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開發全固態鋰電池 稱2025年可商業化

2020-11-27 蓋世汽車網

與其他許多車企一樣,豐田也在鋰空氣電池上投入了大量研發精力。工程師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從而讓電動車能夠跑得更遠。在2014鋰電池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Meeting on Lithium Batteries)上,豐田電池研究業務部的Hideki Iba博士與豐田歐洲先進技術小組的Chihiro Yada博士指出,若克服各項技術障礙,鋰空氣電池要到2030年才能真正商業化。

在開發鋰空氣電池技術的同時,豐田也在開發全固態電池,目前其實驗中的原型產品可達到400瓦時/升的體積能量密度。兩位專家對該類電池技術也作出了預測,在克服技術障礙的前提下,全固態電池可在2025年實現商業化,比鋰空氣電池早5年。

全固態電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和額定功率高的特點,使它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經驗證全固態電池放電率可達到50C。

相比傳統鋰電池,全固態電池除了體積能量密度較高之外,還具有以下優勢:

1、封裝效率更高。全固態電池設計可支持串行疊加排列(in-series stacking)和雙極結構(bi-polar structure)。緊密的排列可減少電池組中無效空間(dead space)的體積。

2、更安全。全固態電池不會有電解液洩漏的隱患,並且它的不易燃物性和無機電解質使其熱穩定性更強。

3、更長的使用壽命。

「全固態電池在先前一段時間面臨的技術障礙是功率密度不夠高。原因在於電池陰極和固態電解質之間的轉移電阻過高」Yada和Brasse兩位研究者如是說。因此,全固態電池開發過程中的主要任務就是提高它的功率密度。

研究者從以下3個方面對其功率密度進行改進:

1、開發能夠更易傳導鋰離子的固態電解質。可以採用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作為固態電解質材料。硫化物電解質可以提供更高的離子傳導性,例如Li10GeP2S12化合物的離子傳導率可達0.012西門子/釐米。

德國馬普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研究者近期則開發出2種具有超高傳導率的固態鋰電解質,分別為Li10SnP2S12與Li11Si2PS12,它們均具有極強的鋰離子擴散性。化合物中的矽元素使這兩種化合物的鋰傳導率甚至超過了上述Li10GeP2S12化合物。

2、改善電解質與電極間的界面物質,降低轉移電阻。Yada 和 Brasse指出:「固態電池中電解質與電極間界面電阻高的問題可通過設計來彌補,這在下一代電池設計中顯得尤為重要。」

在2014鋰電池國際會議的一篇獨立論文中,Yada與他亥姆霍茲研究所(Helmholtz Institute Ulm)以及德國航空太空中心(German Aerospace Centre)的同事提出了一個固態電解質數字模型,希望基於該模型對活躍電子和電解質邊界的空間電荷區域獲得更多的了解。

3、提升活性材料中鋰離子的傳導性。在理想狀態下,能量密度高的電池中電解質層很薄,電極層很厚,並且全都圍繞在活性材料周圍。為了滿足下一代電池的技術要求,研究者必須改進電極活性材料的傳導性。

Yada 和Brasse指出,雖然全固態鋰電池的「歷史」並不短,但行業內仍將認為它是一種全新的電池技術。然而,仍然有許多技術障礙待克服。通過分析調整電極與電解質界面層的納米結構將成為全固態鋰電池突破的關鍵點。

