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今天(周六)早上想出去浪來著,誰知道有些突發的小情況,只能窩在家了。
書接上文,對於理解繼電器驅動保護電路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電感線圈的特性,下圖是電感中的電壓和電流的可能不可能出現的情況,概況來講:電感的電流不能突變,必須是連續的電流值,而不能是離散的點;還有就是要避免電流大幅度變化的場景,會造成很大的電壓脈衝在電感兩端,繼電器保護電路就是為了防護這個電壓脈衝。
在下圖中,開關S1有兩個狀態,閉合或打開;當S1閉合後,又包括了兩個過程:瞬態過程和穩態過程。在瞬態過程中,流過電感L的電流指數增加,而其兩邊的電壓指數下降;在過渡到最終的穩態過程後,流經電感的電流值為V/R,電感兩端電壓值無限接近0。
但當S1從閉合穩態下,突然打開時,瞬間在線圈L兩端會產生一個負的感應電壓,它與電阻R上面的壓降、電源Uin疊加後,仍然會在S1兩端產生一個很大的電壓,進而造成拉弧現象,將線圈中儲存的能量消耗掉;進入穩態過程後,電壓和電流都變成0。
那麼L兩端的負壓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就要了解一下電磁感應定律了。電磁感應定律包括兩部分:法拉利定律與楞次定律。當通過線圈的磁通量發生變化時,就會在線圈的兩端產生感應電動勢,磁通量變化越快,感應電動勢越大,這就是法拉利定律;而楞次定律進一步規定了方向,即感應電動勢產生了感生電流,感生電流產生的磁通總是阻礙原磁通的變化。簡單來說就是,線圈中原電流變小時,感生電流與原電流同向,阻礙它變小;而線圈中原電流增加時,感生電流的方向就與原電流反向,阻礙它變大;感生電流總是對著幹。
在上面的例子中,當S1突然打開後,原電流是變小的,所以感生電流與原電流同向,阻礙原磁通的減少,所以L兩端感應電動勢的方向為下正上負,對GND1是一個負電壓。下圖標識了開關閉合和斷開時電感兩端感應電動勢的方向。
前文也講過,在實際的現實應用中,我們使用半導體開關(MOSFET)來代替機械開關,實現高可靠的導通或關斷,同時又存在有高邊驅動和低邊驅動兩種電路;不過MOSFET耐壓有限,感應電動勢會對其造成損害,下圖可以看出無論高邊還是低邊,都會有一個很大的感應電動勢,會在MOS的DS兩端疊加成浪湧電壓,所以就需要一個鉗位保護電路,限制DS兩端電壓超過其最大可承受值。
以高邊驅動電動為例(低邊類似),鉗位保護電路有以下三種,用二極體和TVS管來實現對MOS管的保護(R為線圈的等效電阻)。
圖a中,用一個二極體並聯在電感兩端,為感生電流提供一個洩放的通路(經常被叫做續流二極體),通過二極體的導通壓降把MOS管兩端的電壓鉗位住;它的缺點是放電的速度慢,因為二極體的導通壓降很小。這個用法大家應該比較熟悉,開關電源裡面經常看到。
圖b中,用一個TVS管並聯到MOS的DS兩端,限制其兩端電壓,而且可以很快放電,但缺點是TVS管要承受來自於電源的浪湧電壓,如7637中的幾個波形。
圖c中,用一個二極體和TVS管串聯後,再並聯到電感的兩端,二極體用來防止驅動電路正常工作時從此導通,TVS用來鉗位,也可以很快放電,所以這種保護電路應用比較廣泛。
總結:
這一篇主要介紹了線圈反向電壓的產生原因和驅動保護電路的原理,對於電感的特性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介紹,但並沒有深入介紹器件選型與計算,實在是這一塊需要很深的了解才能說得清楚,放在以後加深理解後再分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有內容,僅供參考,如有錯誤,歡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