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第一個登上火星的中國人,在無人區造了一個實景火星基地

2021-01-14 一刻talks

恐懼其實根本就不存在,是你想像出來的,戰勝恐懼的方法就是活在當下。

如何讓勇敢成為與生俱來的精神?

一刻talks與亞洲龍邀請知名藝術批評家曹星原,對話6位智慧領袖,打造2019不容錯過的藝術談話類節目《對話智美》。探索藝術與科技的邊界,以及人類精神力量的強大。

本期的主題是:火星。

他叫程巍,火星學會終身會員,有望成為首個登上火星的中國人。5年前,為了去火星,他學飛行、學潛水、登珠峰、投基地和醫療能源科技項目。

為了實現這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他都做了哪些努力和準備?以下是節目內容精選。完整版請見視頻。

本期講者:曹星原、程巍

曹星原:知名美術批評家,《鏘鏘三人行》常駐嘉賓

程巍:天使投資人,一個認真想去火星的人

關鍵詞:火星登陸 藝術科技

全文共 2818字,閱讀需要16分鐘

登上火星,是我一生的夢想

程巍:登陸火星是我一生的夢想,也是我這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所以說這些年來,確實實打實地做了很多工作。

曹星原:是哪個節點,突然你想到了這件事情?

程巍:夢想的產生,作為一個成熟的人來講,它並不是在某一刻突然發現的,而是在你自己成長的過程中逐漸產生的。我從小就很喜歡這些科幻,也看了很多的科幻電影,仔細再想,以後有沒有可能成為太空人一樣去登月,到外太空去;或者是像電影裡一樣,駕著宇宙飛船去到別的星球。

當稍微大一點的時候,覺得這個可能是比較遙遠的夢想,或者說不太切實際。這是一個人生必然經歷的階段,但這些在我心智中發芽的夢想,從來就沒有湮滅過,而且是一直在逐漸長大,逐漸膨脹。

從達文西談到通識教育

曹星原:咱們科學家是不是很忽略人文科學、藝術什麼的?

程巍:這個完全沒有。我恰巧在9月份的時候,和中國的科技史扛鼎級人物吳國盛教授,一起去了趟義大利。

在義大利的科學之旅,從南部的西西里島阿基米德的出生地開始,一路向北,途徑達文西的出生地——芬奇鎮。然後又去了他當時生活的、工作的地方——佛羅倫斯,也是當時文藝復興的最重要的一個重鎮。

我去之前,一直是認為這個人可能是個曠世天才,在當時那個年代,沒有人可以和他相匹敵。但是當我到了芬奇鎮,又親歷了他的這個生活的歷史,並且聽了吳國盛教授給我們科普之後。我才發現,實際上當時像達文西這樣子的全才,在佛羅倫斯,在文藝復興的義大利遍地都是。

當時我們就在發問,那為什麼文藝復興發生在義大利?

我有一個觀點,因為美第奇家族在整個文藝復興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提供了很多的資金給這些文藝復興的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同時,他們也頂住了很大壓力,和教皇、宗教在做鬥爭,給文藝復興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

那麼,通識教育是怎麼來的呢?

實際上是從古希臘來的,我們翻譯成為通識教育,它叫做Liberal Arts,就是自由人之一。為什麼叫自由人之一?因為當時古希臘是有奴隸制的,只有自由人才能學習的這個技藝。

自由人學習的是什麼?實際上是要探求自然的這個知理的一些東西,而奴隸是要學習生產製造,主人要求你做什麼而做什麼。

恐懼根本不存在,戰勝恐懼的方法就是活在當下

曹星原:人類從來都沒有像今天這樣,有這麼強的不安定感。比如說亞洲龍2.0L這樣的汽車,你坐在裡面,坐在車上,載你到各地走走,很舒服、很輕鬆。可是到了火星上,你看到那一切之後,發現一片荒涼。這種恐懼感就會更加強烈。將來我們的地球會不會像火星那樣?現在我們的焦慮,是不是因為恐懼感?還是僅僅就是好奇?

