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伊拉克阿拉比亞電視臺報導,當地時間11月29日晚間,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附近的加伊姆地區,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穆斯林·沙赫丹乘坐的車輛遭到無人機襲擊,沙赫丹與3名隨行人員均在襲擊中身亡。
11月29日的這次襲擊,距離11月27日的伊朗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被殺僅僅過了2天。和伊朗科學家被殺的手段不同,因為沙赫丹當時位於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附近,所以,此次襲擊者直接採用了高科技武器——無人機。而法赫裡扎德當時的車輛位於德黑蘭附近,襲擊者如果使用無人機,就會被伊朗的防空系統發現,並且也有入侵伊朗領空的嫌疑。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組織和個人宣稱對這兩次暗殺負責。不過可以確認的是,今年1月3日伊朗將軍蘇萊曼尼被殺,就是美國的無人機幹的。這一系列的暗殺事件,也可以被稱為暗戰或者「定點清除戰」。因為和以往的摩擦交火事件相比,這種暗殺行為的危害大,但造成的傷亡卻很小,和以往的恐怖襲擊活動也有明顯不同,因為恐怖襲擊活動多針對平民而非高級軍官。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11月27日法赫裡扎德被殺事件。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伊朗媒體公布的視頻顯示,暗殺小組分工明確,先用貨車爆炸攔截了法赫裡扎德的車輛,然後5名槍手用自動步槍掃射法赫裡扎德和他的保鏢,最後,法赫裡扎德不治身亡,伊朗安全部門還抓住了一名襲擊者。
正是基於當時伊朗媒體的報導,筆者還對襲擊者的整個行動做了分析。即法赫裡扎德行蹤暴露,襲擊者精心策劃,用貨車爆炸來打掩護,確認目標後直接開槍,隨即消失得無影無蹤。此外,法赫裡扎德的座駕沒有防彈能力,保密工作也有疏忽。不過,後續的報導直接推翻了筆者的分析。
11月29日,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導稱,當時法赫裡扎德乘坐的車輛被子彈擊中,其誤以為轎車出了故障,隨即下車檢查。此時安裝在150米處汽車上遙控操作的機槍突然開火,3顆子彈將其擊中,其中一顆擊中脊柱。該汽車隨後疑似觸發自毀裝置爆炸。知情人士稱,共有62人參與暗殺,但暗殺現場是無人化的。
同日,伊朗情報部發布聲明稱,已掌握暗殺核科學家行動的部分線索,將在之後向公眾宣布更多信息。11月30日,伊朗稱暗殺所用武器為以色列製造。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從暗殺現場收集到的兇器,帶有以色列軍工產品徽標。」對此,以色列情報部長埃利·科恩在採訪中回應稱「不知道」。

首先要說明一點,在此前的報導中,遙控的自動機槍這種說法是不明確的,因為機槍肯定是自動的,從其發明那天就是如此。即便是機槍鼻祖——手搖式格林機槍,也是可以連續發射的。
所以,這次襲擊活動的主角,就是一個遠程遙控的武器站,這種裝備已經是很多國家裝甲車的標配。襲擊者採用機槍而不是其他槍械,說明對核科學家座駕的防彈能力也有清楚的認知。
現在沒有證據證明這兩次暗殺有關聯,也沒有有力證據證明誰是襲擊者,這正是智能化、無人化襲擊的可怕之處。因為現場沒人,唯一的遙控武器站還自毀了。另外現場武器標誌表明是以色列的也有疑點,以色列摩薩德以「出奇制勝」聞名,應該不可能在武器上留有自己的標誌。而在各種電子設備大行其道的今天,遙控機槍的技術含量也沒有太高。
所以,法赫裡扎德遇刺這件事,很可能是幕後主使「買兇」幹的,而11月29日的無人機襲擊事件,則更像是軍隊所為。

我們再來看看蘇萊曼尼事件。1月3日晚,蘇萊曼尼從大馬士革飛到巴格達機場,下飛機後,蘇萊曼尼和他的兩個同伴很快就被接走。凌晨1時45分,他們乘坐的現代和豐田汽車在巴格達西郊發生爆炸。
據美國TheDrive網站報導,由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控制的一架無人機(據報導是MQ-9「死神」)執行了此次任務。而無人機為何能識別定位蘇萊曼尼的座駕,肯定要得益於美軍在中東經營多年的情報網,這種感知能力在伊拉克更強,而11月29日的襲擊,就發生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
所以,綜合分析這些襲擊事件,追蹤、瞄準、擊殺(自毀),最大的漏洞,就是伊朗的保密工作有疏忽!當然,為這些被襲擊的車輛配防空飛彈也不現實,因為別人是有備而來的。(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