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有非常多動物依靠自己的體形、體色優勢將自己隱藏起來。一方面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躲避追捕,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不被「大餐目標」發現、方便捕食,最有名的就是變色龍,另外還有壁虎、章魚、鴞等。
變色龍
圖片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枯葉平尾壁虎
圖片來源:wikipedia
但是今天,我想介紹的是一位很少被人所知,又有些搞笑的「偽裝高手」。
在日本的一個企鵝園區中,總有一位神秘來客卡著企鵝們的「飯點兒」到訪,然後蹭吃蹭喝。
如果不仔細看,這位來客跟企鵝還真挺像的,圓圓的腦袋,長長的嘴,黑白相間的毛色,但是一旦注意到下半身,就會……嗯??
你看到它了嗎?
圖片來源:twitter
就是這位
圖片來源:twitter
雖然很多人對於企鵝擁有一雙「內秀」的大長腿這事兒,已經有所了解了,但企鵝也沒真站直過啊。這位是什麼情況?
企鵝的腿骨,蜷縮在皮毛裡
圖片來源:scienceabc
其實,它叫黑冠夜鷺,屬於鷺科夜鷺屬,是一種水鳥。黑冠夜鷺的頭頂到背部呈黑綠色,且具金屬光澤,上半身其餘部分呈深灰色,下半身為白色。平時休息的時候,喜歡把脖子縮起來。
演技十分了得
圖片來源:twitter
仗著自己和企鵝有幾分神似,就常來企鵝園區混魚吃,園區的工作人員也拿它沒什麼辦法。很多遊客如果不仔細看,也發現不了黑冠夜鷺混在其中。
不過,看著它,我們可以腦補一下企鵝站起來的樣子——一隻脫了毛褲的企鵝。
如果把腿擋上,還真挺容易看錯,將黑冠夜鷺誤認成企鵝的。
某網友拍攝的夜鷺
那麼它的家族——夜鷺屬,究竟是怎樣的一類鳥呢?
平時不和企鵝湊熱鬧
夜鷺是一種中型水鳥,棲息和活動於平原或低山丘陵地區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澤和水田地上。
它們在全世界的分布非常廣,七大洲中,除了企鵝主要生活的南極洲,剩下六大洲中都有夜鷺的身影出現。我國也是夜鷺的典型棲息地之一,在多個省市能見到。
所以,那隻去企鵝園的黑冠夜鷺,完全是「個鳥」行為,夜鷺群體不背鍋~
夜鷺在白天常隱蔽在沼澤、灌叢或林間,晨昏和夜間出來活動,主要是為了和處於同一類棲息地的蒼鷺岔開覓食時間。
其實,夜鷺屬中還包括另外3個種類,分別是黃冠夜鷺、棕夜鷺以及白背夜鷺,此外還有16個亞種。它們的分布範圍就遠不及黑冠夜鷺那麼大了。
黃冠夜鷺
白背夜鷺
棕夜鷺
夜鷺和企鵝都喜歡吃魚和蝦(不然那隻蹭吃蹭喝的夜鷺也不會選擇企鵝園區),此外,夜鷺還會以蛙、水生昆蟲等為食。
圖片來源見水印
它們在捕食時,常採用突襲的方式,或安安靜靜佇立在水中盯著水面,看到獵物時立刻下嘴;或從高處快速俯衝下來。
十分團結
夜鷺喜歡結群,白天成群隱藏在密林中僻靜處,黃昏和夜間則常分散成小群棲息在僻靜的山坡、水庫或湖中小島上的灌叢或高大樹木的枝葉叢中,偶爾也有單獨活動和棲息的。
夜鷺把巢建在樹頂處,多的時候,一棵樹上的夜鷺巢能達到十幾個。
夜鷺巢
這種喜愛集群的生活習性,也讓夜鷺的繁衍得到了保障,雖然夜鷺每次產卵也就是三四枚,但大量夜鷺常在一起,在繁殖季時就很容易能配上對。
夜鷺的蛋呈淡藍色
夜鷺在我國屬於「三有」(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有科學研究價值)保護動物。儘管受到保護且繁衍率高,但近年來,我國北方的夜鷺數量依然受到樹木砍伐、溼地減少等情況的影響,數量減少了很多。
看完這些,你有沒有被這個機智又可愛的鳥類吸引呢?
- 感謝閱讀 -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