程巍:我覺得好奇要大於恐懼,實際上好奇和恐懼本身也可以劃等號。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這個來源於我個人的一段經歷。

我在去年夏天,在菲律賓潛水的時候,碰上了一次事故。當時那段時間,確實工作壓力很大,事情很多。所以在深潛訓練的時候,經常休息不好。

然後我和我的師弟在水下80米的時候,我們當時是想要深潛的,下得非常深,想要創一些紀錄。所以會在訓練的時候,在80-100米的地方,停留好長時間。

我當時突然就感覺到心臟不跳了,有一種心悸的感覺。我是全副武裝,把所有的裝備都在身上,各種各樣的氣瓶,然後還有推進器。我們在80米的狀態下一直在巡遊,就是為了在裡邊待更長的時間,增加我們減壓的時間、上升的時間,練一些技術。

但當時我有這種感覺了以後,我發現自己是沒有辦法馬上上來的,因為上來以後馬上就會得減壓病,就死掉了。

所以我在下邊需要待很長時間,我那時候看我上升還要5個小時。當時就是一種很恐懼的狀態。但是不敢多想,一直在讓自己的心情恢復平靜,深呼吸、深呼吸。最後堅持了5個小時,升出水面。雖然升出水面之後,還是得減壓病了。

因為當時血液循環不好,是心臟的問題。然後他們就給我送到了海軍的一個減壓艙,在裡邊待了一夜,才把自己救活。等平安了之後,還是會反思自己這些問題,我是如何去克制這些恐懼、如何戰勝這些恐懼的。

曹星原:經過這件事,你得到了什麼啟發呢?

程巍:我覺得恐懼其實根本就不存在,是你想像出來的,戰勝恐懼的方法就是活在當下。

我在新疆建了一個無人區,提前體驗火星生活

曹星原:你不如在那建一些基地什麼的,讓大家先到那體會一下,我們到火星上幹什麼,做一個預演。

程巍:對的,其實我已經做這些事情了,恰巧我投資了一個項目,就在新疆的哈密大海道無人區。

這個大海道無人區,它的巨型雅丹,它的地貌特別像火星。因為這個整個雅丹它的狀態呈現的是紅色,然後它的這個荒涼,它的乾旱,它的地質結構和火星非常地類似。

他們都曾經是一個天堂,有水有湖,有各種各樣的生物。但是隨著地殼的變遷,這個地方就變成了像火星一樣,被拋棄的地方。

未來設計為什麼都是簡潔的?

程巍:您知道為什麼未來的設計都是簡潔的嗎?

曹星原:我知道一些,但是我想請你說說。

程巍: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因為科學之美是簡潔的。像賈伯斯、埃隆·馬斯克,他們對於科學的理解都是簡潔的,像最簡單的一個公式。世界的本源可能就是一兩個非常簡潔的公式,就像E=mc,如此簡潔,所以簡單。

所以說我們未來的科技感,實際上就是一種簡潔的、純粹的美,而不是過度修飾的。這個是我對於科學和藝術在未來交匯點的理解。

曹星原:藝術和設計讓科學更有溫度,科學讓藝術和設計更有意義。

曹星原:程巍先生,今天非常榮幸能夠和你有這麼好的對話。我覺得你不但知識豐富,而且非常有情趣,而且有一種藝術的情懷。那今天你深入淺出,給了我們很多建議、見解,跟我們分享了很多你的經驗、經歷,特別感謝,也是我們大家的榮幸。

