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後骷髏頭形狀的小行星明年將再次來襲

2021-01-08 環球網

在2015年萬聖節前夕,一顆骷髏頭形狀的小行星安全飛掠地球。時間可能是一個有趣的巧合,但這不會是我們最後一次看到這個特殊的太空巖石。研究人員表示,「骷髏頭」小行星會在2018年11月再次飛掠地球。

這顆小行星最早是由研究人員在2015年10月中旬發現的。當時這顆小行星在相對較近的距離與地球擦肩而過,大約是地月的1.3倍。這給了研究人員一個機會來拍攝太空巖石,當一個特徵變得明顯時 - 在正確的照明下,小行星與人類的頭骨非常相似。

相似之處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包括一般的頭骨形狀,兩個「眼睛」的位置和形狀,加上一個鼻子和細下巴。

研究人員估計,正式命名為2015 TB145的骷髏狀小行星直徑在625米至700米之間。美國宇航局當時利用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和西維吉尼亞州的綠岸射電望遠鏡拍攝了這顆小行星。

明年,小行星將在更遠的距離上飛掠地球,但是研究人員有時間為這一事件做好準備,並計劃在發生這種事情時更多地了解這塊巖石。

相關焦點

  • 時隔三年「骷髏頭」小行星將再次飛掠地球 這也太巧了吧
    2015年,一顆命名為2015 TB145的小行星,在距離30萬英裡的地方飛掠地球,這是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1.3倍。這顆小行星體積不小,直徑的在950到2100英尺之間,這個尺寸介於克萊斯勒大廈和上海中心大廈高度之間。
  • 骷髏頭小行星將從地球旁邊呼嘯而過?
    月11日一顆像骷髏頭一樣的小行星將從地球旁邊經過。2015年TB145小行星首次被發現是在2015年,當時它在距離地球301986英裡(486000公裡)的地方,也就是萬聖節前夕。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小天體資料庫,該小行星的下一次飛越不會如此接近,它將從地球上空2400萬英裡(3800萬公裡)經過,這大約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四分之一。
  • 骷髏頭「死亡彗星」萬聖節後將再次掠過地球
    骷髏頭「死亡彗星」萬聖節後將再次掠過地球   《每日郵報》27日報導,今年萬聖節過後,11月11日,一顆「死亡彗星」將掠過地球。不過別擔心,它將在2400萬英裡外與地球擦身而過。   其實,這個調皮鬼,早在2015年10月初首次被發現。它有幾個暱稱,包括「萬聖節小行星」、「死亡彗星」和「大南瓜」。
  • 神秘巨大「骷髏頭」消失3年, 雙11那天將準時出現地球附近
    不過巨大「骷髏頭」有幸能以10倍地月距離目睹到地球上中國人瘋狂購物的一瞬間也算一件美事。這顆巨大「骷髏頭」就是在2015年10月31日晚突然而至的2015 TB145彗星,它突然在萬聖節前夕偷偷地靠近地球,以距離地球48萬公裡軌道上諦視著地球人類。
  • 地球上空再現「骷髏頭」,究竟意味著什麼?引各國專家廣泛關注
    還記得2015年10月31日那天嗎?一顆巨大的「骷髏頭」在萬聖節前夕突然出現在人類地球附近,以僅有48萬公裡的距離俯視著人類,讓科學家不寒而慄。雖然比地月距離38.4萬公裡遠那麼一點點,但是它卻成為了一顆存在潛在威脅地球的小星球。儘管2015年10月底被科學家發現後默默地離開地球消失不見。
  • 太空骷髏頭
    在眾多近地小行星中,2015 TB145是尤為奇特的一顆。雖然它體型不大,直徑只有600米左右,但是出眾的外表卻足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顆小行星酷似一個骷髏頭。話說,2015 TB145最初是由泛星計劃於2015年10月10日發現的。
  • 「死亡彗星」骷髏頭將於11月11日近距離飛掠地球,外形詭異
    據美國宇航局官方網站報導,一顆外形像一顆骷髏頭一樣的小行星即將於11月11日左右近距離飛掠地球,這個小行星被命名為2015 TB145,因為其最初被發現的時間是2015年10月10日,當時,這顆小行星高速掠過地球軌道,其距離地球最近距離當時達到468000公裡,這大概跟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差不多。
  • 一顆巨大小星星正在靠近地球,雙十一當天與地球相遇,70年一次
    近年來小行星飛過地球似乎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一顆怪異的形似巨大骷髏頭的小行星,引起人們的注意。據稱,這顆小行星將於2018年11月11日飛過我們頭頂。 科學家發現,目前這顆巨大的〝骷髏頭〞小行星,正在以每小時數萬公裡的速度接近地球,巧的是,這顆巨大〝骷髏頭〞,將在11月11日抵達地球的最近距離點3800萬公裡,雖然這次的距離有點遠,但能夠以地月距離的10倍進行觀賞。雙11後,這顆小行星又將離去。
  • 有一個骷髏形狀的「萬聖節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
    2015 TB145小行星的插圖,也被稱為「萬聖節小行星」。這顆2000英尺寬的巖石將於11月重返地球。就在秋季的「食屍鬼與鬼魂」主題來臨之際,一顆外形酷似人類頭骨的小行星再次將其怪異的目光轉向了地球。這顆2000英尺寬的隕石於2015年10月初首次被發現,被稱為「萬聖節小行星」,但被官方確認為2015年TB145行星。
