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固態電池大規模應用要在2025年後,技術與成本問題仍待解決

2021-01-15 每日經濟新聞

日前,蔚來汽車發布的150kWh固態電池包引發行業關注。

據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介紹,蔚來此次發布的150kWh電池不再採用液態鋰電池技術,而是採用量產固態電池技術,可實現50%的能量密度提升,而搭載該款電池的車型綜合續航裡程可突破1000公裡。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但對為其提供固態電池的供應商,蔚來卻三緘其口。這也引發了外界的不斷猜測,寧德時代、清陶(即蘇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衛藍新能源(即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都成為「緋聞對象」。

「商業機密,不便透露。」針對此事,1月13日,蔚來相關負責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而李斌接受媒體採訪時則表示,「蔚來選擇的是最好的、最先進的、能夠量產的固態電池技術。」

「蔚來發布的150kWh固態電池並不是全固態電池,而是含有少量電解液的半固態電池。」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吳輝告訴記者,從當前的發展現狀來看,全固態電池要實現產業化至少還需要5~10年的時間。而蔚來發布的半固態電池實現產業化的時間則相對較短,未來2~3年內可能搭載上車。

固態電池大規模應用要在2025年後

早在2017年3月,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四部委聯合印發的《促進汽車動力鋰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法》中就曾明確提出,加強新體系動力電池產品的研發創新,其中就包括固態電池等新型電池。

「早在幾年前,固態電池就已經被各電池企業作為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來研發和儲備。」北京氫華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偉斌告訴記者。

與鋰離子電池和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不同,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馬小利介紹,相較液態電池,固態電池電化學穩定性相對較好。

楊偉斌介紹稱,目前,國內車載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為260Wh/kg~280Wh/kg,成組後電池包能量密度在200Wh/kg左右。而此次蔚來發布的150kWh固態電池,將能量密度提升到360Wh/kg。

但據蔚來公布的技術細節顯示,蔚來150kWh固態電池採用了原位固化固液電解質、無機預鋰化矽碳負極、納米級包覆超高鎳正極。這意味著,蔚來發布的150kWh電池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全固態電池。

「全固態電池量產還是很遙遠的事情,目前仍需要隔膜與電解液。」馬小利認為,固態電池大規模在新能源車上應用要到2025年後才能實現。

全球固態電池市場空間有望超1500億元

除了引發行業關注,蔚來發布固態電池的消息也在資本市場發酵。

自1月9日晚間蔚來發布150kWh固態電池後,A股出現大幅波動,鋰電材料板塊的鋰電隔膜、電解液個股全線下挫。截至1月11日收盤,電池隔膜企業星源材質(300568.SZ)股價下跌16.15%;恩捷股份(002812.SZ)、天賜材料(002812.SZ)、石大勝華(603026.SH)等個股紛紛跌停。

但吳輝認為,此次蔚來固態電池的發布,對鋰電隔膜、電解液帶來的影響是短期的。「短期內固態電池還不能實現產業化,所以其對鋰電隔膜、電解液行業所帶來的影響並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吳輝表示。

湖南中鋰新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固態電池距離商業化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暫時對公司電池隔膜業務發展不會造成影響。

圖片來源:攝圖網

開源證券分析認為,憑藉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優勢,固態電池有望實現快速發展,同時倒逼現有液態電池體系變革升級。

據中銀證券測算,固態鋰離子電池市場潛力巨大,全球需求量在2020年、2025年、2030年分別有望達到1.7GWh、44.2GWh、494.9GWh,2030年其全球市場空間有望達到1500億元以上。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30年,國內固態電池市場空間或達到200億元,較2020年實現百倍增長。

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認為,如果固態電池得到大範圍推廣,隔膜和電解液企業要被「革命」。

技術和成本問題仍待解決

「固態電池正式面世後,將解決三元鋰電池安全性低、能量密度低、充電速度慢、電池循環壽命短等難題。」楊偉斌認為,到目前為止,固態電池被認為是最理想的電池技術之一。

在吳輝看來,固態電池雖然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目前還存在很多技術難題尚未解決。如,由固態電解質和電極之間的界面問題導致的電導率低、界面阻抗大等問題。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認為,蔚來發布150kWh固態電池的舉動,將使固態電池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得到驗證。如果使用效果突出,將吸引大量企業跟進使用,從而推動行業發展。

事實上,全球不少企業已紛紛加碼固態電池行業。如豐田、大眾、寶馬等分別提出2022年、2025年及2026年推出搭載固態電池電動車的目標。在國內市場,除蔚來外,合眾汽車、天際汽車、北汽集團、長城汽車、比亞迪等也在此領域早有布局。

