為研究,一方面,就像營養、癌症、智力等領域一樣,需要考慮多種影響,研究起來十分困難;另一方面,又像所有學科,有個曲折上升的過程。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對新研究保持一點審慎的態度,並沒有什麼不好。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把肉類冷凍過夜後再進行充分烹飪,徹底做熟,可以大大降低感染弓形蟲的概率。至於孕婦和免疫能力低下者,應該避免與生肉和貓糞接觸,並定期進行檢查。

相關焦點

  • 孕期養貓狗,寶寶極易感染弓形蟲致畸形?很多人都錯了
    孕期能不能養貓狗?這是很多年輕懷孕女性曾經、正在或者將要面臨的問題。弓形蟲是一種絕大多數人只聞其名從未見過真容的寄生蟲。很多準媽媽都被警告過,孕期不能養貓狗,因為貓狗身上有弓形蟲,感染弓形蟲會導致胎兒出現畸形。但是,事實的真相卻並不是如人們說的那麼可怕。
  • 懷孕能不能養貓,真的會感染弓形蟲嗎?
    備孕或者有孕婦的家庭到底適不適合養寵物?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疑問,覺得寵物身上有很多弓形蟲,細菌會影響到孕婦或者寶寶。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其實早有答案。
  • 懷孕能不能養貓,真的會感染弓形蟲嗎?
    可是,當面臨備孕問題時,父母朋友都會跳出來告訴你,你得把寵物送走,懷孕期間可不能養寵物!可是明明看過那麼多寵物和寶寶一起長大的溫馨圖片,到自己這裡就不能養了嗎?其實,他們主要是聽說家裡的貓貓狗狗會使孕婦患上弓形蟲病,可能出現流產、死胎或是胎兒畸形。要想知道到底能不能養寵物,就得了解弓形蟲病到底是什麼。
  • 孕期最怕感染弓形蟲?解決養貓家庭最擔心的弓形蟲問題
    很多養貓咪的家庭都知道貓咪可能會攜帶弓形蟲,也非常擔心同一個問題,萬一家裡有了孕婦、有了寶寶,會不會感染到弓形蟲呢?那貓咪又該怎麼辦呢?在主人孕期時要儘量保證貓咪的清潔,不要讓家裡的貓咪食用生肉和生水,在與貓咪的日常相處中也不要親吻貓咪。
  • 懷孕養貓狗會感染弓形蟲?家貓感染概率低,狗是無辜的
    一懷孕,就有親朋好友不停叮囑:不能養貓,它們有弓形蟲。小張覺得,現在懷個孕,真的太難了。養貓=遭弓形蟲=胎兒畸形?真是這樣嗎?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產科主任醫師潘玥說,弓形蟲是一種細胞內寄生的原蟲,所謂寄生,就是必須生活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這個「另一種生物」就是寄生蟲的「宿主」。
  • 懷孕後養寵物,真的會引起弓形蟲感染嗎?
    很多養寵物的備孕夫妻會從備孕期開始,把家裡的小寵物寄養出去,等娃出生後再接回來,原因是為了避免弓形蟲感染。那麼懷孕後到底能不能養寵物呢,孕期養寵物真的會增加準媽媽感染弓形蟲的機率嗎?先不要急著給答案,先跟著小編來看看今天要分享的這篇文章吧~感染弓形蟲,更多是自己吃出來的!別全怪罪於寵物們~先來看一個感染弓形蟲的途徑排名:1. 吃了生的或半生肉;2.
  • 孕期到底能不能養貓?這事還是問弓形蟲吧
    起於貓,止於貓時間走到1941年,Sabin等學者遇到一名因腦炎而去世的兒童,隨後,從這位名字縮寫為RH的兒童腦內,分離出弓形蟲,證明弓形蟲可以通過後天途徑感染人,而RH弓形蟲,也成為一種標準株[4]要說人類有什麼優點的話,大概就是有「主觀能動性」。我們會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某一事物。在發現了弓形蟲與疾病的關聯之後,全世界的學者都不敢也不肯等閒視之了。其發病機制和傳播方式,很快就被搞清。弓形蟲的一生,可以分為五個階段,而其生活核心,則是貓。
  • 鏟屎官想感染弓形蟲?我告訴你到底有多難!
    而質疑你的原因,可能是他們又從某個渠道了解到了,養貓會讓你感染上弓形蟲! 那麼,到底什麼是弓形蟲呢? 弓形蟲病是由一種剛地弓形蟲引起的人和動物的感染。弓形蟲屬於形體最小、結構簡單的一類叫作原蟲的寄生蟲。
  • 懷孕了不能養狗,會感染弓形蟲?狗子:這個鍋我不背
    於是,有一大批可憐的毛孩子被棄養,變成流浪貓狗,甚至還有在孕期將貓狗摔死的。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在於懷孕期間養貓狗對小孩是否會有影響,及弓形蟲是通過什麼途徑感染的。我們先說狗狗,狗狗是弓形蟲感染的中間宿主,弓形蟲在中間宿主體內只能無性繁殖,不能直接向外傳播。只要大家不食用含有弓形蟲卵的狗肉及生肉,是不會被直接感染的。
  • 孕期養貓狗真的會對寶寶產生影響嗎?弓形蟲感染機率高嗎
    現在有很多家庭都養寵物,但是比較普遍的一個現象就是當家裡有孕婦時,就會將寵物送人甚至棄養。也有不少因為孕期寵物問題引發的家庭爭執,也有貓咪和狗狗為此死於非命。特別是一些老一輩的人,覺得貓狗很髒,會影響胎兒發育,對於貓狗的去留更是持有堅決態度,會將寵物狠心拋棄。
  • 孕期能養寵物嗎?弓形蟲有多可怕?