程巍:謝謝。

相關焦點

  • 在中國有三個火星基地,一個在甘肅,一個在青海,另一個在這裡
    這次旅途打卡了兩個火星基地。有什麼不同,帶你們比較下。在中國,一共有三個火星基地。一個在甘肅金昌,一個在新疆哈密大海道,一個在青海海西州茫崖。所有火星基地的選址,需要地形地貌、自然風光、氣候條件都類似於火星。這三個火星基地,都號稱自己是「中國最像火星的地方」。01 新疆大海道火星基地大海道無人區,光聽這幾個字,就覺得神秘無比。
  • 火星基地探險了解,哈密大海道無人區,遊客:像是來到了外太空
    我們自駕遊從星星峽進入新疆,在哈密稍微休息了一下,都來不及逛逛哈密城市的風景,就來到了心心念念的大海道無人區,傳說中的火星基地。大海道無人區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神秘的一段,沒有什麼歷史資料來記載這段路,只存在於駝鈴商隊的口口相傳中,從今天來看,大海道是從敦煌到鄯善縣最便捷的一條路。
  • 在中國就能體驗到火星的環境,這2大火星基地,滿足人們的幻想!
    在中國就能體驗到火星的環境,這2大火星基地,滿足人們的幻想!很多的科幻大片對未來的生活都充滿了無限的幻想,甚至人類都可以登上火星,在火星上建立人類的生活區。在我國有三大火星基地,一個在甘肅,一個在新疆,另外一個在青海,這裡被選為火星基地,是因為在這裡地形地貌自然風光和氣候環境都和火星非常的相似,也被稱為中國上的火星。那麼這三個火星基地的環境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真的和火星環境非常相似嗎?第1個是青海海西茫崖火星基地。
  • 2020年不能錯過的火星1號基地第一場雪,現在啟程,一起暢遊「火星」!
    金昌的火星1號基地。火星1號基地是中國青少年航天科普計劃——「太空C計劃」的實景研學科普營地,也是我國唯一的火星生存模擬基地。而火星1號基地就是通過參觀遊覽和互動體驗,在沉浸式的體驗中,去了解太空和航天知識。你也想在「火星」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探秘之旅嗎?現在火星1號基地的驚喜福利來啦!
  • 2020年不能錯過的火星1號基地第一場雪,現在啟程,一起暢遊「火星」!
    2020年不能錯過的火星1號基地第一場雪,現在啟程,一起暢遊「火星」!>而在這之前,有這樣一個地方,也許可以讓你提前領略到火星的風貌與生活,這個地方就是位於甘肅金昌的火星
  • 探秘柴達木深處中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紅崖火星基地
    而紅崖位火星基地就身於其中;它位於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鎮南部,距離大柴旦鎮約70公裡,從G315向西出發,隨後穿入戈壁,進入無人區,同時手機也就沒有信號。誰不曾在看科幻電影的時候幻想過自己,也能穿越時空;如果你是一個科幻迷;如果你想在地球上找火星旅行的感覺,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連綿起伏的彩色土丘矗立在這片荒漠的土地上,季節性流水交替衝刷過的乾枯河道形成交錯縱橫的溝壑,漫漫荒漠上零星點綴著駱駝刺,驅車穿越其中,猶如置身於另一個星球的蒼茫與孤寂。入夜後,若是遇到好天氣,你能在這裡看到滿天星河。
  • 外媒在中國戈壁沙漠發現一個「大秘密」:火星1號基地
    這幾天,外媒在中國西部的戈壁沙漠發現了一個「大秘密」:酷似火星地表的紅色巖土上,幾座閃閃發光的建築看起來像是外星世界的定居點,這裡,就是中國首個根據真實航天邏輯打造的「火星1號基地」。▲法新社報導截圖「也許,第一個踏上火星的中國人就從這裡走過。」西班牙埃菲社在報導中這樣寫道。報導稱,距甘肅省金昌市市區約40公裡的「火星1號基地」4月17日正式開放。作為中國青少年航天科普計劃「太空C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得到當地政府及中國航天員中心的支持。
  • 中國航天日,帶你打卡火星一號基地和火星模擬基地
    先給大家上圖,看看我們國家的火星基地到底是什麼樣子。火星一號基地,位於甘肅省金昌市" 火星一號基地" 基地位於河西走廊東段,祁連山北麓,阿拉善臺地南緣基地所處的俄博梁雅丹地貌,因乾旱、渺無人煙,獨特的地形被稱為「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也因與火星地貌特徵相似又使之成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兩大火星模擬生存基地,一個是可以參觀遊覽的,一個是用於研究性的基地。如果想去體驗,可以去火星一號基地,在甘肅省金昌市,交通方便。
  • 為什麼人類不親自登上火星去探索研究?食物有可能是一個大難題
    我們在火星的兩極發現了水冰的存在,科學家猜測,火星的地表之下有可能還有不少的液態水存在。火星兩樣存在甲烷等有機物,種種的條件都向人類提示一個可能:那就是現在的火星有可能仍然有生命存在。只不過要真正全面認知火星,尤其是更詳細的探索數據,僅僅依靠探測器是不行的,需要人類真正登陸火星才行。於是這樣就產生了一個讓很多人對不解的謎團:為什麼人類不親自登上火星去探索研究?
  • 第一個登上火星的「生物」竟是TA?百度大腦打造全球首個虛擬火星...
    「火星火星,這裡是地球,聽到請回答!」誰小時候還沒個成為太空人探索宇宙的夢想呢?7月23日,隨著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曾經夢想的畫面,或許很快就將變成現實。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次第一個登上火星的「生物」卻很可能是TA——全球首個虛擬火星宇航喵「火星貓」。