吳輝認為,為加速固態電池的發展,企業需要從根本上解決由固態電池界面問題導致的各種問題,同時還要大幅度降低固態電池的生產成本。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固態電池商用要等到2025年,那蔚來的固態電池?
    蔚來1月9日在成都舉辦了今年的NIO Day,在本次NIO Day上,蔚來發布了自己旗下首款量產轎車蔚來ET7,並且將有150kWh的固態電池包可選,續航裡程超過1000km,一經發布,引起了行業內部的高度關注,畢竟對於電動車來說,續航和充電一直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蔚來的換電技術可以暫且不談充電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
    本文系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在某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專家電話會上的分析與觀點,電池網特轉發,讓我們對固態電池的現狀、技術研發、未來市場等有更加客觀的認識!當前固液混合電池產品已經下線投放市場,預計3-5年這一批固液混合電池成本能夠大幅降低,純固態電池大概5-10年能夠實現價格降低,當前包括QuantumScape等企業均預計2025年實現硫化物全固態電池量產,成本會再消化1-2年再逐步下降。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與市場 產業化尚遠!
    本文系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在某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專家電話會上的分析與觀點,電池網特轉發,讓我們對固態電池的現狀、技術研發、未來市場等有更加客觀的認識!當前固液混合電池產品已經下線投放市場,預計3-5年這一批固液混合電池成本能夠大幅降低,純固態電池大概5-10年能夠實現價格降低,當前包括QuantumScape等企業均預計2025年實現硫化物全固態電池量產,成本會再消化1-2年再逐步下降。
  • 固態電池:短期炒作或將撲滅電動車產業鏈市場熱情
    圖 3 珈偉股份發布會前後股價日K線可見,資本市場炒作「固態電池」的把戲已上演多回,這次蔚來也不過是故技重施。而市場在短期內可能會爭相追捧,但熱情總要回歸理性。目前,全球範圍內共有53家企業布局固態電池,積極推進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進程。
  • 固態電池全面分析——必經之路,2020準固態,2025全固態?
    電池發展必經之路按照《中國製造2025》確定的技術目標,2020 年鋰電池能量密度到 300 Wh/kg,2025 年能量密度達到 400 Wh/kg,2030 年能量密度達到 500 Wh/kg。2015 年 10 月,被真空吸塵器創新者戴森以 9000 萬美金的價格全資收購,以解決應用在其產品中的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不夠長、安全性有限的問題。Sakti3 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其採用薄膜沉澱工藝的製造技術,簡而言之就是將薄膜進行一層層的堆積。
  • 固態電池迷局:寧德時代要等10年,蔚來卻宣布2年後交付
    但豐田的固態電池還是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量產最快也要2025年。而寧德時代的固態電池,也表示要到2030年才會面向市場推出。蔚來的消息一放出,豐田別說在新能源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就是現在的全球市值第二的位置估計也很可能被蔚來「超越」。01蔚來為什麼要搶發固態電池?
  • 固態電池將商用,其他動力電池新技術進展如何?
    蔚來方面表示,該電芯密度達到360Wh/kg,電池包能量密度能提升50%。蔚來汽車官方透露,搭載這種技術的蔚來電動車預計將於2022年第四度交付。這是首款明確確定了量產商用固態電池的車型。可以看到,作為最有希望的下一代電池,固態電池似乎已經到達產業化應用的前夜。
  • 固態電池即將商用,其他動力電池新技術進展如何?
    首先,原位固態化技術,解決固固界面問題,讓固態電池充放電更快捷、持久和安全;其次,採用原子級鍵合技術,讓固態電池循環過程更穩定;第三,採用複合金屬鋰技術,讓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全壽命體積膨脹更小,循環壽命更長;第四,固態電解質技術,讓固態電池能在高溫狀態下工作
  • 如何解決全固態電池中界面問題?
    《中國製造2025》確定的技術目標是2020年鋰電池能量密度到300Wh/kg,2025年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2030年能量密度達到500Wh/kg。
  • 被央視報導5年後量產的固態電池,蔚來是如何在2022年用上的?
    得到「固態」大電池魔法加持的ET7將NEDC續航裡程拉長至1000公裡以上。即便最老的2018款ES8,在150kWh電池上身後,NEDC續航裡程也將達到730公裡。大於700公裡,意味著續航不再是電動汽車的短板。蔚來用150kWh電池作鼓錘,敲響了燃油車即將被淘汰的命運喪鐘。但三天後,央視財經頻道對蔚來150kWh固態電池的真實性與量產度發出質疑。
  • 2021年中國固態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分析