    懷孕養寵物會感染弓形蟲致胎兒畸形! 每100個新生兒裡有近6個是畸形!……這數據也太兇殘了,原來養寵物這麼危險,那我家那條貓?且慢,手!下!留!貓!】——弓形蟲也叫三屍蟲,是寄生在細胞內的原蟲,會隨著血液流動,到達全身各部位,破壞大腦、心臟、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種疾病。它能感染幾乎所有的恆溫動物,所以科學家稱它為地表最成功的的寄生蟲之一。
  • 貓咪有弓形蟲怎麼辦 養貓怎麼避免弓形蟲
    大家都知道貓是弓形蟲的宿主。如果家有孕婦,家裡是萬萬不能出現弓形蟲的。弓形蟲會引起胎兒畸形。那麼貓咪有弓形蟲怎麼辦?養貓怎麼避免弓形蟲?就讓寵物達人水瓶來告訴你吧。貓貓是很有靈性的動物,千萬不要因為貓可能存在弓形蟲而丟棄它們哦。
  • 孕婦是怎麼被弓形蟲感染的?
    很多孕媽媽聽說懷孕了就不能養小貓小狗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I MImi 弓形蟲病又稱弓形體病,是由剛地弓形蟲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孕婦感染後,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給胎兒,損害胚胎發育,引起胎兒嚴重的神經系統發育畸形和智力障礙,甚至引起死亡。
  • 闢謠:養貓咪會感染弓形蟲?對弓形蟲你了解多少
    人的思想,其實就是這樣,「事情往壞處想準沒錯」,所以大家都比較容易聽信謠言,總之,能避免就避免,但久而久之,沒有一個闢謠的人,這些謠言,在不明就裡的人眼中,就成了「真相」。所以,小編在這裡問一句,有多少人知道弓形蟲是什麼? 不知道沒關係,我來帶領大家知道。
  • 懷孕了不能養狗?真的那麼容易就被感染弓形蟲嗎?真相在這裡
    但是喜歡寵物的人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養狗並不會影響胎兒發育的,即使自己懷有身孕,仍然堅持和狗狗接觸。很多鏟屎官都說,自己絕對不會因為懷孕就把狗狗送走,但是往往最後,都因為拗不過家裡人,而把狗狗送走。那麼到底,懷了孕能不能養狗呢?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大家最擔心的無非就是弓形蟲的問題,這更多的還是源於大家對於未知的恐懼。
  • 懷孕養寵物,會被弓形蟲感染嗎?看看醫生怎麼說
    「家醫君,我老婆懷孕了,我們家原來養了一隻狗,現在需要把它送出去嗎?不送出去,聽說可能會導致孕婦感染甚至流產,送出去,我老婆又會不開心,因為她特別喜歡狗狗,請問這種情況我該怎麼辦? 」很多人孕期不養寵物,原因是怕弓形蟲感染。
  • 懷孕後家裡養的狗要送走,不然會感染弓形蟲?狗:我躺著也中槍
    26歲的小陳懷孕了,本來是一件很令人高興的事,而她卻陷入了煩惱之中,原來是她家裡養了一隻可愛的金毛。懷孕消息一公布,家裡父母就不停叮囑:不能再養狗了,它們身上有弓形蟲。小陳覺得,現在懷個孕,真的太難了,一邊是養了好幾年的愛犬,一邊是全家期盼的寶寶,真是讓人頭大。
  • 懷孕不能養狗?關於弓形蟲,你知道多少?
    每次聽到這種消息,小編都忍不住的為狗狗感到難過,因為在此類事件中狗狗能留下的機率很小,它們最終的命運也許是被送走,也許是被拋棄,到底為什麼懷孕不能養狗呢?造成矛盾的罪魁禍首就是它——「弓形蟲」,也叫三屍蟲,是一種人獸共患的寄生蟲。
  • 懷孕了害怕弓形蟲病?把家裡的貓扔掉,就真的萬事大吉了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養起了寵物。但是,也有很多養寵物的家庭因為有孕婦而拋棄自己養的寵物。很多老人認為,懷孕的時候家裡不能有寵物,不然孕婦就會感染寄生蟲。如果是健康的貓狗,再怎麼接觸也不會導致人感染弓形蟲,畢竟作為寄生蟲,弓形蟲本身並不能無中生有。連寄生蟲本身都不存在,何談傳染給人呢?如果是染上弓形蟲的狗,只要人們不去生吃狗肉,平常的接觸也並不會導致健康人感染弓形蟲。
  • 孕婦經常做這些事,感染弓形蟲的機率會很大
    坊間一直有個說法 女人懷孕或者想懷孕就不能再養貓狗了 怕感染上弓形蟲 事實上這種感染在自然界中是很普遍的 豬、牛、馬、羊、狗、貓、兔 還有老鼠等恆溫動物均會受到感染 但是,在這些恆溫動物中 貓是其唯一的終宿主 也是弓形蟲生存和繁衍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