  • 青海:火星之旅的起點中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建成
    【環球網軍事綜合報導】新加坡《海峽時報》3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的火星之旅正從荒涼乾旱的青海開始 位於中國西北地區的青海省具有最接近火星的地形和地貌。中國太空人將很快邁出火星之旅的第一小步,而旅程的起點正是位於該省一座嶄新的培訓基地(如圖)。
  • 走進中國冷湖「火星小鎮」
    任琴1970年也來到這裡,畢業後在五號基地當一名化驗員。上世紀80年代,冷湖的石油資源逐漸枯竭,任琴一家遷到了河南。這次,她和老伴、朋友一行四人來冷湖尋根。冷湖油礦的「五號」和「老基地」位於冷湖鎮十幾公裡處,如今已成為一片廢墟,但過去熱鬧的景象依稀可以窺見——刻有「中國工商銀行」的牆門仍然屹立;對面的老影劇院只剩下半人高的牆體,裡面灌滿了黃沙;附近宿舍的窗臺上留有半個紅白相間的瓷碗。
  • 火星探測規模空前,火星有望變成人類的下一個宜居家園嗎?
    2020年的七月下旬至八月,是難得的火星發射的窗口期,世界各國都不想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紛紛籌備各自的火星探索計劃。我國的「天問一號」也帶著全中國人的夢想,飛上太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的火星探測計劃。這麼多國家探測火星,火星能不能被地球化,有望變成人類的下一個宜居家園嗎?
  • 我的起源和火星1號基地 線下活動今日啟動!
    據悉,《我的起源》新版本還將1:1真實比例還原植入火星1號基地場景,究竟會為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值得期待!登陸火星1號基地 感受獨特地表位於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的火星1號基地,是中國青少年航天科普計劃「太空C計劃」線下體驗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內唯一的火星生存模擬基地及航天主題實景科普基地,以嚴謹的科學邏輯,加上獨特的想像力,帶給大家非凡的火星生存體驗。8月13日,【星球 ?
  • 殖民火星在望?馬斯克:將建造火星基地,但你可能會死
    據《每日星報》9月3日報導,「科學狂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周一(1日)的火星峰會會議上提及「前往火星的星艦(Starship)」研發進度,並表示登陸火星不是問題,真正的挑戰是在火星建立根據地。而在其殖民火星計劃中,建造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火星基地α(Mars Base Alpha)」非常重要,但最大的障礙將是等待定居者的潛在危險。
  • 殖民火星在望?馬斯克:將建造火星基地,但你可能會死!
    而在其殖民火星計劃中,建造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火星基地α(Mars Base Alpha)」非常重要,但最大的障礙將是等待定居者的潛在危險。若有關注馬斯克的Space X相關動態的話,估計都知道Space X已研發了新一代的火星運輸船——星艦(Starship,以前稱為BFR)。
  • 一組神秘的火星圖片,火星上有外星人嗎?
    (火星實景照;藍太陽是大氣沙塵散射所致)(洞察號著陸火星)第一,火星曾位於太陽系宜居帶的中心。第二,火星上曾有濃密的大氣,現遺存的火星的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約1%。(NASA在火星沙丘上發現似「星際艦隊標誌」)第三,火星上有水,2007年NASA就聲稱,南極冠的冰假如全部融化,可覆蓋整個星球。2018年7月25日,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
  • 又來一個!與中國同年發射火星探測器,或2117年前造「火星城市」
    ,而根據7月24日俄羅斯科學報告指出,又一個與中國「並駕齊驅」進行火星探測器發射的國家宣布了,這火星的競爭真的是越來越大了。所以這也是2020年第二個宣布探測火星的國家。科學報告指出,在2020年7月下半旬進行探測器的發射是最佳時間,因為這個時候是火星與地球的距離最近。如果錯過這次機會,2年後才會出現下一個最佳時機,本次阿聯火星任務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火星大氣和環境,以及火星液態水消失的原因。
  • 中國人將在2049年首登火星? 鬥魚帶你探秘明珠號基地
    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過,人類移民火星之路或許在未來將要實現。此前,美國布朗大學科學家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稱,在火星歷史上相對較近的某段時間內,一座巨大冰川之下的火山噴發產生足夠熱量從而在火星表面形成了許多大型液態水湖泊,可能為火星生命的存在提供條件。而在本月初,NASA曝出人類登陸火星計劃,人類未來可移民火星。
  • 葉培建:建黨100周年時中國火星探測器有望登陸火星
    葉培建:建黨100周年時中國火星探測器有望登陸火星 劉陽、餘曉潔、劉斐/新華網 2016-03-04 18:01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