欲查看更多技術文章,請進入蓋世汽車社區-技術前沿:http://i.gasgoo.com/tech

文章來源:蓋世汽車網

相關焦點

  • 固態電池全面分析——必經之路,2020準固態,2025全固態?
    國外三巨頭:法國 Bollore、美國 Sakit3、日本豐田法國 Bollore聚合物固態電解質領域領軍企業,全球首個固態電池電動車商業化的公司早在2011年10月,Bolloré就開始利用自主開發的電動汽車「Bluecar」和電動巴士
  • 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
    3、電解液:仍需要少量的有機溶劑浸漬,目前主流的商業化鋰鹽LiFP6,以及新型鋰鹽LiTFSI/LiFSI等需要添加。4、隔膜:由於仍有部分電解液存在,凝膠電解質不能起到電子絕緣的作用,仍需要隔膜隔絕正負極防止短路。2. 解析二: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業內預計全固態鋰電池有望在2020-2025年期間實現小批量生產。
  • 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半導體|蔚來汽車(NIO.US)-智通...
    3、電解液:仍需要少量的有機溶劑浸漬,目前主流的商業化鋰鹽LiFP6,以及新型鋰鹽LiTFSI/LiFSI等需要添加。4、隔膜:由於仍有部分電解液存在,凝膠電解質不能起到電子絕緣的作用,仍需要隔膜隔絕正負極防止短路。2. 解析二: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業內預計全固態鋰電池有望在2020-2025年期間實現小批量生產。
  • 豐田如期推出固態電池原型產品 固態電池概念股有哪些?
    據報導,豐田汽車動力總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電池業總經理Keiji Kaita近日稱,豐田已如期推出固態電池原型產品,並在概念車上運行豐田計劃在2025年之前量產固態電池,這種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電池提高兩倍以上,電池裡沒有氣體和液體存在,所以更輕也更安全。同時,固態電池不易受溫度影響,充電效率也更高,從零充滿僅需15分鐘。在電池壽命方面,該款固態電池理論上在使用30年後仍保持90%以上的性能。  固態電池被認為是未來最適合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豐田不是唯一一家加碼固態電池的車企。
  • 鋰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未來動力電池誰主沉浮?
    大眾汽車集團表示,至2025年,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各品牌將推出80款全新的電動車型,銷量也將達到300萬輛。以一輛車安裝50kWh電池計算,這意味著大眾汽車電池需求將達到150GWh。此外,沃爾沃、通用、豐田等汽車企業都推出了電動汽車發展戰略。
  • 固態鋰電池產業化及其影響深度研究報告
    解析二: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業內預計全固態鋰電池有望在 2020-2025 年期間實現小批量生產。早在 1978 年 Michel Armand 首次 報導了固態金屬鋰電池的相關研究,隨後 40 年內固態鋰電池被全球廣泛研究,固體電解質離子電 導率低,界面相容性差等技術瓶頸制約了商業化進程,全固態鋰電池的研究停滯於 20 世紀末,2007 年開始,全固態鋰電池的研究開發復甦,2017 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論壇上,業界預計 2020-2025 年全固態鋰電池有望實現小批量生產。
  • 固態電池已成為未來鋰電池發展的必經之路
    豐田專利集中在對硫化物體系固態電解質進行研究,以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電導率、循環壽命、安全性能等性能。 產業化:2020準固態2025全固態 14.固態電池:50年歷史,50多家研發團隊 目前,全球範圍內約有50多家製造企業、初創公司和高校科研院所致力於固態電池技術。
  • 專家稱固態電池大規模應用要在2025年後,技術與成本問題仍待解決
    而李斌接受媒體採訪時則表示,「蔚來選擇的是最好的、最先進的、能夠量產的固態電池技術。」「蔚來發布的150kWh固態電池並不是全固態電池,而是含有少量電解液的半固態電池。」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吳輝告訴記者,從當前的發展現狀來看,全固態電池要實現產業化至少還需要5~10年的時間。而蔚來發布的半固態電池實現產業化的時間則相對較短,未來2~3年內可能搭載上車。
  • 淺談全固態鋰電池的優勢和挑戰
    問題之一:成本依然偏高,製備工藝複雜,技術不夠成熟 目前的全固態鋰電池的電解質主要有有機和無機兩大體系,成本總體偏高,尤其是無機體系的電池很多採用CVD/PVD等複雜的工藝製備,生產(沉積薄膜)速度慢,成本昂貴,單體電池容量很小,往往只適合做小型電子器件用的電池。
  • 電力設備行業:從三個問題,深度解析固態鋰電池當前產業化進度
