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北京海洋館的雨林奇觀,就來到了鯊魚小鎮,6.4米高的鯊魚缸裡有巨型海底沉城的壁畫,除了經典的長著鋒利牙齒的沙虎鯊魚之外,原來飛翔的鷹嘴鰩,潛行的魟魚都屬於鯊魚的一種。
鯊魚與魟、鰩同屬於軟骨魚綱的板鰓亞綱,早在4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分布在世界各地溫帶和熱帶海洋,在海洋食物鏈中是頂級掠食者,最大的天敵卻是人類的捕殺,許多種類瀕臨滅絕,已經影響了海洋生態的平衡,保護鯊魚,拒絕魚翅,已經是我們刻不容緩的任務了。
大魚缸裡最搶眼的就是忽閃著大翅膀,飛來飛去的鷹嘴鰩魚了,它是大海中的UFO,就像水中的大鳥,優雅地飛行,它有著像利劍一樣長長的尾巴,帶毒的,會出其不意地攻擊敵人。
鷹嘴鰩魚的翅膀是它的胸鰭,腹部有鰓和鼻孔,卻像是一張笑臉。
沙虎鯊,長相最像我們印象中的鯊魚,外表兇猛,身體敦實,張著大嘴,露著滿口像釘子一樣突出而鋒利的牙齒。它又是同類中的異類,性情溫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鯊魚口中有5-6排牙齒,,最外排是功能牙,一旦外排牙齒脫落,內排馬上前移替代,一生可更換2萬餘顆牙。
鯊魚有高度流線型、適合遊泳的外型,全身覆滿了盾鱗,其結構與牙齒相似,非常堅固。
高鰭真鯊,體型修長漂亮,紡錘一樣的身形,魚鰭高高的聳立,很容易辨認。
鯊魚小鎮的對面是白令海峽,兩隻大白鯨魚在這裡翻江倒海,旋轉遊弋,不停發出高分貝的尖叫聲,據說它們是優秀的口技專家,快樂的叫聲響徹整個海洋館。
白鯨非常活潑好動,喜歡緊貼著玻璃幕牆巡遊,與玻璃摩擦的響聲噌噌作響,玩的不亦樂乎。
國寶中華鱘的巨大身形可以比擬鯊魚,它來自遠古,在大海中尋覓伴侶,在長江中孕育新生,靜若處子,動若脫兔,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本文由尚食小魚原創,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