    蔚來新車型燃起固態電池火熱度2021年1月9日,蔚來汽車發布了新型電動轎車車型ET7,其中一大亮點在於ET7採用了固態電池技術,具備超高能量密度360wh/kg,續航超過1000公裡。蔚來「ET7」新車型號採用的固態電池能量密度超過北汽EU260、北汽樣車、哪吒U等。蔚來「ET7」新車型再度燃起固態電池的火熱度。
  • 什麼是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技術
    而為了解決電池安全問題,提高能量密度,目前科研界和工業界都在研發以及生產全固態電池,也就是把傳統的鋰離子電池的隔膜和電解液,換成固態的電解質材料。 那麼說來說去,相比於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普通鋰離子電池,全固態電池的優點主要有哪些呢?首先,我們要知道—— 影響普通鋰離電池的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 光大證券:固態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代鋰電技術制高點,可關注龍頭企業...
    歐盟提出最嚴苛要求,2025年後歐盟新登記汽車碳排放量比2021年減少15%,2030年要求比2021年減少37.5%。嚴苛的碳排放標準驅動車企進一步轉型,電動車升級勢在必行。兩片負極在雙面塗布的NMC正極兩側放置,NMC正極、銀碳複合層、固態電解質圍繞鋁集流器對稱放置,鋁塑膜軟包後,電池尺寸6.7x11.2cm2,電芯容量0.6Ah。這項技術解決了困擾全固態電池性能的問題,即鋰枝晶與充放電效率。
  • 全固態電池中界面問題為何一直未能有效解決
    目前限制全固態鋰電池應用的主要問題是電池的能量及功率密度低,而決定電池能量及功率密度的主要因素包括電極材料、電解質材料和二者的界面的特性。 《中國製造2025》確定的技術目標是2020年鋰電池能量密度到300Wh/kg,2025年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2030年能量密度達到500Wh/kg。
  • 汽車固態電池要來了?專家:沒那麼快
    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近日在新車發布會上的一句話震驚了全行業,他說:「我們採用最先進的量產固態電池技術,實現了36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續航將超過1000公裡。」聽完這句話,最焦慮的不是蔚來的新能源汽車同行,而是鋰電池產業鏈個股的廣大投資者。本周前兩個交易日,新宙邦、恩捷股份等電解液和隔膜企業股價大幅下跌,一些企業股價累計跌幅在15%左右。
  • 續航問題備受詬病多年,固態電池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拯救者」嗎?
    然而制約新能源汽車推廣最關鍵的電池續航問題卻一直存在。更令人擔憂的是,儘管很多廠商接連聲稱能夠研發和生產續航裡程更遠的電動車,但現在主流的電動車鋰電池的續航裡程似乎已經臨近某個極限。固態電池漸行漸近?電動車最大的技術瓶頸是電池容量問題。在同樣重量下,決定電池容量的是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
  • 固態電池離我們還有多遠?
    傳統液態鋰電池不會是動力電池的技術終點、固態電池是後鋰電時代的必經之路早已是行業共識。我們所期待的動力電池技術革命,似乎馬上就要來了。不過,最「靠譜的」固態電池,但它依舊充滿了技術挑戰。之所以今天會選擇這樣的一個話題,也是因網友們的一句話,現在新能源車型採用動力電池為何始終徹底解決不了安全性以及電池老化、壽命短等問題。
  • 固態電池:搶佔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制高點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鋰離子電池顯示電力存儲性能的「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論上的極限,難以再大幅提高性能。固態電池也被廣泛期待成為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過去十年相關專利數量增長超過10倍。但由於固態電池技術尚未成熟,距離量產還有較大距離。預計在2025年前後,半固態電池可以實現量產,2030年前後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應用。
  • ...蔚來|鋰硫電池|固態電池|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中國科學院物理...
    首先,原位固態化技術,解決固固界面問題,讓固態電池充放電更快捷、持久和安全;其次,採用原子級鍵合技術,讓固態電池循環過程更穩定;第三,採用複合金屬鋰技術,讓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全壽命體積膨脹更小,循環壽命更長;第四,固態電解質技術,讓固態電池能在高溫狀態下工作
  • 豐田開發全固態鋰電池 稱2025年可商業化
    在2014鋰電池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Meeting on Lithium Batteries)上,豐田電池研究業務部的Hideki Iba博士與豐田歐洲先進技術小組的Chihiro Yada博士指出,若克服各項技術障礙,鋰空氣電池要到2030年才能真正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