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電磁繼電器?
首先來再次認識一下電磁繼電器,這是有一種由鐵芯、線圈、銜鐵、觸點簧片等組成的一種元器件,原理是利用電產生磁並使輸出端吸合或打開,沒有通電時處於斷開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開觸點」;處於接通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閉觸點」。單片機驅動電流最大一般在20mA,如果要驅動繼電器如何驅動呢?
下面介紹三種方法
1、當電晶體用來驅動繼電器
利用一個三極體,如圖,R1是三極體限流電阻,R2使三極體可靠截止,D1是續流二極體,也可以用1N4148,當三極體關斷時候由於繼電器有線圈,因此會產生一個反向電動勢,此時為繼電器線圈中的提供洩放通路,同時將電壓箝位在12V。
工作過程:
①9012用-5V供電,當輸入低電平時,三極體Q1導通,同時繼電器線圈給以12V供電,當三極體導通時候,繼電器輸入兩端有12V,此時觸點吸合,負載通電;
②當輸入高電平時,三極體Q1截止,繼電器線圈斷開12V,觸點斷開,負載斷電。
也可以用三極體S8050設計,S8050是一款小功率NPN型矽管,與S8550互補,有SOT-23和TO-92兩種封裝,這種三極體在放大電路當中非常常見,很多小開關電路經常用。
2、集成IC驅動
對於集成電路,過多的元器件不一般都會避免,而且如果是驅動多個繼電器時候可以用集成的專門驅動晶片來驅動,這種集成電路驅動IC有很多,以我們經常見到的ULN2003驅動,這是一種驅動電流很大的陣列晶片,而且有7路脈衝輸出端,就是說可以可以驅動7個繼電器,每個信號輸出端與輸入埠對應。由圖可以看出每個輸出端都反向並聯了一個續流二極體,外加電路就不需加了。
工作過程:
①CPU輸出高電平時,ULN2003的3號引腳輸出低電平,繼電器線圈兩端12V通電,繼電器觸點吸合;
②CPU輸出低電平時,ULN2003的3號引腳輸出高電平,繼電器線圈兩端12V斷電,繼電器觸點釋放。
3、光耦驅動
R1、R2為限流電阻,這種電路可以做到隔離,因為光耦的作用使得輸入與輸出完全隔離,但是在設計時候注意繼電器的輸入與輸出端距離要足夠
工作過程:
①當給予光耦一個輸入低電平時候,光耦光敏二極體導通,輸出導通,繼電器12V接通,繼電器輸出負載工作;
②當給予光耦一個輸入高電平時候,光耦光敏二極體截止,輸出斷開,繼電器12V斷開,繼電器輸出負載停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