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清華大學本科招生網突然公布了一則招生辦法,從今年起,將開展丘成桐數學學科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簡稱為「數學領軍計劃」,每年招生一百人。
丘成桐是丘成桐是公認的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他的工作深刻變革並極大擴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幾何中的作用,影響遍及拓撲學、代數幾何、表示理論、廣義相對論等眾多數學和物理領域。他獲獎無數,先後多次榮獲國際國內15項大獎,在 「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被評為世界華人科技界的傑出代表,並獲得終身成就獎。
他在推進中國數學事業發展的同時,設立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2015年,清華大學成立「丘成桐數學學科中心」,2018年,清華大學增設「丘成桐數學英才班」。而此次的數學領軍計劃,就是原先基礎上公布的。
此次招生的目的是,招收中學階段綜合優秀且具有突出數學潛質及特長的學生進行培養,從本科連續培養到博士研究生。
招生的對象主要為高一高二的學生,如果是特別優秀的學生,初三高三也可以!
從招生簡章來看,學生申請需要填寫一些獎項,其中排在前兩位的是:
數學相關特長及獲獎情況。中學階段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奧賽升級以上的獎項情況。 這兩條申請條件,可以算是獎項中的硬通貨了,如果學生參加相關的學科競賽並且獲了獎,就算是清華大學沒有招生,在之後其他名校的自主招生中,也是響噹噹的獎項了。
但是作為一名資深的高中老師,深知這些硬通貨的獎項,其實是非常難拿得,以我們學校為例吧。
我們學校是一所省重點,有專門的競賽班,每年的成績也都不錯,但也不是百分之百都能獲得省競賽一等獎的獎項。
和其他學生相比,這些搞競賽的學生,吃得苦真的多得多了,除了平時上課寫作業外,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在競賽上,除了每周一到周五,要抽出好幾個小時專門參加競賽培訓,周六還要上一天的競賽課。輔導競賽的老師也很辛苦。到了比賽的時候,老師會帶隊外出培訓和參加考試,競賽完成後,學生還要撿起落下的功課,開始備戰高考。
可以說,如果沒有某一學科的天賦,和超出常人的毅力,競賽這條路是根本堅持不下來的。
所以能在競賽中拿到省級一等獎的孩子,的確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了。已經超出了大多數的普通孩子了。
清華大學面向高一高二開展招生,甚至是初三的學生,選拔在數學上突出的學生,讓人想起,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果初三就能入選,就可以專心的開發天賦,提高數學能力,不用忍受偏科的痛苦,對於數學突出,但是文綜比較糟糕的學霸牛娃們來說,真的是「春天來了」。
不過說到這裡,也不禁引發人的思考。現在國家禁止小學初中在招生時的時候,以奧數作為招生的條件。那麼清華大學數學領軍計劃的公布,是否會對此產生一定的影響呢?畢竟娃數學好,從小培養培養,說不定可以通過初中的競賽,提前拿到入場券呢?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