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光派作者@果熊
關注皮膚衰老與面部年輕化,活著就是當旬期
你心中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疑問:
我們前面在談及護膚這個話題的時候,都在反覆強調「皮膚屏障」這個概念,以及強調按膚質選擇護膚產品的重要性。不按自己的膚質選擇產品,損傷了皮膚屏障,最終肯定要護膚變毀容。
潔面作為護膚的第一步,多少人在自己年少無知的時候,因為誤信一些「強效清理皮膚汙垢」的廣告宣傳而入了天坑,最終留下血淚的教訓。
所以本期我們再來搞搞護膚工具書系列,最「短平快全」地教你潔面!
人為什麼要洗臉?
正常的護膚程序遵循①清潔→②補水→③保溼→④防曬的順序。清潔皮膚可以及時清除皮膚表面的汙垢,這些汙垢可以是內源性的(皮脂、汗液、老化脫落細胞、分泌物),也可以是外源性的(微生物、環境汙物、化妝品殘留)等。
只有及時清除汙垢,才能保持汗腺、皮脂腺分泌物排出暢通,避免細菌滋生,從而預防尋常痤瘡(痘痘)。
皮膚清潔同時也可以調節皮膚表面的pH,使其恢復正常酸鹼度,以保護皮膚,是下一步皮膚護理的基礎。
潔面產品的選擇—表面活性劑
1、皂類清潔劑:
皂鹽成分(氫氧化鉀/氫氧化鈉+脂肪酸)是所有潔面產品成分中清潔能力最強的,可以很迅速消除皮脂膜,適合油性皮膚使用。但因其可升高皮膚pH值,對皮膚有刺激作用,所以敏感性皮膚、乾性皮膚和皮膚疾病(如痤瘡、脂溢性皮炎等)/皮膚破損時就不建議使用了!
又到我們的例題時間,我們先來看看這款褒貶不一的開架神器「資X堂洗顏X科」:
典型的脂肪酸(肉豆蔻酸)+鹼(氫氧化鉀)的皂基配方。對油皮來說,清潔力那是槓槓的,洗完感覺清清爽爽、乾乾淨淨:
但幹皮、敏感肌真的要避坑:
2、十二烷基硫酸鈉(SLS):
SLS是各大品牌潔面產品中一個很常見的成分,又叫月桂醇硫酸鈉酯或者硫酸月桂酸鈉。它和皂基清潔劑拿著差不多同樣的劇本,但總體稍微弱一點:清潔去脂能力較強,但同時刺激性也較強。所以油皮可選,幹皮和敏感肌慎用就對了。
它還有一個小兄弟—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SLES),清潔力和刺激性比起哥哥SLS又稍微弱一點,但總體去油能力在表面活性劑大家族中還是很可觀的。
在防曬篇表過一把的「絲X芙」,也有宣傳敏感肌可用的明星潔面產品:
其所選擇的表面活性劑就是SLS,雖然據說使用的量很小,並且添加了鯨蠟醇來降低SLS的電荷密度以抵消其刺激性,但在用戶體驗上還是贊否兩論。幹皮和敏感肌的朋友非要「試婚」這款產品時,還是需小心謹慎。您就自個兒悠著點兒來吧。
P. S. 潔面+果酸=刷酸?妥妥「智商稅」!
皂基和SLS、SLES成分為主的產品多偏鹼性,有些品牌習慣往其中添加果酸成分(如檸檬酸)來調節pH,然而,在非酸性的環境中,果酸成分並不能很好地發揮其去角質的煥膚作用。
並且很多人迷信因為皮膚弱酸性,潔面產品也要偏酸更好,這其實不是很有必要,皮膚自身酸鹼平衡調節能力很強,潔面10分鐘後很容易就恢復到正常pH。對於油性皮膚而言,使用清潔力強偏鹼性的皂基產品並無大礙。
再來一顆慄子,X漾非皂基平衡(劃重點:非皂基+平衡)潔面凝膠:
小兄弟SLES搭配果酸(檸檬酸),抵消果酸效果,並且SLES本來就有刺激性,幹皮、敏感肌必避坑!
