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其實根本就不存在,是你想像出來的,戰勝恐懼的方法就是活在當下。
如何讓勇敢成為與生俱來的精神?
一刻talks與亞洲龍邀請知名藝術批評家曹星原,對話6位智慧領袖,打造2019不容錯過的藝術談話類節目《對話智美》。探索藝術與科技的邊界,以及人類精神力量的強大。
本期的主題是:火星。
他叫程巍,火星學會終身會員,有望成為首個登上火星的中國人。5年前,為了去火星,他學飛行、學潛水、登珠峰、投基地和醫療能源科技項目。
為了實現這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他都做了哪些努力和準備?以下是節目內容精選。完整版請見視頻。
—
本期講者:曹星原、程巍
曹星原:知名美術批評家,《鏘鏘三人行》常駐嘉賓
程巍:天使投資人,一個認真想去火星的人
關鍵詞:火星登陸 藝術科技
全文共 2818字,閱讀需要16分鐘
登上火星,是我一生的夢想
程巍:登陸火星是我一生的夢想,也是我這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所以說這些年來,確實實打實地做了很多工作。
曹星原:是哪個節點,突然你想到了這件事情?
程巍:夢想的產生,作為一個成熟的人來講,它並不是在某一刻突然發現的,而是在你自己成長的過程中逐漸產生的。我從小就很喜歡這些科幻,也看了很多的科幻電影,仔細再想,以後有沒有可能成為太空人一樣去登月,到外太空去;或者是像電影裡一樣,駕著宇宙飛船去到別的星球。
當稍微大一點的時候,覺得這個可能是比較遙遠的夢想,或者說不太切實際。這是一個人生必然經歷的階段,但這些在我心智中發芽的夢想,從來就沒有湮滅過,而且是一直在逐漸長大,逐漸膨脹。
從達文西談到通識教育
曹星原:咱們科學家是不是很忽略人文科學、藝術什麼的?
程巍:這個完全沒有。我恰巧在9月份的時候,和中國的科技史扛鼎級人物吳國盛教授,一起去了趟義大利。
在義大利的科學之旅,從南部的西西里島阿基米德的出生地開始,一路向北,途徑達文西的出生地——芬奇鎮。然後又去了他當時生活的、工作的地方——佛羅倫斯,也是當時文藝復興的最重要的一個重鎮。
我去之前,一直是認為這個人可能是個曠世天才,在當時那個年代,沒有人可以和他相匹敵。但是當我到了芬奇鎮,又親歷了他的這個生活的歷史,並且聽了吳國盛教授給我們科普之後。我才發現,實際上當時像達文西這樣子的全才,在佛羅倫斯,在文藝復興的義大利遍地都是。
當時我們就在發問,那為什麼文藝復興發生在義大利?
我有一個觀點,因為美第奇家族在整個文藝復興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提供了很多的資金給這些文藝復興的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同時,他們也頂住了很大壓力,和教皇、宗教在做鬥爭,給文藝復興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
那麼,通識教育是怎麼來的呢?
實際上是從古希臘來的,我們翻譯成為通識教育,它叫做Liberal Arts,就是自由人之一。為什麼叫自由人之一?因為當時古希臘是有奴隸制的,只有自由人才能學習的這個技藝。
自由人學習的是什麼?實際上是要探求自然的這個知理的一些東西,而奴隸是要學習生產製造,主人要求你做什麼而做什麼。
恐懼根本不存在,戰勝恐懼的方法就是活在當下
曹星原:人類從來都沒有像今天這樣,有這麼強的不安定感。比如說亞洲龍2.0L這樣的汽車,你坐在裡面,坐在車上,載你到各地走走,很舒服、很輕鬆。可是到了火星上,你看到那一切之後,發現一片荒涼。這種恐懼感就會更加強烈。將來我們的地球會不會像火星那樣?現在我們的焦慮,是不是因為恐懼感?還是僅僅就是好奇?
程巍:我覺得好奇要大於恐懼,實際上好奇和恐懼本身也可以劃等號。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這個來源於我個人的一段經歷。
我在去年夏天,在菲律賓潛水的時候,碰上了一次事故。當時那段時間,確實工作壓力很大,事情很多。所以在深潛訓練的時候,經常休息不好。
然後我和我的師弟在水下80米的時候,我們當時是想要深潛的,下得非常深,想要創一些紀錄。所以會在訓練的時候,在80-100米的地方,停留好長時間。
我當時突然就感覺到心臟不跳了,有一種心悸的感覺。我是全副武裝,把所有的裝備都在身上,各種各樣的氣瓶,然後還有推進器。我們在80米的狀態下一直在巡遊,就是為了在裡邊待更長的時間,增加我們減壓的時間、上升的時間,練一些技術。
但當時我有這種感覺了以後,我發現自己是沒有辦法馬上上來的,因為上來以後馬上就會得減壓病,就死掉了。
所以我在下邊需要待很長時間,我那時候看我上升還要5個小時。當時就是一種很恐懼的狀態。但是不敢多想,一直在讓自己的心情恢復平靜,深呼吸、深呼吸。最後堅持了5個小時,升出水面。雖然升出水面之後,還是得減壓病了。
因為當時血液循環不好,是心臟的問題。然後他們就給我送到了海軍的一個減壓艙,在裡邊待了一夜,才把自己救活。等平安了之後,還是會反思自己這些問題,我是如何去克制這些恐懼、如何戰勝這些恐懼的。
曹星原:經過這件事,你得到了什麼啟發呢?
程巍:我覺得恐懼其實根本就不存在,是你想像出來的,戰勝恐懼的方法就是活在當下。
我在新疆建了一個無人區,提前體驗火星生活
曹星原:你不如在那建一些基地什麼的,讓大家先到那體會一下,我們到火星上幹什麼,做一個預演。
程巍:對的,其實我已經做這些事情了,恰巧我投資了一個項目,就在新疆的哈密大海道無人區。
這個大海道無人區,它的巨型雅丹,它的地貌特別像火星。因為這個整個雅丹它的狀態呈現的是紅色,然後它的這個荒涼,它的乾旱,它的地質結構和火星非常地類似。
他們都曾經是一個天堂,有水有湖,有各種各樣的生物。但是隨著地殼的變遷,這個地方就變成了像火星一樣,被拋棄的地方。
未來設計為什麼都是簡潔的?
程巍:您知道為什麼未來的設計都是簡潔的嗎?
曹星原:我知道一些,但是我想請你說說。
程巍: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因為科學之美是簡潔的。像賈伯斯、埃隆·馬斯克,他們對於科學的理解都是簡潔的,像最簡單的一個公式。世界的本源可能就是一兩個非常簡潔的公式,就像E=mc,如此簡潔,所以簡單。
所以說我們未來的科技感,實際上就是一種簡潔的、純粹的美,而不是過度修飾的。這個是我對於科學和藝術在未來交匯點的理解。
曹星原:藝術和設計讓科學更有溫度,科學讓藝術和設計更有意義。
曹星原:程巍先生,今天非常榮幸能夠和你有這麼好的對話。我覺得你不但知識豐富,而且非常有情趣,而且有一種藝術的情懷。那今天你深入淺出,給了我們很多建議、見解,跟我們分享了很多你的經驗、經歷,特別感謝,也是我們大家的榮幸。
程巍:謝謝。