  •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什麼是「潛在威脅天體」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咋回事?據多家媒體報導,4月底到5月初,將有兩顆存在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聽上去似乎有點危險,但專家表示,它們不會對地球產生影響。「2020DM4」預計將於北京時間2020年5月1日18時05分左右飛掠地球,屆時離地球最近距離約為705萬公裡。那些小行星來自何處?實際上,小行星是指太陽系內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它們的形成理論也比較複雜。
  • 科學家發現造型詭異的小行星:如骷髏頭
    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消息,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雷達圖像顯示,萬聖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直徑大約2000英尺(600米)。10月30日的觀測發現,這顆小行星似乎有著非常特別的外形,我們的射電望遠鏡成像解析度達到7.5米,如此巨大的小行星一旦撞擊地球,那麼後果是非常嚴重的。2013年,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的隕石雨襲擊就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還有1908年的通古斯事件,都是小行星撞擊導致的重大事件。在現代天文學上,小行星進入地球軌道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萬聖節期間,正好有一顆小行星進入地球附近的軌道。
  • 日本將於3年後發射隼鳥二號小行星探測器
    新華網東京5月13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2日宣布,將於
  • 美版隼鳥號 「奧西裡斯—雷克斯」 探測器成功著陸小行星
    與日本的 「隼鳥號」 和 「隼鳥2號」 一樣,「奧西裡斯—雷克斯」 探測器計劃採集樣本帶回地球,順利的話,美國將成為繼日本之後的第二個成功收集小行星樣本的國家。NASA將於本月月底在貝努上空確認是否成功採集到樣本。奧西裡斯-雷克斯的相機捕捉到的著陸情形。
  • 2029毀滅地球的小行星回歸,2068年撞擊地球,能避免嗎?
    阿波菲斯小行星在前十幾年前曾經引爆全球恐慌,當初由於觀測數據不足,得出它將於2029年撞擊並不準確,但最近的觀測表明,阿波菲斯的軌道正在靜悄悄的發生改變,新的軌道建模表明,它可能與2068年撞擊地球!小行星阿波菲斯這是一顆近地小行星,在2004年6月19日發現後,天文學家一直對其觀測,根據光變曲線分析它的直徑大約在270米左右,到了同年12月27日,將近200次的精確觀測後構建出了它的軌道!
  • 西曆,公元2015年,使徒來襲!2017,EVA中文漫畫最終捲來襲!
    西曆,公元2015年,使徒來襲!原本的世界線是在15年迎來第13使徒的襲擊的,最後如果EVA不敵,人類都會被使徒消滅吸收人類的智慧之果從而達到完全體。當然EVA出色地擊退了使徒,於是seele開始了人類補完計劃,最終全世界的人都變成了橙汁…… 西曆,公元2015年,使徒來襲!
  • 美科學家:阿波菲斯小行星「踩油門」加速,2068年恐撞擊地球
    阿波菲斯小行星在前十幾年前曾經引爆全球恐慌,當初由於觀測數據不足,得出它將於2029年撞擊並不準確,但最近的觀測表明,阿波菲斯的軌道正在靜悄悄的發生改變,新的軌道建模表明,它可能與2068年撞擊地球!近地小行星,在2004年6月19日發現後,天文學家一直對其觀測,根據光變曲線分析它的直徑大約在270米左右,到了同年12月27日,將近200次的精確觀測後構建出了它的軌道!
  • 地球附近出現一神秘「頭骨」,3年前突然消失,雙11將再現世間
    就像在2015年的時候,科學家就在距離地球48萬公裡的太空中發現了一顆直徑大約在640米左右的天體,恰巧的是,這顆小行星被發現的時間剛好和萬聖節的時間重合,因此科學家也將這顆小行星命名為萬聖節小行星。
  • 外太空存在3個形狀奇葩小天體?科學家:一個來自系外星際空間
    在數千萬當中,肯定存在著形狀奇葩的小天體,不過我們只發現如下幾個。有科學家認為奧陌陌來自太陽系外星際空間。2015年10月31日,一個外表類似「骷髏頭」狀小天體2015 TB145突然出現地球附近,直徑達600米,以48萬能公裡之隔俯視地球人類,讓人看了不寒而慄。
  • 2036年小行星「阿波菲斯」將光顧地球,科學家推測小行星或將划過
    從2004年6月19日發現直到2004年12月27日科學家一直在觀察著這一顆小行星,共近200次觀測。為什麼這顆行星如此引起科學家們的重視呢?這顆小行星難道能夠毀滅地球?然而科學家們驚人的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這顆小行星將於GMT+8時間2029年4月14日4時49分到達距離地球東半球最近位置,於GMT+8時間當日5時20分左右與地球相撞概率為1/37(2.7%)。
  • 小行星阿波菲斯:引發恐慌的太空巖石
    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它曾多次與來自太空的入侵者擦肩而過。一次巨大的撞擊導致了月球的形成。許多其他物體也撞擊了我們的世界,造成了廣泛的破壞。只要問問恐龍就知道了,6500萬年前,一塊幾百米寬的太空巖石加速了恐龍的滅亡。這種情況可能會再次發生,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可能的影響因素。在夜間,人們會搜索那些離地球軌道太近的物體,如果它們撞上地球,可能會造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