3、烷基葡萄糖苷類(APG):
在成分表中一般標註為「XX糖苷」,去汙力強,但是極其溫和,清洗過程不破壞角質層蛋白,對皮膚屏障十分友好。溫柔又能幹—本來打著一手好牌的APG,卻在近年的研究中不斷被發現會導致接觸性皮炎,並於2017年被美國接觸性皮炎協會冠上「年度致敏原(AllergenoftheYear)」這個恥辱的名號。此後市面上以APG為主角的潔面產品就越來越少了……
「科X氏」的這款高保溼潔面啫喱:
SLES配合兩個APG,總體溫和,但是APG的致敏作用仍需使用者進一步確認……
4、胺基酸類:
成分表中「X醯基X氨酸鈉/鉀」這種格式的就是胺基酸系表面活性劑。發泡能力和去汙力較皂基和SLS會弱很多,卻是目前最溫和的表面活性劑,幹皮、敏感肌都可以安心使用。
比如「嘉X寶」旗下這款的「X麗X絲」柔潤潔面霜:
「椰油醯甘氨酸鉀」,一看這個名字是不是就知道是正兒八經的胺基酸系。再搭配一個也很溫和的磺基琥珀酸鹽,和一些天然提取物。對敏感肌還是挺友好的~但是清潔力就不太行,愛出油的大油田就不要考慮了。
5、甜菜鹼類:
說到甜菜鹼類,沒有特別出眾的清潔力,刺激性比較低也算得上溫和,特長是打得一手好輔助,擁有可以無視水質軟硬的優秀髮泡能力,所以一般都作為「最佳配角」和前述的表面活性劑們搭戲。
值得一提的是,洗面產品的發泡能力和清潔能力並無直接相關性,所以也不用迷信泡沫型產品,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就是最好的。
卸妝產品:卸妝水、卸妝乳VS卸妝油
化妝後都建議使用卸妝產品。卸妝水和卸妝乳適用於日常淡妝;舞臺油彩濃妝就需要使用卸妝油。使用卸妝水和卸妝乳卸妝完畢後無需再次使用潔面產品,清水洗淨即可,而使用卸妝油後需再次用洗面奶將卸妝油完全洗淨。
磨砂膏與去角質膏
磨砂膏是指含有均勻細微顆粒性摩擦劑的潔面產品,通過在皮膚上的物理摩擦作用擦除老化角質細胞碎屑。
比如這款,收割過無數少男少女青春美顏的「X伶X俐」,這麼些年過去了,大家提起它還是會恨得牙根痒痒:
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家的這款「深層清潔」到底錯在哪:
肉豆蔻酸、月桂酸,想到啥,皂基!已經夠刺激了是不是,再配合上牙膏裡常用的摩擦劑—水合矽石,細膩的摩擦感帶給了年少輕狂的你仿佛「富婆快樂球」般的初體驗,偶爾一次也就罷了,這每天用,誰能受得了啊。
去角質膏和磨砂膏是大概差不多的套路,在塗擦的過程中析出黏性膠樣物質裹挾老化角質,促使細胞更新換代,使皮膚顯得光亮柔嫩。
比如這款和「X伶X俐」並駕齊驅的「X醫生」:
三個潔面成分:SLES+APG+皂基,清潔力和刺激度那都是槓槓的。配合去角質膏讓你體會搓下一條一條的「汙垢」的爽感,然後就能直觀地感受到它「強大的清潔能力」,你以為是皮膚深處的汙漬全出來了,殊不知這一切都是去角質膏的自導自演—結團罷了……
也難怪歲月匆匆也衝不淡大家心中的恨意:
總結一下,磨砂膏和去角質膏不是不可以用,而是要思考誰該用和怎麼用。乾性皮膚和敏感肌堅決不能用,長痘痘的時候千萬不要用(會搓破皮疹,引起色素沉著和瘢痕),皮膚無創傷的油性皮膚可以考慮使用,但是建議每2-3周使用一次即可。年少無知的你每天三次的洗,皮膚屏障哪能受得了。
貴价潔面儀可不可以用?
潔面儀一般來說都是使用機械振動來增加清潔效果,用多了也必然損傷皮膚屏障,所以原則上和磨砂膏一樣對待。再重複一遍:幹皮、敏感、有皮損堅決不能用,油皮可以用,2-3周用一次!
總結:給不同膚質(無皮損)的潔面建議
1、中性皮膚:每日清潔早晚各一次即可,水溫在35℃左右(其他膚質同),選擇較溫和的潔面產品(不含鹼性物質為佳)。
2、乾性皮膚:酌情再減少清潔次數,儘量選擇胺基酸類潔面產品,在清潔完3分鐘內立即使用保溼產品。
3、油性皮膚:可選擇清潔力強的潔面產品(如皂基),每日清潔最多不超過3次;可選擇磨砂膏和去角質膏等深度清潔產品,但注意只可2~3周使用1次。
4、敏感性皮膚:選擇胺基酸類潔面產品,避免香料、色素、防腐劑,最好選擇醫學護膚品。
5、混合性皮膚:乾性區與油性區儘量分開清潔。
如何選潔面弄清楚了,但不知道自己是幹皮還是油皮?關注時光派公號,後臺輸入關鍵詞【616】,教你1招輕鬆辨膚質!
關注時光派了解更多抗衰知識,來時光派同名公號,還有超多獨家驚喜福利免費放送哦!
時光派原創出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