    解析 二: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業內預計全固態鋰電池有望在2020-2025年期間實現小批量生產。早在1978年 Michel Armand首次報導了固態金屬鋰電池的相關研究,隨後40年內固態鋰電池被全球廣泛研究,固體電解質離子電導率低,界面相容性差等技術瓶頸制約了商業化進程,全固態鋰電池的研究停滯於20世紀末;2007年開始,全固態鋰電池的研究開發復甦,2017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論壇上,業界預計2020-2025年全固態鋰電池有望實現小批量生產。
  • 豐田如期推出固態電池原型產品 為動力電池未來發展方向(股)
    豐田如期推出固態電池原型產品 為動力電池未來發展方向(股) 關注中金在線:
  • 固態電池離電動汽車還有多遠?
    固態電池產業化呈三大特徵固態電池即採用固態電解質的鋰電池,一方面可以通過提升電壓平臺,來進一步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另一方面由於在固固反應中可以減少氣體排放,大幅提高了鋰電池的安全性能。從產業化進展來看,固態電池在汽車領域產業化集中在2025年左右。除固態電池技術領先的豐田外,老牌車企量產固態電池的時間均在2025年以後(豐田預計2022年),而新造車勢力則相對激進,菲斯克、戴森更是將固態電池量產時間定在了即將到來的2020年。從技術路線來看,固態電池的發展主要分為3大方向。
  • 固態電池:搶佔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制高點
    固態電池也被廣泛期待成為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過去十年相關專利數量增長超過10倍。但由於固態電池技術尚未成熟,距離量產還有較大距離。預計在2025年前後,半固態電池可以實現量產,2030年前後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應用。
  • 豐田與松下合作的固態電池會是下一代動力電池嗎
    這就是豐田與松下合作固態鋰電池的背景,如果單看這條新聞,或許能夠解釋成豐田在進行可行性研究而已。但五天之後,豐田宣布將在2020年~2025年,推出十款以上純電動車。再結合豐田與松下宣布合作固態電池時豐田的說法:在2025年之前將固態鋰電池實用化。這意思就是固態電池用在豐田的純電車是鐵板釘釘的事情啦。
  • 固態電池風口已至!全球車企瘋狂湧入,豐田寶馬都上船了
    「鋰電之父」古迪納夫也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時年97歲的他仍然奮鬥在研發的一線,並在三年前開發出了全球首個全固態電解質鋰電池。直到2016年,日本科學家Yuki Kato與Ryoji Kanno發現了兩種具有高離子電導率與高穩定性新型鋰基超離子導體材料,固態電池才重新成為學界與業界的研究焦點。而後在2017年,「鋰電之父」古迪納夫所帶領的工程師團隊發明了玻璃電解質材料,研發出了全球首個全固態電解質鋰電池。
  • 鋰電池宿命:繞不過的固態電池
    而且,這些思路大多還在研發階段,尚未在商業化中取得驗證。5國外發展激進,且多元國外在固態電池方面,起步比較早,路線比較多,做法也更加激進一些,有全力拼全固態電池的,甚至還有企業已經將全固態電池搭載到電動汽車上。
  • 中泰證券:全固態電池商業化尚早 半固態電池鋰和碳納米管用量增加
    依據電解質分類﹐鋰電池可分為液態、固態,其中固態電池可分為半固態、準固態和全固態。與液態電池相比,固態電池:1、續航高,能量密度可以達到傳統鋰電池兩倍左右;2、重量輕;3、安全性更高,固態電解質不可燃、不揮發、不腐蝕、不漏液,高溫下不會起火;4、壽命長,固態電池在理想狀態下,充電循環次數可達45000次左右。
  • 高能量密度全固態電池原型面世—資訊—科學網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示意圖  圖片來源:谷歌圖片 當前,豐田公司正在全力研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
  • 蔚來360Wh/kg的固態電池,到底是不是真的?
    更讓我關注的是蔚來此次推出的蔚來ET7上,號稱將首次裝備150千瓦的固態電池,續航裡程可以達到1000公裡以上。儘管這款固態電池的版本,最快要等到2022年的四季度才能交付。前段時間外媒一陣瘋炒豐田的固態電池,但說了半天,豐田的固態電池還是停留在實驗室裡,量產最快也要2022年。結果蔚來忽然弄了這麼一下子,好叫人意外。那麼固體電池真的距離我們很近了嗎?蔚來這套固態電池到底什麼來頭呢?
  • 鋰電池繞不過的宿命!揭蔚來「固態電池」之惑
    事實上,目下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基本都是含有有機電解液的鋰離子電池,而固態電池,則一直是只聞其聲,未見其物。根據《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5年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要達到350Wh/kg。據《全固態鋰電池的研究現狀與展望》資料顯示,固態電池中由於是電解質取代了隔膜和電解質,意味著正負極之間僅剩固態電解質。因此兩極間的距離可縮短至十幾微米,電池整體體積空間可增加近40%左右容量,重量則較少近25%。可實現同體積下,容量更大,質量更低,可有效提升電池能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