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類熟練使用槍械以後,子彈的研發方式也慢慢趨於成熟。作為一種近現代才出現的,集合材料、工藝、動力學等技術為一體的文明產物,可以說直到如今都是戰場上的主流武器。許多人好奇,一顆子彈的個頭很小,為什麼卻能對人體造成不可逆轉的致命傷害。今天,小編就從子彈的結構、運行原理等方面,討論一下子彈究竟是如何製造殺傷的。
自子彈結構定型後,任何子彈都有彈丸、彈殼、發射藥、底火四個結構組成。在子彈內裝填的火藥如今都是狀態較為穩定、不容易發生爆炸的無煙火藥。而當扣動槍械的扳機時,槍械中的擊針通過撞擊的方式激發底火,點燃子彈的發射藥,這時發射藥因為高溫高壓會給予子彈極高的初速度,通過這股力量將彈丸從彈殼中擠出,最後成功發射。
與許多人想像不同的是,子彈射出後並不是直線飛行的。因為受到了膛線的擠壓,彈丸飛行出去的不僅速度極快,而且是以高速旋轉的形式推出彈膛,只要命中人體,就會造成巨大創傷。所以,看似個頭很小的子彈只要進入人體,高速旋轉的彈丸會直接破壞人體內部結構,產生空腔效應,直接使被命中人喪失戰鬥力。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子彈從正面射中人體,穿過人體後產生巨大的傷口,如果命中的是要害部位,會直接致人死亡,這就是高速旋轉子彈進入人體的威力。而根據子彈、槍械的不同型號,給人體造成的殺傷也不盡相同。總的來說,威力越強的子彈,侵徹力和停止力就越強。侵徹力說的其實就是子彈的穿透能力,而停止力則代表著讓集中目標失去行動能力的數據。停止力越強的子彈,讓人體喪失行動能力的時間就越短。
而隨著現代技術不斷革新,不僅有各種新型的槍械,各類威力驚人的子彈也先後被研發。其中以「達姆彈」為代表的子彈又被稱為「開花彈」,進入人體後能夠進行淺層擴張,非常殘忍,如今已經被國際公約完全禁止使用。子彈的研發只是人類高殺傷武器研發的縮影,雖然各種武器層出不窮,但是大多數渴望和平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傷痛是揮之不去的,衷心希望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